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十册 教学设计 养花

小学语文第十册 教学设计 养花

ID:7774246

大小:3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2-25

小学语文第十册 教学设计 养花_第1页
小学语文第十册 教学设计 养花_第2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第十册 教学设计 养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养花》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工夫、置之不理、三年五载、循环、自生自灭、一来二去、门道、昙花、秉烛夜游、见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养花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3、能从课文中找出点明中心的句子,并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表现中心的。教学重点:  知道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及养花带来的乐趣,以及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中心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板书:13养花。质疑预设问题:谁养花?养什么花?养花

2、有什么好处?二、学生带问题自读课文。三、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课文。2.谁养花?有关老舍你知道多少?介绍老舍、老舍养花  本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 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开始用白话文创作。1937年,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在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还创作了《方珍珠》、《龙须沟》、《月牙儿》、《西望长安》、《茶馆》、《四世同堂》等剧本和小说。曾获“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关于老舍养花,是从33岁结婚组织家庭后开始的。解放以后,自

3、己有了固定的住所,兴趣就更大了。老舍先生特别爱养菊花,经常与爱养花的朋友互相交谈,致使花的品种达到100多种。大风、暴雨来临,全家就抢救花草。到了群花盛开的时候,老舍先生总是邀请好友前来饮酒、赏花,他觉得这是非常有乐趣的事。3.养什么花?那一段写了?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相机理解“奇花异草”。4.作者在养花中得到了甚么乐趣?学生回答,齐读最后一段。教师板书四、  1、请你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养花的乐趣的?(学生列提纲,教师巡视,发现问题随机解决。)请同学按提纲上的内容读一读相关的段落。 2、请你再默读课文,举例说一说,课文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

4、具体的,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自读——批注——讨论——交流)点拨:  (1)为什么只养好种易活,自己能奋斗的花?什么叫“奇花异草”?  教师:这与老舍的性格有关,对花草提出了一个内在的标准,不追求外形大小,色香,要自己奋斗。老舍的一生就是勤勉奋斗的一生。  有感情地朗读。养花的乐趣是什么?(人生启迪:勤勉奋斗。)  (2)“多么有意思”指什么?(在养花实践中摸到门道,花养得很好。)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用一句话归纳作者在养花中得到了什么?为什么养花能得到知识?  (花种类不同,习性不同,对自然环境与管理要求不同)养花的乐趣在哪里?(增长知识) 

5、 (3)作者的收获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只有按规律办事,花才能养活,只有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才能摸到门道,增长知识。)  (4)“这多么有意思呀!”指什么?养花的乐趣在哪里?  (养花须付出劳动,但有益身心,有所收获。)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板书:付出劳动,有益身心。  (5)那么养花的乐趣是什么?(板书:有喜有忧)  “喜悦”是乐趣,那么“忧”也算乐趣吗?  (养花有喜有忧,生活中有成功也有失败,这样才是有趣的人生,无忧只有喜,生活平淡无味。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奋斗。)  (6)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与前面几段有什么关系?(分、

6、总),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  (照应)养花的乐趣是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3、自己背诵喜欢的段落。三、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总结养花的乐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找出中心句。(第7自然段)  2、从《养花》中,你对老舍有什么了解?(热爱生活,热爱劳动,探求知识,积极奋斗。)  3、投影出示本课的提纲:  文章中心: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材料安排:  1、把养花当作乐趣。  2、分述养花的乐趣:  ①养自己能奋斗的花——人生启迪  ②养花要摸门道——增长知识  ③养花要付出劳动——有益身心

7、  ④养花使人喜悦——有喜  ⑤养花使人忧伤——有忧  3、总结养花的乐趣。四、学习课文写法,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写一个片段。要写出它的特点和你为什么喜爱它  1、说说你喜欢的花草有哪些。  2、说说这些花草的特点。  3、比较一下哪种花草最有特点,然后说说你为什么喜爱它。  4、构思。  5、写出来。附:板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