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TB工程设计规范

FTTB工程设计规范

ID:73158775

大小:349.55 KB

页数:54页

时间:2023-12-21

上传者:186****5381
FTTB工程设计规范_第1页
FTTB工程设计规范_第2页
FTTB工程设计规范_第3页
FTTB工程设计规范_第4页
FTTB工程设计规范_第5页
FTTB工程设计规范_第6页
FTTB工程设计规范_第7页
FTTB工程设计规范_第8页
FTTB工程设计规范_第9页
FTTB工程设计规范_第10页
资源描述:

《FTTB工程设计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FTTB工程设计规范 前言 目次1总则12引用标准23术语和符号34FTTB系统架构54.1网络结构……………………………………………………………………………………….54.2网络连接……………………………………………………………………………………….64.3PON系统内带宽分配…………………………………………………………………………74.4PON系统覆盖范围的测算…………………………………………………………………..104.5网元设置……………………………………………………………………………………...114.6PON系统的保护……………………………………………………………………………..115EPON设备配置要求145.1业务承载能力………………………………………………………………………………..145.2ONU设备形态……………………………………………………………………………….145.3设备接口要求………………………………………………………………………………..155.4业务承载方式和性能指标要求……………………………………………………………..165.5功能要求……………………………………………………………………………………..185.6FTTB系统运行环境要求……………………………………………………………………225.7电源要求……………………………………………………………………………………..225.8电气安全要求………………………………………………………………………………..236网管功能要求和系统设计246.1EPON网元管理功能要求……………………………………………………………………246.2EMS网管功能要求………………………………………………………………………….246.3网管系统设计………………………………………………………………………………..277网络资源配置287.1VLAN划分原则……………………………………………………………………………..287.2IP地址规划原则…………………………………………………………………………….287.3用户认证方式……………………………………………………………………………….291 7.4IAD用户的编号…………………………………………………………………………….297.5QoS实现方式……………………………………………………………………………….298ODN设计318.1ODN结构……………………………………………………………………………………318.2无源光器件选用…………………………………………………………………………….328.3光纤光缆选用及安装要求………………………………………………………………….338.4ODN传输指标的设计………………………………………………………………………349引入线子系统369.1系统设计……………………………………………………………………………………..369.2系统指标……………………………………………………………………………………..379.3楼宇机柜(箱)……………………………………………………………………………..3710设备安装和布线设计3910.1工艺要求和设备布置………………………………………………………………………..3910.2布线要求……………………………………………………………………………………..4010.3供电与接地…………………………………………………………………………………..41附录A用词说明43附录B规范工程图纸的附件441 1总则1.0.1本规范适用于中国电信采用EPON技术实现光纤到楼(FTTB),并通过内置用户网络设备(IAD、LAN交换机/DSLAM等)的MDU或MTU型ONU提供综合业务接入的新建工程。对改建、扩建或采用其他接入技术提供综合业务接入的工程,也可参照执行。1.0.2ODN设计应统筹考虑,网络应具有安全性、灵活性,应与通信业务的发展相适应,并考虑向光纤到户/办公室(FTTH/O)的演进,做到适度超前建设。1.0.3工程设计中采用的电信设备应取得工业和信息化部(原信息产业部)电信设备入网许可证或通过中国电信入网测试。1.0.4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7烈度以上(含7烈度)地区公用电信网中使用的主要设备,应取得工业和信息化部(原信息产业部)电信设备抗震性能检测合格证,未取得通信设备抗震性能合格证的不得在工程中使用。1.0.5工程设计必须考虑集团的通信发展和技术经济策略,同时应充分考虑突发灾害情况下的通信安全及施工维护的方便。1.0.6工程设计应考虑节能减排,在相同技术性能的条件下选用低能耗产品。1.0.7在网络建设的同时应同时考虑建立相应的资源管理系统和网络管理系统。1.0.8本规范未涉及到的部分,可参照YD/T5138-2005《有线接入网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和现行相关工程设计规范。1.0.9在执行本规范与国家规定有矛盾时,应以国家规定为准。如执行本规范个别条文有困难时,在设计中提出充分理由并经主管部门审批。1.1.11 1引用标准YD/T1619-2007宽带光接入网总貌YD/T1636-2007光纤到户(FTTH)体系结构和总体要求YD/T1475-2006接入网技术要求——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T926.1-2001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1部分:总规范YD/T926.2-2001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2部分: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技术要求YD/T926.3-2001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3部分:综合布线用连接硬件技术要求YD/T1314-2004宽带数据通信用综合配线箱中国电信[2007]741号文件中国电信光纤到户(FTTH)工程设计规范(暂行)中国电信企业规范中国电信EPON设备技术要求(V2.1)中国电信[2007]893号文件中国电信宽带接入发展指导意见中国电信[2008]97号文中国电信光进铜退实施工作指导意见中国电信[2006]104号文中国电信集团IP城域网优化改造指导意见中国电信[2006]124号文中国电信软交换网络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暂行)中国电信运维[2004]93号文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总配线架宽带应用技术要求50 1术语和符号英文缩写英文名称中文名称ATMAsynchronousTransferMode异步转移模式BACBorderAccessController边缘接入控制设备BRASBroadbandRemoteAccessServer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CATVCommunityAntennaTelevision有线电视CPNCustomerPremisesNetwork用户驻地网DBADynamicBandwidthAllocation动态宽带分配DDNDigitalDataNetwork数字数据网DHCP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动态主机分配协议DPDistributionPoint分配点DSLDigitalSubscriberLine数字用户线DSLAMDSLAccessMultiplexer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EMSElementManagementSystem网元管理系统EPONEthernetPassiveOpticalNetwork以太网无源光网络FPFlexiblePoint灵活点FRFrameRelay帧中继FTTBFibertotheBuilding光纤到大楼FTTCFibertotheCurb光纤到路边FTTHFibertotheHome光纤到户FTTNFibertotheNode光纤到接入点FTTOFibertotheOffice光纤到办公室IADIntegratedAccessDevice综合接入设备IDCInsulationDisplacementConnection绝缘压穿连接IGMPInternetGroupManagementProtocolInternet组管理协议IPInternetProtocol互联网协议IPTVInternetProtocolTeleVision网络电视LANLocalAreaNetwork局域网LLIDLogicalLinkIdentifier逻辑链路标识MDUMulti-DwellingUnit多住户单元MOSMeanOpinionScore平均评定得分MPLSMulti-ProtocolLabel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换MTUMulti-TenantUnit多商户单元50 