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精选

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精选

ID:7652006

大小:39.86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2-21

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精选_第1页
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精选_第2页
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精选_第3页
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精选_第4页
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精选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精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精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主要由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构成。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为了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为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根据我校已有经验,经学校行政研究,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希全校各部门认真执行。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执行《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以教育要“三个面向”和“

2、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其它课程的实施,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一代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能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服务学习的体验,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实践与服务技能,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具有关注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因而必须全校高度重视,寻求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切实实施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二、课程内容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内容。   我校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应基于学生自身

3、兴趣,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确定课题,开展研究学习活动:   1、人与自然: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提出课题,如宝应环境生态保护、宝应各种资源能源的综合循环利用、地方小气候、宝应地理等。   2、人与社会:从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提出课题,如校规校纪、社群关系、人群心理、地方社会各阶层分布的调研分析、小城镇规划、农村地区交通状况调查、地方法制、地方人口与经济发展、地方贸易与市场调研等。   3、历史文化:从人的发展与历史文化的关系角度提出课题,如乡土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历史遗迹、历史名人、地方传统美德、地方传统与现代文明、地方文艺等。   4、

4、个人发展:从关注个体成长的角度提出课题,如同学交往、学生消费、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班级文化、青春期行为方式等。   5、跨学科综合:从科学技术与时代发展角度提出课题,这类课题与中学学科知识有一定的联系,但需要多学科参与,如遗传与化学、纳米技术、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基因工程与克隆技术等。 (二)社区服务活动的主要内容。   1、社区文化活动:包括社区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如法制宣传、社区环保与卫生宣传、社区科普活动、电脑培训、助学帮困、拥军拥属、社区文娱活动等。   2、社区环境建设:包括参加社区内力所能及的物质文明建设活动,如社区环境卫生维护、绿地领养、

5、社区板报橱窗制作、社区扫盲、社区交通秩序维护及其他志愿活动。   3、社区管理见习活动:体验社区干部工作,调查社区社情,参与社区规划,提出社区建设合理化建议,参加社区警校共建活动等。 (三)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   1、校内服务性劳动:如日常劳动卫生工作、日常生活技能竞赛活动和以行政班为单位的校内实践活动等。   2、军事训练活动:高一新生参加为期一周左右的军事知识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国防意识和纪律观念的养成教育。   3、专题参观考察活动:本地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生活、风土民俗、教育卫生、环境保护情况等。   4、德育基地活动:利用宝应县丰富的德育资源,利

6、用法制教育基地、历史文化教育基地、科技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现代工业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实践活动。   5、组织春游活动,以参观周恩来纪念馆为主和步行去白鹿岛生态园为主。 三、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教科室、教务处、总务处、校团委主要负责人以及各年管会主任、学生会主席和校外专家等组成的领导小组,组织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总方案和实施计划,以年管会为基本单位,成立学生选题指导委员会、社会实践活动工作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考核组等,协调与家长委员会、社区有关部门机构的关系,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四、实施方案 (一)研究性学习 1、课

7、程设置   每一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为3个学分,必须在学校统一安排的课时内完成,原则上每学期必须完成一个课题,并记载入“学生学习报告单”。高一、高二分别为6个学分,高三为3个学分。   各年级研究性学习课时安排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上半学期每周安排一课时,下半学期集中安排四天,期末一天进行学习活动成果展示,一学期共54课时。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建议如下: ①相关辅导 ②成立课题小组,设计修改课题实施方案 ③实施研究方案,完成课题报告 ④成果展示,课题评价 ⑤结题 2、课题研究的组织   考虑到我校的实际状况,学校不提倡采用个人独立研究,鼓励学生自由结合成立研究

8、小组,每组人数一般在5—8人左右,设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