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及其分类研究

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及其分类研究

ID:77832765

大小:1.35 MB

页数:77页

时间:2024-02-06

上传者:笑似︶ㄣ無奈
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及其分类研究_第1页
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及其分类研究_第2页
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及其分类研究_第3页
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及其分类研究_第4页
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及其分类研究_第5页
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及其分类研究_第6页
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及其分类研究_第7页
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及其分类研究_第8页
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及其分类研究_第9页
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及其分类研究_第10页
资源描述:

《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及其分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及其分类研究专业名称:工程管理作者姓名:林雪指导老师:王雪青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及其分类研究TheIdentificationandTypologyofProfessionalDeviantBehaviorsofConstructors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工程管理作者姓名:林雪指导教师:王雪青教授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2013年12月 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天津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我是爱天大的!!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天津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特授权天津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 中文摘要建造师作为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直接负责人,其不良行为不仅对建筑企业,而且对工程项目及其众多利益相关者造成严重的危害。但现阶段对建造师不良行为的研究较为零散,理论基础匮乏。因此论文引入偏差行为定义,以“行为内涵界定——分类结构构建——行为现状调查”的研究思路对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及其结构进行研究:由理论分析得出建造师作为企业职工及职业人员具有受聘于企业、受制于政府、受信于公众的多重角色属性,依次识别出偏差行为的边界包括组织约束、法律法规约束以及职业道德约束,并结合建造师职业特点,从行为主体、客体、性质、结果的系统角度对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内涵进行界定;根据得出的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约束及定义,通过访谈调查法、文献归纳法以及基于网络的头脑风暴法,分别从建筑企业、政府以及公众的角度识别出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常见表现形式共36个。通过各职业偏差行为之间的异同,采用MDS结构分析方法,构建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空间维度结构,其中两个维度分别为“内部性-外部性”、“道德层面-制度层面”,四个类别为“工程破坏行为”、“内部失范行为”、“工作失德行为”和“职业失德行为”;依据得到的分类结构编制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度量量表,通过预调查和前导调查对量表进行逐步修订,并验证其信度效度均在可接受范围。以此量表为测量工具,对来自北京、天津、广州、南京和重庆的建造师样本的职业偏差行为现状进行调查,并通过“以高频行为分布图例进行宏观层面的维度分析、以“钻石模型”进行中观层面的类别分析、以具体行为得分进行微观层面的行为分析”的系统分析框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最后给出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治理的对策建议。关键词:建造师;偏差行为;不良行为;MDS分类 ABSTRACTConstructorsaredirectlyresponsiblefortheconstructionprojects,andthebadbehaviorsofwhomayexertsignificantlyharmfulimpactsontheconstructioncompanies,aswellastheprojectitselfandrelatedstakeholders.However,theresearchesonbadbehaviorsofconstructorarepresentlyscatteredandsufferapaucityoftheoryfoundations.Therefore,thisstudyintroducestheconceptofdeviantbehavior,followtheresearchframeworkas“definitethebehaviors—constructthetypology—investigatethesituation”,tostudyontherecognitionandtypologyofprofessionaldeviantbehaviorsofconstructors:Throughtheoreticalanalysis,itcouldbedrawnthatconstructorsactmultiplerolesastheyareemployedbytheorganization,regulatedbythegovernment,andtrustedbypublic,asaconsequence,theirbehaviorsarerestrainedbyorganizationsrules,lawsandtheprofessionalethics,shapingtheboundofconstructors’behaviors.Thenthedefinitionisdrawnfromsystematicperspectivesincludingbehaviorsubjects,objects,natureandoutcomes.Accordingtothedefinition,themanifestationsofprofessionaldeviantbehaviorsofconstructorsarerecognizedthroughinterviewsurvey,literaturereviewandbrainstormbasedoninternet,fromconstructioncompanies,relatedgovernmentdepartmentandpublicrespectively.Alistof36professionaldeviantbehaviorsarecollectedandcategorizedintoatwo-dimensionaltypologythroughMulti-dimensionalScalingbasedonthedifferencesbetweenthebehaviors.Onedimensionis“Internal—external”,andtheotheris“ethical—institutional”,andfourcategoriesis“counter-productivebehavior”,“internalanomiebehavior”,“unethicalworkbehavior”,and“unethicalprofessionalbehavior”.Thescaletomeasureprofessionaldeviantbehaviorsofconstructorshasbeendesignedonthebasisofthetypology,andmodifiedstepbystepthroughthefeedbacksfrompre-studyandpilotstudy,andthereliabilityandvalidityisacceptableaswell.Usingthisscaleasthemeasurementtoinvestigatethecurrentsituationofprofessionaldeviantbehaviorofconstructors,andthesampleisemployedconstructorsworkinginBeijing,Tianjin,Guangzhou,NanjingandChongqing.Andtheresultsareanalyzedthroughaframeworkasmacrodimensionalanalysisfrom frequencydistributionparadigm,mesocategoricalanalysisof“DiamondModel”,andmicrobehavioralanalysisfromthescoreofspecificbehaviors.Atlast,strategiesandadvicesforthegovernanceofprofessionaldeviantbehaviorsofconstructorsisproposedaccordingtotheresearchresults.Keywords:Constructors;deviantbehaviors;badbehaviors;Multi-dimensionalscaling 