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西贝柳斯的足迹

探寻西贝柳斯的足迹

ID:73732957

大小:1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6-10

上传者:青天色
探寻西贝柳斯的足迹_第1页
探寻西贝柳斯的足迹_第2页
探寻西贝柳斯的足迹_第3页
探寻西贝柳斯的足迹_第4页
探寻西贝柳斯的足迹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寻西贝柳斯的足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探寻西贝柳斯的足迹没有一个作曲家像让・西贝柳斯那样和祖国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这不仅是因为他在文化上为民族独立所作的贡献,更是因为自己的独特性。当然,西贝柳斯的音乐首先是属于他本人的,但作曲家也常表示,他的音乐受到芬兰大自然和祖国河山的影响,常常描绘着自然图景。例如《第五交响曲》描述的是“小溪汇聚奔向汪洋”,《第六交响曲》总是“让人想到冬日初雪”。更令人赞叹的是西贝柳斯所独具的一种强烈的联觉能力,他可以将看到的景色或色彩融入到音乐中,转换为自己特有的情感表达。通常情况下,灵感可以来源于一次登山旅行,例如《第四交响曲》便来自作曲家听到的“风之‘叹息’及暴风雨的咆哮”。此外也有较为具体的画面,比如《第五交响曲》便掺揉了作曲家在日记中提到过的十六只天鹅展翅飞翔的景象。当时,芬兰语和芬兰文化受到了俄罗斯文化的冲击,这强烈激发了西贝柳斯的爱国热情。与他同时代的所有重要艺术家纷纷开始抵抗这种文化冲击,这也成了西贝柳斯进行创作的强大支持和内在动力。寻访与作曲家相关的地方,来一次西贝柳斯朝圣之旅,远比去那些积满灰尘的博物馆或神龛来得有意义。来到西贝柳斯曾生活过的芬兰,使我对他的音乐有了更深的感触,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动是无法取代的。这次朝圣之旅没有那么艰难,也无需长途跋涉,你可以走访作曲家出生的地方海门林纳(H?meenlinna),那里有座小木屋,可惜屋里摆设寥寥,只有几幅画和一些乐器。你可以前往位于海边的城市洛维萨(Loviisa),那里是西贝柳斯姑妈的居所,年轻的作曲家就是在那里爱上了音乐与自然的。随后,你还可以前往卡累利亚(Karelia)探险,或是令西贝柳斯流连忘返的科里国家公园,那里对芬兰人来说就像巨石阵一般神圣而庄严。不过,西贝柳斯最主要的生活还是在首都,赫尔辛基。我们探寻西贝柳斯的旅程,可以从赫尔辛基的著名景点露天自由市场(KauppatoriMarket Square)开始,漂亮的商业大楼矗立在海港边俯览着海湾诸岛。和很多受过教育的芬兰人一样,西贝柳斯说瑞典语。在他出生前不久,芬兰语也有了自己的史诗――芬兰民族史诗《卡莱瓦拉》(Kalevala)的书写宣示了一度被轻视的芬兰语的崛起,这是芬兰民族对希腊语及挪威语的反抗,也是继被瑞典语及俄语主导了几个世纪后,重拾民族自信的标志。西贝柳斯曾就读于一所芬兰语学校,虽然他喜爱瑞典语诗歌,但《卡莱瓦拉》这部芬兰语史诗激发他创作了诸多音乐作品,包括他的合唱和管弦乐巨作《库勒沃》(Kullervo),以及最后一部伟大的音诗《塔皮奥拉》(Tapiola)。在赫尔辛基大学读书时,西贝柳斯无视法律课程,转而去音乐院(MusicInstitute)学习,后来成为了音乐院的老师。如今,那儿已被命名为西贝柳斯学院(Sibelius-Akatemia),是一座坐落于安静的曼海姆大道后方并不太显眼的大楼。在时尚的滨海商业街上,优雅地矗立着一座酒店――坎普酒店(HotelK?mp)。如今那里虽然开了光鲜亮丽的购物中心,但餐厅和咖啡馆还是完好地保留着,那是你了解赫尔辛基市民生活的最好方式,你还可以坐在里面向西贝柳斯举杯致敬,因为西贝柳斯经常与芬兰艺术界的精英们在此觥筹交错、酩酊而归,其中就有西贝柳斯的朋友、也是竞争对手的罗伯特・卡亚努斯(RobertKajanus),还有画家艾克莎里・卡伦-卡勒拉(AkseliGallen-Kallela),西贝柳斯的许多唱片上都印有他的画作。酒精对西贝柳斯来说既是诱惑,也是创作的灵感。他常常为了远离坎普酒店的诱惑而搬离出城,却为了克服登台指挥的紧张而严重依赖香槟,酒后的他有时还会做出令人尴尬的举动。对了,他的《第七交响曲》就是在威士忌的“帮助”下创作完成的。许多艺术天才们都走得很近,他们成为好友或者联姻,他们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与影响,这就使芬兰的国家美术馆阿黛浓(Ateneum)成了另一个必去之地。