OAMOperation,Administration&Maintenance操作、管理和维护OBDOpticalBrandingDevice光分路器ODFOpticalFiberDistributionFrame光配线架ODNOpticalDistributionNetwork光分配网络OLTOpticalLineTerminal光线路终端ONUOpticalNetworkUnit光网络单元OSI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联PEProviderEdge运营商边缘路由器PONPassiveOpticalNetwork无源光网络POTSPlainOldTelephoneService传统电话业务PPPoEPoint-to-PointProtocoloverEthernet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PSQMPerceptualSpeechQualityMeasurement话音感知质量测量法PWE3PseudoWireEmulationEdge-to-Edge边缘到边缘的伪线仿真QoSQualityofService服务质量RFRadioFrequency射频SDH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SNMP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IServiceNodeInterface业务节点接口SRServiceRouter业务路由器TDMTimeDivisionMultiplex时分复用UPTUnshieldedTwistedPair非屏蔽对绞线UNIUserNetworkInterface用户网络接口VLANVirtualLocalAreaNetwork虚拟局域网VOIPVoiceOverInternetProtocolIP语音VPNVirtualPrivateNetwork虚拟专用网WDM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ing波分复用系统50 1FTTB系统架构1.1网络结构4.1.1FTTB系统结构如图4.1.1所示,由EPON子系统和引入线子系统构成。图4.1.1FTTB系统结构图4.1.2EPON子系统是一种采用点到多点结构的单纤双向光接入网子系统,由OLT、光分配网(ODN)和ONU组成,EPON网络结构如图4.1.2所示。图4.1.2EPON网络结构图4.1.3OLT应具有将承载各种业务的信号进行汇聚,按照一定的信号格式向终端用户传输、将来自终端用户的信号按照业务类型分别向各业务网传送的功能。4.1.4ONU应具有与OLT之间的信息互通功能、通过内置或外接用户网络接口设备(如IAD、LAN交换机或DSLAM等)的方式提供用户接入的功能。4.1.5ONU的用户网络设备(IAD、LAN交换机/DSLAM等)宜采用内置结构。根据接入用户类型的不同,可分为MDU型ONU和MTU型ONU。1MDU型ONU主要用于多个住宅用户,能提供以太网/IP业务、可以支持VoIP业务(内置IAD)或CATV业务。按用户侧接口类型,MDU型ONU可细分为LAN接口ONU设备和DSL接口ONU设备。50 1)LAN接口ONU设备应配置多个以太网接口、可选配置多个POTS接口(IAD)及1个CATVRF口。2)DSL接口ONU设备应配置多个ADSL2+接口或VDSL2接口、可选配置多个POTS接口(IAD)。2MTU型ONU主要用于多个企业用户或同一个企业内的多个个人用户,能提供以太网/IP业务和TDM业务,可以支持VoIP业务(内置IAD)。4.1.6基于EPON的协议分层和OSI参考模型间的关系应符合图4.1.6的要求。图4.1.6基于EPON的协议参考模型4.1.7ODN包括OLT和ONU之间的所有光缆、光缆接头、光纤交接设备、光分路器、光纤连接器等无源光器件组成。ODN宜采用星型结构或树型结构。4.1.8引入线子系统包括ONU至用户终端信息盒/箱之间的楼宇配线设备、跳线、入户电线/缆、线缆接头等组成。1.1网络连接4.2.1宽带组网宜遵守下列原则:1OLT设备汇聚用户较多、上联流量超过1Gbps,可以直接上联BRAS;50 2OLT设备汇聚用户较少、上联端口最大流量小于1Gbps,OLT可通过汇聚交换机上联BRAS。4.2.2MDU/MTU型设备可视为可信终端,话音业务可不经过BAC设备进入软交换网络,话音组网时宜遵守下列原则:1对于通过IP城域网承载的软交换网络,OLT设备直接上联城域网PE设备(SR/BRAS),话音业务经OLT二层汇聚后,在城域网PE设备处通过三层MPLSVPN跨域进入软交换网络;2对于通过专网承载的软交换网络,OLT设备可直接上联软交换专网SR,话音业务经OLT二层汇聚后,通过软交换专网SR进入软交换网络,条件不具备时OLT也可上联软交换专网SR下挂交换机。4.2.3OLT上行宜按照负荷分摊或热/冷备份的方式配置冗余链路;单链路上行时,特别是对于TDM专线业务,宜对上行链路通过传输自愈系统等方式实行物理层保护。4.2.4OLT设备网络侧接口应根据提供业务的需求配置,具体要求如下:1OLT提供GE/10GE/FE接口与SR/BRAS连接。1)GE/10GE口采用光接口,一般宜用于除VOIP业务之外的以太网/IP类业务上联,业务量较大时配置多个端口;2)FE口一般用于VOIP业务上联,视SR侧端口类型及传输方式来选择配置光口或电口。VOIP业务上联也可以与其它业务以相同的网络侧端口上连SR/BRAS以后再进入软交换VPN。2OLT可提供E1、STM-1等接口与SDH/DDN/FR/ATM网络互联。3如需提供CATV业务,可在OLT侧外置WDM模块及CATV接口。1.1PON系统内带宽分配4.3.1PON系统内带宽分配应符合下列原则。1结合经营策略和业务性质,为不同客户群、不同业务分配相应的带宽。2充分利用PON系统的DBA性能,应保证PON系统内不同性质用户的基本可用带宽,专线接入用户和高优先级业务的带宽要优先保证,同时应对用户的最大可用带宽进行限速。3每个PON系统的规划带宽不能超出PON系统的可用带宽,应考虑一定的冗余,合理规划每个PON系统带的用户数。50 4对于IPTV组播业务,宜将MDU设置为组播复制点。4.3.2业务参考模型应考虑到近、中期业务需求。高、中低速场景参考模型不宜低于下列要求。1高速率场景为客户提供的主要业务、各业务所占带宽和并发比如表4.3.2-1所示。1)每户按1路高清+2路标清IPTV+高速上网+2路IP话音业务+开点播高清或标清电视业务考虑,需提供接入带宽26.2M/户。2)每户按1路高清+2路标清IPTV+高速上网+2路IP话音业务,不开点播电视业务考虑,需提供接入带宽18.2M/户。表4.3.2-1高速率场景业务参考模型业务类型提供节目所需带宽并发比标清电视100套100×3M=300M100%组播高清电视10套10×8M=80M100%组播标清点播多个节目源3M/路30%高清点播多个节目源8M/路30%高速上网-4M33%IP话音2路200k100%2中低速率场景为客户提供的主要业务、各业务所占带宽和并发比如表4.3.2-2所示。1)每户按2路标清IPTV+高速上网+2路IP话音业务+开点播标清电视业务考虑,需提供接入带宽11.2M/户。2)每户按2路标清IPTV+高速上网+2路IP话音业务,不开点播电视业务考虑,需提供接入带宽8.2M/户。表4.3.2-2中低速率场景业务参考模型业务类型提供节目所需带宽并发比标清电视100套100×3M=300M100%组播标清点播多个节目源3M/路30%50 高速上网-2M33%IP话音2路200k100%4.3.3EPON系统的技术性能和可用带宽应满足表4.3.3要求。表4.3.3EPON系统的技术性能和可用带宽技术EPON技术标准IEEE802.3ah线路速率(Mbit/s)下行1250上行1250线路编码8B/10B线路编码效率80%PONMAC/TC层效率~98%可用带宽(Mbit/s)下行980上行9504.3.4PON系统内带宽(B)按式4.3.4测算。式4.3.41业务分配带宽和并发比按表4.3.2-1和表4.3.2-2取值;2考虑网络发展能力,所有宽带用户高速上网和IPTV业务用户比率均按100%考虑;点播用户比例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其中标清点播和高清点播用户按各占50%考虑。4.3.5单个PON系统可容纳的宽带用户数可按如下原则考虑:1高速率场景下,每户1路高清IPTV+2路标清IPTV+4M高速上网+2路IP话音业务+可选1路高清或标清点播业务,根据点播业务用户比率不同,单个PON系统可容纳的宽带用户数如表4.3.5;2中低速率场景下,每户2路标清IPTV+2M高速上网+2路IP话音业务+可选1路标清点播业务,根据点播业务用户比率不同,单个PON系统可容纳的宽带用户数如表4.3.5。3系统设计时可根据实际业务模型考虑单个PON系统可容纳的宽带用户数,但同时需考虑业务扩展时ODN网络的扩展和演进能力。50 表4.3.5单个PON系统可容纳的宽带用户数点播用户比率0%10%20%30%40%50%60%70%80%90%100%高速率场景400360320300280260240220210200190中低速率场景7907206506005605204904604304103901.1PON系统覆盖范围的测算4.4.1EPON子系统的覆盖范围(OLT至ONU的传输距离)可按式4.4.1进行测算。