目录中文摘要..................................................................................................................................................3ABSTRACT............................................................................................................................................4第一章绪论............................................................................................................................................11.1研究背景.......................................................................................................................................11.1.1建筑市场的规则变迁——社会失范论................................................................................11.1.2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人才战略.....................................................................................11.1.3建造师的职业角色——多重约束.........................................................................................21.2文献综述.......................................................................................................................................41.2.1建筑市场个人不良行为........................................................................................................41.2.2偏差行为的演化过程.............................................................................................................51.2.3偏差行为现状、分类及测量.................................................................................................71.2.4文献评述................................................................................................................................81.3研究内容与意义...........................................................................................................................91.3.1研究内容................................................................................................................................91.3.2研究意义..............................................................................................................................101.4研究方案.....................................................................................................................................101.4.1总体研究思路.......................................................................................................................101.4.2技术路线...............................................................................................................................10第二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约束与内涵......................................................................................132.1建造师职业角色.........................................................................................................................132.1.1建造师的多重角色..............................................................................................................132.1.2组织约束...............................................................................................................................142.1.3职业约束...............................................................................................................................152.2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内涵描述..............................................................................................192.2.1行为主体...............................................................................................................................192.2.2行为客体..............................................................................................................................202.2.3行为性质..............................................................................................................................202.2.4行为结果..............................................................................................................................212.3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特征与定义..........................................................................................212.4本章小结......................................................................................................................................21第三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识别与分类......................................................................................223.1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表现形式识别......................................................................................223.1.1企业角度职业偏差行为识别...............................................................................................223.1.2政府角度职业偏差行为识别..............................................................................................233.1.3公众角度职业偏差行为识别..............................................................................................253.1.4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表现形式汇总..................................................................................273.2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分类.....................................................................................................29 