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曼三部长篇小说的疾病书写

托马斯·曼三部长篇小说的疾病书写

ID:75459744

大小:970.39 KB

页数:60页

时间:2024-02-04

上传者:笑似︶ㄣ無奈
托马斯·曼三部长篇小说的疾病书写_第1页
托马斯·曼三部长篇小说的疾病书写_第2页
托马斯·曼三部长篇小说的疾病书写_第3页
托马斯·曼三部长篇小说的疾病书写_第4页
托马斯·曼三部长篇小说的疾病书写_第5页
托马斯·曼三部长篇小说的疾病书写_第6页
托马斯·曼三部长篇小说的疾病书写_第7页
托马斯·曼三部长篇小说的疾病书写_第8页
托马斯·曼三部长篇小说的疾病书写_第9页
托马斯·曼三部长篇小说的疾病书写_第10页
资源描述:

《托马斯·曼三部长篇小说的疾病书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学校代码10530学号201431080983分类号密级硕士学位论文托马斯·曼三部长篇小说的疾病书写学位申请人李双任指导教师何云波学院名称文学与新闻学院学科专业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二〇一七年六月一日 ThewritingofillnessinThomasMann’sthreenovelsCandidateLiShuangrenSupervisorProfessorHeYunboCollegeCollegeofLiteratureandJouralismProgram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SpecializationComparativeLiteratureandWorldLiteratureDegreeMasterofArtsUniversityXiangtanUniversityDateJune,2017 摘要托马斯·曼是20世纪德国著名作家,其作品思想深邃,意蕴丰富,内容广博。疾病这一主题贯穿于托马斯·曼创作生涯的始终,本论文选取了代表托马斯·曼早中晚三个创作时期艺术成就的三部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魔山》和《浮士德博士》,通过分析三部长篇小说中疾病意象的表现形式及功能,探讨托马斯·曼在这三个阶段中艺术观念的演变历程,进而得出托马斯·曼对待疾病的态度以及这种疾病观形成的原因。首先,这三部长篇小说的主人公均受到疾病的困扰,疾病在塑造主人公形象和表现作品主题方面意义重大,表达了作家对德国社会的思考。在其早期作品《布登勃洛克一家》中,家族第三代继承人托马斯死于牙病,第四代继承人汉诺死于伤寒,身体和心理的双重退化,体现了布氏家族的没落命运。在其中期作品《魔山》中,疾病表现形式为肺结核,肺结核特有的疾病特征和治疗方式使得卡斯托尔普摆脱了当时混乱的思想论战,实现了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重新发现。在其晚期作品《浮士德博士》中,疾病表现形式为音乐家阿德里安所患的偏头痛和梅毒。疾病激发了阿德里安的创作力,但最终也毁灭了阿德里安。而一战、二战的叙事背景,则使得阿德里安的个人遭遇与德国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其次,托马斯·曼通过其疾病书写表现了他在这三个阶段中艺术观念的演变历程,表达了作家对现代艺术的思考。在其早期作品《布登勃洛克一家》中,家族成员的身体素质、生活能力与其艺术能力成反比。这一阶段,作者对待艺术与生活关系的态度是:两者处于对立状态,沉迷于艺术的结局是过早死亡。在其中期作品《魔山》中,托马斯·曼内心处于矛盾状态,成为了另类艺术家的主人公也就在生与死之间徘徊。这一阶段,作家对待艺术与生活两者关系的态度是:艺术家应与生活结合,但最终仍免不了死亡的复杂心态。在其晚期作品《浮士德博士》中,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托马斯·曼对人民的历史作用有了深刻认识,因此,他借由患病的音乐家阿德里安之口表达出了其对待艺术与生活关系的态度:艺术家应与社会生活融合。托马斯·曼生于十九世纪晚期,浪漫主义传统使得他深受疾病传统美学观念的影响。而自传性的创作观念,又使得他摒弃了过度美化疾病这一弊端。疾病在曼氏的小说中能进一步彰显人性,是人成为“真正的人”的必经途径。关键词:托马斯·曼;长篇小说;疾病;艺术;生活;I AbstractThomasMannisafamousGermanwriterinthe20thcentury,hisworkscontaindeepandrichconnotation.DiseaseisafactorthatexistsinThomasMann’smostworksindifferenttimes.ThispaperselectedthreenovelsthatrepresentThomasMann’sliteraryachivementsinearly-middle-lateperiod.ThethreenovelsareBuddenbrooks,TheMagicMountainandDr.Faustus.Byanalyzingspecificformsandfunctionsofdiseasesamongthethreenovels,probingThomasmann’sevolutionofartisticconceptioninthethreeperiods,thendrawingaconclusionofThomasMann’sattitudetowardstoillnesses,andcausesoftheformationofconceptofillnesses.Firstofall,heroesofthethreenovelshaveallsufferedfromdiseases.Diseasesareofgreatsignificanceinshapingcharactersofheroesandthemesofthethreenovels,whichexpressedthewriter’sthinkingofGermansociety.Inhisearlywork,Buddenbrooks,thethirdgenerationoffamilyheir,Thomas,whodiedofdentaldisease,thefourthgenerationoffamilyheir,Hannodiedoftyphoidfever,thedegradationofphysicalandmental,embodiesthedemiseofthefamily.Inhismiddlework,TheMagicMountain,thepeculiarcharacteristicsandtreatmentoftuberculosisdisease,makesHansCastorpoutofchaosofculturalcontroversy,andimplementsthere-discoverybothphysicallyandmentally.Inhislatework,Dr.Faustus,composerAdrianLeverkuhnsufferedfrommigrainesandsyphilis.IllnesseshadnotonlymotivatedAdrian’screativity,butalsodestroyedAdrian.BecauseofthenarrativebackgroundofworldwarIandworldwarii,Adrian’spersonalexperiencesarecloselylinkedwiththesimilarconditionsinGerman.Secondly,byhiswritingofillness,ThomasMannshowshisevolutionofartisticconceptioninthethreeperiods,andexpresseshisthinkingofmodernart.Inhisearlywork,Buddenbrooks,whatiscontrarytothedeclineoffamilymembers’physicalqualityandtheadapativecapacitytodailylifeistheartabilitiesoffamilymebers.Duringthisperiod,theauthor’sattitudetowardstherelationshipbetweenartandlifeis:Artandlifeareinastateofconfrontation,addictedtoartwillcauseearlydeathofhereoes.Inhismiddlework,TheMagicMountain,ThomasMannwasinastateofideologicalcontradiction,whichembodiedinhisworkisthattheheroishoveredbetweenlifeanddeath.Inthisperiod,theauthor’sattitudetowardstheII relationshipbetweenartandlifeis:artistsshouldbecombinedwithdailylife,buteventually,theherostilldiedofinevitablementalcontradiction.Inhislatework,Dr.Faustus,becauseThomasMannhadexperiencedtwoworldwars,hehadadeepunderstandingofthepowerfromordinarypeople.Therefore,heexperessedhisattitudetowardstherelationshipbetweenartandlifebysickmusicianAdrian’smouth:artistsshouldmergewithsociallife.ThomasMannwasborninthelate19thcentury,heinheritedthetraditionalromanticviewpointstowardillnesses,however,autobiographicalwritingideasinspireheabandonedtheexcessivebeautifiedofillnesses.IllnessesinMann'snovelscanbeatooltofurtherrevealhumannature,andisanecessitytobecomea“realperson”.Keywords:ThomasMann;Novel;Illness;Art;Life;III 目录绪论................................................................................................................................10.1研究的缘起....................................................................................................10.2国内外研究现状............................................................................................20.3研究的目的、方法及创新点........................................................................8第1章托马斯·曼疾病书写的内涵......................................................................101.1家族没落的象征..........................................................................................101.2个体自我的重新发现..................................................................................151.3德国命运的隐喻..........................................................................................20第2章托马斯·曼疾病书写中艺术观念的演变历程..........................................242.1艺术气质和市民生活的对立......................................................................242.2生死徘徊中的另类艺术家..........................................................................282.3艺术家与社会生活的融合..........................................................................33第3章托马斯·曼疾病书写的成因......................................................................373.1疾病:走向真正的人..................................................................................373.2浪漫主义传统的影响..................................................................................403.3自传性的创作观念......................................................................................44结语..............................................................................................................................47参考文献......................................................................................................................48致谢..............................................................................................................................52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3IV 绪论0.1研究的缘起德国作家托马斯·曼(ThomasMann,1875-1955)出生于德国北部城市卢卑克,与歌德那著名的诗句:“父亲给我以形,而严肃的生活与快乐的天性,加之①编造故事的兴趣,都得之于母亲”类似,托马斯·曼从母亲那里继承了“编造故事的兴趣”。曼的母亲出生于巴西,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的后裔,作为南欧人那种敏感、热烈而喜爱幻想的天性给曼的创作给予了丰富的艺术激情,而父亲作为北部德国人的那种严肃冷静的特质则使得曼的著作颇具哲理性与深刻性。托马斯·曼生前一共发表了七部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1901)、《王爷殿下》(1909)、《魔山》(1924)、《歌德与绿蒂》(1939)、《约瑟和他的兄弟们》(1943)、《浮士德博士》(1947)和《大骗子克鲁尔的自白》(未完结,只出版了回忆录第一部分)(1954),从青年期26岁发表的《布登勃洛克一家》到老年期79岁发表的《大骗子克鲁尔的自白》,曼的一生笔耕不辍,著述颇丰,他的女儿艾丽卡曾指出曼的生活准则为:工作是行动着的希望。本论文选取托马斯·曼这三部长篇小说的疾病意象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一是疾病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题材,疾病与文学关系密切。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文学史,疾病题材在各种文学体裁中均数量众多。美国在1975年提供的国际书目中,以疾病作为题材和主题的书目就超过了1500多种。在中国,有鲁迅的《狂人日记》、《药》,巴金的《第四病室》、《家》,等等。国外则有加缪的《鼠疫》、艾伦·金斯堡的《嚎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契诃夫的《第六病室》、索尔仁尼琴的《癌病房》,等等。这些作品表现身体上或者是精神上的疾病,疾病在小说中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和意义。作家通过对疾病的刻画,不仅表现了作品中人物的生存状态,而且还将目光扩展到社会,揭示整个社会、时代乃至整个人类的弊端。二是托马斯·曼对于疾病的偏好。纵观托马斯·曼的小说,疾病这一主题出现在其大多数作品中。中篇小说《死于威尼斯》中,病入膏肓的艺术家阿申巴赫在威尼斯之行中对波兰美少年塔奇奥产生依恋之情,后来威尼斯瘟疫盛行,阿申巴赫为守在少年身边,不愿离开,最终命丧海滩旁。短篇小说《特里斯坦》以“爱因弗里德”疗养院为背景,通过叙述作家和贵妇人的恋爱故事,反映了资产阶级病态生活的一个侧面。短篇小说《到墓地的路》的主人公罗布歌德·匹普桑姆是①[德]克劳斯·施略特.托马斯·曼[M].印芝虹,李文潮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63.1 资产阶级社会备受排挤的小人物,最后精神错乱,被救护车运走。由此可见,托马斯·曼小说中的疾病书写不仅可以反映个人、艺术家问题,也具有反映社会、时代弊病的重要意义。三是疾病在托马斯·曼这三部长篇小说中的重要地位。由于托马斯·曼早期创作的长篇小说《王爷殿下》艺术成就不高,中期创作的长篇小说《歌德与绿蒂》、《约瑟和他的兄弟们》中疾病主题较少表现且《约瑟和他的兄弟们》尚未有中文译本,晚期创作长篇小说《大骗子克鲁尔的自白》未完结,因此本论文选取能够代表托马斯·曼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创作成就的三部长篇小说作为研究对象。疾病在这三部长篇小说中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这三部长篇小说的主人公均受到疾病的困扰,疾病在塑造主人公形象和表现作品主题方面意义重大。从早期作品《布登勃洛克一家》中用家族成员所患的疾病来表现家族的没落,到中期作品《魔山》中用肺结核这一疾病独有的特征和治疗方式来表现卡斯托尔普对自我的重新发现,到晚期作品《浮士德博士》中把身患偏头痛和梅毒的音乐家阿德里安与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德国相联系,疾病在表现人物形象和作品思想方面作用突出。其次,疾病托马斯·曼这三部长篇小说中是作为激发主人公艺术才能和影响个人日常生活的载体,托马斯·曼通过其疾病书写表现了他在这三个阶段对待艺术和生活两者者关系的不同态度,即由生活与艺术相互对立到两者走向融合的渐趋理性的观点。这表明,作家已经逐步摒弃浪漫主义传统中过度美化疾病的弊病,摆脱了过去在政治和战争问题上不成熟的见解,对小说中人物悲剧命运和现实中德国的命运有了深刻且符合实际的思考,体现了作家创作生涯艺术观念的变化。综上所述,本论文试图从疾病这一意象入手,分析托马斯·曼三部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魔山》和《浮士德博士》中疾病意象的表现形式和功能,探讨他在这三个阶段其艺术观念的演变历程,并进一步探究托马斯·曼的疾病观和成因。0.2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学者关于托马斯·曼的三部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魔山》和《浮士德博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思想主题研究一是社会批判主题,主要论述的是对资产阶级的批判以及对德国历史和文化的反思。首先,对资产阶级的批判方面,陈祥丽的论文《现代德国资产阶级的一部“灵魂史”——托马斯·曼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探析》从金钱对人性的毒害入手,指出布登勃洛克家族成员表面虽然温情脉脉,骨子里却是被赤裸裸的金钱2 利害关系主宰,小说表达了作家对资本主义的金钱至上、冷酷无情和对人性残害的强有力的批判。对德国历史和文化的反思方面,黄燎宇的论文《<魔山>:一部启蒙启示录》就托马斯·曼对启蒙主义者塞塔姆布里尼的刻画,通过表现浪漫主义和启蒙思想的碰撞,指出托马斯·曼是站在德国人和艺术家的立场来反思德国的文化。但德意志民族的浪漫特质与信奉光明、进步、科学、民主,即重理性的启蒙精神大相径庭,这使得人们不禁对托马斯·曼在《魔山》中所表现的启蒙批判有诸多疑惑。邵思婵的论文《德国人民的醒悟与反思——读托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从小说叙述者和小说主人公两个人物的经历为出发点,从两个层次论述了作家对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德国的深刻反省,指出《浮士德博士》是对帝国主义摧毁人性和艺术的无情鞭挞。余匡复的论文《<浮士德博士>:一部政治隐喻小说》则指出《浮士德博士》对德国从“一战”到“二战”的这段历史做了文化方面的形象总结,表达了托马斯·曼对这段历史的深刻反省与沉思。