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习《兰亭序》心得体会(三)

临习《兰亭序》心得体会(三)

ID:74239951

大小:1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12-28

临习《兰亭序》心得体会(三)_第1页
临习《兰亭序》心得体会(三)_第2页
资源描述:

《临习《兰亭序》心得体会(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临习《兰亭序》心得体会《兰亭序》作为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不可逾越的地位,被誉为古今第一贴。凡研习书法者无不对之顶礼膜拜,望其项背,费尽心力以求形神兼备,而后渴望将其超越。就连唐太宗李世民也对此帖倍加欣赏,认为王羲之的兰亭序精妙无比。这也增加了它的知名度。但纵观古今,毛笔字作为几千年人们记录文字,传播前人思想的一种工具,只要开蒙学习必定要练习写字,字体精妙者更是比比皆是,为什么王羲之的兰亭序被称之为天下地一贴,而不是别的什么,这不得不值得我们深思。有人提出兰亭序之所以被世代君王推崇并流传至

2、今,最主要的原因是他这篇文章的思想是统治者所认可的,所谓文以载道,纵观其全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写兰亭的优美景致,这段描写富有诗情画意,表达了作者平静,闲适的情感。第二部分变为抒情议论,由感慨美景引发出作者对人生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他认为人生的快乐是短暂的,当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想要达到的愿望得到满足,随着时间的流逝就会所知即倦。转而成为历史。并由此感叹:人终有一死,即乐而悲,生而死。第2页共2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

3、除。最后一段近一步阐述了他的人生观点。“一死生为虚诞,其彭殇为妄作。”道出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生与死都是自然界的规律是人力所无法改变的,所以人们在有生之年要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在有限的生命里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是因为兰亭序的主体思想是积极的,他让人们去珍惜时间,追求和完成自己的梦想。而不是传播一种悲天悯人,情随事迁,在生死面前一切都没有意义的思想。这就是统治者之所以认为它,推崇它的原因。因此兰亭序不光是字好,更主要的是它字里行间所表达的的对人生的积极的态度,所以要把握兰亭序不

4、光是要临其行,更要会其意。只有领会了其中的思想才能更好的体会作者当时的意境,才能形神兼备,最终抛开古字加上自己的理解,而形成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否则即使写的再好也不过是和王羲之一样而已。古往今来众多大家都研习过《兰亭序》,这其中写得最好的莫过文征明,他的字对于王羲之的《兰亭序》赋予了更多自己的理解,最终自成一体。而更多的人只是一味仿其行,更有甚者连王老师丢字涂抹也一并描画,实在令人可悲可叹啊。见微而知著,古今之事若只一味的效仿而没有自己的新的见解和创意,那社会岂不是停滞不前,甚至会倒退了吗。所以说《兰亭序

5、》之所以好是因为王羲之赋予了它辩证而积极的人生哲理,它是一个具有生命的的东西,所以它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