3.2.1分类方法...............................................................................................................................293.2.2分类过程...............................................................................................................................293.2.3分类结果...............................................................................................................................363.3本章小结.....................................................................................................................................37第四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量表设计..............................................................................................384.1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量表设计原则..........................................................................................384.2量表设计过程.............................................................................................................................384.3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量表编制.................................................................................................394.3.1量表调查背景确定...............................................................................................................394.3.2量表架构拟定......................................................................................................................394.4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量表检验.................................................................................................414.4.1预调查和前导调查..............................................................................................................414.4.2量表信度检验......................................................................................................................414.4.3量表效度检验......................................................................................................................424.5本章小结......................................................................................................................................43第五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445.1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正式调查.................................................................................................445.1.1样本......................................................................................................................................445.1.2调查过程..............................................................................................................................445.1.3结果......................................................................................................................................455.2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分布图例..................................................................................................475.3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钻石模型”..........................................................................................485.4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系统分析框架..........................................................................................495.5建造师职业偏差治理对策分析..................................................................................................515.5.1建造师“执业人员”转为“职业人员”...........................................................................515.5.2完善建造师职业道德体系...................................................................................................525.5.3转变建造师行为监管模式...................................................................................................525.6本章小结......................................................................................................................................53第六章结论与展望..............................................................................................................................546.1主要研究结论..............................................................................................................................546.1.1界定了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内涵及定义...........................................................................546.1.2识别了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主要表现形式及其维度结构...............................................546.1.3提出了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度量和分析框架...............................................................546.2主要创新点..................................................................................................................................556.3研究不足及展望..........................................................................................................................55参考文献................................................................................................................................................56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61 附录一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差异分析问卷(部分图示)..............................................................62附录二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结构维度命名问卷..............................................................................63附录三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测量量表..............................................................................................64致谢........................................................................................................................................................68 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1.1.1建筑市场的规则变迁——社会失范论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市场的交易规则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理念发生了交汇与冲突,意识形态的统一性和稳定性受到冲击,意识形态出现多样化趋势,拜金主义和机会主义占据了一定的位置,人[1]们的行为趋向功利和实用主义,一切以目的为根本,而不顾手段如何。R.K.Merton的社会失范论提出,在新社会规范取代旧社会规范的过程中,就会产生社会失范,规范对行为的约束力减弱甚至失控,人们认为通过正统的手段没办法达到正统的目标时,就会导致失范性紧张。这样的意识形态表现在建筑市场,会使建造师在潜意识中否认规范的作用,从而采取绕开规则或采取变通行为[2]创造“潜规则”,出现了规范的二元性,使规范失去效用。另外建筑市场具有透明度较低、合同交易额大、市场主体关系复杂、合同履1行期长等特点,透明国际(Transparencyinternational)2012年度报告揭露,在19个商业领域中,建筑业贿赂指数最高,紧随其后便是房地产业。