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初体验——外架学习心得

新员工初体验——外架学习心得

ID:7604718

大小:48.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2-20

新员工初体验——外架学习心得_第1页
新员工初体验——外架学习心得_第2页
新员工初体验——外架学习心得_第3页
新员工初体验——外架学习心得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员工初体验——外架学习心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员工初体验——外架学习心得一、学习前的困惑与迷茫谈起外架,让我最先想到的就是剪刀撑和安全网,在大学学习《建筑施工技术》的时候也接触过;它们在现场也最直观,相对比较容易接受;对于后面接触的大横杆、小横杆、扫地杆、连墙件等就是一团雾水了,在现场初看的时候什么都看不懂,就是一外行人。记得师父第一次带我去现场的时候看的就是外架,给我讲了外架的基本组成并且在现场都一一介绍了这些构件的应用部位,也是这个时候对这些构件有了初步认识。同时,这次还学习了纵距、步距、横距的概念;简言之:纵距是指脚手架相邻立杆之间的距离(一般取1.3m

2、-1.5m);步距是指脚手架上下水平杆之间的距离(一般取1.5m-0m);横距是指脚手架横向相邻立杆之间的距离(一般取800mm)。可以说这些概念的理解在当时也都是懵懵懂懂的,印象不是特别深刻,真正的理解是在绘图之后。这过程算是外架绘制的第一步,虽然还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绘图思路,有许多的困惑和不解,但相信这是绘图开始的关键一步。二、学习中的请教与摸索1、学会看施工图第4页外架绘制前,首先要学会看懂结构图,关键是结构的外形特征,要学会观察上下结构外边线是否一致,找出结构存在凸出或凹进等特殊部位,根据结构的实际变化确定出

3、外架的布置位置。对于在T2办公楼外架平面布置图绘制过程中,我就出现了2次大的失误:第一次是对T2办公楼结构图外边线位置确定不准确,忽略了结构最外边一层挑板,直接导致外架的定位错误。第二次是由于裙楼和主楼分开施工,外架要分开搭设,自己就直接以主楼结构外边线来确定外架位置,而忽略了此处有变形缝的影响,正确的应该是以变形缝为划分依据,确定其外架的平面位置。2次失误都因为对图纸的不熟悉,了解不够全面,造成外架定位错误,直接导致布置图重新绘制。2、外架平面布置图绘制前面学会看懂结构图可以说是绘图的前提,接下来就是绘制外架平面布

4、置图:第一点:确定外架离结构边的距离,即双排脚手架内侧钢管离结构边的距离,一般取200mm,T2办公楼绘制时考虑幕墙安装取350mm。第二点:大横杆绘制。采用双排脚手架,绘制出2根大横杆,选用Φ48.3×3.6的钢管,其间距为800mm。第三点:立杆和小横杆位置和根数的确定。通个师父所教的(4n+1)的计算公式来确定每根立杆和小横杆的间距。说明:这个计算公式主要与剪刀撑的布置有关,剪刀撑一般4步4跨布置一道,且成45°斜角;简言之就是在同一个方向剪刀撑的个数要满足4n,立杆的根数要满足4n+1,同时还应控制好立杆与立

5、杆之间的间距在1300-1500mm之间。通过计算可以准确布置好每根立杆和小横杆,不仅能满足脚手架搭设规范要求,还能到达外架布置的美观效果。第4页3、外架剖面和立面的绘制第一点:确定外架搭设的高度。根据T2办公楼的立面结构形式考虑到1-5层可搭落地式脚手架,其他搭设悬挑脚手架。在绘制首层落地脚手架的时候,对于室内标高和室外标高的不太理解,无法确定落地脚手架的起点位置,通过请教泽哥并结合地下室室外顶板结构图,确定了首层外架搭设的位置和高度。第二点:在剖面绘制中,确定好一段外架的搭设高度后,按1820mm步距布置好高度方

6、向的水平杆,注意先在起始200mm高的位置绘制一道扫地杆,还应绘制出连墙件。第三点:立面图的绘制重点在于剪刀撑的布置。剪刀撑4步4跨为一道,且沿长度和高度方向连续布置,要求剪刀撑的交叉点与水平杆和垂直杆的中点相交成45°斜角。绘制初,剪刀撑的布置没有规律,交叉点也没有与水平杆和垂直杆的中点相交,出现了很多错误,在通过师父指导后,并且观察了现场布置好的剪刀撑效果,一步一步掌握了剪刀撑的布置原则和画法。4、重难点问题突破对于这次外架布置图绘制,重难点在于悬挑脚手架的布置。首先在绘制前我对悬挑脚手架完全没有概念,也就无从下

7、手。在一步步了解和现场学习后,有了初步概念。其绘制的基本原则不变,重点在于根据结构形式确定其悬挑的部位、所在楼层及悬挑脚手架搭设的高度。对于工字钢长度的确定,先确定工字钢悬挑段长度:L1=结构悬挑长度+外架离结构边长度+2立杆之间的横距+100,再通过1.25L1计算工字钢的锚固长度L第4页2,其锚固长度L2取值应不小于1.25L1。固可得出所用工字钢的长度。难点在于阴阳角处工字钢搭接部位的处理,应保证每根立杆落在悬挑工字钢上,不落空。三、学习后的思考与总结通过这次外架的学习,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1、

8、自己的专业知识严重不足,在后期需更多的时间加强学习;2、思考问题不够全面,绘图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比较多;3、看施工图时不细心,不会看图,不能很好的将结构、施工图连贯,识图能力不足;由深圳经理部嘉里前海项目供稿)第4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