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春望教学设计

初一语文春望教学设计

ID:7714487

大小:3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2-23

初一语文春望教学设计_第1页
初一语文春望教学设计_第2页
初一语文春望教学设计_第3页
初一语文春望教学设计_第4页
初一语文春望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一语文春望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初一语文春望教学设计《春望》教学设计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李树锐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杜甫的文学常识及时代背景;熟读并背诵全诗2、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人描写的情景,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习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研讨课型:新授课课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释题导入:这首诗是至德二年三月杜甫困居长安时写的,为忧乱伤春之作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领读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3、杜甫,字子美,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襄阳人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著名作品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后人称

2、其为“诗圣”,著有《杜工部集》4、选自《杜工部集》唐肃宗至德元年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虏,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5、学习生字: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6、学生齐读并背诵这首诗三、细读品味: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望中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树木苍苍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本是娱人之物,这里为什么会使诗人“溅泪”“惊心”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

3、作–独家原创8/8★精品文档★?明确:这是因为作者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使诗人反而坠泪惊心用反衬手法,更加突出忧国忧民、思念亲人的深沉感情此句互文见义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诗人这一年刚45岁,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四、合作探究:如何理解《春望》一诗中诗人当时的形象?明确:读了全诗,我们仿佛看到诗人站在残破的长安城中,目睹春花,耳闻马鸣,感伤国事,思念妻儿,潸然

4、泪下他希望战乱早日平息,他盼望得到妻儿的消息他抓了抓那因忧伤而日渐稀少的白发,发现少得都有些插不住簪子了一位思家恋国、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五、教师小结:这首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无处不表现出诗人忧国思家之情诗人看到长安城破败的景象,想到连绵不断的战争,怎能不产生忧国忧民之情诗人满头白发如霜雪,因焦虑忧思而频频搔首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作者并未直接陈述,而是用“愁白头,搔更短”形象地将抽象的感情表达出来这首诗描写了被叛军占领的春城的破败景象,表达了作者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七、

5、板书设计:春望翘首望景——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8/8★精品文档★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低头沉思——心念亲人、充溢离情————感时恨别、忧国思家《春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2.加强朗读教学,激发学生想象力1、了解诗中借景抒情的手法2、在反复朗读中对名句深入理解,品位诗歌的美点;3.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理解诗歌表达的感时伤怀、忧国思家的感情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培养学生从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2

6、.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一、导入课文以对联“人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导入了解作者及诗歌创作背景,知人论世二、初读诗歌感知诗情三、再读诗歌品味诗句揣摩诗意品味诗情从,我读出了(读诗的方法:抓关键词,通过关键词构建画面,由画面表述引导到作者的心情,体会诗歌的精妙)如:对“破”、“深”蕴含情感的理解四、研读探究:“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8/8★精品文档★其含义有两种解说:一说这是对比写法,诗人为国家残破和亲人离别而伤愁,所以看见繁花烂漫,反使之痛苦流泪,听到鸟鸣也感到心惊.另一说是以花鸟拟人,因感时伤乱

7、,花也流泪,鸟也惊心.你选哪种解释,说说原因五、体会诗歌情感,深情朗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1、本诗写了作者听到胜利的喜讯后怎样的心情?2、一悲一喜,但却表达了作者同样的思想感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小结:和同学共赏: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七、作业布置:我国古代有很多爱国的诗文,搜集古诗中爱国诗句念亲人境《春望》教案商水县姚集一中:李强一.导入:走进唐诗,就是走进一个神奇迷人的王国那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