式4.4.1其中:P:OLT的PON口和ONU的R-S点之间允许衰耗,dB;对1000BASE-PX20光模块,OLT和ONU的R-S点之间最大允许衰耗取最差值为25dB。规划时应根据当时的设备实际技术水平情况取值。IL:光分路器的插入损耗,dB;参照表4.4.1取值。表4.4.1光分路器插入损耗典型值(均匀分光,不含连接器损耗)规格典型插入损耗(dB)1×23.61×47.21×810.51×1614.01×3217.0Mc:线路维护余量,当传输距离≤5km时,光纤富余度不少于1dB;当传输距离≤10km时,光纤富余度不少于2dB;当传输距离>10km时,光纤富余度不少于3dB;Ac:表示单个活接头的损耗,取0.5dB/个;n:OLT的PON口和ONU之间活接头的数量,个;根据实数量计算。Af:表示光纤线路衰减系数(含固定接头损耗),上行(1310nm)取0.38dB/km、光纤带光纤取0.4dB/km,下行(1490nm)取0.26dB/km,光纤带光纤取0.28dB/km;50 4.4.2分别计算OLT的PON口至ONU之间上行和下行的传输距离,取最差值为PON口至ONU之间的最大覆盖距离。如需要开放CATV业务,应考虑CATV传输系统S-R间允许衰耗和增加波复用器引入衰减对传输距离制约的因素。1.1网元设置4.5.1OLT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OLT宜设置在现有机楼节点,也可以设置在现有的重要接入点。2OLT设备与接入光缆ODF宜在同一机房,避免中间光缆跳接。4.5.2ONU的设置应综合考虑用户分布、楼宇设备装机条件、入户电缆距离以及方便维护等因素,参考如下集中设置原则设置:19层及以上的高层楼宇宜以单元楼为单位设置ONU,根据ONU覆盖距离可以在每个单元楼设置1个或多个ONU。28层及以下的多层楼宇,ONU以覆盖最多3个单元楼为宜,宜在中间单元适当的地方设置ONU;34层及以下的多层楼宇可在多个单元楼的中间适当的地方集中设置ONU;4当楼宇内设备安装空间有限,或楼内垂直层面线槽空间有限时,可适当减少ONU覆盖范围。4.5.3容量测算和设备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OLT设备的PON口数量按照ONU规模和ODN组网方案来确定,可适当考虑一定的维护冗余。单个PON下挂的ONU数量根据各ONU的用户数结合带宽规划和ODN组网方案确定。2ONU的端口配置数量根据ONU的设置方式和ONU的覆盖范围,并考虑用户入住率、实装率等因素进行估算。3ONU设备的宽窄带配置比根据用户属性并结合家庭网关业务的推广来进行测算。1.2PON系统的保护4.6.1PON系统的保护有“馈线光纤保护”、“OLT保护”、“OLT+馈线光纤保护”和“全保护”四种方式。50 1馈线光纤保护如图4.6.1-1所示,“馈线光纤保护”是在光分路器和OLT之间建立2条不同路由的、互相备份的光纤链路,一旦主用馈线光纤发生故障,通过人工改接的方式,在备用光纤链路可用的情况下切换至备用光纤的保护方式。图4.6.1-1馈线光纤保护方式2OLTPON口保护如图4.6.1-2所示,“OLTPON口保护”是采用配置互为备份的两个OLTPON口,一旦主用OLTPON口发生故障,自动切换至备用PON口的保护方式。图4.6.1-2OLTPON口保护方式3OLT+馈线光纤保护如图4.6.1-3所示,“OLT+馈线光纤保护”是采用两个PON端口(备用的PON端口处于冷备用状态)和2×N的光分路器,在分路器和2个互为备份的OLT的PON口之间建立2条独立的光纤链路,由OLT检测线路状态和PON端口状态,一旦主用光纤链路或OLT发生故障,由OLT完成倒换,自动切换至备用的光纤链路的保护方式。图4.6.1-3OLT+馈线光纤保护方式4全保护如图4.6.1-4所示,“全保护”是PON系统对OLT、ODN、ONU均提供备份的保护方式。由ONU检测线路状态,一旦主用光纤链路发生故障,由ONU完成倒换。50 图4.6.1-4全保护方式4.6.2PON系统的保护宜根据用户群的服务级别采用相应的保护方式。对于普通用户,一般不考虑系统保护。全保护的成本较高,宜只对重要用户采用。4.6.3OLT设备的关键部件(如控制模块、电源模块等),应冗余备份配置。50 1EPON设备配置要求1.1业务承载能力5.1.1EPON系统应具有承载以太网/IP业务、语音业务、TDM业务和CATV等业务的能力。其中TDM业务为E1电路仿真业务。1.2ONU设备形态5.2.1ONU(LAN接口)设备形态应满足下列要求。1MDU型ONU(LAN接口)的设备形态应符合表5.2.1-1要求:表5.2.1-1MDU型ONU(LAN接口)设备形态以太网口数量POTS口数量CATVRF口设备形态8/16/248/16/24可选1U,盒式24/32/48/7224/32/48/72可选2~3U,插板式注1:POTS口的数量与以太网口端口的数量可以根据需求灵活配置。注2:高密度的MDU型ONU(LAN接口)的以太网端口采用集成度较高的插针等方式,以减小设备、板卡的体积,提高端口密度。2MTU型ONU的设备形态应符合表5.2.1-2要求:表5.2.1-2MTU型ONU(LAN接口)设备形态以太网口数量POTS口数量E1口数量设备形态1604/81U,盒式8/168/164/81U,盒式注1:配置POTS口的ONU,POTS口数量与以太网口数量相同。5.2.2ONU(DSL接口)设备形态应满足表5.2.2要求。表表5.2.2ONU(DSL接口)设备形态ADSL2+接口数量VDSL2接口数量POTS口数量设备形态16/24016/241U,盒式016/2416/241U,盒式50 24/32/48/72024/32/48/722~3U,插板式024/32/48/7224/32/48/722~3U,插板式注1:ONU的ADSL2+/VDSL2端口应包含分离器。注2:POTS口的数量与ADSL2+/VDSL2端口的数量可以根据需求灵活配置。1.1设备接口要求5.3.1SNI接口和UNI接口应符合下列要求。1OLT设备的SNI接口必须支持GE接口,可选支持10/100BASE-T、10GBASE-X接口。1)当EPON提供TDM数据专线业务时,SNI应支持E1接口或者STM-1接口。2)当EPON提供语音业务,必须支持VoIP方式。2ONU(LAN接口)设备的UNI接口必须支持10/100BASE-T接口,可选GE接口。3ONU(DSL接口)设备的UNI接口必须支持ADSL2+或VDSL2接口。4当EPON设备提供TDM数据专线业务时,ONU设备的UNI接口应支持E1接口。5当EPON设备提供语音业务时,VoIP业务由ONU实现语音的分组化,应采用H.248协议。6ONU设备的UNI接口必须支持Z接口或Za接口。5.3.2SNI接口和UNI接口类型应符合下列要求。1GE接口可以是1000BASE-LX、1000BASE-SX、1000BASE-CX和1000BASE-T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各种接口类型均应符合IEEE802.3-2005的规定。2ADSL2+接口应符合ITU-TG.992.5。3VDSL2接口应符合ITU-TG.993.2。4E1接口应符合ITU-TG.703或GB7611-2001的规定。5STM-1接口应符合ITU-TG.707的规定。6Z/Za接口符合YD/T1054-200010.1.1节的规定;7Za接口应符合YD/T1054-200010.1.2节的规定。8监控接口:ONU应该支持监控接口,至少接收2个开关量。5.3.3PON接口应符合IEEE802.3-2005要求。其物理接口应采用1000BASE-PX20,应具有下列特性:1为点到多点的光纤传输系统;50 2采用单纤双向传输方式。由ONU至OLT(上行)方向,使用1310nm标称波长;由OLT至ONU(下行)方向,使用1490nm标称波长;3传输速率为1000Mbps,分路比为1×32,可支持最大传输距离不小于20km;4信号编码方式为8B/10B;5在物理层业务接口上,误码率小于等于10-12。1.1业务承载方式和性能指标要求5.4.1以太网/IP业务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以太网业务的传输时延、吞吐量、丢包率和长期丢包率。各项性能指标应满足下列要求。1吞吐量的指标要求:当EPON系统仅承载以太网/IP业务时,其上行方向(UNI到SNI)的吞吐量应不小于900Mbit/s(64Byte到1518Byte之间的任意包长),下行方向(SNI到UNI)的吞吐量应不小于950Mbit/s(任意包长)。2传输时延的指标要求:当EPON系统仅承载以太网/IP业务时,在业务流量不超过该系统吞吐量的90%的情况下,其上行方向(UNI到SNI)的传输时延应小于1.5ms(64Byte到1518Byte之间的任意以太网包长),下行方向(SNI到UNI)的传输时延应小于1ms(任意包长)丢包率。3丢包率的指标要求:当EPON系统仅承载以太网/IP业务时,在上下行业务流量各为1Gbit/s的情况下,其上行方向(UNI到SNI)的丢包率应小于10%(任意以太网包长),下行方向(SNI到UNI)的丢包率应小于5%(任意以太网包长)。4长期丢包率的指标要求:当EPON系统仅承载以太网/IP业务时,在特定流量下(吞吐量的90%)的以太网业务的长期(24小时)丢包率应为0。5.4.2语音业务承载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1EPON系统如果提供语音业务,必须支持VoIP方式,MDU和MTU型的ONU应采用H.248。2MTU型的ONU的内置IAD建议支持VoIPCentrex功能。