文森特·欧·埃里克森的论文《<布登勃洛克家族>,托马斯·曼,德国北部社会阶层:文学人类学的应用》根据对托马斯·曼创作背景的考察,指出《布登勃洛克一家》超出了原先托马斯·曼的写作目的,不仅塑造了鲜明的个性,更是表现了德意志的民族特性乃至整个人类的共性。莎拉·丹尼斯(SaraDanius)的论文《新颖视角和文化危机:<魔山>中的视觉技术、现代主义和死亡》(NovelVisionsandtheCrisisofCulture:VisualTechnology,Modernism,andDeathinTheMagicMountain)则从文化危机的角度重新对《魔山》进行了解读。二是艺术家主题,主要论述的是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即就艺术家的艺术追求和艺术家的生存困境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矛盾,来表达艺术与生活不可调和的矛盾。如黄燎宇的论文《<布登勃洛克一家>:市民阶级的心灵史》和《进化的挽歌——评<布登勃洛克一家>》,融合了社会—历史眼光和心理—哲学角度,从社会现实和心理现实两个层次,指出布登勃洛克家族的衰落与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这一历史阶段有关,但值得注意的是,托马斯·曼笔下“市民变化的故事”所表现的并非是市民如何变成资产阶级,而是市民的内心世界得到丰富,市民的艺术气质得到增强,即市民变成艺术家的过程。徐烨的硕士论文《市民时代的艺术浪子——论托马斯·曼小说中的“艺术家困境”》,探讨了托马斯·曼小说中艺术家的困境主要来自外在社会和内心。一方面,他们借助艺术之美来对抗庸俗的市民社会,避免被市民化庸俗化,以此来维护内心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他们又在追逐艺术美的过程中,与真实的社会生活渐行渐远,变得颓废不堪,甚至堕入了罪恶的深渊。此外,苏堃的硕士论文《托马斯·曼“艺术家小说”研究》、张佩芬的论文《彷徨中的“精神之子”——托马斯·曼和他的艺术家小说》、李喆的论文《在艺术追求与生活激情之间——论3 托马斯·曼小说中的艺术家困境》、李瑞云的论文《从“艺术家困境”解析<布登勃洛克一家>的衰败》都就托马斯·曼小说中艺术家与庸俗社会之间的矛盾进行了论述。三是宗教主题研究,主要论述的是小说中体现的宗教因素以及从中传达的作家对宗教的态度。如袁月的硕士论文《试析托马斯·曼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中的基督教因素》论述了托马斯·曼对基督教这一信仰的反讽、戏拟,从作家对基督教所持的质疑和批判态度,指出自尼采宣告“上帝死了”之后,基督教信仰和教义不再是拯救现代人精神危机的灵丹妙药,西方人在积极寻找如以艺术代替基督教信仰等其他的救赎方式,虽然在《布登勃洛克一家》中,这种追寻以失败告终,但此种尝试仍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四是神话主题研究,主要论述的是托马斯·曼从希腊神话和德国民间神话中汲取其中所蕴含的创作素材和思维,更加深刻地表达他对德国历史、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思考。如李昌珂和梁晶晶合力撰写的论文《托马斯·曼小说“神话资源”探略》就指出《魔山》和《浮士德博士》都是运用德国民间神话故事借古喻今,更有力度地表达对当今时代、对走入歧途的德国的批判与反思。理查德·谢帕德(RichardSheppard)的论文《现实主义基础上的神话:再论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的“没落”》(RealismPlusMythology:aReconsiderationoftheProblemof“Verfall”inThomasMann’sBuddenbrooks)就小说中城市的色调、冬妮眼睛的颜色、汉诺学校特征等小说情节的设定指出托马斯·曼在《布登勃洛克一家》中使用了大量的神话资源。五是时间主题研究,主要论述的是小说中主人公的时间观和小说文本体现的时间观。这一类研究主要集中在《魔山》上,如王炎的《<魔山>中的“永恒轮回”》和《<魔山>对时间的追问》,运用柏格森和海德格尔关于时间的理论,指出托马斯·曼的小说颠覆了启蒙以来的现代性时间叙事模式,时间不再仅仅是与人和世界有关的某种东西,而是显示人类存在方式的问题。张珊珊的博士论文《20世纪德语文学中的时间——以莱纳·玛丽亚·里尔克的<马尔特·劳里茨·布里格手记>和托马斯·曼的<魔山>为例》,以“文学中的时间”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马尔特·劳里茨·布里格手记》和《魔山》中的时间意识与文学作品所处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之间的互动交流,探究出20世纪初独特的时间观。(2)比较研究一是影响研究,主要包括托马斯·曼对其他作家创作的影响和他人对托马斯·曼创作的影响。托马斯·曼对其他作家创作的影响方面,主要是对当代作家的影响,特别是对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影响。如李国栋、刘雨潇合力撰写的论文《论<挪威的森林>的写作范本——与<了不起的盖茨比>和<魔山>的比较研究》,4 从叙述视角和叙述者、生死并存的故事空间以及象征意象的运用这几个维度对《挪威的森林》中作家常常提到的《魔山》与《了不起的盖茨比》进行了比较研究。他人对托马斯·曼创作的影响方面,主要是指东西方的思想家、哲学家对他的思想的影响。如刁承俊的论文《叔本华、尼采与<布登勃洛克一家>》指出《布登勃洛克一家》中的结构、内容以及第四代继承人小汉诺的结局与托马斯·曼奉为思想明灯的叔本华与尼采的哲学思想有着深刻联系。伊丽娜·库兹涅佐娃(IrinaKuznetsova)的论文《魔性:托马斯·曼<魔山>中被恶魔化的东西方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恶魔观》(ThePossessed:TheDemonicandDemonizedEastandWestinThomasMann’sDerZauberbergandDostoevsky’sDemons)指出托马斯·曼在《魔山》中所表现的东西方的恶魔化倾向是受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响。乔斯林·科尔布(JocelyneKolb)的论文《<布登勃洛克一家>中托马斯·曼对瓦格纳思想的运用》(ThomasMann'sTranslationofWagnerintoBuddenbrooks)指出布登勃洛克家族对音乐的痴迷与托马斯·曼深受瓦格纳影响不无关系。卫茂平的论文《托马斯·曼在<魔山>中的中西文化评论及<绿蒂在魏玛>中的“中国格言”》则指出托马斯·曼曾大力关注过中国传统文化,如《红楼梦》和老子思想,中国元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小说创作产生了影响。二是平行研究。托马斯·曼作品与其他作品的比较方面,有作品中体现的中西方家族意识比较,如唐靓、乐云合力撰写的论文《论中西方家族意识的现代困境及其“变奏”倾向——以<激流三部曲>和<布登勃洛克一家>为例》,从亲情的维系与消解、个人的发展和个性的泯灭两个方面对《激流三部曲》和《布登勃洛克一家》进行比较研究;有对作品中体现的文明批判进行比较,如唐娜·K·里德(DonnaK.Reed)的论文《从批判文明角度比较<呼啸山庄>和<布登勃洛克一家>》(TheDiscontentsofCivilizationinWutheringHeightsandBuddenbrooks)就对两部小说中对待文明的态度进行了比较。托马斯·曼与其他作家的比较方面,如和同时代作家黑塞的比较,张佩芬的论文《托马斯·曼和黑塞——略论20世纪艺术家小说的思想先驱问题》,指出两人被称为“精神兄弟”是因为两人小说中的艺术家形象都表现了作家所处的时代环境,且都两人塑造了追求精神理想的群像。吴勇立的论文《陀思妥耶夫斯基棱镜中的托马斯·曼和黑塞》,从两位作家对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不同态度,比较二人不同的历史观、文学观和社会观。此外,还有与乔伊斯的比较,如施亮的《真与美:詹姆斯·乔伊斯与托马斯·曼艺术观的比较》,论述了两位作家都处于现代社会这同一历史背景,都试图把艺术作为现代社会人们普遍感到的空虚和无聊的救赎手段,但是,具体来看,托马斯·曼倾向于把艺术与美联系起来,而乔伊斯则更倾向于艺术与真理的相通性。三是跨文化的阐发研究,主要包括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存在主义5 等现代理论来对托马斯·曼作品的内容及内涵进行研究。如王静的硕士论文《<魔山>之“梦”话<魔山>》,运用弗洛伊德“白日梦”理论,通过对小说主人公汉斯频频出现的夜梦、在《雪》这一节中在雪地的梦境进行具体分析,指出通过托马斯·曼对梦境的描写可以看到他对一战前人们精神状态的表现以及对人类前途的担忧。孙纯的论文《风景与“存在”的诗学——托马斯·曼的<魔山>》,立足于存在主义理论,指出《魔山》的“风景体验”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它不仅让人能够自主地观望外在世界,获得“主体性”,同时,也将人带入一个陌生的空间,让人直面现代社会中“人”的存在处境。达西·高蒂尔(DacrcyGauthier)的论文《曼氏<魔山>的“带走”》(Taken-AwaytoMann'sMagicMountain)运用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指出《魔山》中缺乏和欲望之间的关系,并指出《魔山》中人物的论争与一战关系紧密。此外,顾史佳的硕士论文《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跨文化心理学探索之旅》、马亚丽的硕士论文《以福柯的异质拓扑学解读<魔山>中的另类空间——疗养院》、唐渊博的论文《从需求层次理论的角度剖析<布登勃洛克一家>中的家庭没落主题》、埃丝特·K·鲍尔(EstherK.Bauer)的论文《渗透的欲望:性别视野中托马斯·曼的<魔山>和克里斯蒂安·夏德的<圣乔治教堂速写>》(PenetratingDesire:GenderintheFieldofVisioninThomasMann'sDerZauberbergandChristianSchad’sGrafSt.Génoisd’Anneaucourt)也都是从跨文化的角度对小说进行特定视角的解读。(3)艺术技巧研究这类研究主要针对小说中出现的象征、对话性叙述等艺术手法。如温存逸的硕士论文《穿梭中的卡斯托普——<魔山>无处不在的象征和对话》,按照小说章节的顺序,通过对小说中运用得最广泛的象征和对话入手,理清缠绕在卡斯托普身边的种种观念,明晰而准确地探究出了《魔山》的思想内涵。于冬云的论文《众声喧哗的“魔山”——论<魔山>的对话性叙述特色》,通过分析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对话以及作者与人物的对话,指出《魔山》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对话性叙述文本,其对话的主旨是在现实世界中寻求“爱和善”这一生命意义。舒昌善的论文《略论托马斯·曼的现实主义》,论述了托马斯·曼惯常使用的艺术手法主要有贯穿于他的全部创作的象征、隐喻性的细节描写、意识流、非情节化等。(4)人物形象研究这类研究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托马斯·曼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的对比,即“自传性”研究。如袁雪乔的论文《托马斯·曼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自传成分探析》,指出《布登勃洛克一家》中的四代人都有其原型,小说巨大的艺术魅力来源于作家创作灵感与生活经历的融合。二是作品中具体人物形象的分析。如黄燎宇的《试论<魔山>中的纳弗塔》,详细分析了备受研究者6 冷落的耶稣会教士纳弗塔,他指出,纳弗塔疯狂崇尚战争和暴力,极度轻视科学和理性,从本质上看,这一形象是法西斯分子的雏形。吴炳芬的论文《无法摆脱的悲剧命运——谈<布登勃洛克一家>中安东妮·布登勃洛克形象的塑造》,通过分析安东妮两次失败的婚姻以及她个人不幸的命运,指出在以利益为原则的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在布登勃洛克家族衰落的大背景下,安东妮的不幸也不可避免。除了以上四个方面,国内外学者对托马斯·曼的生平研究也有所突破。迄今为止,已出版了宁瑛、黄燎宇、克劳斯·施略特等人对托马斯·曼的学术评传。目前,中外学界对于托马斯·曼这三部长篇小说的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浮士德博士》研究数量少且质量不高。中外学界对于托马斯·曼小说的研究大多是集中在《魔山》和《布登勃洛克一家》这两部长篇小说上,其中,《魔山》由于作品本身意蕴丰富、思想深刻,可被挖掘的东西多,而深受研究者的青睐,被研究得最多。托马斯·曼晚年创作的小说《浮士德博士》在国内的首个中译版本2012年才由学者罗炜译出,在这之前,这部小说的研究者主要为德语专业的少数专家学者,来自非德语专业研究者的论述几乎没有。因此,整体上来说,翻译的滞后性使得《浮士德博士》在国内的研究成果非常少。截至2016年底,中国知网(CNKI)关于托马斯·曼小说《浮士德博士》的研究成果,包括期刊、硕博士论文、报纸等,仅5篇。此外,托马斯·曼重要的散文集、论文集的中译本出版时间晚:《德语时刻》于2010年由韦绍辰、宁宵宵翻译出版,《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于2012年由朱雁冰翻译出版,《托马斯·曼散文》于2012年由黄燎宇等翻译出版,《歌德与托尔斯泰》于2013年由朱雁冰翻译出版。研究资料翻译的滞后和缺乏以及作品本身内容庞杂、晦涩难懂,使得国内学者对《浮士德博士》的研究数量少,且研究成果质量不高。(2)研究对象单一,难成系统。中外学者对于托马斯·曼长篇小说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某一部作品,较少对其不同创作阶段的多部作品进行系统研究,进而探究作家在创作生涯中思想的变化。我国学者李昌珂虽然于2014年出版了《“我这个时代的德国”——托马斯·曼长篇小说论析》,但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坦白的那样,专著是对六部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死于威尼斯》(长篇小说《王爷殿下》由于艺术成就不高,作者以《死于威尼斯》替之)进行分章论述,每个章节独立成篇,完整阐述每部作品,并未从整体上对其长篇小说从特定角度进行系统论述。托马斯·曼的有关评传,如宁瑛的《托马斯·曼》、黄燎宇的《托马斯·曼》、克劳斯·施略特的《托马斯·曼》等,虽然在论述作家创作生涯时会提及这三部长篇小说,但受制于传记的体裁特点,大多是对小说的简单介绍,而非深入研究。国内外目前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中,几乎没有人较全面地从疾病意象研7 究这一角度来对托马斯·曼的长篇小说进行系统阐释,只有两篇论文对托马斯·曼的某一部长篇小说从疾病意象研究这一角度进行论述。这两篇论文分别是约翰·克劳福德的论文《以疾病为隐喻——评托马斯·曼著<魔山>》和黄晓洁的硕士论文《论<浮士德博士>中的疾病意象》。约翰·克劳福德的论文《以疾病为隐喻——评托马斯·曼著<魔山>》载于由美国学者麦格拉斯选编的《20世纪的书:百年来的作家、观念及文学:<纽约时报书评>精选》一书中,文章篇幅短小,仅3页纸。论文主要是从《魔山》所处的肺病疗养院作为切入点,向读者介绍了身处肺病疗养院的卡斯托尔普、肖夏夫人、塞塔姆布里尼和纳夫塔在小说中的经历,指出小说意蕴含混,读者无法从小说中发掘出托马斯·曼的结论。但由于篇幅有限,论文并未就肺结核这一疾病在小说中的隐喻意义进行更为深入的阐述。黄晓洁的硕士论文《论<浮士德博士>中的疾病意象》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分析浮士德所患疾病的内涵,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深入研究了浮士德形象从约翰·施皮斯的《浮士德博士的故事》、马洛的戏剧《浮士德博士的悲剧》直至歌德的《浮士德》中浮士德形象内涵的变化,同时运用原型批评理论指出托马斯·曼《浮士德博士》中阿德里安精神的二元性来源于殉道的基督和在创造生命意志的狄奥尼索斯,揭示出德国民族精神的实质为魔性。论文由于是对《浮士德博士》这一部小说进行研究,因此不可能对托马斯·曼整个创作生涯的疾病观进行论述。此外,论文注重分析《浮士德博士》疾病意象的表现形式及内涵,对托马斯·曼小说艺术观念的演变历程也未进行论述。综上所述,现阶段国内外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还存在诸多空白,研究成果还比较薄弱。0.3研究的目的、方法及创新点本论文的研究从以上国内外研究现状中存在的疾病意象研究的盲点出发,研究对象锁定为代表托马斯·曼三个阶段艺术成就的三部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魔山》和《浮士德博士》。研究目的在于:(1)通过微观式研究,探究疾病在三部长篇小说中的表现形式以及在塑造主人公形象和表现作品主题方面的意义。(2)通过分析疾病激发主人公艺术才能和影响个人日常生活的载体功能,解读托马斯·曼在这三个阶段艺术观念的演变历程。(3)以托马斯·曼对浪漫主义传统疾病美学观念的继承和自传性创作观念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入手,分析托马斯·曼的疾病观及其成因。在研究方法上,本论文从文化研究视角出发,结合疾病方面的知识,运用文8 本分析、社会历史批评、文化研究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创新点:从疾病意象研究角度出发,系统分析托马斯·曼这三部长篇小说疾病意象的表现形式和功能,探究他在不同创作阶段艺术观念的演变历程,并得出其对待疾病的态度以及这种疾病观形成的原因。本篇论文计划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在绪论中首先对本课题的缘起进行分析,其次对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最后陈述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方法及创新点。第二部分为第一章,主要论述托马斯·曼三部长篇小说中疾病意象的表现形式和功能。第三部分为第二章,主要论述托马斯·曼疾病书写中艺术观念的演变历程。第四部分为第三章,主要论述托马斯·曼的疾病观及其成因。第五部分为结语。9 第1章托马斯·曼疾病书写的内涵文学是反映社会历史的一面镜子,托马斯·曼一生笔耕不辍,坚持不懈地用文学作品探索一个国家,一个大陆,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存问题。在他三个阶段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品——《布登勃洛克一家》、《魔山》和《浮士德博士》中,托马斯·曼都用疾病意象来表达他对不同时期社会历史的思考。从早期作品用疾病意象来象征家族的没落,到中期作品用疾病意象来体现个体自我的重新发现,到晚期作品用疾病意象隐喻整个德国的命运,疾病意象在塑造作品中人物形象和表达作品主题方面意义重大。此外,不同于早期作品和中期作品仅仅局限于用疾病意象来客观表现德国社会现实,在晚期作品中,托马斯·曼不仅用疾病意象表现了德国的命运,而且还试图以自己的思考来应对“患病”德国的困境,丰富了其疾病书写的社会历史意蕴。1.1家族没落的象征《布登勃洛克一家》是托马斯·曼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德国北部商业城市吕贝克的名门望族——布登勃洛克家族的百年兴衰历史为故事内容,反映了德国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阶段。家族四代人以托马斯·曼在卢卑克的家族成员为蓝本,由于小说在描写资产阶级文明的变迁过程超越了以往的德国的现实主义小说,其恢宏、庄重的风格也在同时代的欧洲小说中首屈一指,因此,瑞典文学院于1929年授予托马斯·曼诺贝尔文学奖。托马斯·布登勃洛克是布登勃洛克家族的第三代继承人,年幼时,周围的人就夸他诚实可信,是天生的经商的材料,并预感到他将是布登勃洛克一家未来的主人。自十六岁在父亲的安排下进入公司后,托马斯便以全副身心投入了这个事业,他处处模仿着父亲那种一言不发埋头苦干的劲头。父亲死后,他成为家族公司的掌舵人。托马斯没有辜负长辈的期望,除了恪守家族祖传的经商思想——“白日精心事务,但勿做有愧于良心之事,俾夜间能坦然就寝”。他还表现出比祖父和父亲更大的魄力,在社会事业和市政建设方面也雄心勃勃,颇有建树,成为了吕贝克市市长的左膀右臂。可以说,托马斯是以家族的荣誉和兴旺为自己的生活宗旨,凡事以家业为重。然而,这样一个精明能干、渴望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的商人却死于小小的牙病。“一颗牙⋯⋯布登勃洛克议员因为一颗牙送了命,城里的人已经传说开了。可是,真见鬼,牙病怎么死得了人呢?他牙痛,布瑞希特先生把他的牙冠拔碎,以后他10 就在街上跌倒了。”①。此外,托马斯生前有洁癖嫌疑,但他死时却由于摔倒时脸部朝下且过了半天才有人把他翻过身来,因此他的皮大衣上沾满了污泥和雪水,他的白羔羊皮手套也污浊不堪。这些与他生平所要维护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带来了陌生化的效果,让读者时刻保持清醒,重新审视表面上要大展宏图、飞黄腾达的布登勃洛克家族。“这正是反讽一词在艺术本身的含义,它肯定一切,正因为如此,也否定一切;它是一种昭若明日、明晰、轻快、包罗一切的②目光”。