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公务员申论模拟考题:告别“跟风” 走向成熟

2019公务员申论模拟考题:告别“跟风” 走向成熟

ID:76112842

大小:11.3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1-14

2019公务员申论模拟考题:告别“跟风” 走向成熟_第1页
2019公务员申论模拟考题:告别“跟风” 走向成熟_第2页
2019公务员申论模拟考题:告别“跟风” 走向成熟_第3页
2019公务员申论模拟考题:告别“跟风” 走向成熟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9公务员申论模拟考题:告别“跟风” 走向成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9公务员申论模拟考题:告别“跟风”走向成熟出国留学网整理了2019公务员申论模拟考题:告别“跟风”走向成熟,此申论考题倡导理性对待跟风,坚守自己,学会“辨风”、“选风”。更多资讯将持续更新,敬请及时关注本网站。2019公务员申论模拟考题:告别“跟风”走向成熟【给定资料】材料4暑期来临,日益升温的“报班热”让孩子们本该无忧无虑的假期变得紧张而忙碌。不少家长“跟风”,给孩子报了特长班、兴趣班、课外辅导班等等。荧屏上的相亲交友类节目大战愈演愈烈,多家卫视相继播出相亲或者交友类节目,一轮“相亲热”席卷荧屏。近年来,媒体选秀节目从未冷却,从“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到各行各业

2、、各种角色纷纷“选秀”,“选秀热”进入了全面开花阶段。一股“全民养生”的热潮炙浪逼人。五花八门的养生学说见诸各种媒体,名目繁多的养生书籍充斥图书市场。养生,已成为人们时下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并以一股强大的磁力影响着百姓的日常生活。此外还有集资热、股票基金热、买房热、文凭热等,常常是一风未止一风又起。据某网站问卷调查显示:七成以上的受调查者认为时下跟风程度“非常严重”,表明随大流、跟风已成为一种普遍心态,跟风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专家认为,跟风现象折射了社会转型期的浮躁心态,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社会群体心理“亚健康”的表征。有研究者撰文指出,如果说跟风来自于人们对各类专家的依赖

3、,那么,不难想象,这种“依赖”恰好凸显了当前人们的一种“预先失败”的窘况。文章中引用了英国学者吉登斯在《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一书中的相关阐述,试图把现代人所面临的心理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吉登斯指出“在晚期现代性的背景下,个人的无意义感,即那种觉得生活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的感受,成为根本性的心理问题。”在吉登斯看来,现代社会中任何个人的行为都必须参照一种专家系统才可以实现。换言之,人们越来越相信现代社会的专家指导系统,在做任何活动之前,总要去参考各种各样的指导意见,并找到行为的依据,离开了这个专家系统,个人将迷失在社会当中,一事无成。比如,我们去买衣服,表面看起来,这是一

4、个纯粹的个人行为,买什么衣服,选什么品牌,完全由个人的喜好所决定。但是,在今天,任何购买行为都已经深深地和各种各样的广告连接在了一起。广告,无形中就成为了现代人生活中重要的“指导系统”。事实上,广告无意于担当这一功能,但是在纷繁复杂的商品世界中,它确实为现代人提供了辨别和追寻自己需要的物品的中介──从这个意义上说,广告也成为现代人自我辨认的一种曲折的形式。这无疑会对人们自主选择能力带来巨大的冲击。在任何属于个人的行为当中,都隐藏着一个他人的选择、他人的要求、他人的想象。因此,它会使相当一部分人成为脱离了庞大的文化系统而难以生存的族群。隐藏在这种生存的想象性对抗背后的,则是

5、人们期待权威的心态。当人们无法获得真实世界的全部信息,就只能想象性地获得这种信息──这就有了对于大众文化媒介的依赖。跟风现象之所以在今天以如此空前规模的形式盛行,也正是这种媒介依赖的结果。斯图亚特·霍尔曾这样描述现代社会:大众传媒通过生成知识和影像,给大众提供一个认识外部世界的通道。在社会高度发展、信息丰富芜杂以及生活形态多样变迁的同时,世界也在一定程度上变得破碎、凌乱和神秘,而大众传媒恰好掩盖了这种破碎、凌乱和神秘。大众传媒总是向我们呈现出世界的完整面貌,让我们觉得生活在一个充满了广告画面一样温暖的世界之中。就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言,大众媒介承担了一个“专家指导系统”的角色

6、。一时间,所谓的养生专家“走红”各家电视台;隔夜水可以还阳养肾、活吃泥鳅可以治病……几乎最时髦的养生术,都是以对科学主义的文化体系进行颠覆甚至戏弄为前提的。这种反科学主义的冲动背后,则是人们对“媒介”的过度依赖。公众的生活知识,总是通过大众媒介获得,于是许多人也就把大众媒介专家作为自己生活方向的指路人。材料5某网站开展了一场关于“跟风”现象的讨论,引起了网民的热议。有热心网民将数量庞大的跟帖中的“精华”整理如下。甲:我就上过所谓养生专家的当,曾经对各种各样的“养生经”深信不疑。有一次挂了一个养生专家的门诊,仅挂号费就花了我2000元。结果,在从书店里买到的最普通的养生图书

7、中一查,原来专家给我的建议全是从里面抄的。乙:我也买了不少养生书籍,有一本图书的广告特别吸引人:一本可能让您多活几十年的书!一本可能让您少花几十万的书!这两句广告语真的是说到了中老年人的心坎上。被“看病难”“看病贵”所困扰的中老年人觉得,如果买一本30多元的书就能达到永葆健康的目的,谁不会买一本?看到邻居买、同事买、亲戚朋友买,出于从众心理,自己也唯恐“落伍”。大家都这样做,自己也这样做,才不会感觉到舆论压力。丙: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给国人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机会,但同时也催生了从未有过的竞争与生存压力。追逐名利的人越来越没有耐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