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感动中国王锋观后感800

2017感动中国王锋观后感800

ID:7500157

大小:32.6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2-16

2017感动中国王锋观后感800_第1页
2017感动中国王锋观后感800_第2页
2017感动中国王锋观后感800_第3页
2017感动中国王锋观后感800_第4页
2017感动中国王锋观后感800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感动中国王锋观后感80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7感动中国王锋观后感800  2017年2月8日晚,《感动中国XX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了。获得“XX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荣誉的是:功勋科学家孙家栋,火海救人英雄王峰,扎根乡村36年的最美教师支月英,大学生村官秦玥飞,壮烈牺牲的歼15飞行员张超,大国工匠李万君,四川爱心医生梁益建,红丝带学校创办人郭小平,新疆焦裕禄阿布列林,量子通讯科研带头人潘建伟。最后,盛典特别致敬了中国女排。   看着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听着他们英勇事迹的介绍,不禁热泪盈眶。平凡的人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他们当中有不计名利,几十年如一日埋头钻研的科学家、工匠。有植根乡村,为了乡村发展贡献一份

2、力量的教师、村官。有救死扶伤,给患者带来尊严希望的医者。有不顾威胁,坚守职业道德的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有为国捐躯的烈士和为救他人牺牲的平民英雄……   他们都拥有崇高的人格,拥有为国为民的崇高理想,用一生去执着坚持,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为事业默默付出,危急时刻冒死拼搏,为国人树立了崇高榜样。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时代的引领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默默奉献的人,为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无穷的希望和生机!   榜样在前,也许我们无法达到榜样的高度,但无论我们是什么职业、处在什么岗位,都要做好本职工作,提高自身业务技能,奋发进取,兢兢业业。立足岗位,坚定理想信念,为社会

3、贡献一份力量!   “面对一千度的火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欲火涅槃,在人们心中永生。”这是2017年感动中国颁奖礼上救火英雄王锋的颁奖词,可是,这个璀璨的生命再也听不见人们这样称赞他了。   在XX年南阳的那场大火中,王锋舍己救人,义无反顾地三次冲入火海。在他的救助下,20多名邻居无一伤亡,而王锋全身有98%的面积烧伤。四方捐助,仍没留住英雄。XX年10月1日,王锋因多脏器衰竭,不幸在北京离世。   英雄王锋,已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用血色脚印谱写下的灵魂震歌依然悠扬回荡。咸泪流过处,竟有些顽石初悟的天

4、坼地裂之感,我们都应该知足了。此后,英雄自应看穿人身原是骷髅,剔骨还天剔骨还地,恢复英雄成为一介逍遥赤子。我们也应该举足,从天伦的窗破出,追随英雄留下的脚步,将未燃的柴薪都化作炊烟,去供养如许苍生。英雄至今已悄然流去,却又在断灭处,拈花一笑,他躺卧的这摸样,如稚子的酣睡,如人夫的腼腆,如人父的尊严,或许芸芸众生仰望英雄都含有这三种情愫吧!   在我们身边,也许王锋依旧在,他在电影《英雄王锋》里依旧笑脸如昔,在人们的赞歌和感动中默默走过,在历史的长歌里背影挺拔,更在受英雄精神感召的社会大众的心里……又或许,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正有无数个和王锋一样的英雄默默存在,只待吹尽

5、黄沙才显出遒劲脊梁。全国知名雷锋文化研究人翟元斌,在去年10月1日作诗一首《与王锋告别在西去的路口》,沉痛悼念“雷锋式好青年”王锋。诗中写道:“你就是你,一粒中原土地的沙砾,喧嚣重回静寂,你默默堆砌着一个族群的图腾”,“向东,向西,你选择太阳落下后的再一次升起”。   英雄王锋的出现,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在孕育人类文明的中原大地,从来就不缺乏英雄。小巷中留下的那串带血脚印,即洋溢着王锋对生命的热爱,也镌刻着中华大地上下五千年凝炼在骨髓中的决绝。火,是灼热的,更是能过摧毁一切的,我不知道火在烧烤王锋的肉体时,他是怎样的疼痛,但我知道,那时他是怎样的焦灼,满心焦灼的

6、都是别人生命的安全!哪里还顾得上自己的疼痛!   王锋的英雄行为,闪耀着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裂变出的时代精神的耀眼光辉,人们需要英雄,更需要王锋这样的平民英雄,他们是一个民族真正的脊梁,必将内化为新时期青年人的行为自觉,扩散出无尽的正能量。   是谁,让你在2017年为之动容?是谁,让温暖的阳光照进了寒冬? ——题记   每年,都会有这样一群人,站上感动中国的舞台。这是一个朴实无华的舞台,没有绚丽的背景,也没有耀眼的闪光灯。但这个舞台,却有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如同这舞台一样,朴实无华,但他们却在这样一个经济繁荣的年代选择去追求精神上的富有。他们,感动了中国。   在他们

7、其中,有隐姓埋名三十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有年届九十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有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的老兵陈俊贵;有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段爱平;有三十五年前仆后继,追逐科技梦想的“油菜花父子”;坚持出诊的仁医吴佩兰;有为子女筹学费,耗时三年绣出《清明上河图》的重病母亲姚厚芝;有荣誉迟到二十八年而一生不悔的湖北见义勇为好市民方俊明;还有守护开国将军梦想,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革命老人龚全珍。他们,都有着同一种精神——奉献。   在他们当中,有一位老人最令我印象深刻,他就是——刘盛兰。他是一位标准的“五保”老人,七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