3EPON系统中的VoIP业务由ONU实现语音的分组化。50 4支持VoIP语音业务承载功能的ONU实现H.248协议应符合YD/T1292-2003的规定和《中国电信H.248协议规范》。5.4.3EPON系统采用VoIP方式承载语音业务时,应满足以下性能指标要求:1语音编码动态切换时间<60ms。2应具有80ms缓冲存储能力,以保证不发生语音断续和抖动。3语音的客观评定条件如下:1)网络条件很好时,PSQM的平均值<1.5;2)网络条件较差时(丢包率≤1%,抖动≤20ms,时延≤100ms),PSQM的平均值<1.8;3)网络条件恶劣时(丢包率≤5%,抖动≤60ms,时延≤400ms),PSQM的平均值<2.0;4语音的主观评定条件如下:1)网络条件很好时,MOS的平均值>4.0;2)网络条件较差时(丢包率≤1%,抖动≤20ms,时延≤100ms),MOS的平均值>3.5;3)网络条件恶劣时(丢包率≤5%,抖动≤60ms,时延≤400ms),MOS的平均值>3.05编码率应符合下列要求1)对于G.711,编码率=64kbit/s;2)对于G.792a,要求编码率<18kbit/s;3)对于G.723.1(5.3节),要求<18kbit/s,对于G.723.1(6.3节)要求<15kbit/s6VoIP的延时(环回延时)包括编解码时延、收端输入缓冲时延和内部队列时延等,延时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1)采用G729a编码时,环回延时<150ms;2)采用G723.1编码时,环回延时<150ms。5.4.4EPON系统承载数据专线业务(E1或n×64kbit/s)时,应采用IETF的PWE3方式。具体实现应符合IETFRFC3985(2005)、RFC4197(2005)等相关规范。5.4.5TDM业务性能指标应满足下列要求。1电路仿真方式的N×64kbit/s数字连接及E1通道的性能指标;50 1)误码率指标要求: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测试时间24小时,EPON系统的n×64Kbit/s数字连接及E1通道的误比特率为0。2)传输时延指标要求: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从用户侧设备接口到网络侧接口的N×64kbit/s数字连接及E1通道的传输时延<1.5ms;3)抖动传递特性指标要求:E1接口的抖动传递特性应满足图5.4.5和表5.4.5的规定。图5.4.5E1接口抖动传递特性表5.4.5E1接口抖动传递参数接口速率频率f(Hz)增益G(dB)(kb/s)f0f5f6f7X-Y2048*40400/0.5-19.5注:“*”值由设备制造商提供,但f0频率应不大于20Hz。1.1功能要求5.5.1EPON系统应支持符合IEEE802.3-2005中Clause57规定的OAM功能,并支持IEEE802.3-2005中Clause30规定的管理对象、属性和操作Organization。5.5.2EPON系统的操作、维护和管理应采用OrganizationSpecificExtension机制以实现IEEE802.3-2005所未规定的扩展的ONU远程操作、维护和管理(OAM)所必须的管理维护功能。扩展的OAM应支持如下管理功能:1扩展的OAM发现和能力通告;2ONU的基本信息和能力通告;50 3与搅动功能相关的密钥交换、更新和同步功能;4与DBA功能相关的DBA参数读取和设置功能;5用户端口配置功能和管理;6VLAN配置和管理;7组播相关功能的配置;8QoS相关配置,包括业务流分类和标记等;9resetONU等Action功能;5.5.3扩展的OAM层协议应符合《中国电信EPON设备技术要求(V2.1)》的规定。5.5.4以太网基本功能应符合如下要求。1MAC交换功能:1)OLT应支持根据MAC地址进行交换,应支持MAC地址的动态学习,MAC地址学习能力不小于1000个/秒。2)OLT每个PON接口的MAC地址缓存能力应不低于2K,汇聚交换部分的MAC地址缓存能力不低于16K。3)ONU的单播MAC地址缓存能力应不低于32×用户端口数(含以太网接口、ADSL2+接口或者VDSL2接口)。4)OLT、ONU的MAC地址老化时间应可配置。2二层交换能力:1)OLT应支持以太网业务二层交换功能,二层交换能力应确保上下行业务的线速转发。2)ONU(LAN)设备应支持以太网业务二层交换功能,二层交换能力应确保上下行业务的线速转发。3帧过滤功能:1)OLT应支持基于源和目的MAC地址的以太网数据帧过滤。2)ONU应支持基于物理端口、源和目的MAC地址、物理端口且源和目的MAC地址的以太网数据帧过滤,并且支持基于每个物理端口和MAC地址的以太网数据帧过滤功能的开启/关闭。1二层隔离功能:1)EPON系统应实现各ONU之间的二层隔离。2)ONU应支持对各以太网端口之间的二层隔离。50 1生成树功能:1)当OLT支持多个GE或10/100BaseTSNI接口时,应支持符合IEEE802.1D规定的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和多生成树协议(MSTP)。2)ONU的用户侧的10/100Base-T、GE接口应支持符合IEEE802.1D要求的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2流量控制功能:OLT的网络侧接口、ONU(LAN)的用户侧以太网接口应支持全双工方式下的IEEE802.3x流量控制协议,其相关功能均应可配置。3网络侧本地汇聚功能当OLT存在多个PON接口时,应支持对所有业务板的以太网业务二层汇聚功能。4链路聚集功能:当OLT的网络侧具有多个GE或10/100Base-T接口时,应支持IEEE802.3ad规定的链路聚集功能。5.5.5ONU(DSL接口)设备基本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1DSL线路速率模式应支持固定速率和根据线路条件自适应速率两种模式。2设备应具有单端口的多PVC处理能力。每个端口至少支持6条PVC,其技术要求应满足如下要求:1)业务PVC的VPI/VCI值能设置,VPI值的范围为0-255,2)VCI值的范围为32-65535;3)管理PVC配置的相关要求满足YD/T1347-2005《接入网技术要求—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用户端设备远程管理》的相规定。4)PVC的速率应可控制,速率控制颗粒度不超过128Kbps,速率控制精度优于5%。3ADSL2+的ATM-QoS机制要求DSLAM支持针对每个VC的ATM-QoS机制。4DSLAM接口功能要求当提供DSL接入时,必须支持RFC1483桥接的数据包封装功能。应支持基于用户端口的桥接、路由专线业务。5.5.6VLAN功能应满足《中国电信EPON设备技术要求(V2.1)》。5.5.7EPON系统应采用动态带宽分配机制(DBA)来提高系统上行带宽利用率以及保证业务公平性和QoS,应能根据LLID报告的队列状态信息分配带宽授权。最小带宽分配颗粒不应大于256kbit/s。50 5.5.8EPON系统必须支持StackVlan(802.1ad)的用户端口绑定解决方案;必须支持DHCPOPTION82功能,可将物理端口信息插入DHCPDiscovery消息中,传给上层网络设备。5.5.9EPON系统应提供必要的QoS机制,以保障在上行和下行方向均能根据SLA协议提供各种优先级业务的QoS。应支持基于ITU-TY.1291的QoS机制,包括业务流分类、优先级标记、排队及调度、流量整形和流量管制、拥塞避免、缓存管理等。5.5.10安全性能应满足如下规定。1PON接口数据安全要求:1)EPON系统下行方向应支持三重搅动功能,系统应支持针对每个LLID的搅动功能,每个LLID应有独立的密钥。2)三重搅动功能应符合《中国电信EPON设备技术要求(V2.1)》规定。2OLT应支持基于LLID的MAC地址数量限制功能,ONU应支持基于端口的用户MAC地址数量限制的功能。限制的MAC地址数量应可灵活配置。1EPON系统应支持对特定物理端口的广播以太网帧、组播以太网帧、单播以太网帧根据(源或目的)MAC地址、VLANID等域进行帧过滤和抑制。2EPON系统应具有基于ONU的MAC地址对ONU进行认证的能力,应拒绝非法ONU的接入。5ONU应支持被OLT拒绝注册后的静默机制,缺省静默时间为60s。ONU的MPCP层次的状态机应符合《中国电信EPON设备技术要求(V2.1)》的要求。5.5.11组播功能应满足下列要求1组播控制方式包括“IGMPsnooping方式”和“动态可控组播方式”两种。EPON系统的组播功能应符合《中国电信EPON设备技术要求(V2.1)》的规定。2IGMP功能版本不低于IGMPVersion2。3OLT设备应至少支持并发1000个组播组,至少可配1000个组播IP地址4ONU单个用户端口同时支持的组播组数量不少于4个,ONU整体组播组数量为4×用户端口数(ONU的本地组播控制表的容量不应小于该ONU的以太网端口数量×4)。5.5.12EPON系统保护倒换功能(可选)应符合下列规定。1EPON系统保护倒换可选择以下两种方式进行:1)自动倒换:由故障发现触发,如信号丢失或信号劣化等;2)强制倒换:由管理事件触发。50 2EPON系统保护类型及自动倒换时间宜符合如下要求:1)馈线光纤冗余保护:人工倒换;2)OLTPON口冗余保护:小于50ms;3)OLTPON口+馈线光纤冗余保护:小于100ms;4)全保护:小于100ms。5.5.13光功率检测要求应满足《中国电信EPON设备技术要求(V2.1)》。1.1FTTB系统运行环境要求5.6.1光纤温度交变要求当OLT和ONU间的光纤处于-25℃~55℃的温度交变环境内时,OLT和ONU应能正常工作,业务性能不应恶化或中断。