建筑市场的寻租空间增大,为追求潜在利益而产生机会主义行为的诱因也随之增加,导致建造师不良行为频发,如虚假资质,贪污受贿,偷工减料等,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进度、工期,甚至造成环境破坏以及安全事故。同时这些不良行为具有主观性、隐蔽性以及扩散性等特点,会逐渐从隐蔽到公开,从少数人到多数人,由反感到认同,由个体行为转变为集体行为,亟需给予关注和控制。因此,对建造师的不良行为进行科学揭示,从而为建造师的职业行为规范化治理提供理论基础,是当前工程建设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1.1.2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人才战略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建筑企业逐渐进入国际市场,加入了愈演愈烈的国际竞争,竞争实质也从传统的物质资本竞争过渡为人力资本的竞争。从图1-1可以看出虽然我国的国际承包额在逐年增长,但实际增长速度却已开始呈下降趋势,正是因为我国建筑业仍处于传统粗放的经营模式,忽略了要发展建筑产业人力资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暂时未能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态势。1资料来源于透明国际(Transparencyinternational)网站:http://www.transparency.org/1 第一章绪论140.0060.00120.0050.00100.0040.0080.0030.0060.0020.0040.0020.0010.000.00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注:柱形图表示我国年国际承包额(十亿美元),折线图表示增长速率(%)图1-12001-2012年我国建筑业年国际承包额增长趋势从企业的角度讲,建造师在项目上的不良行为,不仅会对建筑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也会导致建筑企业的声誉降低,不利于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降低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因此,提高我国建筑企业“软实力”,培养和激励适合企业和社会需要的职业人员,发挥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建筑企业综合实力,才能实现企业自身利润最大化,实现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提高。从行业角度看,现阶段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采取建筑市场职业人员行业协会自治模式,行业协会制定职业人员的准入制度、职业规范和道德准则,并对其进行监督控制。我国实行的则是以政府主导为核心的执业资格认证及管理制度,执业人员职业行为由各地方及中央建设主管部门进行规范和监督。由于我国的执业资格制度工作从无到有刚刚起步,因此许多配套制度尚未形成,如有关的职业道德准则以及管理办法,正处于体制改革的过渡期。探讨我国职业人员管理新思路,完备管理制度,提高执业水平,与国际其他行业协会相互承认资质,使我国的职业人员被国际市场所接纳,是提高我国建筑业国际竞争力的首要任务。1.1.3建造师的职业角色——多重约束注册建造师是指通过考核认定或考试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造师资格证书,并按规定注册,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造师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担任施2 第一章绪论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及从事相关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建设部令[2006]153号)第一章第三条)。截至2013年6月,我国注册建造师人数2达到629511人,其中一级注册建造师281178人,二级注册建造师348333人。建造师则是指是指获得法定注册执业资格并正在从事工程总承包和施工管理关键岗位的职业人员。这里的职业人员是指具备相关的专业技术资格,以委托3人和社会公众利益为导向,提供独立的技术或智力服务的个人。从定义中可以看出作为职业人员的建造师不仅仅需要具有专业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为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服务,特别是社会公众。执业人员与职业人员的区别在于,执业资格的获取仅代表其专业技术背景达到从事相关工作的要求,属于一类执业资质,而职业人员的身份确肩负更为重要的社会责任,属于一定的社会阶层。建造师作为建筑企业在工程项目上的代理人,其作为职业人员的身份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只有在企业中才能发挥其价值,因此他的第一身份是建筑企业的雇员,他需要遵守建筑企业的规章制度,遵从企业的利益诉求。与此同时,建造师作为拥有认证资格的职业人员,又是被政府承认和被公众所信任的职业个体,社会愿意相信他们的专业判断,则需要建造师对社会大群体保有其职业承诺,即需要按照职业规范和职业操守来要求自身。由于建造师的多重身份的存在,与普通员工相比,他具有一定的职业自主权,与独立的职业个体相比,又多了一份组织的层级约束。但有些行为如围标串标,恶意低价中标,使用不环保材料等是企业的不道德决策授意并造成建造师作出这些行为的,若建造师仅遵从建筑企业的约束而不顾其职业操守,便会助长这类职业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因此虽然建造师作为职业个体在组织中生存,但普通的组织规章往往无法达到符合组织诉求和公众利益的多重约束。建造师的职业身份导致了多重约束,多重约束的模糊性又会助长不良行为的发生,因此将职业人员的行为看成一个整体,识别其角色属性,定义其不良行为的边界,不仅关注单一的亚规则,而是建立统一的参考系,全面约束建造师行为,对于提升建筑企业人力资源水平,提高建筑业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资料来源于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中国建造师网:http://www.coc.gov.cn/3职业资质认证指南(DirectiveonRecognitionofProfessionalQualifications,2005/36/EC)3 第一章绪论1.2文献综述1.2.1建筑市场个人不良行为现阶段对于建筑市场中职业人员行为的研究大多将视角放在单一不良行为上,其中关注较多的包括不道德行为,不安全行为,失信行为等。1.不道德行为职业道德行为在建筑市场职业人员行为研究中占较大份额。Jones认为“职业道德”是指商业和职业群体所共有的价值取向,“职业道德行为”是指符合大[3]群体利益,能被社会所接纳的“对”的行为。CharlesVee和C.MartinSkitmore对澳大利亚建筑业职业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所有被调查者都曾见过或经历过不同程度的不道德行为,不公平竞争(81%),玩忽职守(67%),利益冲突(48%),围标(44%),违约(35%),秘密交易(32%),贿赂(26%),环[4]境道德缺失(20%)。另外研究中出现较多的不道德行为有谋标、串标,低价[5][6][7]投标,中标后卖标,不中标者的隐藏费用和报酬,与其他投标人协商后撤[8][9]标等。RichardFellows等人研究了建筑工程简报阶段发生的职业道德行为。[10]HassimA.A.识别出工程招投标阶段可能发生的道德行为。现今建筑市场职业道德主要由各行业协会主导进行治理,许多职业组织如美国的ASCE(TheAmericanSocietyofCivilEngineers)、英国的ICE(TheInstitutionofCivilEngineers)、加拿大的CSPE(TheCanadianSocietiesofProfessionalEngineers)、澳大利亚的AIB(TheAustralianInstituteofBuilding)都发布了各自的建筑行业[11]职业道德准则(codesofethics)。这些道德准则定义了职业人员的角色和责任。2.不安全行为4不安全行为是指违反安全规范并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RafiqM.Choudhry和DongpingFang研究发现建筑工人由于缺乏安全意识、盲目逞能、工[12]作压力、同事态度等原因引发建筑工程场所的不安全行为。JoseL.Melia和MartaBecerril发现不健康行为(如吸烟、酗酒)对工程项目的安全风险产生较[13]大的影响。D.Langford,S.Rowlinson和E.Sawacha在对香港建筑企业调研结果显示安全管理、设备管理、职业规范、职业文化、风险态度和行为管理等都[15]对不安全行为产生影响。BhanupongJ.和BonaventuraH.W.识别出组织中的许多因素都对员工在工程项目中的不安全行为有影响,并通过在泰国的实证分析得出组织可以通过提高沟通、安全文化、领导力和管理承诺从而降低冒险行为,增[14]加安全行为。4定义来源于国际安全风险管理组织(InternationalInstituteofRiskandSafetyManagement,IIRSM)4 第一章绪论3.失信行为内地学者郭树荣将“信用”引入在建筑市场职业人员行为研究中,不把“信用”简单的局限在“借贷”概念上,而是基于广义信用的涵义,是授信方和受信[16]方之间遵守契约能力的约定。林金忠定义信用行为一般是指一个经济活动主体基于对另一个经济活动主体的信任而向后者做出的承诺或将某种资源交付后[17]者支配。范志清,王雪青,李宝龙提出建筑市场执业资格人员信用是指在建[18]筑市场交易活动中市场行为主体遵守承诺,实践成约,取得对方信任的行为。张艳华,江涛提出建筑市场的个人职业信用行为是指职业人员在建筑市场交易活动中,以建筑市场(企业)法律、法规及各种交易行为规范为指导和准绳,严格[19]遵守合同,实践成约,它是职业人员信用的外在表现。职业信用仅仅考虑职业人员在职业过程中是否按合同履行约定,其行为是否符合法律或企业规范,而不考虑其职业行为从道德层面上的对与错。曾进指出建筑市场执业人员信用受到执业信用指标(执业资格人员工作能力、执业资格人员工作业绩)和个人信用指[20]标(个人身份基本情况、个人资产、信誉状况)的影响。戴若林,王孟钧从系统的角度考察建筑市场信用主要有4个影响动力:利益驱动力、信息传导力、[21]制度约束力和文化引导力。综上,现阶段建筑市场中职业人员行为的研究还处于较为零散的状态,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体系。并且多数研究都忽略了职业人员的多重身份的性质,直接借鉴了传统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成果,导致降低了研究效度。1.2.2偏差行为的演化过程偏差行为(DeviantBehavior),亦称越轨行为,最初起源于社会学研究,是指违反正式的和/或非正式的社会准则的行为,其中正式准则包括法律条文和组[22]织规定等,非正式准则如道德规范,良心等。在不同的文化情境下,社会准则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在一个社会群体中被认为是偏差行为在其他社会群体中却[23]可能属于正常行为。组织行为学领域的学者将偏差行为从社会情景引入组织情境中,研究组织内或工作场所的偏差行为。