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卦爻辞隐喻英译之显化

《周易》卦爻辞隐喻英译之显化

ID:73628793

大小:2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2-06-09

《周易》卦爻辞隐喻英译之显化_第1页
《周易》卦爻辞隐喻英译之显化_第2页
《周易》卦爻辞隐喻英译之显化_第3页
《周易》卦爻辞隐喻英译之显化_第4页
《周易》卦爻辞隐喻英译之显化_第5页
《周易》卦爻辞隐喻英译之显化_第6页
《周易》卦爻辞隐喻英译之显化_第7页
《周易》卦爻辞隐喻英译之显化_第8页
《周易》卦爻辞隐喻英译之显化_第9页
《周易》卦爻辞隐喻英译之显化_第10页
资源描述:

《《周易》卦爻辞隐喻英译之显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周易》卦爻辞隐喻英译之显化摘要:隐喻是《周易》实现“以象明意”的有效手段,卦爻辞通过具体的物象隐喻深邃的寓意,而《周易》的英译往往要将隐喻加以显化才能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渐卦》是《周易》隐喻思维的典型代表,《周易》理雅各译本,贝恩斯/卫礼贤译本,皮尔逊译本对《渐卦》点、线、面三个层面的隐喻做了不同的显化处理。《周易》英译者应遵循一定的显化原则将卦爻辞中隐含的文化寓意清晰地呈现给西方读者。关键词:《周易》隐喻英译显化渐卦一、引言《周易》雄踞群经之首,是一部艰深晦涩而难懂的“天书”,《周易》之难正在于其贯穿卦爻辞始终的隐喻思维,即通过具体的物象以

2、传达抽象的寓意,这种“立象以尽意”的思维方式是最高的人类智慧。孔颖达认为《易》“以物象而明人事者,若诗之比喻”{1}。诗之比喻以审美为主要目的,而物象之用在于揭示“天下之理”{2}。钱钟书先生认为“《易》之象,义理寄宿之蘧庐也,乐饵以止过客之旅亭也”{3}。“物象”是《周易》寄托义理的工具和媒介,《周易》通常采用隐喻的手法将深邃的寓意以中国古代先民熟知的物象折射出来。然而具体物象所寄予的抽象寓意与人们的生活习俗和社会伦理无不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同一物象在不同民族文化中所蕴含的寓意也不尽相同。鉴于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将《周易》翻译成英语,“显化”

3、就成为译者必然的选择,也就是在译文中将《周易》卦爻辞蕴含的抽象寓意明白无误地显示出来。“显化”由法国学者Vinay和Darbelnet在1958年最早提出,{4}是指将原文隐含的信息在译文中清楚地补充出来,通常使用增词法、解释法、注释法等,显化的结果使得译文篇幅更长,逻辑关系更直白。{5}著名翻译家奈达认为显化补充的信息应是一些重要的语义元素。{6}显化作为一种翻译手法,既包括语言形式上的显化,也包括意义的显化。在已有的《周易》英译本中,译者们对卦爻辞的翻译都做了不同程度的显化处理。随着《周易》在西方世界的广泛传播,各种译本层出不穷,其中英国传教

4、士理雅各的译本是19世纪末最权威的译本(以下简称理本),美国翻译家贝恩斯根据德国传教士卫礼贤德译《周易》转译的英译本是20世纪的标准译本(以下简称卫/贝本),汉学家皮尔逊的译本则是21世纪具有代表性的新译本(以下简称皮本)。以上三个不同时期的译本对《周易》中的隐喻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手段,下文将以《渐卦》为例,在分析《周易》隐喻修辞手法的基础上,对比理本、卫/贝本和皮本对《周易》隐喻在点、线、面三个不同层次的显化处理,最后归纳出《周易》隐喻翻译的显化原则。二、《周易》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