5.6.2温度、湿度要求设备在以下温度、湿度范围内的环境中应能正常工作,OLT应能支持A类,ONU应支持A、B、C种类别中的一种。类别A类:温度:0℃~40℃相对湿度:10%~90%(非凝结);类别B类:温度:-30℃~40℃相对湿度:10%~90%(非凝结);类别C类:温度:-10℃~55℃相对湿度:10%~90%(非凝结)注:以上为地板以上2m和设备前方0.4m处的温度。5.6.3防尘要求在以下灰尘环境下,设备应能正常工作:直径大于5μm的灰尘浓度≤3×104粒/m3,灰尘粒子是非导电、导磁和腐蚀性的。5.6.4大气压力要求FTTB系统设备应能在86kPa~106kPa大气压力条件下的环境下正常工作。1.2电源要求5.7.1OLT设备应支持直流或交流供电方式,在以下1或2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1直流电压及其波动范围要求:1)标称电压:-48V;2)电压波动:在直流输入端子处测试的-48V电压允许变化范围为-57V~-40V;50 2交流电压及其波动范围要求1)单相220x(1±10%)V,频率50x(1±5%)Hz,线电压波形畸变率小于5%;2)正常情况下,设备的外壳与电源线间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50MΩ。5.7.2ONU设备应提供交流220V和直流-48V两种电源模块供选装,在以下1或2条件下应能应能正常工作。1ONU的交流供电模块应满足在以下条件:1)交流市电在电压85~264V,频率50Hz±5%,电压波形畸变率小于5%范围内,设备应能正常工作;2)交流市电超出上述范围时候,设备应能自行保护,但不造成设备损坏;3)在正常情况下,设备的金属外壳与电源线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MΩ。2ONU的直流供电模块应满足:在电压范围-40~-57V内,设备应能正常工作。5.7.3ONU可选支持备用电池供电,备用电池及电源管理应满足《中国电信EPON设备技术要求(V2.1)》。5.7.4掉电通知功能ONU应具有通过OAM的DyingGasp功能将自身掉电事件通知OLT的能力。1.1电气安全要求5.8.1设备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50MΩ。5.8.2设备的防雷接地要求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Ω。5.8.3设备应安装过压、过流保护器,应满足YD/T1082-2000对模拟雷电冲击、电力线感应、电力线接触等指标的要求。5.8.4设备的电磁兼容性指标应符合GB9254-1998以及GB/T17618-1998的规定。50 1网管功能要求和系统设计1.1EPON网元管理功能要求6.1.1OLT的操作管理和维护功能要求1OLT的操作维护管理功能应支持对OLT本身的配置、故障、性能和安全管理,同时应支持通过OAM方式实现对ONU的远程管理。2OLT的网络管理功能应支持SNMP协议和IEEE802.3-2005中规定的OAM功能,即OLT与EMS系统之间的通信应采用标准的SNMP协议,实现相关的管理功能,同时,OLT实现SNMP代理功能,通过标准的OAM通道实现其与ONU之间的OAM发现、链路状态监控等维护功能。3OLT应符合《中国电信EPON设备技术要求(V2.1)》规定的OAM功能的扩展,实现扩展的OAM发现、搅动的密钥更新与同步、DBA参数管理等功能。6.1.2MDU和MTU型ONU的远程管理应支持SNMP和OAM两种方式。1OAM方式:由OLT作为SNMP的代理,通过OAM方式(包括IEEE802.3-2005中规定的OAM和《中国电信EPON设备技术要求(V2.1)》规定的扩展OAM)实现对ONU的远程管理。2SNMP方式:ONU作为一个SNMP实体,EMS基于SNMP协议实现对ONU的远程管理。SNMP协议应支持SNMPV2c版本,可选支持V3版本。3OAM方式和SNMP方式的分工和关系如下:1)与PON接口相关的远程管理功能(如三重搅动、DBA参数配置、ONU基本信息上报、FEC功能管理、可控组播等)由OAM方式实现;2)其他与业务相关的远程管理功能(如VLAN、组播、端口管理、QoS、VoIP、TDM等)由SNMP方式实现;3)ONU也应具备通过OAM方式对与业务相关的部分内容进行远程管理的能力,如VLAN、组播、端口管理、QoS等。4ONU的SNMP管理功能应集成到该厂商的EMS系统,形成统一的管理平台。1.2EMS网管功能要求6.2.1EMS网管基本要求EPON系统的EMS网管功能应符合《中国电信EPON设备技术要求(V2.1)》的规定。50 主要包括:1管理协议和设备管理接口1)EMS应通过SNMPV2c网管协议对EPON系统进行操作、管理和维护,可选支持V3版本;可选支持TELNET或WEB方式的网管;2)EMS应支持以带外和带内两种方式实现对OLT设备的访问,带外访问方式应当提供所有带内访问方式的功能,带外访问方式应当实现访问控制,防止非授权访问;3)EMS与OLT设备之间应采用以太网、DDN(N×64kbit/s1≤N≤30,V.35接口)和2Mbit/s(G.703同向型接口)中的一种DCN接入方式,建议支持以太网接入方式;4)EMS管理系统应具备对设备进行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方面的功能;5)OLT应支持用户通过其所带的CONSOLE口对其进行带外方式的操作维护。2管理容量EMS平台的典型配置应具有管理不小于1000个OLT,不小于100000个ONU的能力。建议具有支持1000000线的容量。在最大设备容量范围内,被管理网元数目的增加对系统性能没有显著影响。3北向接口1)EMS优选提供北向接口,接口协议可以采用CORBA、XML或SOAP。2)EMS应提供与电信营业系统(“97系统”)的电子工单接口,以实现业务发放过程的自动化。6.2.2EMS网管的配置管理要求EMS网管应满足《中国电信EPON设备技术要求(V2.1)》定义的各项配置管理要求,具体包括:1拓扑管理。2网元管理:包括OLT、ONU各种接口的参数、属性的管理等。3用户和业务管理:包括对用户或者用户的每项业务的参数进行配置等。4资源管理:EMS应支持对全网的资源管理,主要包括对网元、槽位与板卡、PON端口、ONU、ONU的UNI端口等设备资源的占用情况统计和管理。提供报表统计功能并可以保存及打印。5配置数据管理。6定期的配置检查。50 6.2.3EMS网管的故障管理要求EMS网管应满足《中国电信EPON设备技术要求(V2.1)》定义的各项故障管理要求,具体包括:1故障检测功能2故障同步功能3故障定位和分析功能4告警显示5告警归类功能6告警处理7告警查询与统计6.2.4EMS网管的性能管理要求1应提供对网络侧端口、OLT侧PON口、ONU侧PON口、用户侧端口进行15分钟/24小时性能监测;2应提供性能历史数据的报表统计功能;3应提供线图/柱图/饼图等图形化性能分析手段。4性能监测内容应包含以太网基本性能、PON性能以及环境监测性能等性能参数。5要求EMS系统能提供对以太网端口实时性能进行监测,提供图形化界面显示以太网端口速率、流量等性能参数的实时变化趋势。6应能根据不同条件查询历史系统性能记录,并将查询结果和统计结果保存到外部文件并输出。6.2.5EMS网管的安全管理要求1用户访问权限管理:网管系统应通过定义个人访问权限的方式,提供对于管理员/操作系统访问的安全措施,拒绝非法用户和密码错误用户的登陆访问。2用户登记管理:EMS应支持将操作用户分为系统管理用户、系统维护用户、系统操作用户、系统监视用户等几个等级,每个等级的用户具有不同的权限,高级别的用户拥有更高的管理权限。3操作日志:操作日志记录用户在系统中所执行的各种操作,并应记录所有用户的操作,包括用户名、操作时间、操作类型。6.2.6EMS网管的日志管理150 应支持对日志的操作,例如查询和备份(不宜对日志进行增加、删除和修改操作);2日志管理应能支持对操作日志、安全日志和系统日志的管理;3应支持日志操作的权限管理。6.2.7EMS网管的策略管理1应支持两种类型的策略:定时执行的策略、事件触发执行的策略;2应支持用户自定制策略。1.1网管系统设计6.3.1FTTB网管系统由EPON网元管理系统(EMS)、远程操作终端(X-终端)和本地维护终端(LCT)组成。1EPONEMS具备《中国电信EPON设备技术要求(V2.1)》规定的各项管理功能,实现对EPON系统的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可以对OLT、ONU及ONU内置的IAD、LAN交换机/DSLAM进行统一管理和业务配置。一般以本地网为单位集中设置。2X-终端包括本地终端和远程终端,由EMS授权,具有部分EMS功能。一般以区县为单位设置,通过远程终端组网方式实现集中管理模式下的分级管理。3LCT主要用于EPON系统设备安装初始化,但作为辅助管理设备,也可对EPON设备进行日常维护管理。6.3.2网管信息一般采用带内方式承载。二层网络通过配置网管专用VLAN隔离其它数据,三层网络新建网管VPN通道。OLT和ONU与EMS服务器之间采用SNMP协议,版本为SNMPV2C。6.3.3PONEMS应提供与MBOSS之间的接口。也可提供与其它业务网管(如软交换网管、城域网网管等)之间的接口;ONU同时作为SNMP实体,其它业务网管理系统(如城域网网管)可对其进行VLAN、QoS等基本业务信息的远程配置管理。6.3.4网元管理系统的保护1网元管理系统的数据通道保护:在网元连接至EMS的传输通道阻断时,EMS应能通过第二通道获取被管理的网元信息。2EMS支持数据库备份、恢复和拷贝功能。