工作偏差行为(DeviantWorkplaceBehavior,DWB或WorkplaceDeviance,WD)最先被用于表示员工缺乏服从组织要求的动机以及具[24]有违反组织要求动机的行为。Robinson和Bennett给出了应用更广、更受认可的定义,及“工作偏差行为是一种自发性的,违反了组织的规范、政策或制度,[25]并且威胁到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随着偏差行为的研究对象从企业员工转变为职业人员时,偏差行为的表现形式变得更加的复杂。由于职业人员往往同时扮演职业者和员工的双重角色,他们5 第一章绪论需要遵守职业操守同时也要符合他们受雇组织目标的要求,因此会产生角色冲突。由此JosephA.便提出职业偏差行为(Professionaldeviantbehavior(PDB)或professionaldeviance(PD))的概念用于解释这种由职业人员的两难选择所引起[26]的偏差行为。职业偏差行为的正式定义是“当受雇的职业人员在组织中遇到角色冲突时,他们则会通过不正当途径采取偏差行为去获得与组织要求不符的目[2]标”。JosephA.Raelin将职业偏差行为分成两类:财产偏差(主要指具有获取权限并懂得如何使用的技术性职业人员偷窃材料或资源的行为)和生产偏差(对生产造成有害影响的偏差行为,如拖延或粗心工作,滥用病假,工作时抽烟喝酒[27]等)。尚兆燕提出注册会计师职业偏差行为是指CPA以职业身份违反相关职业法律规范、职业技术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审计质量控制规范和职业后续教[1]育规范的破坏性行为。同时科研工作者作为一种职业范畴也会产生职业偏差行为,史玉民指出科学活动中的偏差行为是指违反科学共同体行为准则或价值观念[28]的任何思想或行动。主要包括道德类偏差(如思想方法、过失等)和非道德[29]类偏差(伪造类,剽窃类等)。社会公众企业员工职业人员职业操守职业偏差行为企业规章工作偏差行为社会法则偏差行为图1-2偏差行为的演化偏差行为的研究进程由社会偏差到工作偏差,再到职业偏差的逐渐发展可以看作是研究范围的不断专业化(如图1-2所示)。研究对象从社会大众过渡为受组织规章约束的员工,最后到除了组织规章外其行为还要受职业操守约束的职业人员。研究范围不断的缩小细化,偏差行为的研究成果对管理实践的影响也愈加重要。6 第一章绪论1.2.3偏差行为现状、分类及测量Harper对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者承认曾在[30]工作中实施过如偷窃,欺骗,破坏财产,怠工和缺席等工作偏差行为。同样的行为在中国也十分普遍,根据问卷星网站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有23%的人承认存在浪费公司资源的现象,25.5%的人同意领导会早退并将工作留给员工,9.6%的人认为存在不遵守工作计划而导致误工的行为,还有高达51%的人同意在工作[31][33][32]中会与同事闲聊。且颜爱民,高莹和黄瑛,裴利芳都指出相比西方国家来说,我国组织中对偏差行为的容忍度较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偏差行为。刘善仕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中国文化背景下工作场所中人际间的偏差行为很少以个人行为中的不友善、攻击等暴力方式发生,因此在人际维度上不存在严重程度的划分,提出中国企业员工偏差行为仅包括生产偏差,财产偏差和人际偏差三类,并分析了监督制度、惩罚约束、敏感管理、公开示众和宣传沟通五种策略对不同[34]类型偏差行为的适用性。杨杰,Hannah-HanhNguyen和陈小锋在对中国文化背景下工作场所偏差行为的调查得出,生产型偏差行为的发生频率最高,而中国[36]员工最不能容忍的是“违法行为”与“合作破坏行为”。偏差行为所导致的[37]~[40]经济损失、社会损失和对员工心理影响等严重后果也被众多学者所验证。组织中工作偏差行为的增长与员工离职率正相关,与生产率负相关,同时会导致[41]工作时间浪费,斗志丧失和压力增加等问题。Hollinger和Clark以行为目标为基础,将工作偏差行为分为财产偏差(Propertydeviance)和生产偏差(Productiondeviance),前者主要指员工故意占有或者损毁属于雇主的财产,后者主要是指员工通过违反组织规范而降低工作产[42]出的数量和质量。Robinson和Bennett识别出45个主要的工作偏差行为表现形式,包括偷窃、诽谤、权利滥用、迟到早退、消极误工等,并进一步将工作偏[25]差行为按照表现形式分为人际偏差和组织偏差两个维度。但是Lee和Allen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后所得到的结果均不支持Robinson和Bennet所提出人际—组织的双因素结构,两因素的相关性高达0.95,因此这一分[44]类的有效性还有待验证。另外还有许多学者对工作偏差行为、反生产行为以及职业偏差行为进行分类研究,其研究结果如表1-1所示。表1-1偏差行为的分类作者偏差行为维度/分类Hollinger&Clark[42]工作偏差行为财产偏差;产品偏差(1982,1983)Robinson&Bennett[25]工作偏差行为组织偏差;人际偏差(1995)7 第一章绪论张燕&陈维政[45]工作偏差行为财产偏差;产品偏差;人际偏差(2011)杨杰,HannahHanh生产型过失;违法行为;损公肥私;合作Nguyen,陈小锋工作偏差行为[36]破坏行为(2011)偷窃;破坏公司财产;滥用信息;滥用时Gruys&Sackett间和资源;不安全行为;不按规定出勤;[46]反生产行为(2003)工作质量低下;饮酒;吸毒;不当言行;不当肢体行动Spector辱骂他人;产品偏差;消极怠工;偷窃;[47]反生产行为(2006,2010)拖延[48]彭贺(2011)反生产行为严重-轻微;道德-不道德[27]Raelin(1994)职业偏差行为财产偏差;产品偏差RobinsonandBennett提出了包含12项组织偏差问题和7项人际偏差问题的[38]工作偏差行为测量量表,将工作偏差行为转变为一种可测量的变量。基于这[50]~[59]一量表,许多学者对工作偏差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Neuman将影[60]响因素分为社会组织背景因素、环境因素、个人因素和个人内在认知评估因素。国内学者刘善仕将影响因素分为两大类:1)个人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变量,人格特征(正直,责任感,诚实,坚定,自我控制),经济压力,工作满意度,员工个人知觉和认知等。2)情景因素,包括组织情景(如组织公平,组织环境,组织氛围),工作情景(工作环境,工作本身的难度和要求,工作或任务的自主[61]性,主要的工作压力源)。Martink等人在对大量研究员工工作偏差行为的前因变量的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强化理论、期望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后提出,员工工作偏差行为是由个体和组织之间的复杂交互作用通过认知过程而[62]引起的。另外JosephA.Raelin同时也通过Guttman量表设计了针对四因素:[27]管理,工作,个人和事业的测量量表用于测量职业偏差行为,但应用这一量表进行后续研究的较少。1.2.4文献评述近年来,关于现阶段建筑市场职业人员不良行为的研究还处于较为零散的状态,许多不良行为如不道德行为,不安全行为,失信行为等概念,它们暗含的意思有相同之处,不同行为之间也有很大的重叠,但说法不一,侧重点不同,缺乏对等的交流平台。另外建筑业职业者由于具有项目重要问题的决策权,因此其不良行为会对工程项目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但在现有研究中,并没有针对建筑市场职业人员这一特殊群体的不良行为进行系统的研究。同时,偏差行为的现有文献大量集中于对组织及其成员会造成危害后果的工8 第一章绪论作场所偏差行为,然而,对于违背组织准则或职业操守的职业偏差行为研究相对较少。另外传统的组织—人际两分法并非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偏差行为,由于建筑市场行业背景的独特性,以及建造师所从事职业工作的特殊性,其职业偏差行为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定义和分类,建筑职业偏差行为是否会有其独特的维度结构需要进一步探索。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职业偏差行为研究缺乏较为权威的度量工具,因此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影响因素或治理方法等后续研究存在理论基础不足的问题。1.3研究内容与意义1.3.1研究内容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本论文的研究范围界定为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及其分类结构研究。按照“行为内涵界定——分类结构构建——行为现状调查”的研究框架,论文的主要章节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界定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清晰可操作的概念定义是研究的基础,通过说明概念的具体内涵与特征,不仅有利于简化研究的范围,还可将大量似是而非的或同形异构的行为排除在研究视野之外。在研究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之前,首先要确定建造师职业身份的要求,即对衡量建造师行为的“边界”进行识别,接下来再探讨建造师职业身份决定了其职业偏差行为具备的特征,最后从行为主体、客体、性质、结果的系统角度确定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定义。(2)解构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对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进行识别和分类,能够将虚无的概念实体化为偏差行为表现形式列表,并进一步对识别出的职业偏差行为进行结构化分解,了解概念内暗含的维度。首先从企业、政府和公众三个来源调查建造师偏差行为的表现形式,并根据各行为之间的自身差异进行维度和类别的划分,进一步了解建造师偏差行为的组成,并为下一步进行量表的设计提供依据。(3)调查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首先根据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分类结构设计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测量量表,并对量表进行检验和修正,将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转化为可测量变量,使用该量表,以正在执业的建造师为调查对象,对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现状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系统分析,从而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9 第一章绪论1.3.2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意义是:从理论层面上,开启建造师职业行为研究的新思路,以建造师不良行为理论基础为前提,提出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内涵及定义,识别出现阶段工程实践过程中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对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进行结构划分,进一步设计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测量量表,为后续研究偏差行为的前因后果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测量工具。