运用反讽,肯定一起的同时又否定一切,各种观点进入到人们的意识中,但是这时需要读者做出自己的处理,带着批判的目光观察小说中作家所描绘的一切。因此,托马斯的死亡原因——牙病也就具有了让读者带着客观而冷静的目光重新审视托马斯一生乃至整个家族的功能。从表面上看,托马斯将布登勃洛克家族带入了一个新的高峰。克制个人的感情后,他迎娶了带来了30万马克陪嫁的富商之女盖尔达;当上议员后,托马斯又与妻子盖尔达搬离孟街的老房子,住上了自己建造的在吕贝克市“顶儿尖儿的”渔夫巷的新房子;儿子汉诺的降生更是锦上添花,让爱说闲话的高特霍尔德伯父的三个女儿闭上了嘴巴⋯⋯但这些仍然掩盖不住托马斯内心的悲观与绝望之感。在商业上,他虽然兢兢业业,但家族的公司却日渐萧条,与蒸蒸日上的哈根施特罗姆公司的形成巨大反差,甚至在托马斯放弃了祖传的经商思想,出卖自己的道德,以图适应新的环境,牟取“暴利”,挽救千疮百孔的财务状况时,仍由于判断失误而失败。在个人家庭上,妹妹安东妮两次失败的婚姻,不仅给家族带来巨大的陪嫁费损失,而且也给家族的名誉增加了污点;弟弟克利斯蒂安生性懒散,挥霍无度,不仅对家族事业毫无帮助,而且还提前预支母亲的遗产,是个十足的败家子形象⋯⋯这些使得托马斯内心产生出种种幻灭感,新房子落成之后,他对妹妹安东妮提起的却是土耳其的谚语——“房子盖好以后,死神就要来了”。但他仍需勉强支撑这个拥有百年辉煌历史的大家族,因此,在每次外出时,托马斯都用崭新笔挺的服装、收拾得干干净净的脸来获得内心的满足感,如同演员化妆完毕走上舞台一样。可见,在心理素质层面,托马斯已经渐入颓势,不再有当年自信满满,干劲十足的精神风貌。在身体层面,托马斯也萎靡不振、未老先衰。托马斯带着儿子汉诺出入各种交际应酬场所,试图让汉诺以自己为榜样,展示其稳重亲切的待人接物之道,但汉诺看到的却是父亲拜会完回家后脸色苍白,一语不发的疲惫之状。当房间里只剩下托马斯一人时,他平日里强做作出来的精神矍铄的假面具便从脸上滑落,取而代之的是十分疲惫的愁苦之色。对此,作者以全知全能的叙述者身份一语中的:“托马斯·布登勃洛克虽然才42岁,却已经是①[德]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傅惟慈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619.②[德]托马斯·曼.论小说艺术[M].李伯杰译//托马斯·曼散文.黄燎宇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219.11 ①一个精力枯竭的人了”。身体和心理的双重退化,使得托马斯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死因——牙病,具有了深刻的内涵。托马斯要拔牙,因为臼齿的根坏了。“根坏了”在小说的语境中具有双重内涵,一方面,托马斯·布登勃洛克因拔牙而丢掉性命,表明其身体状况之差,另一方面则可以喻指家族的根基“坏了”,以及用以支撑家族长盛不衰的市民精神传统的没落。老约翰·布登勃洛克靠拿破仑战争时期供应粮食起家,果断坚决,意志坚定,务实肯干;儿子约翰·布登勃洛克小心谨慎,优柔寡断,以至于父亲在临终前还不断鼓励他“要有勇气”,其晚年更是转向宗教,社会现实意识大大削弱,因此,家族公司经营得平平淡淡,完全不能和其父的大有作为相提并论。托马斯·布登勃洛克虽然在刚开始参与公司事务时表现得雄心壮志,但一遇到困难便疑虑重重,不知所措,甚至在壮年时期,面对商业上的打击,不断怀疑自己,家族公司最终也不断没落下去。可见,祖孙三代身上所体现的那种强有力的精神状态和家族基业已在逐渐衰退,而托马斯“坏了根”的牙则从象征层面承载了这一内涵。小说中还可以用来佐证这一论述的是托马斯唯一的儿子汉诺和竞争对手哈根施特罗姆家族的后代成员中长出的“坏牙”。汉诺是托马斯唯一的儿子,也是布登勃洛克家族第四代唯一的继承人,无独有偶,汉诺也长着一口坏牙,而且作为衰败、颓废的象征,汉诺比父亲托马斯的“牙病”更加严重。汉诺出生不久就面临生长乳牙带来的高烧、抽风,而这差点要了他的命,之后,由于牙龈发炎、牙痛、牙齿脆弱不整齐等问题,汉诺的身体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即由于咀嚼不良引发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引起胃炎,胃炎又影响了心脏的正常搏动。可见,家族的衰败在汉诺这一代已经愈演愈烈,家境颓势不可挽回。作为布登勃洛克家族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哈根施特罗姆家族与布登勃洛克家族形成了鲜明对比,家族公司欣欣向荣,家族人丁兴旺,甚至还搬进了布登勃洛克家族原来在“孟街”上的老宅,然而,即便是这样,家族后代成员中也依然长出了“坏牙”。可见,“这一个个家族的兴衰不是经济学、社会学意义上市民阶级向帝国主义时代垄断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结果,而是符合普通的生物学和心理学法则。”②整部小说以兴盛时期的布登勃洛克家族买房开头,以衰落时期布登勃洛克家族卖房结束,而实际上,布登勃洛克家族在“孟街”的老宅也是从已经没落的拉登刊普家族手中收购的,位于“孟街”的房子似乎具有一种象征意义,即谁家买了这幢房子,谁家便处于繁荣兴旺的阶段;谁家卖了这幢房子,谁家便处于败落衰微的阶段。布登勃洛克家族于发达昌盛之际从败落的拉登刊普家族买房与意气风发的哈根施特罗姆家族从一落千丈的布登勃洛克家族买房形成了一个兴衰交替,①[德]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M].傅惟慈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424.②宁瑛.托马斯·曼[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39.12 各个家族不过是重复着鼎盛时期买房、没落时期卖房这一原则,因此,正如布登勃洛克家族取代了拉登刊普家族、哈根施特罗姆家族取代了布登勃洛克家族一样,处于鼎盛时期的哈根施特罗姆家族也终将被其他家族取代,托马斯·曼在小说中体现的自然主义的宿命论使得各个家族都难逃小说副标题所标示的结局——“一个家庭的没落”。所以,哈根施特罗姆家族成员的后代中长出象征颓废、衰退的“坏牙”也就不足为怪。毕竟,盛极而衰是小说中各个家族的发展规律,由身体和心理的双重退化再到家族根基的衰败,这是布登勃洛克家族从老约翰这一代从汉诺这一代走过的道路,也将成为哈根施特罗姆家族将要重复的道路。汉诺是布登勃洛克家族第四代唯一的继承人,虽然拥有一部分布登勃洛克家族的相貌特征,但他却是个体质虚弱,没有活力的人。他出生的时候连哭声都没有,差点夭折,好不容易熬过了象征着家族颓废、没落的牙齿带来的风险,又得面临学校里严厉冷酷、眼中只有升迁的老师的管教,此外,恃强凌弱的同学、学校严格的校纪也给汉诺带来不小的压力。面对变化的社会秩序、环境和道德,汉诺却毫无还击之力。首先,在身体方面,虽然有惊无险地度过了幼年体弱多病带来的风险,但汉诺两只胳臂仍然跟女孩子的一样,细瘦柔软,眼睛则总是露出怯懦神色,脸色苍白,是个典型的体质亏损的“不中用”形象。其次,在心理方面,汉诺是个比父亲托马斯更怯懦、更软弱、更动摇的人,当众说话时唯唯诺诺,在很多事情上理解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可以说,汉诺在身体上和心理上,都像个典型的“窝囊废”,无论对生活、学习还是父母亲情,都冷眼相待,毫无热情。最后,在年仅十八岁时,被一场伤寒轻而易举地夺去了生命。在叙述者模模糊糊又不无几分神秘的描叙中,我们得以窥见汉诺死亡的情况,“伤寒症的病况是这样的:当病人徘徊在那遥远、昏热的梦境和那昏昏沉沉的境界中时,他听到生命的清晰振奋的召唤⋯⋯如果他对世事还喜爱,还不愿意背叛⋯⋯他还会走回来、活下去。但如果他听到生命的召唤就害怕地、厌恶地打①了个寒战⋯⋯很清楚,这时病人注定要死了。”可以看出,伤寒症只是使病人解脱的一种方式,是死亡本身的一件外衣,其实质是汉诺对给其带来苦难的生命意志的拒绝,不愿意再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下去。实际上,汉诺的死亡在小说中早有暗示,八岁那年,在拜别祖母的遗体时,敏感的汉诺在看到了平时和蔼可亲的祖母变成了焦黄的、透明的躯壳,闻到了即便是室内浓郁的花香有时也遮掩不住的既陌生又熟悉的香味——死亡的气息,他充满恐惧,感受到了死亡的可怕;父亲还在世时,汉诺就在镶金边的家族记事簿上在自己的名字——尤斯图斯·约翰·卡斯帕尔上斜着划了两条象征着死亡的平行线,而生命意志的萎缩也在镶金边的家族记事簿上留下了符号化的印记。①[德]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M].傅惟慈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676.13 美国学者西格里斯特在《疾病的文化史》一书中曾指出,疾病在小说中是为了推动小说情节发展,或者是为了描写特定的情境,由于小说家不是医生,出于专业素养上的缺乏,小说家通常不描写所需专业知识繁多的罕见疾病,他更倾向于描写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十分熟悉的疾病。伤寒作为一种在十八、十九世纪很常见的疾病,因而对于作者而言,它的各个阶段疾病表现形式都是耳熟能详,描绘起来也是轻而易举。作者可以根据自己对作品的构思,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来安排小说中人物被疾病折磨的时间的长短,而其病情看上去是无害还是严重也取决于作者的意愿。西格里斯特还特别指出,对于伤寒这一疾病,“作者通常是以①非常模糊的措辞来描写”。作为布登勃洛克家族最后的也是唯一的继承人,作为家族衰落的最后一环,汉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整本小说却对汉诺着墨不多。小说共11部97章,自汉诺的父亲托马斯死后,小说便进入到第11部,而第11部仅4章。其中,第二章和第三章是对汉诺的专门描写。在第二章中,作者对汉诺从早起去学校上学直至回家陪母亲下棋这一整天进行了描绘;在第三章中则对汉诺的死进行了模模糊糊且闪烁其词的叙述。可见,没有了父亲这个“老布登勃洛克”的依靠,汉诺独立生存的能力在三个章节里便结束了。整部小说,由于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省去了辉煌的发家史,因此实际上只写了1835年10月到1877年4月这42年间的事情。其中,对布登勃洛克家族四代人在小说中占据的时间分配如下:第一代老约翰时期为1835年至1841年,共6年;第二代布登勃洛克参议时期为1841年至1855年,共14年;第三代托马斯时期为1855年至1875年,共20年;第四代汉诺时期为1875年至1877年,共2年。可见,汉诺在布登勃洛克家族四代人中,无论是从小说占据的篇幅还是所安排的时间来看,都是少之又少。此外,作者给汉诺安排的“伤寒症”这一容易在叙述中控制其病情严重程度的疾病也颇有意味。对于部分患者,伤寒症的诊断十分困难,即使已经出现譬如头痛、失眠等症状,患者却依然可以如同健康人一般生活起居。因为不易诊断,所以一经诊断,病情就可以合乎逻辑地十分危急。因此,在第二章叙述完汉诺沉闷压抑、了无生趣的学校生活后,作者便在第三章让年仅十八岁的汉诺伤寒爆发并死亡,同时指出汉诺并非没有生的可能,只是由于他丧失对生活的勇气和兴趣,抛却了对布登勃洛克家族的责任感,才在死亡这条能够让他逃避一切的道路上毫不回头地走下去。从作者选择疾病的种类、安排疾病爆发的时间、疾病爆发至死亡过程中使用的篇幅以及从中体现的人物性格,我们不难看出其背后的意图,汉诺作为布登勃洛克家族最后一代,在家族日趋没落的情况下,其成长历程十分苦涩与艰难。由①[美]亨利·欧内斯特·西格里斯特.疾病的文化史[M].秦传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171.14 于身体和心理素质远远落后于前三代人,因此汉诺的生命意志十分薄弱,虽然作为家族最后一代继承人,但汉诺完全没有能力应付家族商业上的事务,他没有一点经商才能,所以父亲托马斯的遗嘱是关掉公司,清理买卖。然而,汉诺却甚至连应付学校和家庭生活的能力也缺乏,所以,在他刚举行了坚信礼后不久,还没等他完成学业,进入社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年人,他心甘情愿地丧了命。通过作者对汉诺省时省力的“吝啬”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到汉诺这一代,布登勃洛克家族在各个方面已经没落到了最底端,所以无论是在安排人物的时间、篇幅还是疾病爆发直至死亡的过程,较前三代人比,都大大简化。汉诺死后,家族后继无人,濒临消亡,整个布登勃洛克家族由盛而衰的过程也画上了一个句号。1.2个体自我的重新发现十九世纪的医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正是由于城市潮湿昏暗的环境的影响,人的身体内,特别是肺部内,郁结了过多湿气,才会在肺部产生浸润性病灶,形成肺结核。为了将这些湿气驱除,空气干燥的高山和沙漠则成了结核病疗养院的最佳选址。因此,为了去探望表哥约阿西姆·齐姆森,在小说《魔山》一开始,汉斯·卡斯托尔普就从家乡德国汉堡出发,踏上了去瑞士达沃斯“山庄”国际疗养院的旅程。花费了两天时间,经过火车、轮船的数次换乘后,卡斯托尔普终于到达了海拔五千英尺左右的肺病疗养院。疗养院住着各色人物,虽然这些人相貌各异,性格大相径庭,甚至来自不同的国家,但他们却都是因为身体内部有着或轻或重的浸润性病变才来此疗养。列夫·托尔斯泰曾在他的《忏悔录》中指出,如果人们一直生活在自己自然而然的环境中,也就失去了去以旁观者的身份去重新审视生活和世界的可能,“也许人们必须离开自然才看得见它,而我自己当时①就是自然。”而卡斯托尔普前往的“山庄”疗养院世界与之前所处的平原世界完全不同。在时间方面,卡斯托尔普刚到达达沃斯村车站,约阿希姆就向卡斯托尔普坦白:“山上人”把人类的时间当儿戏,对于卡斯托尔普认为的,用来探望表哥的一段确实不短的三个星期,对他们来说,却好比一天。意大利人塞塔姆布里尼更是对“三个星期”嗤之以鼻,并以教导的语气告知卡斯托尔普:疗养院最小的时间单位是月份。除了时间计量单位不同,高山上也没有如平原世界中泾渭分明的四季。卡斯托尔普出发去疗养院的时间为七月下旬的盛夏时节,然而才到山上的第三天,原本第二天绚丽的夏日景象便成为来势汹汹的狂风大雪,一转眼就像到了冬天。约阿西姆向他解释道,山上每个月份都会有下雪、烈日等截然相反的天①[德]托马斯·曼.歌德与托尔斯泰——人文论题未完稿[M]//歌德与托尔斯泰.朱雁冰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39.15 气,一年四季相互混淆,不分彼此,山下由春至冬的时间顺序在这里形同虚设。在职业方面,23岁的卡斯托尔普在上山之前是准备进公司当义务见习工程师,平原上的人也从属于各行各业。但在山上,“病人”们没有任何职业,不从事任何与“平原”类似的工作,他们的头脑中只有一件事:体温。虽然在疗养院每年要花费近一万二千法郎,但他们位于平原的中产阶级家庭都有能力支付这笔不小的开支。“医生”们虽然有职业,但他们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病人”。顾问大夫贝伦斯本身也是结核病患者,助理大夫克罗克夫斯基沉溺于精神分析,由他举办的每两周一次的报告,观点惊世骇俗,颇像痴人呓语。此外,疗养院并非普通的医院,而是一个股份公司,因此盈利是疗养院的头等大事。护士长向病人兜售体温表,顾问大夫贝伦斯长着颇有寓意的铲子般大的手,可以说,从医生到看护,从病人身上捞取尽可能多的金钱是他们的行医准则。在生活习惯方面,由于结核病会使得病人胃口大增,因此不同于平原中人们的一日三餐,疗养院的人有两次早餐,且种类繁多,异常丰盛。针对器官感染而产生的毒素和低热,医生开出的治疗方式之一便是披上两条毛毯在卧椅上静卧数小时来保存体力,甚至在夜晚也是躺在阳台的卧椅上度过。平原上精彩纷呈的日常生活,在疗养院则变成了每天五餐,餐后不超出半小时的散步,散步后时长为七分钟的体温测量,体温测完后则是是两个小时的卧疗,这一套固定且重复的时间划分。可见,结核病成了人们摆脱原来熟悉的生活、思想观念甚至认知方式的一种手段。由于疗养院一般位置偏僻,远离城市,因此,结核病患者的出走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一次自我放逐,他们辗转于各个适合恢复健康的疗养院,在健康人世界与病患者世界来回奔走。作者在卡斯托尔普乘上火车去“山庄”国际疗养院的叙述中便指出,空间的作用如同时间一样,“也会教人忘却一切,但只有当我们的肉体摆脱了周围环境的影响,回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原始境界中,①才有可能是这样。”从遍布着义务与责任的资产阶级市民生活中抽离,重新适应疗养院与众不同的生活,意味着卡斯托尔普与“自然”的分离,他也就拥有了重新审视自己和世界的可能。卡斯托尔普在刚到疗养院的一个星期里便不断遭遇死亡:表哥约阿西姆在迎接他去疗养院的路上便告诉他,沙特察尔普是地势最高的疗养院,当病人去世后,他们的遗体得用雪橇送到山下;他入住在疗养院的34号房间,而这个房间八个星期前有病人去世;上山第三天,他在走廊上受到了顾问大夫“漠不关心的旁观者”的呵斥,也第一次看到了垂死的人⋯⋯死亡在疗养院稀松平常。上山第五天,他独自一人去山下散步。高山在作者的叙述中是一座有魔力的山,以各种原因下①[德]托马斯·曼.魔山[M].钱鸿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4.16 山的病人只有两种结局:要么是在平原中生活不适应或者身体健康状况恶化,此后不得不返回疗养院;要么就是在疗养院接受到的治疗无效,以亡者的身份被亲属带回到平原上。卡斯托尔普在沿着公路向山下走的过程中也遭遇非常,成了这一魔力的验证者,即一踏入魔山,便没有了出去的可能,出去的结果只有一个:死亡。首先,散步了一段时间后,卡斯托尔普便感到头晕目眩,且突然流起了鼻血,只好停止散步。在躺着休息的时候,他梦到了在13岁比自己高一个年级的模范学生希佩·普里比斯拉夫,卡斯托尔普对他有着朦朦胧胧的爱意。回到疗养院后,在克罗克夫斯基大夫的讲演会中,肖夏太太用希佩那样的眼睛看着他衣服和脸上的血迹,让他感觉连气都透不过来。而之后克罗科夫斯基大夫的报告结论:所有疾病都是变相的情欲,这一论断更是有某种预言性。果不其然,在启程回家的倒数第三天,顾问大夫贝伦斯便宣布在他的左肺叶上发现了一个新病灶且有点浸润。因此,卡斯托尔普也成了结核病患者,成了高山疗养院中的一员。而正是在疾病“这一危险的存在方式的基础上,人才真正成为一种有趣的动物,而人的①灵魂也正是在这里获得了更高意义上的深度”。托马斯·曼曾在自传性散文《关于我自己》对小说《魔山》剖析道:“疾病和死亡是通向知识、健康和生命的必经之路,这一认识把《魔山》变成一本成长②小说。”成长小说是德国文学中特有的一种小说形式,形成于德国古典时期,主要表现的是“市民阶层出身的主人公通过实际学习与锻炼,获得了人生的经验,成长为在文化教养和思想品质等方面高尚而完美的人⋯⋯后来,凡是描写内心和③性格发展的小说都称做成长小说。”卡斯托尔普在平原上是一个普通的市民,由于父母在他五到六岁时相继过世,因此他由舅公蒂恩纳佩尔抚养长大。他动起脑筋来缓慢而冷静,除了对船舶很感兴趣外,他很少思考时代、精神、道德等形而上问题,对自己也不甚知之,犹如一张白纸。而被宣布患上结核病后,卡斯托尔普对自己的身体和思想都实现了重新认知。卡斯托尔普获得的第一个新知识便是对身体的重新认知。光凭借听诊,医生很难对肺部的病灶有一个明确的认知,病人也难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因此借助于能够透视人体的爱克司光线,对卡斯托尔普进行透视检查是顾问大夫贝伦斯提出的要求,表哥则由于日常检查需要跟卡斯托尔普一起进行检查。在助手的指导下,保持相应的姿势一动不动,爱克司光射线便能穿透人体,让身体变得透明起来。在电闪雷鸣、噼里啪啦的声响后,卡斯托尔普从透明的玻璃上看到了表哥的身体造像,胸膜、淋巴腺、骨骼甚至约阿西姆的心脏都在卡斯托尔普的面前一清二楚。①[德]尼采.道德的谱系[M].梁锡江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74.②[德]托马斯·曼.关于我自己[M].梁美霞译.黄燎宇校//托马斯·曼散文.黄燎宇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255.③任卫东,刘慧儒,范大灿.德国文学史·第3卷[M].范大灿主编.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424.17 看着这些显现在荧光屏上干巴巴的、跟去世的人没有多大区别的器官和躯干,想到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构造,他内心既虔诚又复杂。在自己的爱克司光片子上,他看到条状阴影在气管和肺脏中都存在,顾问大夫贝伦斯解释道,这是他的新旧病灶在片子上的成像。卡斯托尔普看到祖父遗赠的纹章戒指在爱克司光的透视下,颜色变黑且松弛地套在自己枯瘪的骨骼上,他生平第一次意识到戒指终将有一天会熔化掉,自己也终将有一天会变得跟荧光屏上显示的一样没有生命力,自己总有一天会死去的。可见,疾病不仅使得卡斯托尔普对自己的身体有了崭新的认识,而且让他不再是那个一提到生命、思想等与船舶无关的东西便索然无味的人。他开始对周围的人、事、物以自己对世界的体验和看法来思考这些习以为常的事物。在这个过程中,疗养院的两个人,塞塔姆布里尼和纳夫塔争相成为他的精神导师。塞塔姆布里尼是典型的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者,他受祖父和父亲的影响,自幼崇尚理性、进步与正义。他把卡斯托尔普称作“生活中叫人担忧的孩子”,积极主动地向他灌输要充分利用时间为人类的进步事业服务,甚至还颇为神秘而又不厌其烦地向他介绍自己的工作:作为为促进人类幸福的“国际进步组织委员会”的成员,参与了编写二十卷左右的名为《苦难社会学》的丛书,旨在通过丛书对各种痛苦的分门别类,从而消除人类痛苦,实现社会进步。纳夫塔则是耶稣会教士和共产主义者的奇怪混合体,他鼓吹专政和暴力,主张用恐怖手段解决一切问题,他相信人类未来的社会将是具备基督教信仰和共产主义特征的理想之地。