网管系统应配置外围存储器,可以以手动或者自动的方式将指定的网管数据备份到外围存储器中,外围存储器可以包括磁盘,磁带,数据库等。50 1网络资源配置1.1VLAN划分原则7.1.1采用VLAN隔离方式来区分业务分类和业务等级。7.1.2对于采用以BRAS为单边缘的IP城域网,采用1:1的VLAN分配方式:1每用户1个独立VLAN,通过两层VLAN扩展VLAN空间。用户内部的不同业务根据802.1pCOS值进行区分,利用VLAN信息做到用户线路和端口的精确绑定。2需要1个独立的VLAN承载IPTV组播业务,从BRAS连接到MDU,在MDU上实现组播复制。3VOIP话音业务静态配置独立VLAN。7.1.3对于使用多边缘网络结构的IP城域网,采用N:1的VLAN分配方式:1按照业务区分VLAN,同一业务内部的所有用户共享1个独立VLAN,可以依赖Option82、PPPoEplus等信息标识线路。2Internet接入业务,每用户1个VLAN,并在OLT上标记外层业务VLAN,上联至BRAS;IPTV业务,可以使用专用的N:1IPTV业务VLAN,分流至视频业务路由器;3VOIP话音业务静态配置独立VLAN,通过OLT汇聚上联至业务路由器或BRAS上。1.2IP地址规划原则7.2.1IP地址分配原则:综合考虑全IP网进行地址分配,尽量节省IP地址,充分考虑网络安全性能。7.2.2OLT、ONU设备应静态配置网管用私网IP地址。7.2.3各用户终端设备IP地址可根据相应业务需要,选择动态分配(由BRAS或DHCPServer分配)或静态分配。7.2.4IAD地址分配1如软交换网络通过IP城域网承载:可为IAD分配公网地址,或分配城域网内可路由的私网地址,以节省公网地址资源。2如软交换网络通过专网承载:使用软交换VPN规划的地址段。50 1.1用户认证方式7.3.1FTTB系统的用户认证方式与IP城域网一致,由业务接入控制点(BRAS和SR)配合Radius完成。通过PPPoE、DHCP+WEB、802.1x等多种认证方式,实现对各种接入用户和接入业务的接入认证功能;接入用户认证后,被授予相应的访问权限、带宽、优先级等参数,同时用户可以根据业务需要动态修改这些参数。7.3.2主要业务的认证方式1宽带上网业务采用PPPoE认证方式;2低渗透率方案的IPTV业务采用PPPoE认证方式,高渗透率方案的IPTV业务采用DHCP认证方式。3IAD采用固定IP,话音业务的认证由软交换系统完成。1.2IAD用户的编号7.4.1IAD用户的编号方式采用基于局号方式的E.164编码。7.4.2编码格式为:国家号码+长途号码+本地用户号码。7.4.3IAD用户采用独立的号码段编号方式,以方便IAD用户的识别及资源管理。7.4.4对于号码资源紧张、用户不改号的区域,可以实施混合放号(物理号码、逻辑号码分离),实现IAD用户与普通电话用户的号码混用。1.3QoS实现方式7.5.1业务优先级的划分与中国电信IP网络保持一致,QoS策略与IP城域网的宽带接入网保持一致。1EPON系统基于ITU-TY.1291的QoS机制,根据SLA协议在上行和下行方向均能提供各种优先级业务的QoS保障。2如OLT通过汇聚交换机上联BRAS/SR,汇聚交换机需要启用基于802.1P为主的QoS技术。3城域骨干网启用DiffServ功能,设置三层QoS策略。7.5.2IP城域网的QoS策略与CN2骨干网、ChinaNet骨干网统筹考虑,共设置8个服务等级,其中5个对应CN2骨干网,2个对应城域网企业互连业务,1个对应尽力而为(BE)业务,如表7.5.2所示:50 表7.5.2IP城域网服务等级业务性质业务说明服务等级IPpre/EXP值与骨干网衔接队列类型关键业务NGN语音、管理控制信息一级111对应CN2等级6(EXP110)LowlantencyQueueCN2金接入新视通、全球眼、IPTV等视讯业务、跨越城域网和CN2的高等级VPN二级110对应CN2等级5(EXP101)Round-robinQueue同城互连金业务高QoS的同城互连三级101城域网专用CN2银接入Vnet高等级业务、跨越城域网和CN2的中等级VPN四级100对应CN2等级3(EXP011)Round-robinQueueCN2铜接入Vnet低等级业务、跨越城域网和CN2的低等级VPN五级011对应CN2等级1(EXP001)CN2普通接入城域网个人VIP业务六级010对应CN2等级0(EXP000)同城互连银业务低QoS的同城互连七级001城域网专用普通业务普通互联网业务八级000ChinaNet尽力转发BEQueue7.5.3城域网与骨干网间QoS服务等级的映射关系如下:CN2负责对IP城域网进出CN2以及ChinaNet进出CN2的包进行重标记,IP城域网信任从CN2进入城域网的所有数据包的QoS等级,对ChinaNet进出城域网的包进行重标记。50 1ODN设计1.1ODN结构8.1.1FTTB应用的ODN基本框架及ODN在接入网所处位置如图8.1.1所示。图8.1.1FTTB系统ODN框架结构图8.1.2最大光分路比应综合考虑EPON的传输距离、ONU覆盖连接的用户数、PON系统内带宽分配来进行选择。8.1.3分光方式的选择与设置原则1光分路器可设置在FP点或DP点。优先考虑设置在DP点。2一般情况下,应采用一级分光方式,光分路器宜设置在DP点;3当DP点下的ONU数量较少或配线光缆纤芯不足时,可以采用二级分光方式。4当需要采用二级分光时,第二级光分路器宜设置在DP点、第一级光分路器宜设置在FP点。5光分路器的典型设置方式如图8.1.3所示。图8.1.3FTTB系统光分路器的典型设置方式示意图50 1.1无源光器件选用8.2.1无源光器件应结合ODN网设计和用户规模进行配置,以近期需求为基础,同时兼顾中远期业务发展的需要。8.2.2无源光器件的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1选用技术先进、质量好、性价比高的产品;2满足国家、行业、中国电信相关标准要求;3器件宜为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具有良好的替代性;4施工安装、维护简便。8.2.3光分路器宜采用均匀分光的光分路器。8.2.4光分路器支持的工作波长:1当PON系统不承载CATV业务时,应至少同时支持1310nm和1490nm两个工作波长;2当PON系统承载CATV业务时,应至少同时支持1310nm、1490nm和1550nm三个工作波长;3光分路器宜同时支持1625nm的测试波长(可选)。8.2.5光分路器的选择原则1当光分路器设置在光分配点时,宜采用尾纤型光分路器;2光分路器必须封装在密封盒内,尾纤型光分路器馈线端宜采用2.0mm外护套软光纤引出,配线端光纤数量较多,宜采用0.9mm外护套软光纤引出。引出软光纤长度宜控制在600mm,最长不宜超过1500mm。3光分路器可安装在光交接箱/综合机柜内,优选安装在光交接箱内。1)当在光交接箱内安装时,应选用与光交接箱兼容的光分路器,宜采用直接插入式安装,或采用托盘进行安装。2)当在综合机架内安装时,宜采用19英寸标准结构的光分路器。尾纤型光分路器、低分路数连接器型光分路器可采用托盘安装。3)当在同一光交接箱/综合机柜内要安装多个光分路器时,宜采用光分路框,在光分路框内安装光分路器。4高分路数连接器型光分路器宜采用SC型适配器。5尾纤型光分路器的尾纤接头类型根据接入光缆活动连接器接头类型而定。50 8.2.6ODF和光交接箱的选择原则1ODF、光交接箱应首选大容量、高密度、模块化设计的产品;2ODF、光交接箱内应具有可安装光分路器(框)的结构;3ODF、光交接箱可安装光分路器(框)的数量应能满足配线容量的要求,并可根据光分路器分光比的要求灵活增减;4ODF、光交接箱应具有能迅速方便地调度光缆中光纤序号以及改变传输系统路由的调度功能。1.1光纤光缆选用及安装要求8.3.1光纤光缆基本要求1室外光缆(馈线、配线光缆)、小区或路边光纤分配点(DP)到大楼的引入光缆的光纤均采用符合ITU-TG.652标准的通用单模光纤。2小区或路边光纤分配点(DP)到大楼的引入光缆宜采用管道光缆,个别不具备管道敷设,可采用直埋或架空敷设。3室外光缆的结构宜优先考虑选用松套填充式结构。光缆宜采用无金属线对光缆。4在雷害严重地段光缆中加强芯应采用非金属加强芯。5光缆护层结构应根据敷设地段环境、敷设方式以及保护措施确定。光缆护层结构的选择及机械性能的要求按照YD5137-2005《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3.2节相关规定执行。8.3.2光缆纤芯数量的选择1机楼至小区或路边光分配点的馈线、配线光缆纤芯可按目前接入光缆网方式设计,可适当考虑向FTTH演进的光缆纤芯需求。2小区或路边的光分配点至ONU的配线光缆,根据所覆盖用户数配置适当的纤芯数,适当应考虑向FTTH演进的纤芯需求。1)低于100户的楼宇可采用4芯或6芯光缆。2)用户不超过180户的楼宇一般宜采用6芯光缆。3)用户超过180户的楼宇,宜采用8芯或12芯光缆(可按每20-30户需占用1芯测算)。4)商业楼宇可适当增加纤芯数。8.3.3光缆连接方式及要求50 1室外光缆(馈线、配线光缆)在城区的接头宜选用密封、防水、并具有防腐蚀和一定的抗压力、张力和冲击力的能力、可重启闭的光缆接头盒。2室外光缆的光纤接续应采用熔接法。单芯光纤双向熔接衰减(OTDR测量)平均值应不大于0.08dB/芯;12芯带光纤的双向熔接衰减(OTDR测量)平均值应不大于0.10dB、最大值不超过0.20dB。3馈线光缆与配线光缆之间的连接宜采用活动连接。8.3.4活动连接适配器类型一般采用SC/PC型或FC/PC型。8.3.5光纤光缆线路的安装工程的要求按照YD5137-2005《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执行。