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感动中国观后感

2017感动中国观后感

ID:7500166

大小:33.8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2-16

2017感动中国观后感_第1页
2017感动中国观后感_第2页
2017感动中国观后感_第3页
2017感动中国观后感_第4页
2017感动中国观后感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感动中国观后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7感动中国观后感  2017感动中国观后感范文4月19日晚,在青海卫视和湖南卫视举办的“永不放弃,向生命致意”赈灾晚会上,湖南卫视主持人张丹丹深情讲述了一个《省委书记与村支部书记的碰头礼》的故事。   喜欢看湖南卫视的观众都知道,张丹丹是比较会煽情的那种主持人,许多次主持节目的“声泪俱下”,让人们忍不住流泪。但是这一次眼泪止不住掉下来,并不是因为张丹丹的声情并茂,而是因为省委书记和村支部书记的故事,很真实,很朴质,却很感人。   故事情节大致是这样的:4月17日上午,青海省委书记强卫来到玉树震灾最严重的结古镇以及周边村庄进行视察。扎西大同村263

2、户村民的房子在地震中全部塌了。强卫来到这里,结果村里的村干部都不见踪影,为此一向温文尔雅的他十分生气,发火了。   随后他路过一个物资发放点,居然发现村干部全在那里。   强卫亲切地拉着扎西大同村村支部书记才哇的手问道:“你家里面怎么样?”这时,旁边别的干部给才哇充当起了翻译,“家里死了三口人……但是他一直没顾上,白天晚上一直在为村里的事情忙活……”强卫这才知道,才哇和他们村里的所有干部和党员这几天一直在几个物资发放点忙着分发物资,安顿灾民,基本没有合过眼。   强卫书记哽咽了,那一刻,他无法表达对这些基层干部的敬意,因为在这份真爱面前语言显得太苍白了

3、。同样,那个七尺康巴汉子的村支部书记才哇也不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对省委书记的感激,省委书记比谁都操心、比谁都累、也比谁都难受,说再多感谢的话都显得苍白无力。就这样,两个铁血男儿本能地将头碰在了一起,那一幕,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也感动了电视机前广大同胞。   “碰头礼”是藏族最亲密的礼节。行礼时双方脸擦脸、额触额或头碰胸部。这种礼节只有在家人或最亲密的人远行时才举行。作为一个省“最大的官”和“最小的官”,一个是省委书记,一个是村支部书记,按说应该地位悬殊,亲疏有别。   可是在这样的地方,在这样的场合,此情此景,怎能不百感交集?不是亲人,就是亲人,在困难面

4、前,大家都是一家人!他们用最亲近的“碰头礼”,传递着一种信心、一种力量和一种希望。   这一“碰”,碰出了党群干群的鱼水之情;这一“碰”,碰出了藏汉同胞的血脉之亲;这一“碰”,也碰出了灾区人民的必胜信念。   2017感动中国观后感范文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目标只有一个,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   20XX年8月9日上午9时许,南通市红十字会捐赠办公室来了两位熟悉的面孔,他们是年过八旬的磨刀老人吴锦泉夫妇。两位老人满头大汗、相互搀扶着走进来,顾不

5、上喝口水,从一只皱巴巴的塑料袋里掏出一个红色帆布袋,倒出一大堆硬币、零钞,铺满了办公桌。   “这是我们老两口给甘肃舟曲灾区的一点心意!”经工作人员现场清点,一共是1001元。这也是南通市红十字会接受的首笔面向甘肃舟曲的捐款。   吴锦泉1959年入党,已有超过半个世纪的党龄。年轻时,他担任过生产队队长、民兵营长、种猪场场长。如今年过八旬,他依旧关心社会,关注时事。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己的辛苦钱毫不保留地捐献出来,换成灾区人民的食物和药品,他说这些都是他该做的。   吴锦泉老人仅靠磨刀为生,老人曾经在四川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时,先后

6、向南通市红十字会捐出千枚硬币。   去年春节后,老人又带着港闸区政府奖励给他的1000元慰问金及辛苦磨刀赚来的316元来到市红十字会,捐给了市儿童福利院。老两口生活并不富裕,至今还住着三间破旧的瓦房。除了磨刀,吴锦泉老人没有其他经济来源。   一把刀一块钱,这一千元几乎是老人三个月的磨刀收入!老两口的生活朴素到了极点,老伴出来捐钱时穿的黑裤子已有39年了,还是出门时才舍得穿的行头。每次老人来捐款时,南通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总会有些担心他们的生活,但吴锦泉老人总是笑笑说:“不碍事!我才八十多,我还能挣!”   老人多次表示,只要还能磨得动刀,就要挣点钱,做

7、点好事,这样这辈子最后几步路才走得舒坦。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磨刀老人的故事感动了南通,他被授予“红十字博爱特别奉献奖”,江苏省红十字会会长吴瑞林亲自为其颁奖。他的故事入选了南通市“道德模范百场宣讲和网上宣讲”先进典型。2017年3月,磨刀老人吴锦泉荣登中国好人榜。   20XX年4月,磨刀老人荣获第七届中华慈善奖。他的名字被越来越多的市民记住,但“出了名”的老人依旧保持着极其简朴的生活习惯,天天骑自行车十多公里为村民们磨刀,即使大夏天也没闲下来。   这走街串巷挣出来的钱,流淌着多少汗水,又传递出多少爱心。磨刀老人真挚的情怀让人感佩,南通日报、

8、江海晚报、南通电视台、南通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等多家媒体多次报道了他的事迹,中国文明网以“磨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