整部小说《魔山》将近1200页,作者使用了200多页的篇幅来叙述塞塔姆布里尼和纳夫塔的辩论。他们的话题无所不及:政治、民族宗教、战争、人类理智、命运、科学⋯⋯可以说,它囊括了过去和当前的欧洲社会精神世界的方方面面,甚至有评论家认为,“那家阿尔卑斯疗养院的封闭小世界,是所有那些注定要被本世纪的思想导师们追随的线索的起点:今日讨论的所有问题,都已在那里预告和①审视过了。”两位争锋相对的思想家各执一词,互不退让,最后干戈相见。在决斗场上,塞塔姆布里尼本着人文主义精神朝天空放了一枪,纳夫塔嘲笑塞塔姆布里尼的懦弱,同时为了证明自己的勇气,朝自己的太阳穴开了一枪。纳夫塔死去,两人的争论也就结束了。虽然在两人唇枪舌剑时,卡斯托尔普都在场甚至会发表一些意见,但是,仔细分析文本却发现两人的长篇大论对他影响甚微。首先,在内容方面,两人虽然旁征博引,滔滔不绝,但所谈论的只是关于欧洲社会的历史和当前社会的问题,并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在卡斯托尔普的感受方面,他觉得无论塞塔姆布里尼还是纳夫塔的言论都存在言语含糊,自相矛盾的缺点,他们得出的结论往往一片混①[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新千年文学备忘录[M].黄灿然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116.18 乱。在以“食、色”为生活准则的皮佩尔科尔恩面前,他甚至觉得往常雄辩的两人简直顿时矮了一截,跟侏儒一样。其次,两人争论的结局方面也能体现出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塞塔姆布里尼和纳夫塔这场本来是属于意识形态领域范畴的争论,却最终选择决斗这一极端的武力解决方式,这不能不让人看作是作者对两位精神导师的莫大讽刺。小说后半部分,表哥约阿西姆回到平原后又最终身体不适,在返回疗养院后不久便死去;肖夏夫人于“瓦尔普吉斯之夜”不久便离开疗养院,后来同皮佩尔科尔恩返回,但皮佩尔科尔恩死后,她也永远地离开了疗养院。卡斯托尔普并没有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精神境界,相反,他坐在了“下等俄国人”的餐桌上,还蓄起了某种冷漠象征的凌乱的胡子,甚至在小说结束时,作者对卡斯托尔普的称呼仍然是“生活中令人担忧的孩子”,与塞塔姆布里尼在他刚来到高山上的称呼时毫无变化。可见,卡斯托尔普在思想上并未受到两人真正的影响,两人的精神引导并未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卡斯托尔普并未如“成长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经过相应的社会历练和思想教育后,经历了从幼稚到成熟的成长,进而成为一个高尚而完美的人。因此,他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成长小说的主人公。对于卡斯托尔普呆在疗养院这七年在精神上的转变,我们可以说他获得了一种超越选择的意识,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在平原的时候,他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平庸市民,尊重工作但从内心上讲又谈不上热爱,出身于世袭之家但又对自己的政治倾向不甚了解,求学时期功课平平,因此,不论从资质还是思想方面,他都是“中不溜儿”的人,是一个懵懵懂懂、尚未真正开化的人,是一个对待周围事物没有自己看法和偏好的人。进入疗养院后,试图争取他进入自己阵营的塞塔姆布里尼和纳夫塔向他提供了理性与非理性主义、浪漫思想与启蒙精神等各种各样非此即彼的选择,但他却超越了选择一方还是另一方的范畴,认为两人都是“饶舌者”,选择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来看待整个世界。这种精神上的自我觉醒、自我重新发现与卡斯托尔普所患的结核病不无关系。结核病常常会引起病人的轻度发烧,因此,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就更容易兴奋,更具有热情。此外,结核病虽然容易削弱人的体力,但也只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它并不会如某些疾病一样让人没有生活自理和行动能力。因此结核病人很容易把原来想要实现的自然欲望,变为十分强烈的心灵探索,精神世界变得极为丰富。一方面,疗养院的人没有工作、配偶、子女、家庭,远离生活现实,不从事任何生产劳动。他们的生活百无聊赖,无牵无挂,与现实世界已经脱节,卡斯托尔普作为其中的一员亦是如此,衣食无忧却又精神苦闷。特别当看到其他病人随着病情的加剧,进入了剧烈咳嗽、打气胸、吸纯氧、死亡,这一由生到死的过程后,更觉得生活灰暗,希望渺茫。另一方面,疾病又赋予他某种深邃的洞察力,让他对自我进行一次深刻的重新发现。与《论语》中“仓廪足而后知礼节”类似,19 没有经济压力但有大把时间的卡斯托尔普转向了对形而上问题的思考。山上一成不变的日子,让他思考重复和永恒不变的区别;表哥约阿西姆的死,让他想到责任感和使命带来的负面意义,他甚至还一度研究起了植物学、解剖学,而将从平原上带来的《远洋客轮》扔在了一边。以后,他又沉溺于精神分析和音乐。可见,结核病使得原先平庸的市民已经颇具艺术气息,他甚至对表哥以“文人”身份自居。美国学者苏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中指出,结核病直到20世纪初期仍是作为一种优越品性的标志,而卡斯托尔普“的确是因患上了结核病才变得优①雅起来的。”在山上单调而重复的生活中,卡斯托尔普对时间有许多深刻且哲理性的思考、对周围人的生活状态也不再是麻木不仁,而是通过密切观察表哥约阿西姆、肖夏夫人、纳夫塔、塞塔姆布里尼等人的生活悟出了自己对待生活和世界的态度,原先在山下懵懂无知的心理也变为了对各种形而上问题的深刻思索。可以说,正是由于被宣布患上了结核病,卡斯托尔普才对自己的身体有了重新发现,对自己的思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也由山下的古板市民变成了一个没有从事具体艺术门类,但颇有艺术气家性格的人。1.3德国命运的隐喻1905年前后,托马斯·曼曾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的一个写作计划:梅毒艺术家,把灵魂出卖给了魔鬼。作为交换条件,魔鬼赋予他创作天才,但艺术家最终还是死于脑软化。然而,直到1943年,托马斯·曼才把《大骗子克鲁尔的自白》搁置在一旁,开始把自己的写作计划付诸实践,创作鸿篇巨作《浮士德博士》。作曲家阿德里安拥有母亲的体征,但一出生便遗传了父亲约拿坦·莱韦屈恩的偏头痛。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中学时代被音乐如数学般严谨的结构和神秘多义性吸引,然而上大学时却是先在哈勒大学学习神学,两年之后才转入莱比锡学习音乐。敏感的阿德里安深知自己的音乐天分有限,但他不甘自身能力的局限,为了能让自己重新迸发创作力,阿德里安于是在知情的情况下还依然与名为“埃丝梅拉尔德”的女郎发生关系,故意染上梅毒。染病后的阿德里安先后向两名大夫寻求治疗方法,然而在治疗过程中却出现匪夷所思的事情:一名医生在给阿德里安做完初步的诊断和治疗后,突然死亡;另一名医生在阿德里安刚做治疗后不久,突然被捕。阿德里安也就不再理会治疗的事情。一天,阿德里安的偏头痛发作,在朦朦胧胧中,阿德里安与“魔鬼”签约:魔鬼保证在24年内给予他创作的灵感,让他成就大作,与此同时,他必须忍受冷冰冰、没有爱意和温暖的生活,并在契约期满后让魔鬼收走他的灵魂。在魔鬼的帮助下,阿德里安创作了一系列引导艺术潮流的音乐作品,契约期满,则陷入完全痴呆,在神志不清的状态下生①[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M].程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33.20 活了十年后,病死故里。从整部小说表面的故事情节来看,托马斯·曼似乎在为一位患病的德国作曲家作传记,以从容不迫的节奏把阿德里安从出生到死去的整个人生经历展现在读者面前。作家在小说中对音乐有大量的描写,从巴赫、莫扎特、德彪西等音乐家及其作品,到阿诺尔德·勋伯格的十二音体系,而小说人物克雷齐马尔在一次聚会上对阿德里安所论述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第111号则更是用文字描写音乐感受的经典篇章。作家在小说情节发展的过程中对音乐的论述越来越深刻,但其主观意愿却并非要“打入”音乐世界,仅仅把小说当作一位音乐家的传记。在小说开头,阿德里安对数学和音乐都有兴趣,大学时在哈勒大学学习神学,之后才转而学习音乐,这一曲折的过程就意在暗示读者:作家托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并非是一部以音乐为其最终创作目的的小说。实际上,通过对托马斯·曼塑造的浮士德博士形象的特殊性、叙述结构的创新性等因素的研究,却能发现阿德里安这一患病的音乐家形象与德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首先,在人物形象上,阿德里安的音乐家身份与德意志民族性格关系密切。浮士德形象最早出现在中世纪约翰·施皮斯的《浮士德博士的故事》中,该书意在劝诫世人信仰上帝,通过浮士德与魔鬼结盟而导致“叛教而死”的堕落者形象,警醒普罗大众不可偏离上帝,妄信异端邪说。马洛的戏剧《浮士德博士的悲剧》把浮士德这一形象从臭名远扬的江湖术士变为知识渊博的学者。受到当时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浮士德通过与魔鬼的结盟方式来获得广博的知识。歌德的笔下的浮士德处于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该时期人类精神得到解放,但个体欲望的无限膨胀又使得社会秩序混乱。因此,歌德的《浮士德》试图寻找人类生存的精神意义,寻求人文主义与古典主义的平衡。在浮士德形象的塑造上,托马斯·曼认为之前的小说和诗章都存在一个错误,那就是没有把浮士德和音乐联系起来。这是因为:“距离现实最远,抽象而神秘,正是音乐的本质,也是德意志人与世界的关系本质,有如一位魔鬼附体的教授先生,笨拙不堪,却又骄傲地以为自己与①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要‘深刻’”可以说,音乐家这一身份使得浮士德的原型意义由过去宽泛的全人类的代表,转变为托马斯·曼笔下德国人的代表,德意志民族性格的象征。而阿德里安的疾病实质上也就是德国的疾病,表明此时的德国正处于“患病”状态。其次,在叙述手法上,特殊叙述者的存在把阿德里安与两次世界大战联系起来。在小说中,阿德里安的生平并不是由作家直接讲述,而是由阿德里安的童年好友蔡特布罗姆作为回忆者和叙事者讲述。因而实际上,蔡特布罗姆拥有双重身份:叙述者和小说主要人物。因此,小说叙事结构上便出现了两条线索:一条是①[德]托马斯·曼.德意志国与德意志人[M].胡蔚译//托马斯·曼散文.黄燎宇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270.21 由蔡特布罗姆讲述的阿德里安的生平,一条是蔡特布罗自身的个人经历。这两条线索并非完全独立,而是相互关联,因此使得小说故事在时空、情节上互有包涵。阿德里安生于1885年一个名叫凯泽斯阿舍恩的小城,1930年由于脑部梅毒发作而陷入痴呆,十年之后死亡。所以,他神志清醒的时间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历为空白。叙述者蔡特罗布姆执笔写下阿德里安生平故事的时间为1943年至1945年,这两年正值纳粹德国走向灭亡的最后时间段。整部小说共有47章,从第26章开始,小说几乎每一章都穿插了纳粹德国走向覆灭的时事报道,这使得阿德里安所处的“一战”背景与蔡特布罗姆所处的“二战”背景结合起来,特别是小说的结尾,当叙事者蔡特布罗姆叙述完阿德里安去世的情景后,紧接着就写道德国的现状:德国的面颊出现肺病患者的潮红,它的状况一日不如一日,陷入绝望的深渊。很显然,小说中患病的浮士德便是陷入两次世界大战泥潭的德国的隐喻。托马斯·曼于1943年开始创作《浮士德博士》,1947年作品面世。在这期间,纳粹德国一步步走向崩溃,并于1945年5月8日签署无条件投降书。对于反法西斯国家的人民来说,纳粹德国的投降无疑是身心的解放。但对德国民族来说,要正视自己对被侵略国家所犯下的剥削、掠夺甚至屠杀的罪行却绝非易事,“二战”后的一段时期,西方国家认为:“德国人负有‘集体罪责’,这样人人①过分蒙受其害”,德国民族性格被称为一种“德意志病”,因此,作为个人行动指南的民族意识一度被人为贬低。由于战后德国被一分为二,且被不同国家统治,奉行独立的政策无望,因此,对目前德国的状况进行解释和说明的任务就落到了作家们的肩上。自启蒙运动以来,德国民族便产生了众多思想深邃的作家,因此普通民众希望从作家创作的作品中寻找对未来生活的建议也就不足为怪。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托马斯·曼对疾病的书写也就超出了之前作品对个人、家族的关注,对社会历史的考察也就不再限于如《布登勃洛克一家》中对家族没落现象的揭示、《魔山》中对个体自我朦胧的再次发现,在创作晚期,他不仅对“患病”的德国进行了揭示,还对人们应该怎样对待“患病”的德国给出了自己的解读。梅毒的第三期症状为麻痹性痴呆。“麻痹性痴呆发作之前的最后阶段,人变得非常愉快,极强烈的兴奋,创意不断涌现⋯⋯此警告阶段通常有一种爆发性的②现象,患者觉得充满精力,有能力去完成需要最精确控制的表达”。在疾病的激发下,阿德里安创作了最后一部作品《浮士德博士的哀歌》。这部康塔塔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对立面,如阿德里安对叙事者蔡特布罗姆所坦白的那样,收回了所有的爱和崇高,戏剧性缺乏,情节发展缺乏,其悲哀却像水波激起的同心圆一样,永无止尽,整部音乐作品气氛阴森可怖,充满末日气氛。阿德里安既①[德]贝恩特·巴尔泽等编著.联邦德国文学史[M].范大灿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5.②[美]埃博拉·海登.天才、狂人与梅毒[M].李振昌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55-56.22 然是“患病”德国的隐喻,那么他的所创作的音乐作品、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精神也是作家托马斯·曼对当前德国的态度。然而,在这部充满着绝望与恐怖情感的哀歌中,其核心却是由十二个音所构成的“因我死也是恶和善的基督徒”,这句话贯穿于整部《浮士德博士的哀歌》中,如泣如诉,来回往复。《圣经》中有教义指明“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也就是说,根据基督教的信仰,“基督徒”无论是“恶的”还是“善的”,都有得到上帝拯救的希望。“基督徒”,是一种身份的印记,是一种最终能得到救赎的精神信仰。因此,《浮士德博士的哀歌》虽然有着排山倒海之势的悲哀与绝望,但在这悲哀与绝望之中仍有一丝救赎的希望,仍有一丝重生的希望,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并不是一部彻底绝望的绝唱。纳粹德国的最终覆灭,对于世界上的反法西斯国家来说,是付出宝贵生命和满腔热血所取得的伟大胜利。但对于托马斯·曼来说,除却战争结束带来的喜悦,还有对未来德国命运和前景的焦虑和担心。浮士德博士,对作家来说,是非常具有德意志特征的形象。他为了享有一定时间段的创作力,为了在音乐领域有所作为,成为翘楚,不惜与魔鬼结盟,不惜将灵魂交给魔鬼,这与陷入战争狂热状态的纳粹德国十分相似。纳粹德国为了获得对世界的统治权,为了对其他国家实施统治,做出了种种惨绝人寰、灭绝人性的行径,像活生生被掳走灵魂的人群一般。然而对于自己的祖国,托马斯·曼仍然怀有一丝希望,不管她是“善的”还是“恶的”,正如他在《德意志国与德意志人》所陈述的那样,“没有一善与一恶两个德国,德国只有一个。这个德国中的善由于魔鬼作祟,成了恶行。那个恶的德国,①正是误入歧路,坠入不幸、罪责和毁灭中的善的德国。”因此,对于出生在德国的人来说,不应该一心沉迷于过去“善”的德国,而把现在误入歧途的德国断然宣布其有罪,把现在的德国与过去的德国划分得一清二楚。托马斯·曼对于这一点更是洞若观火,甚至,在小说末尾,作家还把自己对二战后,人类和世界未来的黯淡前景表达了出来:希望上帝能够宽恕误入歧途的灵魂。可以看出来,在托马斯·曼创作的晚期,作家一改《布登勃洛克一家》中客观的叙述,《魔山》中曲折的情感表达,在《浮士德博士》中,作家无论对德意志民族、德国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存状况都给予了直接的情感表达,创作视野也由个人生存意义转向整个德国,甚至整个人类,并试图以自己的思考来应对德国和人类的困境,其疾病书写的社会历史意蕴也就更为丰富。①[德]托马斯·曼.德意志国与德意志人[M].胡蔚译//托马斯·曼散文.黄燎宇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284.23 第2章托马斯·曼疾病书写中艺术观念的演变历程在托马斯·曼的这三部长篇小说中,疾病是激发个体艺术才能和影响个人日常生活的载体。一方面,疾病带来的折磨和困扰,使得小说主人公和其他人物的日常生活受到干扰,身体素质变差。另一方面,疾病又激发了小说主人公和其他人物的艺术才能,对现实生活无能为力的小说主人公和其他人物纷纷转向艺术领域寻求寄托。托马斯·曼通过其疾病书写表达了自己在这三个阶段中艺术观念的演变历程,即由早期的艺术和生活的对立,到中期其笔下的主人公在生与死之间摇摆不定,到晚期认为艺术应该与社会生活相融合。这三个阶段艺术观念的演变,与托马斯·曼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态度有关,表达了托马斯·曼对现代艺术的思考。2.1艺术气质和市民生活的对立布登勃洛克家族经历了兴盛时期人丁兴旺、高朋满座到汉诺死后,盖尔达出走,人丁稀疏的凋敝。四代人在身体素质、精神状态是呈现的是“一代不如一代”的颓败之势:第一代人,老约翰年近七旬,仍身体健康,积极自信,其夫人与他本人都是正常死亡。第二代人,约翰·布登勃洛克参议生命力不够旺盛,有风湿痛和眩晕症,于55岁时突然间死去;参议夫人则刚开始是不想死,后来却欲死不能,十分痛苦。第三代人,托马斯体质不是很好,很容易害寒热病,最后年仅49岁死于小小的牙病;克利斯蒂安因呼吸困难染上哮喘病,且受风湿性关节炎、腿部捉摸不定的酸疼、神经痛等疾病的折磨;克拉拉自少女时代其就害头痛病,后来变成周期性头痛,与牧师结婚后,一直没能生育;安东妮则有贫血、胃病等痼疾。第四代人,汉诺天生体弱多病,悲观厌世,最终年仅18岁的汉诺被一场伤寒症夺走了生命。可以说,随着疾病的侵袭,身体的退化进而引起了心理的退化,最后导致了家族的没落。但纵观布氏家族四代人,从家族没落的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另外一个规律,即越是具有商业才能,身体越强健,在实际的市民生活中如鱼得水的一代,其艺术才能越低,反之,越是没有商人气质,疾病缠身,没有能力应付实际的市民生活的一代,艺术才能则越高。第一代人,老约翰·布登勃洛克秉承家族经商理念,白日精心于商业事务,夜间坦然就寝,他的思想生活都以商业为中心,家族公司在他的经营下资产达到90万马克。虽然他有时也吹吹笛子,但这纯粹是业余消遣,是对生活的一个点缀。在世时,除了与大儿子高特霍尔德关系紧张外,整个家族上下和睦,相处融24 洽。第二代人,约翰·布登勃洛克参议在公司经营上平淡无奇,至去世时,家族公司总资产降为75万马克。晚年醉心于宗教,喜欢在唱诗班的乐曲中表现对上帝的虔诚。在世时受到女婿格伦利希欺骗,不仅损失了陪嫁费,还使得女儿安东妮第一次婚姻破裂。第三代人,托马斯·布登勃洛克作为家公司族掌舵手,由于后期陷入自我怀疑,公司经营惨淡,且立下的遗嘱要求于一年内清理买卖,因此公司折本清理后总资产远远低于65万马克。但托马斯和克里斯蒂安两兄弟都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托马斯偏爱写讽刺、辛辣文章的近代作家,他倾心于妻子盖尔达也与其艺术才能不无关系,迎娶盖尔达也是托马斯内心对诗意生活向往的一个表现。在向母亲汇报自己与盖尔达关系的信中,托马斯表示两人在荷兰的绘画、文学等方面谈得很投机。除了与盖尔达讨论艺术问题外,托马斯甚至在谈论生意或者市政时,也爱引用诗歌。弟弟克利斯蒂安对商业事务缺少兴趣,却沉溺于戏剧,热衷模仿,富于表现,其艺术才能甚至还得到过盖尔达的赞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却一事无成。第四代单传的汉诺完全秉承了母亲这方面的气质,沉溺于与布登勃洛克家族的气质相反的音乐世界,因此布登勃洛克家族气质所代表的性格坚强、思想实际、对外界物质和权力有强烈进取心这一特征在汉诺身上荡然无存,汉诺没有丝毫商人气质,甚至连维持生存的最基本的生命意志也被他舍弃了。但与前三代人相比,汉诺的艺术才能也最突出。除了具备前三代人所表现的欣赏艺术的才能外,汉诺他还会进行音乐创作,作即兴演奏。作者甚至以近乎数学般的精确叙述了家族成员所患疾病的数量、痛苦时间的长度与所拥有的艺术才能的成正比例关系、与所拥有的生活能力的成反比例关系。也就是患疾病种类越多、疾病带来的痛苦时间占据生命的时间越长,其艺术才能也就越高,与之相对,其生活能力也就越低。汉诺刚出生时虚弱得不会啼哭,洗礼之后害了小儿吐泻症,长牙齿带来抽搐症,牙病引起胃炎,后来又患上了昏晕症、梦魇症和贫血症等疾病,所以汉诺至少被七种疾病折磨,而且他从一出生就受到受到疾病的缠绕,疾病带来的痛苦的延续时间占他生命的时间相当长,因此具备的艺术才能也最高,艺术才能为家族四代成员之首,但与此同时其应对市民实际生活的能力也最差,刚刚成年就放弃了生命意志。