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人教社新课标语文九年级上册二单元学习纲要(5课打包·名校精品)ab人教版ba

[中考语文]人教社新课标语文九年级上册二单元学习纲要(5课打包·名校精品)ab人教版ba

ID:7323404

大小:111.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2-11

[中考语文]人教社新课标语文九年级上册二单元学习纲要(5课打包·名校精品)ab人教版ba_第1页
[中考语文]人教社新课标语文九年级上册二单元学习纲要(5课打包·名校精品)ab人教版ba_第2页
[中考语文]人教社新课标语文九年级上册二单元学习纲要(5课打包·名校精品)ab人教版ba_第3页
[中考语文]人教社新课标语文九年级上册二单元学习纲要(5课打包·名校精品)ab人教版ba_第4页
[中考语文]人教社新课标语文九年级上册二单元学习纲要(5课打包·名校精品)ab人教版ba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人教社新课标语文九年级上册二单元学习纲要(5课打包·名校精品)ab人教版ba》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5敬业与乐业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他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他的业绩,并包了政治和学术两个方面。梁启超从小就熟读经史,十一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后来进入康有为的万木草堂学习,成为康有为的得力门生和推行维新变法的得力助手。梁启超主编《时务报》时,年仅二十三岁,是一个对新鲜事物极为敏感,中西学问都属于第一流的青年知识分子,是所向披靡的维新派宣传家。他的痛快淋漓的议论,曾经打动不少的读

2、者,上至通都大邑,下至穷乡僻壤,没有不知有新会梁氏者。特别是他那脍炙人口长达六万余言的《变法通议》,在《时务报》上连载四十三期,系统地阐述了变法改革的主张,成为维新派带有纲领性的文件,极大地影响了中国近代史。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1901至1902年,先后撰写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后又写下了《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文化史》等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著作。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3、背景材料《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很有教育意义。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以试验、总结、推广职业教育而著称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该校1918年5月由黄炎培发起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校址在上海陆家浜。以黄炎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为校训,提倡“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着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生产劳动实习和职业道德训练,强调教育与社会联系,有优良的传统和校风。词语积累☆正音辨形一点不旁骛(wù)佝偻(gōulóu)承蜩(tiáo)

4、德行(xíng)骈(pián)进亵渎(xièdú)强聒(guō)不舌教诲(huì)禅(chán)师拣择(jiǎn)羡(xiàn)慕妥(tuǒ)当☆词语释义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人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不二的方法。主眼:主要的着眼处。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言行相顾:言行一致。容赦:原谅赦免。旁骛:把注意力用在正事以外的事情上,指不专心,分心。亵渎:轻慢,不敬。层累:重重叠叠的层次。骈进:一同前进。强聒不

5、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强聒,过分啰唆。不舍,不停。文章主旨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写作分析1、条理清晰。文章结构严格按引论——本论——结论的顺序排列,在“本论”中又是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从有业——敬业——乐业,一一道来,特别是有些标志性词语的运用更显条理分明。象“先要说说”“第一”“第二”就分别领起“有业”“敬业”“乐业”。在论述“乐业”时,作者在提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

6、发生”的观点后,理由也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分条陈述,有条有理,思路清晰。2、引用精彩。演讲一开始就引用周围人熟悉的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格言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中心。在论述“有业”时,孔子“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的名言及百丈禅师“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的格言有力地证明了“有业”之必要。在论述“敬业”时,朱子“主一无适便是敬。”便是作者认同并提出的观点。此外,又引用了曾国藩“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庄子“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及孔子“素其位而

7、行,不愿乎其外”为作者“敬业”的论点作结。在论述“乐业”时,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也穿插于论证过程中,格言的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3、举例丰富。文章论说过程中所举的例子也相当丰富,有语例,如:孔子“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曾文正“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及庄子“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等。有事例,如:唐朝的百丈禅师每天都必须做事,否则他那一天就不肯吃饭。如: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及比较法国人和英国人的工作态度都

8、属于事例。有设例,如:当总统的和拉黄包车的同是神圣的职业就是。4、语言通俗。作者在引用古籍名言时常用通俗的话进行解释,如对孔子的两句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就做了生动而饶有趣味的讲解:“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