西贝柳斯与一些杰出的画家走得很近,包括他妻子的兄弟埃尔洛・雅涅菲特(Eero J?rnefelt),1909年他们一起去了科里山旅行,那次旅行激发了他《第四交响曲》的创作,也许还影响了《塔皮奥拉》的创作。埃尔洛在旅行中创作了科里山画系列,其中以《秋天的景色》(AutumnLandscape)最为出名。当时许多艺术家都喜欢表现《卡莱瓦拉》的主题,西贝柳斯和卡伦-卡勒拉也不例外,后者最著名的一些作品,比如《库勒沃出征》(KullervoRidesToWar)和《列敏凯宁的母亲》(Lemminkainen’sMother),其氛围和色调都与西贝柳斯的音乐风格相吻合,至少那幅《传奇》(EnSaga)被认为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尽管西贝柳斯本人并不同意这样的说法。卡伦-卡勒拉激发了西贝柳斯创作某一主题的灵感。他是一个多元化的设计师,他在芬兰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建造了工作室与家合二为一的创意空间“卡莱拉”(Kalela)。这间工作室坐落于芬兰的湖边小乡鲁奥维西(Ruovesi)的深处,西贝柳斯被那里的湖光山色深深吸引,在钢琴上即兴演奏了一个主题,并解释说:“这就是这座建筑给我的感觉。”之后西贝柳斯又将这一主题放入了《第二交响曲》的末乐章。去一趟卡莱拉是艰苦的长途跋涉,而且预约了才开放,但是走访位于赫尔辛基和埃斯波之间的卡伦-卡勒拉的晚期工作室兼博物馆塔瓦斯帕(Tarvasp??)则没有那么麻烦。乘坐4号有轨电车,经过歌剧院,来到郊区的穆齐涅米(Munkkiniemi),它位于拉亚拉蒂湾(LaajalahtiBay)的终点站,然后步行穿过一个小公园,沿着树木繁茂的海岸大约走两英里,走过有几座小桥的芦苇地,最后是覆盖着树木的岩石地(当然你也可以走大路到达此地,但就没那么有趣了)。从教堂到高耸屹立的城堡,塔瓦斯帕体现出的是芬兰民族主义的浪漫色彩,如此美景如同敲在西贝柳斯脑海的一个和弦,也反映在了他在自己家乡的家园“艾诺的家”(Ainola)的设计中。 或许西贝柳斯就是赫尔辛基最宝贵的财富。沿着曼海姆大街,你能听到卡里奥教堂(KallioChurch)的钟琴演奏着西贝柳斯的《七钟赞美诗》(ChoraleforSevenBells)。此地的希斯皮里亚公园(HesperiaPuisto)内有一座宏伟的歌剧院,以及由著名建筑师萨里宁(Saarinen)设计的芬兰大厦(FinlandiaHall),不过这座音乐厅如今已被新建筑穆斯齐塔洛音乐厅(Musikkitalo)所替代,它虽然在美观上不及前者,但音响效果非常好。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音乐在芬兰这一面积并不大的国家中的重要性,西贝柳斯仍然是芬兰这个国家的重要标识。在曼海姆大街的西面不远处,有一座西贝柳斯公园(SibeliuksenPuisto),宽阔的大草坪上种着白桦树。在一座花岗岩矮墙上,耸立着建于1967年的西贝柳斯纪念碑。作曲家的头像周围是一组金属管复合体,被称作“风琴管”(organpipes)或者“风琴云”(organclouds),但于我而言,这就像是北极光,或简单地说就是音乐的抽象化表现。北欧的傍晚,当我第一次从纪念碑步行回家,穿过安静的街道,看见几只野兔在公寓的花园里玩耍时,我突然对西贝柳斯的音乐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动:在他的音乐中,我仿佛呼吸到了芬兰的空气,看见了芬兰的阳光。如果我说的听上去很梦幻,那么也只有请各位来亲自感受了。“艾诺的家”(Ainola):西贝柳斯退休后在芬兰森林中的居所1904年,西贝柳斯的妻子艾诺(Aino)以及他的好友们都建议西贝柳斯最好远离赫尔辛基奢侈的生活。他的几个画家朋友埃尔洛・雅涅菲特和佩卡・哈洛浓(PekkaHalonen),还有几个作家朋友们都早已把家安置在往北二十英里的图素拉(Tuusula)湖边的雅文帕(J?rvenp??),因此,西贝柳斯也在那里建起了自己的家“艾诺拉”,意为“艾诺的家”,那儿成了作曲家此后家庭和创作生活的中心。这座房子由建筑师拉尔斯・松克(Lars Sonck)设计,传统、古朴、简约到没有电,也不通自来水,周围则被美丽的花园和森林环绕着。西贝柳斯创作时可以欣赏湖水,客厅的壁炉是一种别致的绿色,对作曲家而言,这令他想到介于D和E之间的一个音符,这音符给人一种温暖、好客的感觉。西贝柳斯现存作品中的三百一十部都是创作于此,当然还有很多已经不在了的作品,像《第八交响曲》就直接被作曲家扔进这个壁炉烧毁了。如今,西贝柳斯和他的妻子长眠于此。这儿在夏天开放,有时还会有一些室内乐音乐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