克利斯蒂安身体受到哮喘、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和腿痛四种疾病的影响,托马斯则受寒热病、牙病两种疾病的困扰,因此同处布氏家族第三代的克利斯蒂安的艺术才能又比哥哥托马斯高,他除了具备托马斯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外,还对他较少涉及的戏剧领域颇有研究,此外还具有栩栩如生的模仿能力和表现能力这一艺术才能。但在现实生25 活中克利斯蒂安则比哥哥托马斯相差甚远:他心猿意马,游手好闲,且一直没有固定的工作,经济一度非常拮据,最后还被周围人设下计谋关在了汉堡的一家精神病院里。可见,除了以整体上一代家族成员的疾病状况为标准对不同代的家族成员的艺术才能和生活能力作出区别外,作者还以疾病的具体表现为标准对同代人的艺术才能和生活能力进行了区分。法国雕塑家德加认为一个艺术家必须怀着罪犯作案时的那种心态投身于他的创作,托马斯·曼据此引用尼采的话指出:这种心态使得艺术家的创作与病态①的现象联系紧密,“以致既做艺术家而又不生病似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但凡具有艺术气质的家族成员,无论是欣赏海涅的诗歌且对荷兰绘画颇有研究的托马斯,还是痴迷于戏剧,对剧院流连忘返的克利斯蒂安,或是沉浸于能给予无限慰藉的音乐世界,且具有一定音乐创作才能的汉诺,他们无一不是疾病缠身。而身体内疾病的大小及其带来的痛苦又成了考验他们艺术能力的试金石。对待疾病该采取何种态度,尼采在《权力意志》所写的一则笔记的遗稿中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托马斯·曼赞同尼采就人们应该怎样区分健康和有病状态的论述,“标准始终是人体的全盛期,即弹跳力、勇气和精神的愉快情绪⋯⋯比较②柔弱的人可能会因之而死亡的东西属于伟大的健康的兴奋剂。”也就是说,疾病对艺术才能具有一种激发的功能,由疾病带来的痛苦越大,人们在克服种种痛苦之后所带来的艺术才能也就越大,决定等级顺序的是一个人能够承受的痛苦的程度。汉诺由于经受了各种疾病带来的种种痛苦,因此自然而然在很小的年纪便懂得了同龄人不懂得的道理和事情,拥有了比同龄人更深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体验,也就是成为了一个人们通常所说的“早熟”的人。他能一眼看穿父亲托马斯伪装之下的苍白红肿的脸色,能在父亲故意引导他走进他将来要活动的商业圈子时顺从父亲的意愿,或是去看新船的命名礼,或是跟着父亲去拜访需要应酬的人⋯⋯甚至父亲在问他是否愿意做一个能干的商人多赚钱,他也总是回答“愿意”。进入学校后,老师们的功利心理,同学间的阴谋诡计,他也一目了然。汉诺是一个清醒而冷静的社会洞察者,但醉心于艺术而产生的精神优越感又让他与周围现实生活格格不入。他沉默寡言,无心于枯燥死板的学校生活,无心于平庸稳当的家庭生活,为了摆脱对波澜不惊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厌倦,他将所思所想都投入到音乐演奏和音乐创作中,甚至在自己的生日演奏会上获得了姑妈安东妮的高度赞扬。在某种程度上,汉诺将疾病带来的痛苦、敏感心理化为“伟大的健康①[德]托马斯·曼.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适度评说——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一个美国英译选集写的序[M]//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朱雁冰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248.②[德]托马斯·曼.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适度评说——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一个美国英译选集写的序[M]//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朱雁冰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254.26 的兴奋剂”,化作为对音乐的巨大热情和创作力,在音乐演奏中表现自己的多重心绪和感受,在音乐的王国里释放出生命的激情和绚丽。托马斯·曼在《关于<布登勃洛克一家>中的一章》中曾表示过,自己原先在心中构思的只是布登勃洛克家族中的第四代继承人汉诺的形象和经历这一章的内容,这一章的内容是根据作家自己的回忆和观察来创作的。然而由于叙事本能的驱使,作者将汉诺之前的三代人的故事都编写了进去,因此,关于一个少年的中篇小说则变成了一部以家庭传记为表的社会小说。而联系当时德国的社会背景,我们也就更能理解作者笔下的汉诺为什么年仅十八就甘愿让伤寒夺去性命而无丝毫挣扎之意。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德国与欧洲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一样,从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使得传统的德国市民阶层经过几百年历史形成的他们崇尚羞耻心、义务感、诚实、勤奋、节俭等人生观和行为规范在资本主义“人把人作为工具”这一原则面前一败涂地。曾经作为人们精神支柱的道德伦理、文化准则七零八落,接二连三的由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所导致的经济危机更是让人们的生活雪上加霜。因此,在“一战”前的十几年里,整个欧洲大陆,社会矛盾重重,危机四伏,人们对于未来忧心忡忡,普遍感到压抑。普通的市民阶级,特别是知识分子,对于当前的社会矛盾没有一个本质的认识,只觉得曾经“和谐”、“美好”的时代成为了过去。在这种思想背景下,叔本华的悲观厌世哲学为大多数人所推崇。汉诺的父亲托马斯曾四个小时聚精会神地阅读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论死兼论死与生命本质不灭之关系》这一章,读完后全身心地陶醉起来,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来没有尝过的巨大的感激和满足的心情,领悟到死亡是一种非常深邃的幸福,为的是成为另一个更完美的东西。这使得他暂时摆脱了对死亡的恐惧,对死亡反倒有一种超然的态度和看法。汉诺虽然未读过叔本华著作,但他对于社会生活表现出来的苦恼、郁闷,眼前看不到出路,甚至认为人生没有意义的情绪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不无关系。小说的第11部第2章中,在学校的汉诺对小伙伴凯伊诉说前路茫茫的苦闷:象征家族没落的满口牙都非常糟,不是牙根坏了,就是磨成了洞;对自己长大做什么一无所知,没有勇气,对什么都害怕⋯⋯他甚至对凯伊说,自己什么都不想知道,什么都感到厌倦,甚至想去死。这是一个典型的悲观厌世的人口中的话,在家族没落的背景下,无力应对来自社会生活方面的压力,没有信心来应对身体和心理的阻碍,对一切都丧失了希望。因此,在接下来的第三章中,汉诺便在伤寒的裹挟中走向了死亡。由社会危机所引发的十九、二十世纪欧洲普遍存在的时代精神危机,也就让汉诺和《布登勃洛克一家》超出了托马斯·曼个人和家庭的体验、超出了对一个27 市民中产家族没落的描写。作为一本从形式到内容都很有德国特色的书,《布登勃洛克一家》却宣告了更为广泛的没落和终结,小说所包含的故事与除德国以外的其他欧洲国家市民中产阶级所经历的变化非常相像,他们甚至能够在小说的故事情节中认出自己,《布登勃洛克一家》也就成了反映欧洲市民阶级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心灵史。由于托马斯·曼早期作品的哲学基础是“叔本华对生活的悲观的否定,对艺术家价值的强调,尼采对旧价值的抨击和否定,对酒神精神和艺术家孤傲性格的①推崇”,年仅26岁的作者显然认为孤独和死亡是艺术家的存在方式,也是无法克服的危机。因此,刚刚成年但尚未踏入社会的汉诺就被伤寒症轻轻松松地夺走了性命。可以说,汉诺的死是在处在创作阶段早期的作者无法调和艺术和生活矛盾、认为艺术与生活处于绝对对立的创作观念的表现。布氏家族四代人身上所体现的身体的退化与艺术气质加强的强烈对比,精神进化以生理退化为代价的规律,有学者称之为“布登勃洛克定理”,并进一步指出,布登勃洛克家族没落这一悲剧的意义在于它向人们提示了这一寻常现象的真正原因:布氏家族没落的原因不是由于饥寒细菌,而是艺术细胞。因为一代比一代更关注艺术,一代比一代更有艺术才能,因此纯粹的商人思想变得越来越复杂,关心的对象也由实际存在的市场、产品、工人等与商业活动相关的要素变为不切实际的文学、音乐等表现的精神世界领域,由“务实”变成了“务虚”,家族的没落也就不可避免了。2.2生死徘徊中的另类艺术家托马斯·曼曾在《作为精神生活形式的吕贝克》指出小说《魔山》是“《布登勃洛克一家》的文学对偶,是《布登勃洛克一家》在另一个生活层面上的重复。”②布氏四代人体现着“布登勃洛克定律”:一代比一代逃避生活,沉溺于艺术,一代也就比一代更早死亡。《魔山》中,居住在肺病疗养院的卡斯托尔普远离了山下的平原生活,后来对文学、音乐等艺术门类着迷,但卡斯托尔普并未如布氏第四代继承人汉诺那样,一沉迷于艺术便迅速死亡,他与作者早期创作的人物有了诸多变化,呈现出一种在生与死之间徘徊的特殊生活状态。首先,卡斯托尔普居住的肺病疗养院是一种特殊的“非生非死”的存在。疗养院居住的都是些结核病患者,因此它包含着病态的因素。与此同时,作为一个疗养场所,它又包含着痊愈的希望。患者们从世界各地来到达沃斯,便是抱着摆脱肺结核的死亡威胁,重回健康人世界的希望来山上接受治疗。但是从约阿西姆、皮佩尔科尔恩、“两口儿”的儿子劳洛、小莱拉等人最终死去的结果来看,治愈①宁瑛.托马斯·曼[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52.②[德]托马斯·曼.作为精神生活形式的吕贝克[M].黄燎宇译//托马斯·曼散文.黄燎宇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87.28 绝无可能。因此,病情不太严重的,如卡斯托尔普一样的其他大多数病人,便处于一种非生非死的状态。他们既不是健康人,但又没有失去基本生活能力,他们的存在状态便如疗养院对他们采取的治疗方式一样,是仰卧式的,不上也不下,处于中间的水平状态。但丁在《神曲》中详细描绘了宗教教义中的地狱、炼狱、天堂,炼狱作为天堂和地狱的中转站,具有特殊的意义。炼狱里灵魂的罪过比地狱轻,可被洗净。人类的罪过在炼狱中被分为傲慢、忌妒、忿怒、怠惰、贪财、贪食、贪色等七大类,亡灵们根据自己生前所犯罪过进入相应阶层修炼、洗涤。之后,可被原谅的罪恶被宽恕,亡灵升入天堂。“山庄”国际疗养院便是这样一个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的炼狱场所,疗养院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病患,由于无所事事,他们或懒惰散漫,经常迟到;或放纵自己,沉溺于男女之事。食物疗法使得他们一日五餐,饱食终日却依旧精神空虚;医院工作人员则对钱财贪得无厌,上至顾问大夫贝伦斯,下至普通护士,病人在他们眼中只是摇钱树一般的存在;人文主义者塞塔姆布里尼与思想极端的诡辩者纳夫塔思想不和,却又无力辩驳,只能心里对他忿恨不已⋯⋯可见,炼狱中的七宗罪在疗养院的医护人员和病人身上都有所体现。因此,卡斯托尔普穿梭于这些人之间,犹如在炼狱中所包括的七类罪过中修炼自己,净化自身。他在疗养院中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则类似于但丁在不断攀爬炼狱山的七界。卡斯托尔普刚到疗养院,塞塔姆布里尼便讶异称他“居然屈身下降到死人出①没、闲荡的深渊里”。因此,卡斯托尔普攀登的海拔五千英尺左右的高山中并非是一个上升的过程,而是一个下降的过程。由平原来到高山,并非是一种升华,一种进步,而是一种堕落,一种后退。疗养院地处高山,按理来说应该离天堂更近,但掌管疗养院病人的顾问大夫贝伦斯和助手克罗克夫斯基大夫在病人眼中扮演的不是拯救生命的白衣天使,而是“米诺斯”或“赖达曼托斯”,即冥府审判官。克罗克夫斯基大夫更是常年一身黑装,脸色甚至发出磷光般的青色,颇像地狱来者。因此,卡斯托尔普在山上呆着的这七年是处在生命与死亡之间的夹缝中,痊愈遥遥无期,但又身患疾病,是一种时间被延长的垂死者状态。《神曲》中,但丁有两位引路人:诗人维吉尔和贝娅特丽丝,在他们的引导下,但丁坚定对理性和爱的信仰,最终得以升入天堂。卡斯托尔普也有两位精神导师:塞塔姆布里尼和纳夫塔,面对两人的长篇大论,他却是持怀疑态度。卡斯托尔普显然没有如但丁那样,在游历炼狱的过程中十分信赖维吉尔和贝娅特丽丝,从而坚定自己的信仰,最终进入天堂,成为永生者。他怀疑头头是道的,一切都宣称为了人类进步的意大利人塞塔姆布里尼,也未想进入思想极端、颇有法西斯分子色彩的纳夫塔的阵营,他内心更倾向于生命力勃发的皮佩尔科尔恩,但①[德]托马斯·曼.魔山[M].钱鸿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76.29 皮佩尔科尔恩却在疗养院突然自杀身亡。他虽然怀疑身边的这两位精神导师,却没能在疗养院中找到适合做自己精神引路人的人。因此,他只能在离开疗养院后,投入战争之中,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被炮弹击中,最终进入了“天堂”。其次,《魔山》中出现了一系列生与死的对立。塞塔姆布里尼进入卡斯托尔普房间的第一个动作便是开灯,给他带来光明,象征着“生”。他在与卡斯托尔普和纳夫塔等人的辩论中所崇尚的健康,理性、进步、纪律、实用科学以及他的来源地欧洲也都是“生”的象征。而塞塔姆布里尼嗤之以鼻的疾病、认为捉摸不定、让人麻痹的音乐则属于“死”的方面。此外,小说前半部分,卡斯托尔普所爱慕的肖夏夫人也处于与塞塔姆布里尼相对的位置,属于“死”的方面。因此,肖夏夫人虽然已经在高加索的达吉斯坦有丈夫,却不受婚姻的约束,不戴戒指也不常去看望丈夫。她性格懒散,生活放纵。作为“死”的一面,她不能生育,来自与塞塔姆布里尼相对的亚洲。卡斯托尔普内心不时感到两者的冲突,甚至在倾听塞塔姆布里尼谈论自己的祖父、父亲,谈论文明、正义时,也想起肖夏夫人,“他仿佛又坐在霍尔斯泰因湖的小船上,用迷惘的眼睛欣赏西边湖畔落日的余①辉,时而又掉过头来,凝望东方雾气迷濛的月夜。”东西方的诱惑,生与死的摇摆不定,这种冲突在他心中不断升级。小说下半部分的《雪》这一章集中表现了这一冲突。学会了滑雪的卡斯托尔普在一片人迹罕至的树林中滑雪时不幸遇上了暴风雪,在一间荒僻的仓屋里休息的时候却做了个奇怪的梦。在梦中,他先是梦到海边其乐融融、一片祥和的美好生活画面。然而,顺着其中一个孩子的目光望去,卡斯托尔普却看到在神殿大门的石柱下,两个魔女在肢解吞食一个婴儿。他感到恐怖异常,想逃走却迈不开腿。梦醒后,他回味意大利人塞塔姆布里尼和纳夫塔对他的精神指引,思索出自己在进入魔山便对死亡气息浓厚的疗养院兴致盎然,对不同于平原生活的结核病患者的饮食起居充满好奇,其实是对生命感兴趣的一种表现方式,末了,作者还以斜体字予以突出以下字句“一个人为了善良与爱情,绝不能让死亡主宰自己的思②想。”这是整本小说中唯一突出的一句话,不少论者将其看作卡斯托尔普对自己思想的总结,并得出这是作者托马斯·曼摆脱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摒弃其“向往死亡”的事实依据。然而,在这一章的末尾,卡斯托尔普在回到疗养院的一个小时后,作者便指出,卡斯托尔普对自己白天在雪地上想的事物便不再理解得如此真切了。可见,卡斯托尔普并没有摆脱死亡的诱惑。相反,他后来沉迷于“死”的象征物:音乐、形而上学等等。因此,在这场生与死的诱惑中,死亡的诱惑力越来越强,“生”的合理存在性越来越弱。小说结尾,一成不变的疗养院生活被隆隆的炮火声打断,山上的人都离开了①[德]托马斯·曼.魔山[M].钱鸿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216-217.②[德]托马斯·曼.魔山[M].钱鸿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703.30 疗养院,回到了平原上。卡斯托尔普参加了山下的战争,生死未卜。从疗养院再回到平原上,可以视作主人公结束其远离正常市民社会,拥抱真正生活的开端。然而,这一开端的地点却是战场,结局却是炮弹下注定的死亡,与卡斯托尔普刚上山便遇到死亡一样。而卡斯托尔普七年的炼狱生活,在作者看来却是“打了七年的瞌睡”,在疾病的作用下他对时间、生命、死亡等的形而上思考,在小说末尾又都一笔勾销,以至作者甚至宣称,“我们已把故事讲完。不管它是短是长,这是一个与世隔绝者的故事。我们讲这个故事是为了故事本身,而不是为了你,①因为你是单纯的。”故事的结局仿佛又让人回到故事的开始,即一切都没有变化,一切都未曾开始。小说主人公在整本小说中表现出一种在生与死之间摇摆不定,但最终还是走向死亡的复杂状态。作者这一矛盾的心态与时代背景和创作态度有关。托马斯·曼于1912年开始创作《魔山》,1914年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不得不中断写作,此后,历经十载,最终于1924年向读者面世。在这12年的时间里,托马斯·曼的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战争开始时,他并未认识到战争的不义性,甚至在给哥哥亨利希的一封信中写到:“有幸经历如此伟大的事情,是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对此难道②我们不应怀有一种感激之情吗?”为此,他耗费了三年心血,写就了包含政治与战争、文学与文化等内容庞杂的长达600多页的《一个不问政治者的看法》。在书中,他反驳社会进步思想,鼓吹战争就是保护德意志的精神和文化的特殊地位,美化战争带来的痛苦和创伤。他甚至对坚定的反战者哥哥亨利希·曼也以“德国的宣传文明的文人”为名进行了大肆攻讦,致使兄弟感情决裂。战争结束后,右翼恐怖主义分子的猖狂活动、纪德、瓦尔特·惠特曼等人的民主思想的影响、与哥哥亨利希·曼的重归于好,使得拥有浓厚贵族趣味和政治上保守主义倾向的托马斯·曼逐渐对自己在“一战”时期为战争所作的变化和狭隘的民族主义观点进行反思。1922年,托马斯·曼在柏林的贝多芬大厅发表了标志其思想转变的演说:《论德意志共和国》。在演说中,他号召德国的知识分子对政治进行理性思考,同时希望受自己影响的青年一辈能拥护民主思想、人道主义。然而,纵观全书,却可看出《论德意志共和国》与《一个不问政治者的看法》的内涵并没有发生彻底转变,托马斯·曼的儿子戈罗·曼曾直言不讳地指出两者的论证方式类似,“就像他曾经给战争发明了一个和现实没什么关系的意义一样,当他为共和制作思想论证的时候,他也只是巧妙构思,只是拿古老的德国文学加以拼凑;那③是文学,不是现实。”对德国现实社会缺乏真正深入的观察,对人民的历史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托马斯·曼呈现出一种感情上倾向保守主义,理性上①[德]托马斯·曼.魔山[M].钱鸿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1017.②[德]克劳斯·施略特.托马斯·曼[M].印芝虹,李文潮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99.③黄燎宇.托马斯·曼[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115.31 则倾向民主共和的矛盾心态。历经12载创作的《魔山》从内涵层面承载了这一转变。首先,小说内容虽然是“一战”前疗养院中欧洲各国人士的生活状态,但由于作者创作完成的时间为“一战”后,因此小说所蕴含的思想为他对“一战”的反思。托马斯·曼没有在小说中直接表明其对战争的看法,但疗养院中结核病患者对死亡习以为常的态度,卡斯托尔普在生存与死亡的诱惑中摇摆不定,都可以看作战争过后,人们对战争摧毁生命的麻木和对未来新生活的迷茫的表现。在评价契诃夫的《一个无聊的故事》时,托马斯·曼认为作家“用故事使失去希望的世界感到愉快,但又不①能向它指出任何救世的真理”,但是,尽管如此,作家仍不应该停止创作,因为小说故事中所体现的真理和让人产生的欢快的感受能够使人们从日常生活中绝望的状态的解放出来,让人们从世界中获得渺茫的希望,同时为未来生活做好相应的准备。战争摧毁了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面对下一个阶段的生活,托马斯·曼内心疑虑重重,徘徊不定,又找不到出路。卡斯托尔普作为作家这一阶段创作的人物,自然也就打上了托马斯·曼内心矛盾的烙印。因此,面对一系列生的象征和死的诱惑,他矛盾重重,摇摆不定,不知自己是该满心喜悦地迎接生,还是义无反顾地走向死。其次,托马斯·曼在从政治上的保守主义倾向到人道主义的转变中并没有十分彻底。首先,从作家对塞塔姆布里尼和纳夫塔这两位精神导师的穿着和居住地的描绘可以看出作家的倾向。塞塔姆布里尼是宣扬进步、文明的人文主义者,举止洒脱,颇有教养,但却经济拮据,经常穿一件领边有点起毛的绒布上衣,领带也很陈旧,冬季穿的海狸皮领子则已经脱毛,穿着十分寒酸。纳夫塔相貌丑陋,身材矮小,鼓吹中世纪教会制度、暴力和专政,但却经济阔绰,生活奢华。房间里丝绸遍地,家具样式考究,价值不菲,服装则更是衣料讲究,剪裁得体,与塞塔姆布里尼形成鲜明对比。其次,在争论过程中,塞塔姆布里尼虽然义正言辞,主张进步、理性,但其人文主义思想却空洞贫乏,往往在纳夫塔尖酸的言语面前不堪一击。与塞塔姆布里尼空泛的平等、博爱等人文主义思想相比,纳夫塔所推崇的强权和暴力往往更有力量感。作者对法西斯主义雏形纳夫塔不经意流露出的赞赏与肯定,对人文主义者塞塔姆布里尼表达出的嘲讽和讥笑,可以看出经历了思想转变后的作者仍对战争没有正确的认识,他对战争仍抱有某种仍给社会带来力量,带来实质性改变的不切实际的希望。因此,作者安排给卡斯托尔普拥抱生活的方式是在山下参加不正义的“一战”,并且让他在拥抱生活的过程中走向了死亡。卡斯托尔普是在山下本是平庸古板的市民,被宣告患上结核病后,他告别了①[德]艾丽卡·曼.我的父亲——托马斯·曼[M].潘海峰,朱妙珍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289.32 平原生活,开始了长达七年的山上疗养院生活。七年的时间,让卡斯托尔普从注重实干的船舶爱好者成为颇具艺术家性格的另类艺术家。