从实践层面上,提出了建造师多角色管理的必要性,为建造师职业行为的管理规范的进一步制定提供了借鉴,给出了评价建造师职业行为现状的测量工具,并提出了系统的分析框架,可对现阶段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现状进行评估,为建造师职业资质的改革发展以及建造师行为治理监管提供参考依据。1.4研究方案1.4.1总体研究思路本研究根据建造师多角色特征,首先对建造师的职业角色进行识别及描述,推理得出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边界约束,从而对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进行定义(研究内容1);根据建造师职业角色以及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定义,对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行识别,并进行结构化分类(研究内容2);根据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分类特征设计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量表,并在实践中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内容3)。1.4.2技术路线本文的总体研究思路与研究技术路线图如图1-2所示。每章节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如下:第一章首先从现状分析发现建造师作为职业人员及其不良行为表现形式复杂,不能仅进行片面的研究和管理,然后通过文献综述研究得出现阶段建筑市场职业人员不良行为研究较为零散,需要进行系统的界定,并且引出偏差行为的理论基础,确定了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并设计整个研究的技术线路,确定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二章首先对建造师多重角色进行识别,并界定由于不同身份属性所带来的行为约束,包括作为企业员工的组织约束和作为职业人员的职业约束,其中职业约束又包括法律法规约束和职业道德约束,由于偏差行为是指建造师偏离约束标10 第一章绪论准的行为,因此约束的界定即偏差行为边界的界定对下一步进行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内涵说明提供了依据。然后从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性质以及行为结果的系统角度给出了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内涵及清晰的定义。第三章以第二章界定的建造师偏差行为边界以及定义,分别采用访谈调查从企业角度识别出11个偏差行为,使用法律法规条文分析从政府角度识别出17个偏差行为,然后应用基于网络的头脑风暴法从公众角度识别出9个偏差行为,得到共包含36个偏差行为的汇总列表。然后通过专家打分对这些行为进行两两比较,采用多维尺度分析法(MDS)进行类别的划分,构建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分类维度结构。第四章则根据第三章得出的分类结构设计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度量量表,通过预调查对量表进行改善修正调整,并通过前导调查结果对量表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得出的正式量表将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转变为可测量变量。第五章对五个地区共169名正在执业的建造师样本进行测量,得出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现状,并通过“以高频行为分布图例进行宏观维度分析——以偏差行为“钻石模型”进行中观类别分析——以个别行为得分进行微观行为分析”的分析框架对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现状进行分析,并给出治理对策与建议。第六章总结全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界定偏差行为,识别与分类,量表与分析框架等,并指出文章的主要创新点,最后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11 第一章绪论NN现状分析文献综述实践与理论Y设计研究路线研究路线是Y研究课题确定意义评价否可行N建建造师职业角色及约束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内涵造师职建造师多重角色识别约束界定业职业偏差行为偏差企业行组织约束为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性质行为结果约政府束与职业约束内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定义涵公众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表现形式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分类建造师访谈调查企业角度11个偏差行为专家对偏差行为进差异性矩阵职行比较业偏文献综述政府角度17个偏差行为差行为MDS分类建造师识头脑风暴公众角度9个偏差行为职业偏差行为别分类维度结构与维度命名分类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表现形式列表建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量表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现状师职业预调查分布图例偏差行正式调查“钻石模型”前导调查量表编制为度单一行为分析量与信度效度检验对策分析调查图1-2技术路线图12 第二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约束与内涵第二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约束与内涵2.1建造师职业角色2.1.1建造师的多重角色由于偏差行为的内容是因其边界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必须先对偏差行为的约束加以清晰界定,否则不仅研究结果会有失偏颇,不同的研究之间也会丧失可以比较的平台,因此在进行研究之前要先对建造师的角色约束进行分析。由于建筑业具有复杂的利益相关者网络,建造师本身除了作为建筑企业的代理人外还要对众多直接或间接地利益相关者负责(如图2-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建造师主要扮演组织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双重角色,其中组织层面主要是指作为企业职员的角色,社会层面则主要是指政府管制下的职业角色以及公众信任的职业角色。企业组织约束受聘服务束约建造师受制受信职业约束政府公众委托图2-1建造师作为职业人员的多重角色我国现阶段的注册建造师执业制度要求建造师必须从业于某一组织机构,而不能以职业人员的身份独立执业,受聘公司一般是具有建设工程勘察、涉及、施工、监理、招标代理、造价咨询等一项或者多项资质的单位。建造师若受聘并于一个具有施工资质的企业,便可以担任施工项目负责人,主要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或施工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服务,建设工程技术经济咨询以及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业务(《建造师职业资格制度暂13 第二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约束与内涵行规定》人发[2002]111号,第三章,第二十一条)。建造师与其受聘公司存在委托代理关系,是其公司在工程项目管理上的代理人,因此其行为必定遵守所在公司的组织规定及层级管理。另外建造师直接利益(薪酬、晋升等)的决定权在其受雇公司的手中,受到来自于公司组织期望的约束,自然会驱使建造师按照其组织期望来决定自身的职业行为。与此同时,建造师职业资质是国家建设主管部门通过考核或认定授权的,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建造师的注册、执业、及监督管理工作,因此政府有职责对建造师的偏差行为进行约束,建造师必须按照国家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文件实施执业行为,且其不良行为会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惩罚。另外,建造师之所以具有其职业权威和社会地位,正是由于社会公众赋予的信任,而这份信任便是基于建造师按照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少数建造师为了短期利益在执业过程中作出不良行为,便会破坏公众对建造师群体的信任,最终导致建造师群体职业信誉的降低。企业、公众、政府作为建造师的约束方,彼此之间又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政府是社会公众利益的代表,从行政角度对企业进行约束,要求企业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以社会公众大群体的利益为出发点;工程建设项目作为建筑企业的服务成果,其质量、安全、环保目标的完成,与社会公众的利益息息相关;而公众由于其群体庞大,则委托政府作为其代理人对其利益进行申诉和保护。因此,建造师组织层面和社会层面的约束是一个集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结合上述分析,建造师作为职业人员,除了扮演建筑企业职员的角色外,其更广义上的职责是以自身的知识技能服务于委托人及社会公众,这样的社会职能决定了建造师职业群体需要同时承诺于组织和职业两个层面。2.1.2组织约束建筑企业作为组织其本质在于由众多员工一起共同完成一个明确而清晰的目标。建造师作为建筑企业在项目上的代理人,就会存在委托代理人的利益不一致问题,他们的利益与组织的利益在很多情况下存在着不一致或者冲突,这便是组织约束的意义所在,组织约束就是采取积极或消极控制手段,将员工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一致化。