细胞生物学实验汇总

细胞生物学实验汇总

ID:7292733

大小:60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2-10

细胞生物学实验汇总_第1页
细胞生物学实验汇总_第2页
细胞生物学实验汇总_第3页
细胞生物学实验汇总_第4页
细胞生物学实验汇总_第5页
资源描述:

《细胞生物学实验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实验一、二:细胞凝集反应和细胞膜通透性的观察【基本原理】细胞膜表面的有分支状糖外被,细胞间的联系、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免疫反应、肿瘤的发生等都和细胞表面的分支状糖分子有关。凝集素(lectin)是一类含糖并能与糖分子专一结合的蛋白质,它具有凝集细胞和刺激细胞分裂的作用。凝集素使细胞凝集是由于它与细胞表面的糖分子连接,在细胞表面间形成“桥”的结果,加入与凝集素互补的糖可以抑制细胞的凝集。细胞膜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可选择性地让某些物质进出细胞,各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不同的,水是生物界最普遍的溶剂,水分子可以按照物质浓度梯度从渗透压低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渗

2、透压高的一侧扩散,以至于在高渗环境中,动物细胞会失水而收缩;在低渗环境中,动物细胞会吸水膨胀直至破裂。本实验将红细胞分别放于各种等渗溶液中,由于红细胞膜对不同溶质的通透性不同,使得不同溶质透入细胞的速度相差很大,有些溶质甚至不能透入细胞。当溶质分子进入细胞后可引起渗透压升高,水分子随即进入细胞,使细胞膨胀,当膨胀到一定程度时,红细胞膜会发生破裂,血红素溢出,此时,原来不透明的红细胞悬液突然变成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这种现象称为红细胞溶血。由于各种溶质进入细胞的速度不同,所以不同的溶质诱导红细胞溶血的时间不同,相反可通过测量溶血时间来估计细胞膜对各种物质通透性的大

3、小。【方法步骤】1.制备土豆凝集素液和红细胞悬浮液,制备无血清的鸡红细胞悬液,使凝集素液和红细胞悬液混合,静置后,在光镜(低倍)下观察凝集素使红细胞凝集的现象。(以PBS缓冲液加2%血细胞作对照实验)[土豆凝集素的制备:称取土豆去皮块茎2g,加10mLPBS缓冲液,浸泡2h(浸出的粗提液中含有可溶性土豆凝集素),载玻片上滴一滴土豆凝集素,再滴一滴2%红细胞液,充分混匀静置20min,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血球凝集现象。]2.观察10%的鸡红细胞悬液,可见该悬液为一种不透明的红色液体3.观察溶血现象取一支试管,再加入4ml蒸馏水,加入0.4ml鸡红细胞悬液,混匀后注意观察

4、溶液颜色的变化,可见溶液由不透明的红色变成透明的红色液体(可将试管贴靠在书上,隔着试管看书中的字,如发现溶血则文字可被看清)。4.观察鸡红细胞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1)取一支试管,和0.17M的Nacl溶液4ml,加入0.4ml鸡红细胞悬液,轻轻摇匀,用上述方法观察是否出现溶血现象,如出现溶血,记下发生溶血所需要的时间(从加入4ml溶液算起)(2)按上述方法分别加入下列9种溶液是否导致红细胞溶血并记录实验结果。①0.17M氯化铵②0.17M硝酸钠③0.17M硫酸钠④0.17M醋酸胺⑤0.17M草酸铵⑥0.17M葡萄糖⑦0.17M甘油⑧0.17M乙醇⑨0.17M丙酮【

5、实验结果】1、土豆凝集素能使鸡红细胞凝集,PBS对照液中红细胞分散均匀。对照组未凝血,实验组凝血。2、氯化钠、硝酸钠、硫酸钠溶液不溶。醋酸铵>草酸铵>氯化铵>乙醇>甘油>丙酮>葡萄糖。膜通透性大小主要取决于分子大小和分子极性。小分子比大分子容易通过,非极性比极性易通过,带电荷离子高度不透。实验三:聚乙二醇(PEG)介导的细胞融合【基本原理】两个以上的细胞合并成为一个双核或多核细胞称为融合细胞。在通常情况下,两个细胞接触并不发生融合现象,因为各自存在完整的细胞膜,在特殊融合诱导物的作用下,两个细胞膜发生一定的变化,就可促进两个或多个细胞聚集,相接触的细胞膜之间融合,

6、继之细胞质融合,形成一个大的融合细胞。人工细胞融合开始于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发展很快,应用范围极广。细胞与组织不同,不排斥异类、异种细胞。不仅能产生同种细胞融合、种间细胞融合,而且也能诱导动植物细胞间产生融合。因此,融合细胞的研究为生物学无论在基础理论上或生产实践上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这一技术已成为研究细胞遗传、细胞免疫、肿瘤和生物新品种培育的重要手段。细胞融合(Cellfusion),即在自然条件下或用人工方法(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合并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人工诱导的细胞融合不仅能产生同种细胞融合,也能产生种间细

7、胞的融合,因此细胞融合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如研究核质关系、绘制染色体基因图谱、制备单克隆抗体、育种等。细胞融合的诱导物种类很多.常用的主要有灭活的仙台病毒(Sendaivirus),聚乙二醇(Polyethyleneglycol,PEG)和电脉冲。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聚乙二醇,因为它易得、简便,且融合效果稳定。聚乙二醇(PEG)结构为:HOH2C(CH2OCH2)nCH2OH,相对分子质量在200-6000均可用作细胞融合剂。普遍认为聚乙二醇分子能改变各类细胞的膜结构,使两细胞接触点处质膜的脂类分子发生疏散和重组,由于两细胞接口处双分

8、子层质膜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