虽然卡斯托尔普没有如《布登勃洛克一家》中的人物一样,一沉迷于艺术便迅速死亡,但囿于托马斯·曼在一战中对战争的认识和当时时代思想的影响,他笔下的卡斯托尔普仍在生与死的诱惑中走向了死亡。2.3艺术家与社会生活的融合1939年,托马斯·曼编了一部叔本华著作英文选集,在该书的前言《论叔本华》中,他指出艺术家具有中介性的使命,是“作为上层世界与下层世界之间,①理念与现象、精神与感性之间的神秘的和魔幻般的中介人的角色”。可见,在经历了一战后的反思,二战的洗礼后,晚年的托马斯·曼的思想已经渐趋理性,在对待被疾病激发的艺术和被疾病影响的生活两者关系的态度上,已不像早期作品《布登勃洛克一家》中那样,认为两者处于对立的位置,也不像中期作品《魔山》那样,内心矛盾,在生与死之间徘徊。托马斯·曼此时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艺术家脱离生活,精神文化远离人民的抽象思维,是德国知识界的历史错误,也是现代文化危机难以克服的重要原因,现代艺术的生命力不在于一味的否定与破坏,不在于对非理性和野蛮的膜拜,而是要使“艺术”与“生活”走向统一,重新建立富含生命力的艺术道路。晚期作品《浮士德博士》中阿德里安的音乐创作历程便是托马斯·曼这种文艺思想的体现。作曲家阿德里安遗传了父亲约拿坦·莱韦屈恩的偏头痛,偏头痛伴随了阿德里安的一生。他父亲的偏头痛主要表现为对宗教和自然力探究的狂热和永不满足。首先,在宗教方面,约拿坦首选的阅读刊物便是皮夹子封存的祖传《圣经》,这本《圣经》收录了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者、以狂热为最大特征的信教路德宗创始人马丁·路德的前言和边注,这表明约拿坦的精神特质有一种狂热倾向。其次,在自然力的探究方面,约拿坦阅读大量关于外国蝴蝶和海洋生物的书籍,并不断探索生命的“趋日性”。可以说,约拿坦对自然领域的探索表现出一种永不满足的浮士德精神。阿德里安继承了父亲这一特质,在其音乐创作上表现为对传统音乐表现手法不满,但另一方面,他又必须依靠这些传统手法来创作音乐,因此,在这一阶段,阿德里安只能通过滑稽模仿来实现对传统音乐表现手法的颠覆。美国学者邓普在《论滑稽模仿》中指出,滑稽模仿的表现方法有两种:“一类描述平凡琐碎的事物,借不同的表现风格使其升格,一类描述庄重的事物,以相反②的表现风格使其降格。”阿德里安的早期音乐作品《海之光》和《爱的徒劳》①[德]托马斯·曼.论叔本华[M]//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朱雁冰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115.②[美]邓普.论滑稽模仿[M].项龙译.北京:昆仑出版社,2012:2.33 是滑稽模仿的第二种表现方法。《海之光》音乐技巧精湛但却内容空洞,是阿德里安对传统音乐传达意义无能的讽刺;《爱的徒劳》对莎士比亚同名原剧中的美好爱情进行颠覆,从内容上消解了传统音乐的严肃性。采用滑稽模仿这一艺术手法来颠覆阿德里安无力舍弃的传统音乐创作手段,这表明阿德里安作为艺术家深陷创作困境的事实。为了摆脱这种困境,阿德里安有意让自己染上了梅毒。梅毒在十九世纪被认为是对叛神者的惩罚,因为梅毒的起因与腐化堕落的生活观念相关,与放荡不羁的生活作风有关,因此,违背了基督教的禁欲主义。阿德里安特地找到“艾丝梅拉达”,并故意让自己染上梅毒,走向上帝的对立面,成为魔鬼的同盟者。而作为大学主修神学的神学家,阿德里安染上梅毒在心理上也背叛了自己曾经所深入研读的教义。因此,他的疾病是身体和心理的对上帝的双重背叛。转投入魔鬼的阵营,感染上梅毒,这种背叛使得阿德里安获得突破了以往滑稽模仿的创作方式,突破了自身的创作困境,因为梅毒能够“提供精神的上升,还有顿悟,对被消除①和被激起,对自由、安全、轻松、权利感和胜利感的体验。”在魔鬼给予的灵感下,他进而将“复归于野蛮”作为挣脱现代艺术困境的“药方”。“复归于野蛮”,即退回到文明前的“野蛮”,在音乐创作上则为表现生命的痛苦和现实的丑恶。如根据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夜莺颂》创作的乐曲,完全颠覆了原来诗作对生命的理想和美好追求的歌颂,打破了诗人在现实的痛苦中转向田园牧歌式的幻想寻求安慰,平息苦痛的愿景,整首乐曲充满了恐惧与绝望;《形象启示录》以丢勒的15幅木版画作品《启示录》为灵感,不断宣告“末日来了,末日来了”,表现了世界即将毁灭的末日图景,整部作品充斥着来自地狱阴森恐怖的鬼哭狼嚎和群魔狂笑的末日整体印象,十分震撼人心。可以说,梅毒让阿德里安的音乐创作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摆脱了以往艺术创作的困境,成为了当时音乐创作潮流的开路人和先锋者。他隐居的小镇普菲弗尔林不时被剧院经理人、艺术家慕名拜访,他的音乐作品在众多场合演奏,沙龙举办者甚至以能阿德里安的到场为最大的噱头和无上荣幸。但阿德里安却在创作《形象启示录》时便意识到,这种与世隔绝的创作方式,这种过分注重原始野性力量的精神内涵,最终会导致灾难,走向死亡。在与叙述者蔡特布卢姆在修道院院长工作室的谈话中,在谈及艺术的拯救需要时,不善言辞,沉默寡言的阿德里安露了自己真实的思想,作为一个孤独的人,一个被魔鬼明令禁止只可拥有冷冰冰的、没有爱和的温暖的生活的人,他却深知集体的作用,深知人群的作用。他声音颤抖地表指出:音乐曾一度把自己视为艺术的拯救者,然而实际上,音乐却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需要打破自身的困境。文化一度被视为宗教的替代品,①[德]托马斯·曼.浮士德博士[M].罗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300.34 音乐因此也就具有庄严神圣的地位,与文化精英为伍,陷入一种孤独的状态。而把文化从这种孤独的状态中拯救出来,则需要走向平民百姓,使音乐成为一种与人亲密无间的艺术。因为艺术精神“无论它的进攻、研究、尝试会是多么的冒险、多么的不受约束、同人群多么的格格不入,它都肯定是能够以某种高度间接的方①式为人——甚至是永远为人们服务的”。这无疑也是作家托马斯·曼的艺术观念,因此,他给隐居19年,脱离人民生活的音乐家阿德里安安排的结局并非是功成名就后的皆大欢喜,而是阿德里安在创作完《浮士德博士的哀歌》后,在客厅里向众人忏悔自己与魔鬼的契约后,昏迷不醒,从此痴呆,对阿德里安的这一创作态度持否定态度。实际上,“如果将艺术理解为创造性的生产,那么艺术就②不是抹去生命的激情,不是去否定意志,而是去肯定生命的激情和意志。”阿德里安的创作观念显然不是对生命意志的肯定,他所体现的是对生命意志的舍弃而导致的精神颓废。阿德里安与世隔绝、闭门造车的创作态度是德国民族特性的重要体现,也是现代艺术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托马斯·曼借阿德里安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他对德国文化危机的担忧,也借阿德里安之口传达了作家为应对现代文化危机而思考出的解决对策。首先,阿德里安不关心真正生活,逃避现实世界的创作态度,与德国民族特性息息相关,其根源可追溯到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1517年10月,神学家马丁·路德在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市维滕堡张贴了对罗马教廷不满的“九十五条论纲”,成为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先声。“九十五条论纲”的核心便是“因信称义”,即信徒只有依靠自己内心真正的信仰才能获得上帝的拯救。因此,现实世界对于基督教徒而言是强制的,只有心灵的世界才是完全自由的。在路德看来,心灵、精神的作用远远大于行为,所以对于外在世界,路德教主张把事务交给世俗权力去完成,对于内心世界,路德教则予以高度重视,强调精神自由,这就是德意志民族性格中的“内在性”的来源。对于德意志人此种性格特征,艾米尔·路德维希在《德国人》中有过形象比喻,他指出德国的历史就像“一辆双层公共汽车,文化生活与政治生活有着各自的发展道路,上面一层乘客极目远眺,饱览旖旎风光,但不能影响汽车的方向,因为坐在下层掌握方向盘的司机根本无暇顾及他③们。”,正是由于缺乏对政治生活的敏感性,托马斯·曼笔下的德意志作曲家阿德里安才甘愿接受二十四年没有温暖的冷冰冰生活,将自己束之高阁,不问世事,一心埋头于音乐创作,不管人情冷暖。其次,阿德里安的悲剧结局体现了作家对现代艺术危机出路的思考,是作家①[德]托马斯·曼.浮士德博士[M].罗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417.②李昌珂.“我这个时代”的德国——托马斯·曼长篇小说论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98.③[德]艾米尔·路德维希.德国人[M].杨成绪,潘琪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2.35 晚期艺术观念的体现。19世纪以来,工业革命迅猛发展,给欧洲大陆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但四处弥漫的物质至上的文化气息也极大地阻碍了有价值的思想学说,精神危机摆在了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面前。尼采宣称“上帝死了”,主张重估苏格拉底以来的一切价值。西方近代科学发展迅速,加强了人们洞察宇宙的能力,但也加深了人们的非理性认知。现代心理学挖掘出了人的“本能冲动”,现代生物学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科学理性摧毁了基督教的宇宙观,破除了宗教蒙昧主义。但由于资本主义是建立在“人把人作为工具”基础之上,所以,自我的满足、私欲的泛滥常常陷入非理性的境地,这使得传统的理性主义文化价值体系摇摇欲坠。“上帝死了”,也就是理性的覆灭,非理性的崛起。因此,尼采高扬迷醉与狂乱的酒神精神,以此来对抗苏格拉底以来重视理智的日神精神,挽救文化的颓势。但高扬非理性,必然会使艺术家陷入“投入自我”的孤独状态,从而使艺术也陷入一种不问世事的隔绝状态。对此,晚年时期的尼采有深刻的认识,过度沉迷于艺术,为艺术而为艺术,“结果就是一种对实在的诽谤(“理想化”而至于丑恶)。如果人们把一种①理想与现实分离开来,那人们就会排斥现实,使之贫困化,对之进行诋毁。”托马斯·曼则清醒地认识到“‘非理性的’时髦往往是同牺牲和无耻地抛弃前人的成果和原则分不开的,这些成果和原则不仅使欧洲人成为欧洲人,甚至使人成为②人。”非理性的泛滥会造成灾难性后果,会使艺术陷入另一个极端,陷入盲目崇拜激情的病态。因此,他借阿德里安之口说出现代艺术的生命力所在,指出现代艺术困境下,艺术家重拾创作力,重新建立富含生命意志的艺术道路,便是走向大众,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灵感,把艺术从孤独的状态中拯救出来。在创作晚期,托马斯·曼有转向社会主义民主的趋势,他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现实生活对于艺术的作用,同集体脱离,蔑视任何集体的纯主观主义最终只会走入死胡同,使艺术毫无生命力可言。非理性、神秘主义不能挽救艺术家的悲剧命运,更不可能克服艺术家的创作困境,将艺术于现代危机中拯救出来。只有让艺术家与社会生活融合,艺术才能走出精神颓废的困境,重新获得生命力。①[德]尼采.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二卷·1885-1887年遗稿(《权力意志》上卷)[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656.②[匈]卢卡契.现代艺术的悲剧[M].关惠文译//卢卡契论文选·论德语文学.范大灿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553.36 第3章托马斯·曼疾病书写的成因托马斯·曼生于十九世纪晚期,浪漫主义传统使得他深受疾病美学传统中疾病浪漫化这一思想的影响。而自己和亲人的疾病经历,一战、二战带来的个人体验,又使得他摒弃了过度美化疾病这一弊端。疾病在曼氏的小说中能进一步彰显人性,是让人成为“真正的人”的必经途径,充当了作品主人公直面自我,进而窥探当时社会弊病的工具。但晚年思想渐趋于理性的托马斯·曼认为,只有让被疾病激发的艺术才能和真实的现实生活走向统一,艺术才能真正获得发展,个人也才能真正提高自我能力。3.1疾病:走向真正的人疾病是人人都有的基本经验之一,其历史跟生命一样古老。对于疾病,人类社会一般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疾病会使生命贬值。首先,疾病会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让人的身体机能下降,损害身体器官的防御功能。其次,疾病会降低人的精神饱满状态,容易使人生成软弱、悲观、畏葸等消极情绪。因此,疾病从身心两个方面都削弱了人的能量,破坏了人的生命力。第二种观点是疾病能使生命升华。古希腊人关于艺术家有两种不同的观念:一是艺术家是病人,他的残疾是由于触怒众神而得的报应,但疾病赋予艺术家心灵智慧、精神力量和创作天才的源泉。这种观念表明:只有为艺术承受了身体上和精神上的苦楚,才可能获得与知识、真理、顿悟相当的艺术才能。二是艺术家是精神错乱的人,由于古希腊的悲剧和喜剧都源于酒神祭祀,因此,“天才即疯狂”的观念变得令人信服。依据这一观念,艺术家必须处于迷狂状态才能使才能获得灵感,产生创造力。疾病能激发人的创造力,天才是身患痼疾之人在文学史中有众多例证:古希腊时期的盲预言家提瑞西阿斯和盲诗人荷马,患有肺结核的浪漫派诗人济慈、雪莱和拜伦,身患癫痫症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身患梅毒症的尼采,精神失常的科林斯、荷尔德林和克莱斯特,等等,这些受到疾病带来的身心折磨的艺术家都使得这种病理艺术观颇有说服力。托马斯·曼认为,疾病是升华个人生活,走向更高级的精神状态的起始。人是由精神和肉体互相结合而组成的整体,处于自然状态意味着对自然毫无知觉,德国诗人和戏剧家赫贝尔对此现象曾言简意赅地表明:手指若让你感到疼痛,它便离开了躯体。与自然分离,去自然化是人重新认识自身,体认个体精神世界的基础。处于患病状态中的人,身体健康状态发生变化,小至个人饮食习惯、生活37 作息发生变化,大至个人居住环境、人际关系都截然不同。病情严重的患者需住院接受治疗,日常接触的对象也变成了医生、护士,疾病让人远离了健康人的世界,使患者具有了另外一重公民身份,成为了疾病王国的一份子,跟日常熟悉的自然处于分离状态。因此,托马斯·曼就疾病与精神的高贵程度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指出:精神与自然高度分离,“而高贵的问题是,人是否愈是跟自然分离,这①就是说,愈是患病,便愈是在更高程度上是人。”可见,疾病能让人从自然状态中解脱出来,看清事物背后的真相,充当提高个性品格和认知能力的工具。基于对疾病的这种认识,托马斯·曼笔下的人物有诸多特性。首先,表现为托马斯·曼笔下有艺术气质的人物,大多饱受疾病的折磨,给他们重新认识自己提供了基础。艺术是直达人类精神层面,直击心灵深处的门类,因此“它偏爱痛苦甚于幸福,因为它了解,痛苦和上帝离得更近,所以它不倦地探索痛苦、赞美②痛苦。”艺术家作为表现艺术的承载者,在其精神上则表现为对疾病的偏爱,对痛苦的忍耐力。所以,《布登勃洛克一家》中,家族第三代继承人托马斯·布登勃洛克易害寒热病,饱受牙病折磨;第四代继承人汉诺一出生便差点夭折,短短十八年的寿命却被贫血症、昏晕症等疾病摧残。《魔山》中,小说故事的背景就在与疾病密切相关的疗养院,疗养院中的各个人物的生活笼罩在肺结核这一疾病的阴影下,拖着长满病菌的身体谈论资产阶级文化的命运。《浮士德博士》中,作曲家阿德里安遗传了父亲的偏头痛,后由染上了梅毒,最后因为梅毒入侵脑部,在故乡痴呆十年而亡。小说中的人物如托马斯·布登勃洛克、汉诺、汉斯·卡斯尔托尔普、阿德里安等人本来是普通市民,但由于身患疾病,在疾病的激发下,他们对世界的感触更为敏锐,对自我也产生了全新的认识。疾病使得他们脱离了原来谙熟的日常生活,进入到了非自然的状态,从而实现了人性的回归。对此,托马斯·曼曾自我剖析道:自己一生中创作了不同类型的小说,讲述了各种各样的故事,但其实,这些故事都可归结为非市民化的故事,不是市民阶层“如何变为资产者或者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故事,而是他如何变成艺术家,如何获得随时准③备远游和翱翔的艺术给予的反讽和自由。”变为艺术家,成为具有艺术气质的人意味着对世界有了更加深入本质的认识,对自我有了直达本性的认知。其次,表现为托马斯·曼笔下的人物在疾病的激发下提高了智性,获得了创造力。在评论陀思妥耶夫斯基时,托马斯·曼观点鲜明地论述:对于普通人来说,患病不会涉及思想和文化方面,但“若是一个尼采、一个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不然。若他们生病便会产生对于生命及其发展比任何一种医学上认可的正常状态更重①[德]托马斯·曼.歌德与托尔斯泰——人文论题未完成论稿[M]//歌德与托尔斯泰.朱雁冰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37.②[德]托马斯·曼.致格哈特·豪普特曼[M]//德语时刻.韦绍辰,宁宵宵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236.③[德]托马斯·曼.作为精神生活形式的吕贝克[M].黄燎宇译//托马斯·曼散文.黄燎宇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90.38 ①要和更有裨益的东西。”可见,疾病只能产生病态的事物,疾病只能导致人身体的退化、精神的虚弱,这样一种观点在托马斯·曼这里并非不刊之论。相反,在托马斯·曼看来,对于一部分人,特别是具有天分的艺术家来说,疾病能有益于智性的增长,甚至能激发人的艺术才能。《布登勃洛克一家》中,体弱多病的汉诺形单影只,不被父亲托马斯理解,应付日常生活的能力更是捉襟见肘,但汉诺却能在疾病的激发下拥有出色的音乐欣赏能力,甚至具备一定的音乐创作能力。《魔山》中,山下古板的市民汉斯·卡斯托尔普在肺病疗养院居住了七年之后,由一位浑浑噩噩的青年变为了对时间、空间等形而上问题有深刻认识的“艺术家”。《浮士德博士》中,作曲家阿德里安受困于传统音乐创作手段,但又不得不依靠这些手段,在与魔鬼签订契约后,在梅毒的激发下,在音乐创作上主张“复归于野蛮”,成为当时音乐创作领域的领军人。因此,疾病在他笔下的这些人物中,成为了激发创作能力,提升智性的工具。与疾病密切相关的话题是死亡。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由于治疗效果不理想,往往会导致患者的死亡。诺瓦利斯曾在《断片》中表达过艺术家与死亡的关系:“生是死的开端,生的目的是死亡。死既是终结又是开端,既是分离又是更②紧密的自我结合,通过死亡,回归完成了。”托马斯·曼早年对死亡持同情态度,与《断片》中表述的思想类似,认为死亡是生命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布登勃洛克一家》中,第四代继承人汉诺在伤寒来袭时,面对生命清晰振奋的召唤,却厌恶地打了个寒战,选择在死亡中寻求解脱。在《魔山》中,汉斯·卡斯托尔普认为死和生属于一个整体。因此在山下的战争打响后,他走下了山,参加了战争,走向了死亡。但晚年的托马斯·曼显然克服了同情死亡,向往死亡的倾向,在面对生与死的关系时,托马斯·曼的价值天平最终还是倾向于生命。因此,在《浮士德博士》中,托马斯·曼笔下的作曲家阿德里安脱离生活,远离群众,隐居于偏僻的农庄,创作出了《形象启示录》、《浮士德博士哀歌》等一系列规模恢宏的音乐作品,给当时的乐坛以震撼,但在阿德里安清醒的时候,托马斯·曼仍借他与蔡特布卢姆的对话,表达了作家的观点:沉溺于疾病带来的艺术创作力,艺术最终会陷入绝境,艺术家最终也只能走向死亡。总之,在托马斯·曼看来,疾病具有重新认识自我,提高智性的功能,让人能够真正能够从精神上真正地提高自身,成为真正的人。但是,疾病也会带来死亡,沉溺于疾病只会让人走向自我毁灭,只有走向现实生活,走向人民,自我才能够真正得到发展,艺术家也才能够真正走出艺术创作困境。①[德]托马斯·曼.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适度评说——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一个美国英译选集写的序[M]//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朱雁冰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252.②诺瓦利斯.断片[M].赵勇译//德语诗学文选·上卷.刘小枫选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89.39 3.2浪漫主义传统的影响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十八世纪末期,十九世纪上半叶为其繁荣时期。在这一阶段,法国大革命爆发。1798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不仅动摇了欧洲封建贵族的执政根基,而且使得“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深入人们的意识,欧洲进入到了一个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社会迅速过渡的时期。法国大革命席卷整个欧洲,对于贵族来说,大革命使得几百年来由他们盘踞的欧洲风雨飘摇,失去了以往的政治特权。而由工场主、商人、银行家和农场主等组成的新型资产阶级通过海外掠夺、国内剥削工人等形式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贵族阶层的经济优势也被逐渐不复存在。