建筑企业的约束目的便是以最优的成本实现项目的质量工期目标,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同时保证企业的健康运转,这便与一般生产型的企业在对员工的约束目的相同,因此建造师的组织约束可以参考借鉴工作偏差行为的研究成果。由于员工工作偏差行为的研究较为成熟,因此本文参考国内学者刘[34][36]善仕和杨杰在中国文化情境下进行的工作偏差行为研究成果,结合两位学者识别出的工作偏差行为,可得到共同的偏差行为共20个(如表2-1所示)。14 第二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约束与内涵表2-1工作偏差行为列表编号工作偏差行为1诋毁诽谤2不按单位规范着装3嘲笑同事4收取客户或供应商回扣5为掩盖过失而撒谎、狡辩6蓄意毁坏公共或同事财务7泄露商业机密8偷窃9迟到早退、磨洋工10冲同事发脾气11酒后上班12不注意公共卫生13言行粗鲁14在公共场合辱骂同时15恶作剧16打听同事个人隐私17公款私用18工作中拉帮结派19浪费公司财务20干私活2.1.3职业约束(1)法律法规约束2002年12月5日,为了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提高工程项目总承包及施工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素质,规范施工管理行为,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人事部、建设部联合印发了《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人发[2002]111号),标志着我国建立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的工作正式成立。该《规定》明确指出建造师是指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施工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并设立一级建造师(Constructor)和二级建造师(AssociateConstructor)。此后,我国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又先后颁发了多部建造师注册、执业、继续教育以及监督管理的多项规定文件(如表2-2所示)。通过对表中的法律法规文件进行分析可得出,现阶段相关15 第二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约束与内涵政府机构对建造师的角色要求主要体现在严格控制执业准入制度、执业范围、责任义务等方面。表2-2政府有关部门对建造师管理发布的相关文件年份文件名称发布机构主要内容2002关于印发《建造师执业资人发[2002]111号规定了建造师考试、注册以及格制度暂行规定》的通知主要职责2004关于印发《建造师执业资国人部发[2004]16号详细规定了建造师执业资格考格考试实施办法》和《建试以及考核认定的实施办法造师执业资格考核认定办法》的通知2006《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建设部令[2006]153号颁布了注册建造师注册、执业、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管理办法2007关于印发《一级建造师注建市[2007]101号制定了关于一级建造师注册、册实施办法》的通知受理、审核、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等的管理规定2007关于印发《注册建造师执建市[2007]171号制定了一级及二级建造师作为业工程规模标准》(试行)项目负责人的执业范围的通知2008关于印发《注册建造师施建市[2008]42号规定了注册建造师持执业印章工管理签章文件目录》(试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应进行负责行)的通知签章的文件2008关于发布《注册建造师执建市[2008]48号对注册建造师的执业行为进行业管理办法》(试行)的进一步规范,对建造师执业行通知为的监督管理进行规定2010关于印发《注册建造师继建市[2010]192号对注册建造师的继续教育的组续教育管理暂行办法》的织管理、教学体系、培训单位、通知教育方式以及监督管理等进行了规定2013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建办市[2013]7号规定了取得临时执业证书的建于《做好取得建造师临时造师的管理办法执业证书人员有关管理工作》的通知资料来源: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网站http://www.mohurd.gov.cn/16 第二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约束与内涵(2)职业道德约束公众对建造师的期望主要体现在期望建造师遵守其职业道德,在面临职业两难选择时,应以社会大群体而不是仅从个人或企业的利益出发。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建造师的“道德准则”(codeofethics)是由行业协会制定的,如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协会(theCertifiedInstituteofBuilders,CIOB),美国建设管理协会(theConstructionManagementAssociationofAmerica,CMAA),加拿大项目管理协会(theProjectManagementAssociationofCanada,PMAC)等,这些协会都会自主创立会员准入、会员等级机制,并对认证的会员进行管理。一般情况下,这类行业协会颁布其“道德准则”,并要求其会员承诺按照“道德准则”约束自身的职业行为。在我国,但现阶段关于建造师职业道德准则还未有政策文件进行明确的规定。但建造师职业道德设定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息息相关,自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以来,建设主管部门先后发布了许多建设系统职业道德建设的制度及方法(如表2-3所示)。表2-3政府有关部门对建设系统职业道德建设发布的相关文件年份文件名称发布机构主要内容1990关于印发建设系统职业道建政字[1990]567号制定了建设系统职业道德建设德建设三年规划及行业职的三年规划,并给出房地产行业道德准则的通知业职业道德准则作为范例1992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建设[1992]683号提出要制定与注册法规有关的师、工程师注册制度研讨注册师职业道德准则的工作计会纪要>的通知》划1997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系统建办[1997]164号提出要进一步修订、健全和完职业道德建设第三个三年善职业道德规范,形成覆盖建(1997-2000)规划的通知设系统各个行业、工种、岗位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1997《建筑业从业人员职业道建建综字第33号制定了建筑业监督管理人员以德规范》(试行)及建筑业企业职工的道德准则2012关于印发住房城乡建设系建精[2012]83号提出在住房与城乡建设系统内统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开展道德专项教育和治理活专项教育和智力活动方案动,包括动员学习、专项教育、的通知集中治理、道德评议、大力选17 第二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约束与内涵2012关于印发中央文明办道德建精办[2012]1号树和宣传典型等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宣讲提纲的通知2013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在住建精[2013]63号房城乡建设系统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的通知资料来源: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网站http://www.mohurd.gov.cn/而我国建设主管部门通过法律法规对建造师的职业道德的约束与其他国家行业协会对建设管理职业人员道德约束的“准绳”是否相同,国内外对建设管理职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认定是否有差异,需要进一步的比较研究。表2-4是将美国建设管理协会(CMAA)与美国建筑工程师协会(ASCE)发布的“道德准则”与我国建设部颁布的法律法规中对建设系统执业人员的道德准则进行对比表2-4中美建造师职业道德约束对比美国中国服务雇主CMAACOE:Provision1建建综字第33号2-2-5用户至上树立ASCECOE:Conan4用户至上思想,事事处处为用户着想服务大众CMAACOE:Provision8建办[1997]164号服务群众、奉献社会ASCECOE:Conan1遵守资质CMAACOE:Provision2建设部令[2006]153号第三章第二十四条在ASCECOE:Conan2规定范围内从事执业活动公平竞争CMAACOE:Provision4建建综字第33号1-3-4努力钻研业务,ASCECOE:Conan5公平竞争,不徇私舞弊,弄虚作假客观公正CMAACOE:Provision7建建综字第33号2-3-5严谨求实,坚持ASCECOE:Conan3真理诚信执业CMAACOE:Provision10建办[1997]164号诚实守信ASCECOE:Conan6职业发展CMAACOE:Provision9建设部令[2006]153号第三章第二十五条接ASCECOE:Conan7受继续教育,努力提高18 第二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约束与内涵执业水平利益冲突CMAACOE:Provision5建设部令[2006]153号第三章第二十五条与ASCECOE:Conan4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主动回避遵纪守法CMAACOE:Provision3建设部令[2006]153号第三章第二十五条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管理规定,恪守职业道德资料来源:美国建设管理协会(CMAA)网站http://cmaanet.org/code-of-ethics美国建筑工程师协会(ASCE)网站http://www.asce.org/Ethics/Code-of-Ethics/我国虽然暂时没有形成系统的建造师职业道德准则,但从已颁布的法律法规可以看出,建造师作为职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约束仍然存在,通过中美对比可以得出,虽然国家不同文化环境差异,但社会对建设管理人员的道德约束要求是类似的,主要包括“服务雇主、服务大众、遵守资质、公平竞争、客观公正、诚信执业、职业发展、利益冲突、遵纪守法”几项职业道德要求,但我国有关部门发布的文件中只是体现了职业道德精神,没有详细的对职业人员道德行为进行清晰界定,在职业人员道德准则建立上还不够完善。