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ID:7606130

大小:47.1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2-20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_第1页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_第2页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_第3页
资源描述: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题目名称:无为之教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初探学生姓名:胡德华学号20**061326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专业年级:20**级汉语言文学指导教师:黄卫副教授填写20**-4-8(此为开题报告格式,学生按此表填写或打印,原件交指导教师经审定后交学院统一存档)一、选题的根据:1)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2)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1.传统语文教学使得师生在课堂中均处于被动地位,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不高。寻求一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成了现

2、代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作者从新形势下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无为之教的策略,并研究了采取无为之教的原因,分析了当前课堂教学中无为之教实施的状况和原因,最后重点探讨了实施这一策略的原则和策略!不可否认,迄今为止,完整、系统地用纯理论来论述无为之教的并不多见,但无为之教也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西方,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杜威的民主教育思想和儿童中心论以及中国孔子的“因材施教”法,老庄的“无为而治”和“北魏南李”(魏书生和李镇西)教学法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与无为之教相通或类似。笔者在详阅其它相关资料,并借鉴成功的教育典范的基础上,运用

3、综合、提炼、类比等方法完成了此文的创作,意义深远!第3页二、研究内容:拟将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阐释无为之教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第二部分分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无为之教的必要性、优越性和可行性。第三部分指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无为之教的现状及其造成现状的原因。第四部分探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无为之教的原则与策略。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一)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教育实习)。3.调查研究法。(二)可行性分析1.符合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现代教育的“主导”、“主体”理论3.符合辩证唯物主

4、义的内外因辩证关系4.成功的教改经验和先行者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四、进程安排和采取的主要措施:31--320广泛搜集材料,确定论题范围,最终确定论题,撰写开题报告。进行开题报告,并认真听取答辩组老师的意见。320--47围绕选题,撰写提纲,并完成初稿,并交指导老师审阅。47--423充分听取指导老师的建议后,修改论文,完成二稿。423--430在老师指导下,在二稿的基础上对论文的各个方面,尤其是论文格式规范予以完善,基本定稿。51以后准备论文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1.韦志成。语文课程教育学武汉:华中师范

5、大学出版社,2003.第3页熊生贵。理想的语文课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3.张鹏举。颜振遥初中语文自学辅导教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4.蔡澄清、张鹏举、陈军。蔡澄清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5.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6.陈梦稀。现代教育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7.纪大海。教育漫语:现代教育生活的领悟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8.阎广华。“无为”而教:网络环境下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另类”谋略电化教育研究,20**9.李镇西。民主与教育:一个中学教师对民主

6、教育的思考四川: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B、A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第3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