社会阶层的流动,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财富和地位不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而是必须有待确认的东西。确认的方式,是凭借有关服装的新观念①(‘时髦’)和对待疾病的新态度。”疾病,是健康的对立面,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被认为是经济拮据的附加物。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会使得个体免疫力下降,抵抗外界刺激的反应变弱,进而染上疾病。气色红润、身强体健是丰衣足食、经济富足的表现。但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使得贵族阶层与普通市民阶层的经济差距缩小,衣食无忧不再是贵族阶层的专属特征。因此,疾病作为一种具有表现力的形式,成为了身体的一种内在装饰,成为了贵族阶层用以争夺新兴资产阶级尚未重视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领导权的重要手段。某些疾病会引起身形消瘦、面色苍白,这种高度的贫瘠与新兴资产阶级的大腹便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代表物质方面的东西展示得越少,在某种程度上似乎就更加能够彰显出个体或者集体的精神性。因此,面对新兴资产阶级尚处于物质富足的阶段,还没有余力来对文化修养、高贵礼仪等需要一定时间积累而约定俗成的文化生活方面进行全力干涉,贵族阶层对疾病的推崇不仅能够用来显示其对文化生活方面的优势,而且能够用疾病带来的贫瘠来贬低新兴资产阶级的富裕,重新占有属于贵族阶级的特权。疾病也就成为了一种精神资本,成为了文雅、精致的象征。此外,疾病还作为一种表现题材,是浪漫派用来突破古典主义文学创作题材束缚,表达忧郁感伤情调的重要工具。一方面,由于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是个体自由和独立性,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浪漫派“以美这一概念所摒弃的不仅②是规则,而且还有尺度,他们的文学不仅是无规则的,而且也是无尺度的。”因此,崇尚清规戒律的古典主义显然与之格格不入。古典主义推崇典雅和崇高的风格,内容局限于描写贵族和上层人物,极大地束缚了艺术家的创作空间,疾病往往与邪恶、黑暗联系在一起,这一题材与古典主义创作理念不相符合,无疑不会①[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M].程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27.②[德]瓦尔特·本雅明.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评概念[M].王炳钧,杨劲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51.40 是古典主义的理想之物。并且,由于时代医学技术的限制,当时的人们对于某些疾病的成因、症状、治疗手段并没有清晰的认识,这无疑会给疾病添上一层神秘莫测的色彩。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使得人被物化,分裂成了碎片,在康德看来,世界本身具有神秘性质,并非反映在头脑中的那样。因此,难以治愈的疾病所具有的神秘性便与浪漫主义的非理性追求相契合。另一方面,有贵族倾向的作家由于经济优势和政治优势的削弱,对现实不满;浪漫派诗人们曾经为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欢欣鼓舞,但随之而来的雅各宾政权对自由的暴力镇压和恐怖专政,让他们普遍感到失望。这些诗人和作家心中苦闷不满,但又无力改变现状,因此陷入一种忧郁感伤的精神状态。他们往往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渴望逃遁到过去寻求心理的安慰。对此,海涅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浪漫派不是别的,就是中世纪文艺的复活⋯⋯这种文艺来自基督教,它是①一朵从基督的鲜血里萌生出来的苦难之花。”对现实深感失望又无可奈何,因此作家们只能顾影自怜,以病人自况,倾诉自己的种种委屈与不满。在这双重原因的推动下,浪漫派在创作实践和理论建设两个方面都对疾病有大量表现。首先,在创作实践方面,不少浪漫派诗人和作家在作品中大量表现疾病题材,对待疾病也呈现出一种积极接受的态度,为托马斯·曼的疾病书写奠定了基础。浪漫派代表诗人济慈患有肺结核,爱情叙事诗的主人公大多是面色苍白的病人。叙事长诗《伊莎贝拉》取材于薄伽丘《十日谈》第四日的第五篇故事,主人公伊莎贝拉的情人罗伦左便是个面色苍白,身形清瘦,一副病态的男子。《圣亚尼节的前夕》中,波菲罗是如同一尊雕像,神情忧悒悒,沉默寡言的形象,理想的爱情与残酷现实之间的矛盾使得面容苍白的波菲罗的爱情悲剧更添忧郁色彩。在名篇《夜莺颂》中,诗人描写了患结核病的青年的死亡,青年想“忘记这疲劳、热病和焦躁,/这使人对坐而悲叹的世界;/在这里,青春苍白、消瘦、死亡,/而‘瘫痪’有几根白发在摇摆;/在这里,稍一思索就充满了/忧伤和灰眼②的绝望”。主人公希望借助病态而又超脱的夜莺摆脱肉体束缚的渴求在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这表明,在济慈的笔下,疾病不再是令人厌恶的东西,它能赋予肉体一种优雅的魅力。诗人雪莱则在肺结核的影响下,时而感觉麻木迟钝,时而敏锐异常。在《一朵枯萎的紫罗兰》中,他把自己受到病痛折磨,思念亡妻的落寞形象自喻为一朵枯萎的紫罗兰,在《西风颂》中,他将狂野的西风比喻为秋天的呼吸,而万木萧疏下被凌厉的西风摧残的落叶则是苍白、潮红,跟患肺结核的病症类似,是诗人患病体验的情感外化。在《印度小夜曲》中,诗人则具体描述了自己患病的内心感受和细致外在表现:“哦,把我从草地上扶起,/我气促、无力,我昏迷,/让你的爱化作吻的密雨,/落在我苍白的嘴和眼皮;/我面①[德]亨利希·海涅.论浪漫派[M].张玉书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5.②[英]济慈.济慈诗选[M].穆旦译//穆旦译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33.41 颊冰凉,惨白无血!/我心音沉重,跳动迅疾——/哦再把它拥紧在心窝里,/它①终将在你心窝里碎裂。”可见,这时候雪莱的心脏已经受到结核菌的侵袭,“心音沉重,跳动迅疾”,肺结核导致的心脏肥大症已经有所体现。诗人拜伦认为患病能让人变得有个性,他甚至希望自己死于痨病,因为这样的话,女士们便会认为可怜的拜伦在弥留之际显得十分有趣。由此可见,在浪漫派诗人这里,疾病不再被视为经济困窘或者道德沦丧的惩罚,而是某种人格的表达,强烈情感的象征,具有罗曼蒂克的特征,能够充当引起读者怜悯的工具。其次,在理论建设方面,疾病则更是被频繁论及,对托马斯·曼疾病观的形成有深远影响。席勒在论文《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中把艺术创作原则分为两类:一种是不知道分裂现实与理想的“素朴的”现实主义,另外一种则是对现实不满,把现实与理想对立起来的“感伤的”创作方法。歌德则把席勒关于“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概念进一步深化。在1829年4月2日同爱克曼的谈话中,歌德这样表述古典与浪漫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我把‘古典’的叫做‘健康的’,把‘浪漫的’叫做‘病态的’⋯⋯最近一些作品之所以是浪漫的⋯⋯是因为病态、②软弱;古代作品之所以是浪漫的⋯⋯是因为强壮、新鲜、愉快、健康。”在歌德看来,“古典的”能与“健康的”等同起来,原因在于它更接近自然生命的本源;而“浪漫的”能与“病态的”等同起来,原因在于浪漫派对自我过分迷恋,因而与自然本源疏离。可见,在歌德那里,浪漫派与软弱、病态联系紧密。关于浪漫主义对疾病偏好这一倾向,诺瓦利斯对此直言不讳地承认:“疾病使人优越③于动植物。人生来是为了受苦。越是无助,就越是对道德和宗教敏感。”对疾病题材的重视,对疾病作用的强调,是浪漫主义美学传统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在尼采那里有着更为清晰的表述。有学者曾指出,“德国浪漫美学精神最早由浪漫派诗哲们和浪漫派哲学家们阐述,以后经过了叔本华、尼采的极④端推演,转由狄尔泰、西美尔作了新的表达。”尼采曾被托马斯·曼视为照耀其青年时代的星星,由此可见托马斯·曼对尼采的推崇与重视。尼采是一位梅毒患者,托马斯·曼晚年创作的小说《浮士德博士》主人公阿德里安的故事细节有不少取材于尼采的生平。如尼采童年时期生活的地方为民风古朴的小城镇,年轻时曾被人设计带到风月场所,也曾上演过找朋友代为求婚的闹剧。其中,时间上特别巧合的是尼采与阿德里安染上梅毒、精神错乱、悲剧死亡的年纪都十分吻合。尼采与阿德里安一样,经历过梅毒入侵脑部前创作力勃发的阶段,产生了及其强烈的兴奋与痛苦,他在给友人的书信中谈论到了自己思想发生的变化:思想水平①[英]雪莱.雪莱抒情诗全集[M].江枫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193.②[德]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M].朱光潜译.北京:中华书局.2013:201.③[德]诺瓦利斯.断片[M].赵勇译//德语诗学文选·上卷.刘小枫选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86.④刘小枫.诗化哲学——德国浪漫美学传统[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10.42 线突然被升高到自己从没达到的境地,才智激增,自己的生活像那种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机器。尼采甚至大肆颂扬患病会让人得到幸福,能体验疾病带来的极度欢欣,能弥补才智的不足,让灵与肉达到闻所未闻的高涨阶段。“使自己得病、使自己发疯:激发错乱征兆——这意味着要变得更强壮的、更超人的、更可怕的、①更智慧的”。患病之后,尼采的文字越发灿烂夺目、激进大胆。“说到底,那个漫长的疾病时期在我看来实际上就是这样:我仿佛重新发现了生命,我品尝了一切美好的、甚至微小的事物,那时别人不能轻易品尝到的,——我从自己求健②康的意志、求生命的意志中做出我的哲学⋯⋯”弗洛伊德认为,疾病使尼采能够有能力看透各种层次,认清最基本的直觉,从而达到非凡的成就。托马斯·曼则进一步指出:“他的天才还有另外一个名字,这名字是:病——不是此词模糊③的、一般的、极易与天才概念联系起来的意义,而是指一种理智”,疾病给尼采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他甚至觉得疾病带来的折磨使他的生活不逊于任何时代的苦行者,在凭借非同寻常的对痛苦的忍耐力,尼采的精神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巅峰,他的疾病和他的天才一起发展,最终使他豁然大悟,创作力勃发,在内省和反思上达到一个让一般人望尘莫及的程度。托马斯·曼生于十九世纪末期,对于这个已经成为过去的时代,不少人持一种轻视的态度。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过去沉没的时代的生活方式、经济状况、思想观念似乎都显得老旧过时,显得格格不入。因此,以一种全面批判的态度对待成为历史的十九世纪也并非有失公道。但托马斯·曼对十九世纪却感情颇深,他为这个世纪所受过的苦难和所形成的巨人群惊叹不已:“不,这绝非是一个糟糕的时代,回眸一看,这是一片巨人的森林。⋯⋯尽管它们的存④在和所能有着种种差别。”对此,德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海因茨·史腊斐眼光犀利地指出,托马斯·曼与卡夫卡等被归入经典现代主义的作家一样,“他们都不是先锋派,而是某种审美保守主义的跟风者。他们向往和追求的,是复兴和继承⑤德意志文学古典浪漫时期的辉煌。”而在疾病这一题材的运用上,托马斯·曼则显然是浪漫主义疾病美学传统的继承者。①[德]尼采.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三卷·1887-1889年遗稿(《权力意志》下卷)[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306.②[德]尼采.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三卷·1887-1889年遗稿(《权力意志》下卷)[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753-754.③[德]托马斯·曼.从我们的体验看尼采哲学[M].魏育青译//托马斯·曼散文.黄燎宇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290.④[德]托马斯·曼.多难而伟大的理查德·瓦格纳[M]//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朱雁冰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8.⑤[德]海因茨·史腊斐.德意志文学简史[M].胡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31.43 3.3自传性的创作观念德国作家弗里茨·奥斯瓦尔德·比尔泽曾根据自己在洛林地区福尔巴赫服役的军营生活为素材,在此基础上写出了揭露普鲁士军界丑闻的长篇小说《小卫戍区的故事——当代军人素描》,由于该小说在当时的舆论界产生了巨大反响,因此,“比尔泽小说”也就成为了影射小说的代名词。而对于托马斯·曼来说,他所创作的中篇小说《瓦尔松的后代》由于触及家族内部的禁忌而被舆论攻击,因而不得公开出版。对此,托马斯·曼在《比尔泽和我》中情绪激昂为作家进行辩护,义正言辞地指出作家叙事的特殊性:对于作家来说,创作素材以及在素材的基础上编织的故事没有意义,“灵魂、赋予灵魂才是一切。⋯⋯不是凭空杜撰的①天才,而是赋予灵魂的禀赋培育出作家。”现实社会和自我经历对于作家来说,重要性非常突出,因为“利用亲身经历于我就是一切;凭空臆想从来都不是我的②事情;我始终认为世界比我的天才更天才。”在托马斯·曼看来,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就是:艺术家应该把自我的一切整个奉献出来。正是在这一创作观念的指导下,托马斯·曼对疾病的认识也超越了浪漫主义疾病美学传统观点,摒弃了浪漫主义疾病美学传统观点中对疾病过度美化的弊端。他指出个体不能过度沉湎于疾病带来的艺术创作力,不能因此而逃离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而应让艺术和生活走向统一,只有这样,艺术才能真正获得发展,个人也才能真正提高自我能力。首先,托马斯·曼自己和亲人的患病经历使他否定了传统疾病美学中高昂疾病价值,贬低健康的观点。托马斯·曼的祖母在托马斯·曼十四岁时去世,其父亲则在两年之后,也就是托马斯·曼十六岁的时候死于败血症,年仅四十一岁。托马斯·曼的妹妹卡拉是一名戏剧创作者和表演者,然而却戏剧生涯十分坎坷,在精神极度抑郁后,三十岁不到的卡拉便自杀身亡;另一个妹妹尤利娅虽然嫁给了银行家,衣食无忧,从表面看上去生活稳定,家庭幸福,然而实际上丈夫对她关爱甚少,婚姻生活十分不幸。在经历了外在生活与隐私生活之间的可怕反差后,尤利娅陷入一种精神癫狂状态,放肆寻求刺激,最终于1927年自杀身亡。二战结束后,托马斯·曼的儿子克劳斯·曼由于对自我和社会的不满,于法国戛纳服用过量安眠药自杀身亡。可见,托马斯·曼的亲人因为身体和心理的疾病过早死亡,使得托马斯·曼从少年时代开始便不断直面疾病和死亡。托马斯·曼受浪漫主义传统的影响,认为疾病能够激发个体的艺术创作才能,然而亲人接二连三地患病、自杀,丧失亲人所带来的痛苦,特别是母亲因为妹妹卡拉自杀所来的悲哀和沮丧,由于精神受刺激而导致的的神经质倾向,则更加使得托马斯·曼对疾病①[德]托马斯·曼.比尔泽和我//德语时刻[M].韦绍辰,宁宵宵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264.②[德]托马斯·曼.写给波恩文学史协会的话[M].罗炜译//托马斯·曼散文.黄燎宇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15.44 的正面价值不如疾病传统美学观念中那样持大力赞扬态度。此外,托马斯·曼自己也深受疾病困扰。1912年,托马斯·曼的妻子卡佳·曼因早期肺结核前往达沃斯疗养院疗养,托马斯·曼登上海拔一千七百米的高地后,由于不适应高山气候,患上了呼吸道感染。而医生却诊断出托马斯·曼的肺部有阴影,建议他在疗养院接受六个月的治疗,但托马斯·曼只待了三个星期就启程下山。后来,他回忆这段经历时感慨道,假使自己听从了疗养院医生的建议,那么自己说不定还作为一名肺病患者呆在疗养院,而不可能成为小说家。可见,患病使他认识到疗养院生活的新奇,但疾病带来的身体不便和行动受阻使得他对疾病并非如浪漫派对疾病那么的正面和积极。其次,两次世界大战的经历使得托马斯·曼摒弃了传统疾病美学中高扬的非理性倾向,他主张个体走向有秩序的社会生活寻求艺术灵感,实现个人价值。受限于时代医疗技术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疾病的成因及其治疗方式往往不能完全为当时代的人所掌握,这使得疾病本身被笼罩上一层神秘色彩。而浪漫派所宣扬的疾病突破自身能力的功能则更使得疾病进入了非理性范畴。在这一观念的影响下,不少诗人和作家甚至以感染上某种疾病为荣。而感染上之后又寄希望于疾病带来的创造力,因此沉溺于疾病不可自拔,妄图通过在非理性中实现自身艺术才能的突飞猛进,实现艺术领域醍醐灌顶般的顿悟。托马斯·曼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战争带来了疾病和死亡。如果说,在一战时,托马斯·曼还对战争抱有某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对战争还没有清醒的认识。那么,经历过二战,亲眼目睹了法西斯对普通民众的迫害、对同僚的摧残、对子女的恐吓、对自己的威胁后,托马斯·曼已经变成了一名坚定的反法西斯主义者。他无惧纳粹的恐吓,仍然以笔为戎,不遗余力地向读者揭露纳粹的暴行,揭示法西斯战争的非正义。两次世界大战让他清醒地认识到,艺术家局限于象牙塔,个人沉迷于非理性,只能走向自我毁灭,正如他在晚期作品《浮士德博士》所揭示的那样。他在论文《弗洛伊德在现代思想史上的地位》借弗洛伊德之口说出了自己对待非理性的观点:人的理智相对于欲望冲动而言,是软弱无力的。但人们不应该忽视的是,尽管“理智发出的声音很轻微,但如果无人理睬,它就不会停止呼唤。在遭遇无数次反复拒绝之①后,它终于找到了侧耳聆听者。”弗洛伊德所展示的是一种有稳固意识基础的、立足于自由和真实的生活秩序。摒弃传统疾病美学中的非理性倾向,走向真实的生活,走向普通大众,这才是对待疾病该有的态度,这才是实现个人价值,走出艺术困境的正确道路。总之,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托马斯·曼摒弃了传统疾病美学中高昂疾病价值,贬低健康的观点,自己的患病经历、亲人因疾病过早死亡的切身体验,使①[德]托马斯·曼.弗洛伊德在现代思想史上的地位[M].黄燎宇译//托马斯·曼散文.黄燎宇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109.45 他认识到疾病会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损害,疾病会让人失去亲人,带来巨大的痛苦。此外,他也对浪漫主义传统中的非理性追求有了正确的认识:过度沉醉于非理性,沉浸于疾病带来的艺术创造力,最终只会使人走向自我毁灭。只有同现实生活相结合,艺术家才能真正实现个人价值,提高创作能力。46 结语疾病是人人都有的基本体验之一,但却是在生活中遭到排斥和厌恶的角色。文学家和理论家一直试图透过疾病的外在表现形式,来探讨隐藏在疾病背后深层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托马斯·曼便是一生偏爱疾病题材,坚持不懈用疾病题材来表达自己对德意志民族、社会、现代艺术等诸多层面予以思考的作家。从早期作品《布登勃洛克一家》,到中期作品《魔山》,到晚期作品《浮士德博士》,在这三部长篇小说中,主人公和作品中的其他人物都患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疾病。通过对疾病意象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深刻挖掘疾病背后所蕴含的内涵,我们可以得出托马斯·曼疾病书写的意义。一方面,托马斯·曼通过疾病书写,对个体自我、家族和整个德国的生存状况进行了透视,表达了他对德国社会的思考。另一方面,托马斯·曼的疾病书写,反映了他整个创作生涯艺术观念的演变历程,即从认为艺术与生活相对立到认为艺术与生活相融合的渐趋理性的艺术观,表达了他对现代艺术的思考。托马斯·曼一生经历丰富,在从青年时期到老年时期这八十年的生命旅程中,分别见证了市民阶级的衰落、震惊世界的一战和席卷全世界的二战,这对经历了家破人亡、风餐露宿的普通市民来说,战争带来的是巨大的灾难。但生为作家,作为一种体验,这算是时代给予他的财富。这使得他摆脱了浪漫派传统美学过度美化疾病、高昂非理性价值的倾向,使得他对疾病传统美学中的非理性追求有了正确的认识。托马斯·曼最终意识到,过度沉迷非理性只会使人走向自我毁灭。而只有同现实生活相结合,艺术家才能真正实现个人价值,提高创作能力。托马斯·曼的疾病书写是东西方文学史中历史悠久的疾病题材的一部分,作家通过对疾病的刻画,不仅表现了作品中人物的生存状态,而且还将目光扩展到德国社会历史和整个现代艺术的处境,对德意志民族特性的弊端进行了深刻揭露,为现代艺术遭遇到的困境寻找出路。