1.1ODN传输指标的设计8.4.1光纤链路衰减指标的设计的参考模型如图8.4.1所示:图8.4.1ODN衰减指标的设计的光链路参考模型8.4.2光纤链路衰减指标的设计光纤用户接入线路的光链路衰减指标的设计是针对已设定的ODN网络的实际情况,根据光纤链路的实际配置、结合设计中选定的各种无源器件的技术性能指标,计算出工程实施后预期应满足的指标。其计算按式8.4.1光纤链路衰减=式8.4.1式中:……光链路中各段光纤长度的总和,单位:km;……设计中所选择使用的光纤,供应商给出的实际的光纤衰减系数,单位;dB/km;例如:取定1310nm波长时衰减0.36dB/km,1490nm波长时衰减0.22dB/km;X……光链路中光纤熔接接头数(应将尾纤熔接接头统计在一起);……50 设计中规定的光纤熔接接头平均衰耗指标,单位:dB/个。例如:分立式光纤接头衰减双向平均值为0.08dB/个,光纤带光纤接头衰减双向平均值为0.1dB/个;Y……光链路中活动接头数量;……设计中规定的活动连接器的衰耗指标,单位dB/个;一般取0.5dB/个;……光链路中m个光分路器插入衰减的总和,单位:dB;例如:1×32光分路器的插损,采用一次分光时可取17dB;二次分光时取17.5dB;三次分光时取18dB。50 1引入线子系统1.1系统设计9.1.1引入线子系统指从ONU设备UNI接口至用户信息盒/箱之间的配线设备、入户线/缆、跳线、线缆接头等所有硬件设施。9.1.2引入线子系统所有硬件设施的选用均应符合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T926-2001《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的相关规定。9.1.3引入线子系统覆盖范围应符合下列要求:1采用5类线做引入线的ONU+LAN的覆盖距离不宜大于100m。2采用铜线对电缆做引入线的ONU+DSLAM的覆盖距离不宜大于500m。9.1.4楼宇内已经敷设入户线缆的,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9.1.5新建住宅楼或商住楼每户布放1~2条不低于5e类4对对绞电缆。线缆从用户信息箱(盒)布放到楼宇内配线交接间。ONU设备尽可能靠近楼宇配线交接设备安装。9.1.6覆盖多个连体4层及以下的单元楼的ONU,宜采用不低于原楼内布线标准的线缆,由ONU设备的配线设备敷设到原单元楼宇的配线交接设备。9.1.7覆盖多个独立4层及以下的单元楼的ONU,由ONU设备到原单元楼宇的配线交接设备的布放线/缆需经室外接入,线缆的选用、安装设计按YD5237-2005《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电缆线路设计的相关条款执行。9.1.88层及以下的多层楼宇,ONU覆盖最多不超过3个单元楼,应采用不低于原楼内布线标准的线缆,由ONU设备的配线设备敷设到各单元楼宇的配线交接设备。9.1.99层及以上的高层楼宇,一般采用1个ONU覆盖1个单元楼,ONU设备尽可能靠近楼宇配线交接设备安装,可采用跳线或短段电缆连接ONU设备的配线设备和楼宇的配线交接设备。9.1.10引入线子系统采用的电缆线对的线径宜采用不小于0.4mm。9.1.11现有楼宇内用户引入线不满足宽带接入要术的,需重新布放的,每户的入户电缆宜采用1条5e类4对对绞电缆。9.1.125e类4对对绞电缆宜选用8位模块式插座(RJ45)。9.1.13配线设备交叉连接的跳线的选用,宜符合下列规定:50 1对ONU(DSL接口)设备,选用双芯跳线;2对ONU(LAN接口)设备1)窄带话音应用跳线选用双芯跳线;2)RJ45或IDC插接式配线模块间宽带应用跳线选用综合布线专用的插接软跳线;3)卡接式配线模块间宽带应用跳线选用4对对绞电缆。9.1.14凡经室外引入的电缆,应在MDF内安装保安单元。1.1系统指标9.2.1采用用户电缆的引入线子系统的电缆线路的用户电缆的传输损耗、环路电阻限值、用户线路杂音、用户线路的串音衰减等指标应满足YD5137-2005《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第5章的相关规定。9.2.2采用5e类4对对绞电缆的引入线子系统的传输最大衰减限值,应符合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表4.0.1的规定。9.2.3采用5e类4对对绞电缆的引入线子系统任意两线对之间的近端串音衰减限值,应符合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表4.0.2的规定。1.2楼宇机柜(箱)9.3.1在同一个ONU节点,ONU、配线设备(ODF、MDF)、电源设备等宜安装在同一楼宇机柜(箱)内。9.3.2楼宇机柜(箱)技术要求参照《宽带数据通信用综合配线箱》执行。9.3.3楼宇机柜应具有门、锁等可靠的安防措施。并具有相关监控、告警功能。9.3.4楼宇机柜(箱)容量应能满足所覆盖楼层用户发展的需要,能够提供足够的ONU、配线设备和监控设备的安装空间,如需为ONU提供后备供电,还需提供后备供电系统的设备安装空间。9.3.5凡需要终端楼宇外引入光/电缆的机柜,应配置光缆终端模块/电缆终接模块。9.3.6楼宇机柜(箱)的设计应适当考虑FTTB向FTTH演进的发展需要。9.3.7楼宇机柜(箱)可根据实际安装环境,选择壁挂式、内嵌式或落地式安装。9.3.8楼宇机柜(箱)内部空间要求:1最大用户容量为24户时,内部安装空间不宜小于12U;50 1最大用户容量为72户时,内部安装空间不宜小于16U;2如柜内配置单节点后备供电系统,需增加4U安装空间;如柜内配置集中后备供电系统,根据集中供电服务区域适当增加柜内安装空间要求。9.3.9楼宇机柜(箱)外形尺寸控制在表9.3.9建议的尺寸范围内:表9.3.9楼宇机柜(箱)外形尺寸建议的尺寸范围高(H,mm)宽(W,mm)深(D,mm)壁挂式400~800400~800120~300内嵌式400~800400~800120~180落地式600~1600600~800400~6009.3.10楼宇机柜(箱)外形尺寸典型值,建议如表9.3.10所示。表9.3.10典型的楼宇机柜(箱)外形尺寸(HWD,mm)盒式ONU设备(最大用户容量:24户)插板式ONU设备(最大用户容量:72户)备注壁挂式:600*800*200内嵌式:600*800*150落地式:600*600*450落地式:800*600*450不配置后备供电系统落地式:800*600*450落地式:1000*600*450配置单节点后备供电系统50 1设备安装和布线设计1.1工艺要求和设备布置10.1.1应根据覆盖范围内的用户数、通信管道、光缆引入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OLT设备安装在最经济、最合适的位置。10.1.2OLT设备宜集中安装在机楼节点,也可以安装在已有的重要接入点。10.1.3在机房内OLT设备尽可能单独安装,不宜与其他设备同机架安装。10.1.4OLT设备安装机房内设备的布置应符合以下原则:1OLT设备采用高度为2600mm、2000mm或2200mm,宽度为120mm的整数倍数的机架;同一机房内宜采用同一高度的机架。2近期、远期统一规划,不但考虑近期使用还要为发展预留空间,合理利用机房面积。便于施工、维护和管理,注意整齐美观。3同类设备相对集中,设备布置应有利于缩短架间布线,避免或减少不同类型缆线的交叉。4OLT设备与馈线光缆ODF架宜在同一机房内,避免中间光跳接。5在原有机房安装设备,应充分结合原机房设备布置方式。新建机房根据设备情况,在楼层负荷允许条件下可采用背靠背双面排列方面。机房设备排列详细要求按YD/T5139-2005《有线接入网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第9章的相关条款执行。6当接入网机房有效面积不能满足以上要求时,可以参照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企业标准《用户驻地网通信设施设计规范》中的规定作调整,机房内设备架间最小间距参考表10.1.4。表10.1.4机房内设备排列要求序号走道位置尺寸要求(m)1设备机列列端主要维护通道要求≥0.82设备机列列端次要维护通道要求≥0.63设备机架列间距离≥0.64设备面对墙的间距≥0.75设备侧面对墙的间距≥0.150 10.1.5机房设备安装和线缆敷设完毕后,应将所有预留的孔洞,应用防火材料封堵。10.1.6机房其他设计要求,应符合YD/T5003-2005《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和YD5002-2005《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10.1.7楼宇机柜的安装要求如下:1应根据建筑物提供的安装条件,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应避免安装在潮湿、高温、强磁场干扰源的地方。应远离自来水阀门、煤气阀门、暖气阀门、消防喷淋设施等。确有其设施且无法避免的,必须做隔离和防渗处理。2楼宇机柜的交流电源的引接应采用单相三线制电源插座,电源插座的容量必须满足用电设备的要求,电源电压、频率、波形畸变率均应符合设计要求。3壁挂式楼宇机柜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1)挂墙明装的机柜,机柜底距楼面高度宜不小于1.8m。2)内嵌式挂墙安装的机柜,机柜底距楼面高度1.5~1.8m。3)在竖井中安装,机柜底距楼面高度1.0~1.5m。4安装于楼道的楼宇机柜应远离窗口、门,确保机柜不会受到日光直射,也不会受到雨淋。