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人文关怀中的生命教育

浅谈高校人文关怀中的生命教育

ID:7307502

大小:34.6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2-11

浅谈高校人文关怀中的生命教育_第1页
浅谈高校人文关怀中的生命教育_第2页
浅谈高校人文关怀中的生命教育_第3页
浅谈高校人文关怀中的生命教育_第4页
浅谈高校人文关怀中的生命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高校人文关怀中的生命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高校人文关怀中的生命教育   摘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真正把“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建立在对大学生个体生命的理解与尊重基础上,这是“以人为本”教育价值观的根本体现。反思高校因对人文关怀关注不够全面而导致实施生命教育不到位所引发的后果,高校建构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人文关怀机制则显得刻不容缓。文章试图从人文关怀的生命教育角度来反思高校的思政教育,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人文关怀;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在现代社会里,建构和谐而美丽的生命家园,给生命以理性的终极关怀,是艰巨和迫切的任务。高校作为研究和实践的前沿,任重而道远。

2、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着巨大冲击,大学生的道德行为普遍存在社会责任感淡薄、集体主义观念缺乏的问题,高校学生的政治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同时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多数高校疲于扩大招生、忙于提高就业,忽视了对学生的生命价值教育。尤其是现实社会中物质与精神的失衡,知识本位、技术至上的价值观以及政治、经济等外在因素的介入,使教育过于工具化,往往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如何帮助学生扩展知识、提高能力、增强生存竞争力上。教育在谋求“何以为生”的本领的同时,忽略了对“为何而生”的思考,忽略了对学生心灵成长与生命意义的教育,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漠视了学生的体验,忽略了生命的

3、需求,太看中生命以外的东西。教育理念中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功利色彩,而没有把人放在重要位置上,以致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更多关注生存手段,而很少思考生活的意义和目的,缺少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欣赏。当他们面对挫折和打击时,由于找不到生命的寄托和生存的价值,最终走向自我毁灭,酿成不应该发生的悲剧。   高校开展生命教育,既是对传统高等教育弊端的反思,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取向。 一、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意义   生命教育就是在尊重个体物质性生命的基础上,遵循生命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

4、,最终使其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造智慧的教育。 开展生命教育是对教育本质的时代回应   教育本质是引导人心灵的事业,教育存在的意义是充分发挥其引人求知、引人高尚、引人自信、引人自爱、引人热爱生活、引人关爱生命的引导作用。高校必须以人的自我完善和生命价值为目标,并在这一思想指引下实施人文关怀,只有这样,大学才不会丧失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也就不会单纯地沦为实现其他社会目的的工具。   人的生命是由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价值生命和智慧生命4个部分组成的。人应是完整的存在:人不仅有理智,还有情感;不仅有抽象之思,还有丰富之趣;人是追求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的存在。因此

5、,作为“本真的教育应该是一种既授人以生存的手段与技能,使人把握物质世界的教育,又导人以生存的意义与价值,使人建构自己意义世界的教育”。可见,生命是教育思考的原点,教育源于生命发展的需要。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的教育是以扭曲的形态在现实中运行的。高校过多地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而学生的人格、人性、道德、意志、审美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都被放置一边,当他们的情感、心灵和个性被忽略时,他们便产生了对生命的漠视。而开展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希望弥补现行教育制度中因偏重知识教育与理性教育而忽略知识技能以外更重要的德性、艺术、人文之缺憾,

6、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到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因为有了生命教育的涵养后,知识技能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而不是成为戕害社会的工具。 开展生命教育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有力促进   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的实质是人的能力的发展,它既包括一个人所拥有的自然力,也包括作为主体的人在实践活动中通过锻炼、培养与学习而形成并积淀的知识、经验、情感意志等精神因素。健全的人格和对生命意义的正确理解是人发展的基础。没有正确的生命观作为个体的人存在的基础,就没有人的发展,更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和对社会的贡献。而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培植每一个人对生命的敏感,对生命的珍视,包括对生命的敬畏感。这句话既诠

7、释了生命教育的内涵,也解读了教育的人文关怀宗旨。所以高校应该通过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培养他们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态度,培养他们博大而深沉的社会情怀,培养他们丰富而广袤的良知、良心和良能,使他们懂得如何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增强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二、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生命教育舆论氛围的构建   开展生命教育,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营造良好的生命教育氛围,让大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生命教育的气息。但生命教育本身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