托马斯·曼通过对叔本华、尼采哲学的反思与超越,否定了浪漫主义传统疾病美学所高扬的非理性与颓废,最终对法西斯主义有了正确的认识,对人民群众的作用有了深刻的领悟,他的疾病书写也在19世纪以来一众美化疾病的各种文学体裁中别具一格。47 参考文献(一)托马斯·曼作品[1][德]托马斯·曼.魔山[M].钱鸿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2][德]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M].傅惟慈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3][德]托马斯·曼.浮士德博士:一位朋友讲述的德国作曲家阿德里安的生平[M].罗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4][德]托马斯·曼.托马斯·曼中短篇小说集[M].刘德中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5][德]托马斯·曼.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M].朱雁冰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6][德]托马斯·曼.德语时刻[M].韦邵辰,宁宵宵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7][德]托马斯·曼.歌德与托尔斯泰[M].朱雁冰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8][德]托马斯·曼.托马斯·曼散文[M].黄燎宇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二)著作[9][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M].程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10][美]亨利·欧内斯特·西格里斯特.疾病的文化史[M].秦传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11]叶舒宪主编.文学与治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12][美]埃博拉·海登.天才、狂人与梅毒[M].李振昌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13]黄燎宇.托马斯·曼[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14]宁瑛.托马斯·曼[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5][德]克劳斯·施略特.托马斯·曼[M].印芝虹,李文潮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16][德]艾丽卡·曼.我的父亲——托马斯·曼[M].潘海峰,朱妙珍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17][德]亨利希·海涅.论浪漫派[M].张玉书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8]贾峰昌.浪漫主义艺术传统与托马斯·曼[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19][德]瓦尔特·本雅明.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评概念[M].王炳钧,杨劲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0]刘小枫选编.德语诗学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1][美]邓普.论滑稽模仿[M].项龙译.北京:昆仑出版社,2012.[22]刘小枫.诗化哲学——德国浪漫美学传统[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23]李昌珂.“我这个时代”的德国——托马斯·曼长篇小说论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24][美]麦格拉斯编.20世纪的书:百年来的作家、观念及文学:《纽约时报书评》精选[M].朱孟勋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25][匈]卢卡契.卢卡契论文选·论德语文学[M].范大灿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26][德]贝恩特·巴尔泽等.联邦德国文学史[M].范大灿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48 [27]任卫东,刘慧儒,范大灿.德国文学史·第3卷[M].范大灿主编.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28][英]J·M里奇.纳粹德国文学史[M].孟军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29]汪民安.尼采与身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0]方维规.20世纪德国文学思想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31]李伯杰,姜丽,范文芳.德国文化史[M].北京: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32][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新千年文学备忘录[M].黄灿然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33][德]艾米尔·路德维希.德国人[M].杨成绪,潘琪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34][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董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5][德]施勒格尔.浪漫派风格:施勒格尔批评文集[M].李伯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36]《诺贝尔奖讲演全集》编译委员会.诺贝尔奖讲演全集·文学·第1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37][英]雪莱.雪莱抒情诗全集.江枫译[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38]穆旦.穆旦译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9]余匡复.德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40][德]海因茨·史腊斐.德意志文学简史[M].胡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41][德]尼采.悲剧的诞生[M].周国平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14.[42]余凤高.呻吟声中的思索[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43][德]尼采.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二卷·1887-1889年遗稿(《权力意志》上卷)[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44][德]尼采.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三卷·1887-1889年遗稿(《权力意志》下卷)[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45][德]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M].朱光潜译.北京:中华书局,2013.[46][德]尼采.道德的谱系[M].梁锡江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47]T·J·Reed.“Mannandhistory”.TheCambridgeCompaniontoThomasMann[M],EditedbyRitchieRobertson,publishedbyChongQingPublishers,2006.[48]MichaeBeddow.“TheMagicMountain”,TheCambridgeCompaniontoThomasMann[M],EditedbyRitchieRobertson,publishedbyChongQingPublishers,2006.(三)期刊论文[49]黄燎宇.《布登勃洛克一家》:市民阶级的心灵史[J].外国文学评论,2004(2):82-89.[50]李昌珂.“房子盖好之后,死神就要来了”——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J].欧美文学论丛,2002(2):291-321.[51]舒昌善.寄《布登勃洛克一家》的读者[J].读书,1981(11):66-71.[52]黄燎宇.进化的挽歌与颂歌——评《布登勃洛克一家》[J].外国文学,1997(2):63-69.[53]凌宜.关于托马斯·曼和《布登勃洛克一家》[J].世界文学,1961(5):109-114.[54]杨武能.《魔山》初探[J].当代文坛,1992(1):62-64.[55]杨武能.《魔山》:一个阶级的没落[J].外国文学研究,2005(6):105-111.49 [56]黄燎宇.《魔山》:一部启蒙启示录[J].外国文学评论,2011(1):55-66.[57]易丹.《魔山》的坐标[J].读书,1992(5):31-37.[58]李昌珂.云气氤氲话《魔山》——评托马斯·曼小说《魔山》[J].国外文学,1996(3):92-100.[59]卫茂平.托马斯·曼《魔山》中的中西文化评论及《绿蒂在魏玛》中的“中国格言”[J].中国比较文学,1994(2):223-233.[60]黄燎宇.《魔山》是怎样一本书[J].外国文学,1996(4):83-85.[61]黄燎宇.试论《魔山》中的纳弗塔[J].外国文学评论,1991(1):54-60.[62]王炎.《魔山》中的“永恒轮回”[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75-80.[63]王炎.《魔山》对时间的追问[J].外国文学,2005(1):80-85.[64]黄河清.遁入炼狱——托马斯·曼的疗养院图式[J].东方论坛,2011(3):107-110.[65]顾梅珑.《魔山》与托马斯·曼的审美主义思想[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3):62-64.[66]邵思婵.德国人民的醒悟与反思——读托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J].外国文学研究,1995(3):30-33.[67]杨宏芹.试论“恶魔性”与莱维屈恩的创作——关于托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研究[J].当代作家评论,2002(2):137-146.[68]杨宏芹.试论托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中的恶魔性[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55-61.[69]李定清.新历史主义视域下浮士德形象的时代转换和伦理变迁[J].外国文学研究,2009(6):76-83.[70]黄燎宇.艺术家,什么东西?!——评托马斯·曼的两篇艺术家小说[J].外国文学评论,1996(1):52-61.[71]方维规.“病是精神”或“精神是病”——托马斯·曼论艺术与疾病和死亡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2(2):57-66.[72][德]维拉·波兰特.文学与疾病一一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方面[J].方维规译.文艺研究,1986(1):125-133.[73]刘文荣.西方病理艺术观与二十世纪“病院文学”[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5):12-17.[74][美]杰弗里·梅耶斯.疾病与艺术[J].顾闻译.文艺理论研究,1995(6):86-94.[75]李昌珂.德国战后的“托马斯·曼风波”[J].译林.1997(4):195-198.[76]舒昌善.略论托马斯·曼的现实主义[J].读书,1985(4):62-68.[77]张佩芬.托马斯·曼和黑塞——略论20世纪艺术家小说的思想先驱问题[J].外国文学评论.1988(4):59-64.[78]张佩芬.彷徨中的“精神之子”——托马斯·曼和他的艺术家小说[J].读书,1989(1):73-79.[79]刘忠辉.从“眷注死亡”到“献身生命”——托马斯·曼对“德意志性”的反思[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6):81-89.[80]李昌珂,梁晶晶.托马斯·曼小说“神话资源”探略[J].外国语文,2015(4):25-31.50 [81]黄燎宇.60年来的托马斯·曼研究[J].中国图书评论,2014(4):103-111.[82]范蕊.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诗歌与肺病的互动关联[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63-70.[83]张玉能.托马斯·曼论小说艺术[J].文艺理论研究,2015(1):37-41.[84]RichardSheppard.RealismPlusMythology:aReconsiderationoftheProlblemof“Verfall”inThomasMann’sBuddenbrooks[J].ModernLanguageReview,1994,89(4):916-941.[85]SaraDanius.NovelVisionsandtheCrisisofCulture:VisualTechnology,Modernism,andDeathinTheMagicMountain[J].Boundary2,2000,27(2):177-211.[86]IrinaKuznetsova.ThePossessed:TheDemonicandDemonizedEastandWestinThomasMann’sDerZauberbergandDostoevsky’sDemons[J].GermanQuarterly,2012,85(3):275-294.[87]DacrcyGauthier.Taken-AwaytoMann'sMagicMountain[J].UniversityofTorontoQuarterly,2014,83(3):678-686.[88]DonnaK.Reed.TheDiscontentsofCivilizationinWutheringHeightsandBuddenbrooks[J].ComparativeLiterature,1989,41(3):209-229.[89]JocelyneKolb.ThomasMann’sTranslationofWagnerintoBuddenbrooks[J].GermanicReview,1986.61(4):146-153.[90]EstherK.Bauer.PenetratingDesire:GenderintheFieldofVisioninThomasMann'sDerZauberbergandChristianSchad’sGraftSt.Génoisd’Anneaucourt[J].Monatshelfte,2009,101(4):483-498.(四)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91]黄晓洁.论《浮士德博士》中的疾病意象[D].华中师范大学,2015.[92]王静.《魔山》“梦”话《魔山》[D].集美大学,2012.[93]袁梅.迷茫时代的精神探求与升华——托马斯·曼长篇小说《魔山》中的人文精神[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5.[94]徐烨.市民时代的艺术浪子——论托马斯·曼小说中的“艺术家困境”[D].华东师范大学,2007.[95]杨宏芹.试论托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中DASDÄMONISCHE的意义[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96]温存逸.穿梭中的卡斯托普——《魔山》无处不在的象征和对话[D].四川大学,2007.[97]苏堃.托马斯·曼“艺术家”小说研究[D].苏州大学,2001.博士学位论文:[98]张珊珊.20世纪初期德语文学中的时间——以莱纳·玛丽亚·里尔克的《马尔特·劳里茨·布里格手记》和托马斯·曼的《魔山》为例[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51 致谢三年的硕士生涯至此也就即将画上句号。三年前,怀着不安与期待进入湘大。三年后,这种感情变成了发自肺腑的感谢。感谢季水河老师传授给我们许多文学研究的方法,季老师对待学术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值得我受益终生。而在毕业论文开题和中期检查过程中,季老师对我的论文框架提出的宝贵修改意见,也让我获益匪浅,使得我在撰写论文时少走了许多弯路,提高了论文的质量。感谢王洁群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许多文化知识,这对于我开拓视野、拓展知识面帮助不少。感谢童真老师在欧美文学专题研究上提供给我们颇具新意的教学,不仅使我们对欧美文学有了更原汁原味的感受,而且也提高了我们的英语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童老师对于我们出现的问题总能及时指出,让人如醍醐灌顶,幡然醒悟。感谢李志雄老师传授给我们中西美学比较的方法,拓宽了我们对于美学研究的视野。李老师对待学术有自己的深刻领悟,精益求精,不畏艰难,让人敬佩。感谢宋德发老师传授给我们比较文学理论知识,使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有了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宋老师的课堂,轻松愉悦,风趣幽默,以举重若轻的方式道出学术的精深,这种治学态度值得我们学习。此外,龙慧萍老师对我的论文也提出了不少宝贵的修改意见,让我理清了思路,获益颇多。感谢我的导师何云波教授。何老师对待学术严肃认真,且造诣颇深。在我选题和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何老师提出了许多十分有益的建议,让我在撰写论文感到困惑不解时,总能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之感。硕士就读三年期间,得到过何老师的许多帮助,需要麻烦何老师的次数也不少。但何老师一直为我们着想,急学生之所急,从未有过不耐烦之感,并且总是在第一时间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让我们为之感动,同时也感到敬佩。“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是范仲淹对严子陵的崇高敬意,这也是作为学生的我,对何老师的切身感受。今后,我会以我的导师为榜样,继续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感谢我的研究对象托马斯·曼,他的作品哲理性强,让人回味无穷,使我明白了阅读经典的魅力。而他对待写作孜孜不倦,一生笔耕不辍的毅力,更是让我敬佩不已,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感谢我的父母,他们一直是我的正能量来源,让我始终积极向上,乐观坚强。养育之恩无以为报,希望自己的成长能无愧于他们的付出。52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个人简历:[1]2009年9月-2013年6月,就读于兰州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2]2014年9月-2017年6月,就读于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1]李双任.日暮乡关何处是——试论乔伊斯、白先勇和鲁迅对故乡人精神的书写[J].鸭绿江.2015(5):1609.[2]李双任.复调理论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的主人公[J].青春岁月.2015(9):24-25.5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