10.1.8机架、机柜(箱)的安装必须采取抗震加固措施,应符合YD5059-2005《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有关要求。1.1布线要求10.2.1OLT设备安装时,应和原有机房走线方式相同,并注意对尾纤进行保护。10.2.2机房宜采用上走线铁架安装方式,通信线缆应与电源电缆分开布放,如无条件分开时,电源线应穿金属软管或采用铠装电缆,并在两端应有良好的接地。10.2.3ONU、光分路器均应采用前出线。10.2.4在楼内垂直方向,光缆、电缆宜在弱电竖井内采用电缆桥架或电缆走线槽方式敷设,电缆桥架或电缆走线槽宜采用金属材质制作;在没有竖井的建筑物内可采用预埋暗管方式敷设,暗管宜采用钢管或阻燃硬质PVC管,管径不宜小于φ50mm。10.2.5楼内线槽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50%。直线管的管径利用率不超过60%,弯管的管径利用率不超过50%。管内穿放入户电缆时,截面利用率不超过30%。10.2.6楼内桥架和线槽安装设计,宜符合以下规定:50 1光缆线槽、桥架安装的最低高度应高出地坪2.2m以上。顶部距楼板不宜小于0.3m,在过梁或其他障碍物处不宜小于0.1m;2水平敷设桥架、线槽时在下列情况应设置支架或吊架:1)桥架、线槽接头处;2)每隔2m处;3)距桥架终端0.5m;4)转弯处。3桥架、线槽在垂直安装时,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2m,距楼宇机柜(箱)不应大于0.3m,安装时应注意保持垂直、排列整齐、紧贴墙体;4线槽不应在穿越楼板或墙体处进行连接。10.2.7墙上敷设的电缆、光缆及管线与其他管线的间距应符合表10.2.7的规定:表10.2.7墙上敷设的电缆、光缆及管线与其他管线的间距管线种类最小平行净距(mm)最小垂直交叉净距(mm)避雷引下线1000300保护地线5020热力管(不包封)500500热力管(包封)300300给水管15020煤气管30020压缩空气管15020注:如墙壁电缆敷设高度超过6000mm时,与避雷引下线的交叉净距应按下式计算:S≥0.05L式中S——交叉净距(mm)L——交叉处避雷引下线距地面的高度(mm)。10.2.8在大楼内布放光/电缆,应采用非延燃光/电缆。如采用室外光/电缆直接引入楼内,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对光/电缆进行防火处理。1.1供电与接地50 10.3.1OLT设备采用直流-48V基础电源供电,其电源变化范围和脉冲电压值,应符合YD/T1051-2000《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10.3.2OLT设备所在机房必须提供不间断直流供电系统。交流设备和直流设备不应安装在同一机架内。10.3.3OLT设备所在通信局所机房联合接地系统应符合YD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相关规定。10.3.4ONU设备采用交流220V市电供电,或采用电源适配器将市电转换为12V直流进行供电,或通过开关电源将市电转换为-48V直流进行供电,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配置相应的后备供电系统。10.3.5楼宇机柜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Ω。在接地电阻达不到时,可根据楼宇周围的环境采用适当的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如:增加接地体、采用降阻剂等)。10.3.6ONU机柜的接地应尽量利用建筑物的接地装置就近接地:1凡是按照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设计的楼宇,机柜的接地可利用楼宇接地体连接板(供测量、接人工接地体和作等电位连接用,一般设于距地面不低于0.3m处)作为接地体。2对没有按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设计的楼宇,尽量利用楼宇内现有的电气防雷接地装置。3对一般的住宅楼,无接地装置可利用时,应就近制作简易接地装置。10.3.7机柜接地排的接地线应使用截面积不小于16mm2的多股铜线,当距离较长时,其截面应不小于35mm2。10.3.8从室外引入的市话电缆,应将市话电缆的金属护层可靠连接在机柜接地汇接排上。市话电缆的每一线对应在MDF安装避雷装置,空余线对应做接地处理。10.3.9从室外引入的光缆,应将光缆的金属护层和金属加强件在机柜接地汇接排上可靠连接。10.3.9当无金属护层的市话电缆从室外引入时,需采用穿套金属软管保护,金属软管应做接地处理,进入机柜端应在机柜接地汇接排上可靠连接。10.3.10通信电源设备安装设计应符合YD/T5040-2005《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10.3.11外电引入需安装交流电表时,应符合供电部门安装要求。50 附录A用词说明本规定条文中执行严格程度的用词,采用以下写法:A.0.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A.0.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A.0.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50 附录B规范工程图纸的附件附件1图例附件2光分路器命名规则附件3光分路器编号管理50 附件1:图例为了使FTTB工程图纸做到规格统一,画面一致,设计时除执行YD/T5015-2007《电信工程制图与图形符号规定》之外,现补充上述规范中没有规定的图形符号。国家或行业有新规定时,按国家或行业标准执行。补充图例:序号名称图案说明1光分路器或1.由一个三角形和若干条线组成。2.三角形角上出一或二条线的为馈线方向,边上若干条线为配线方向,配线方向线条数按实际场景需要画出。3.三角形内或上、下端用文字标注光分路器分路数,如:“1×N光分路器”或“1×N”等。2光分路箱1.空心圆中包含一个实心三角形。3光线路终端OLT或1.一个空心长方形中包含大写的“OLT”字样或“OLT设备型号”字样,在网络结构较明确不易引起混淆时也可只写设备型号。4光网络单元ONU或1.一个空心长方形中包含大写的‘ONU’或“ONU设备型号”字样,在网络结构较明确不易引起混淆时也可只写设备型号。50 附件2:光分路器命名规则(参考性附件)1光分路器命名规则如下:1)A表示光分路器的安装载体编号,按照目前的资源编号方法进行编号,号码格式和字符长度按照现有习惯定义;2)GL为光分路器代码;3)X表示光分路器编号,用数字表示。2光分路器端口编号规则:将光分路器光纤引出端面向自己,左侧为出、右侧为入,左面第一芯为“1”如下图所示:50 附件3:光分路器编号管理(参考性附件)1.光分路器的编号统一由网运部线路中心管理。2.ODN设计人员应向线路中心申请新建光分路框(箱)、光分路器的编号,并提供有关光分路框(箱)容量、安装地点、分路比、新装光分路器数量、上联的光缆名称,以及相关的光交接箱、分线箱的编号。3.光分路器编号不可随意更改。4.为了配合电信公司营业数据库系统的创建工作,便于资源的调度、新装、跳接、测试开通,设计文本中必须阐明下列内容:1)光分路器上联到端局的光缆名称(包括主干光缆和配光缆);2)分光结构(一级分光、二级分光);3)光分路器的分路比;4)各级光分路器的详细安装地址;5)各级光分路器所覆盖的范围;(可放号的范围)5.设计文件中应将各级光分路器安装的详细信息填写在光分路器连接表中,以配合营业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创建工作。采用一级分光时光分路器连接表详见附表1,采用二级分光时一级光分路器和二级光分路器连接表详见附表2、3。50 附表1:一级分光时光分路器连接表(参考性附件)XX小区FTTB系统光分路器连接表序号光分路器编号光分路器安装地址分路比上联光缆名上联OLT名称上联OLT端口号下联端口号下联ONU安装位置覆盖用户范围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50 附表2:二级分光时第一级光分路器连接表(参考性附件)XX小区FTTB系统第一级光分路器连接表序号一级光分路器编号光分路器安装地址分路比上联光缆名上联OLT名称上联OLT端口号下联端口号下联光缆名二级光分路器编号覆盖范围1      1   2   3   4   2      1   2   3   4   3      1   2   3   4   4      1   2   3   4   5      1   2   3   4   6      1   2   3   4   7      1   2   3   4   8      1   2   3   4   50 附表3:二级分光时第二级光分路器连接表(参考性附件)XX小区FTTB系统第二级光分路器连接表序号二级光分路器编号光分路器安装地址分路比上联光缆名一级光分路器编号下联端口号下联ONU安装位置覆盖用户范围1     1  2  3  4  2     1  2  3  4  3     1  2  3  4  4     1  2  3  4  5     1  2  3  4  6     1  2  3  4  7     1  2  3  4  8     1  2  3  4  5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