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岩山区水土流失及防治(屈志成 柴爱芳 孙向华)

石灰岩山区水土流失及防治(屈志成 柴爱芳 孙向华)

ID:7314010

大小:32.8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2-11

石灰岩山区水土流失及防治(屈志成 柴爱芳 孙向华)_第1页
石灰岩山区水土流失及防治(屈志成 柴爱芳 孙向华)_第2页
石灰岩山区水土流失及防治(屈志成 柴爱芳 孙向华)_第3页
石灰岩山区水土流失及防治(屈志成 柴爱芳 孙向华)_第4页
石灰岩山区水土流失及防治(屈志成 柴爱芳 孙向华)_第5页
资源描述:

《石灰岩山区水土流失及防治(屈志成 柴爱芳 孙向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石灰岩山区水土流失及防治(屈志成柴爱芳孙向华)  峰峰矿区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西南部、太行山东麓,是太行山与华北平原过渡地带,总面积353km2,总人口50.2万,属石灰岩低山丘陵区。由于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煤炭、陶瓷、建材、电力工业基地,因而境内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脆弱.尤其是新开发的建设项目,易于发生水土流失,若不采取防治措施,危害相当严重,将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 1.石灰岩山区水土流失现状   蜂蜂矿区经过十几年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多km2,且初见成效,但保持水土任重道远。近年,该区政府把保持水土、再造矿区青山

2、碧水蓝天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头戏”,制定了“山水峰峰、绿色峰峰、生态峰峰”的奋斗目标,推出了建设十万亩生态森林公园的重点项目,并相继建成北响堂公园区、凤凰山森林花园区、元宝山精品公园区、西山九龙蛟绿色生态公园区、九山生态农业风景区5个生态园区,区内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边治理、边破坏,先治理、后破坏,一方治理、多方破坏的现象依然存在。目前,境内有水土流失面积117.88km2,占总面积的33.4%,流失类型以水蚀为主,侵蚀模数为500~2600t/km2·a,年均土壤侵蚀量为28538t,属中度侵蚀,个别地方侵蚀严重。   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一是影响农村生产力的

3、发展。二是使库池、塘坝淤积,降低工程效益,使滏阳河污染严重,三是使生态环境恶化、水旱灾害加剧。 2.水土流失成因   石灰岩山区的水土流失以面蚀为主,沟蚀次之,危害以沟蚀最重。 2.1自然因素   一是降水。境内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均降水量为541.6mm左右,受气候影响,年内季节降雨分配变化大,集中在7~9月。暴雨是造成石灰岩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因素,降雨时间越长,降雨量及降雨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   二是土壤。境内为石灰岩低山丘陵区,多为土石山坡,质地松散,节理裂隙发育,抗冲、抗蚀能力差,土壤水分易饱和,土层透水性差,阻碍降水下渗,地表易产生径

4、流,尤其是汛期更为明显。   三是植被。境内植被覆盖面积少,这也是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重要因素之一。 2.2人为因素   主要是对自然地形、植被的破坏,以及管护不当所致。毁坏树木、拔草根、无序放牧、放火烧荒、堆倒垃圾、不科学的经营种植等,特别是新开发建设项目和一些厂矿、村镇企业无水保方案,并随意弃土、弃石、弃渣、排放煤矸石,不采取任何保护性措施的行为,都为新的水土流失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3.水土流失防治 3.1工程措施   针对境内属石灰岩质,山丘连绵,山上土层瘠薄,沟谷地土层较厚,水源匮乏,水土流失严重等特征,工程措施配置应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坡面工程以修建石坎、

5、土坎梯田、鱼鳞坑、水池、水窖等工程措施为主;沟地以修建谷坊坝工程为主。工程均按10年一遇6h最大暴雨防御标准设计,使之能够蓄水、拦沙土、缓洪,并使坡面、沟地径流最大限度地被拦蓄利用,为林草生长提供良好的立地条件,达到避害趋利的目的。   一是鱼鳞坑。坡面坡度较陡、地形破碎而且有裸岩出露、土层较薄的地块,采取鱼鳞坑整地的方式。鱼鳞坑在坡面上沿等高线布置,上下错位呈“品”字形,以利于蓄水保土,提高树苗成活率,配合植物措施,建成水保林或用材林。挖坑时,先将表土刮向两侧,然后把土刨向下方,围成弧形土埂,埂顶宽0.3m,要塌实,再将表土放入坑内,坑底呈倒坡形。   二是水平

6、梯田。对土层较厚的坡耕地,可改造成水平梯田,梯田形式可选择水平石坎梯田或水平土坎梯田。通过修建梯田,达到改变微地形、拦蓄雨水径流、增加土壤水分和保土保肥保水的目的。   三是水池或水窖。在坡脚或坡面局部低凹处,有一定积水面积的地方,设置蓄水池或水窖,与坡面排水设施的终端相连,以容蓄坡面径流。   四是谷坊坝。在支毛沟内修建谷坊坝。根据地形和降雨条件,可因地制宜地修建浆砌石谷坊和土谷坊,谷坊坝尽量选择在地形、地质条件较好,无空洞或破碎地层,没有不宜清除的乱石和杂物,并且筑坝材料充足,便于就近取材的沟底。通过修建谷坊工程,可防止沟底下切,抬高沟床,制止沟岸扩张。 3.

7、2生物措施   一是林草措施。植树造林是石灰岩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主体工程,为保证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保持水土,实行乔、灌、草相结合,迅速提高植被覆盖率。树种应选择速生、耐干旱瘠薄、根系发达、抗病虫害、防护性能好、经济效益高的树种。   对坡度大于25°的原有植被稀疏、难以治理的地方,以及坡度在15°~25°的梁峁坡、有部分裸岩、植被条件较差的地区,实行封育治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力量,以及适当补植,尽快恢复植被,提高林草覆盖率。   在分水岭一带的坡度较缓、土层较薄的地方营造水保林,主要树种为侧柏,灌木为荆条、皂荚等,实施乔灌木混交。   在

8、土肥条件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