2.2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内涵描述要想对某一概念进行系统的探索,如本文研究建造师的职业偏差行为,首先需要制定关于此现象的操作性内涵界定,其意义在于:(1)通过界定概念的具体内涵,可以使研究的范围更加清晰和简化,将大量似是而非的行为或同形异构的行为排除在研究视野之外。(2)可为未来的理论发展提供清晰的概念定义,可为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指引。内涵的界定主要从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性质、行为结果几个要素出发(如图2-2所示)。2.2.1行为主体建造师本身是一个职业资格,代表个人具备了从事建设管理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但未必正在或将会从事建设管理工作。因此取得资格证书未获得注册,或取得资质证书未从事建造师相关工作的建造师则都不属于研究范围,若不对行为的主体进行界定,研究必然会失去重点。建设部第153号令《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中指出取得建造师资格证书,并经过注册方能以注册建造师的名义执业,申请注册应具备以下条件:1)经考核认定或考试合格取得资格证书;2)受聘于一个相关企业;3)达到继续教育要求;4)没有本规定第十五条所列情形。因此19 第二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约束与内涵本文所研究的行为主体是取得建造师资格证书,任职于某相关单位,并获得注册正在从事建设管理相关工作的注册建造师。注册执业的行为主体建造师企业及其成员、工程行为客体建造师职业项目及其利益相关者偏差行为自发的、违背行为性质约束的行为造成或可能行为结果造成危害图2-2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结构化内涵2.2.2行为客体行为客体是行为主体采取偏差行为的作用对象,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对于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其一般工作场所会在施工现场,因此工程项目本身就是建造师采取偏差行为的主要对象,由于工程项目不是作为一件物品独立存在的,因此与工程建设项目相关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如群众、环境、其他参与企业等作为行为客体都包含在工程项目中。另外建造师作为建筑企业的员工,其偏差行为还会对组织本身和其他组织成员产生影响,因此建筑企业本身及其成员也属于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客体。2.2.3行为性质行为的性质也是行为界定的一个重点,首先偏差行为必须是建造师在有意识的情况下自发作出的,任何偶发的事故或者由不可抗力导致的行为要需要排除在外,例如建造师由于疏忽或无心失误导致的损失或事故不能算在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中。行为约束本身也是偏差行为的一个重要性质,由于偏差行为是指行为偏离了某一标准,因此确定这一标准才能进而确定行为是否是偏差行为。根据2.1小节的分析可以基本得出建造师主要受组织约束和职业约束两大行为标准的约束。20 第二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约束与内涵2.2.4行为结果不管是偏差行为还是良好行为,其后果都是不可预测的,不能仅仅将造成危害后果的行为才算为偏差行为。但为了排除越级谏言、不听从上级的不道德命令等会导致好结果的偏差行为,需要界定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是指可以预料到产生不良后果的行为,因此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结果可以归纳为:造成或预计可能造成危害两种。2.3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特征与定义根据2.1和2.2小结的分析,可以得出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除了企业内部工作场所,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往往发生在难以监控的项目现场;2)除了组织及其成员,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往往还会威胁建设项目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如业主、社会公众、自然环境等);3)除了组织规范和法律制度,建造师偏差行为还关系到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的约束。参考现阶段应用最为广泛的偏差行为的定义即Robinson和Bennett提出工作[25]偏差行为定义,结合建造师角色以及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内涵及特点,本研究将建造师的职业偏差行为定义为:由获得注册正在执业的建造师自发作出的,违背企业或职业约束的,威胁建设项目(包括项目本身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企业及其成员的不良行为。2.4本章小结本章首先识别了建造师对企业、政府和公众的多重角色,以及受到组织约束、法律法规约束以及职业道德约束的多重约束,确定了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边界,并从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性质和行为结果出发对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内涵进行系统地界定,由概念边界和概念内涵共同组成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定义,将许多似是而非的行为排除在外,为下文对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识别提供依据,保证识别出的偏差行为的有效性。21 第三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识别与分类第三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识别与分类3.1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表现形式识别3.1.1企业角度职业偏差行为识别企业角度职业偏差行为的识别主要采用访谈调查方法,对天津市、北京市、南通市共五家建筑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包括天津市三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南港工业区开发有限公司,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北京市建工一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江苏省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每家公司选取1-2人进行访谈,受访者均为超过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最终访谈对象共7人。为了节省研究时间与成本,本研究主要采用了面对面访谈、电话访谈两种方式进行,访谈时间为30~60min每次,访谈时根据访谈提纲对受访者进行提问,为保证访谈质量,同时避免出现误解,每次访谈均留下音频或文本记录,并将建造师偏差行为术语用建造师不良行为代替。访谈提纲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1)向受访者解释访谈调查的目的和过程,并保证对访问者的身份、个人资料绝对保密,访谈内容记录仅作学术研究使用,绝不对外泄露;(2)解释建造师不良行为的定义是指建造师违反组织规范的行为,提醒受访者要从组织的角度出发进行问题的思考;(3)从组织的角度出发,您认为建造师不良行为都有哪些?(4)从企业员工的角度出发,您认为建造师不良行为都有哪些?(5)您认为建造师与一般员工在不良行为上有其显著特点吗?(6)您认为以下这些(表2-1中所列的工作偏差行为)是否属于建造师在工作中的不良行为,您认为其中哪些不良行为经常发生?调查结束后,对访谈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大部分受访者都提到,由于建造师承担工程项目负责人重要职务,因此偏差行为的诱因更多,且行为结果更为严重,说明系统地对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进行研究治理具有一定的实践需求。另外由于建造师一般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且建筑工程工作性质本身具有特殊性,因此有些偏差行为如不按单位规范着装、嘲笑同事、言行粗鲁等不属于建造师的工作偏差行为或发生的情况较少。根据访谈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出从企业角度出发常见的建造师偏差行为表现形式共11个(如表3-1所示)。22 第三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识别与分类表3-1从企业角度识别出的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表现形式列表编号工作偏差行为1与供应商合谋2泄露商业机密3工程款私用4浪费施工材料5迟到早退、旷工、磨洋工6缺席施工会议7工程记录不完整8工作中拉帮结派9偷窃公司资源10干私活11诋毁诽谤他人3.1.2政府角度职业偏差行为识别政府角度的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识别主要采用文献归纳的方法,从现有的法律法规条文中找出现行规定下哪些属于建造师偏差行为,主要参考依据为《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建设部令[2006]153号)、《注册建造师执业管理办法(试行)》(建市[2008]48号)、《全国建筑市场注册执业人员不良行为记录认定标准(试行)》(建办市[2011]38号)。对这些规定中所提到的有关注册建造师的责任义务、不良行为进行集中,挑选不良行为,整合重复的行为,简化冗长的法律用语,得出表3-2所列的从政府角度识别出的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主要表现形式共17个。表3-2从政府角度识别出的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表现形式列表行为偏差行为法律依据编码1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注册《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第六条、第七条、第九条、第十一条《全国建筑市场注册执业人员不良行为记录认定标准(试行)》P1-1-01、P1-1-02、P-2-102非法挂靠、转让资质《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第二十六条《注册建造师执业管理办法(试行)》第二十二条《全国建筑市场注册执业人员不良行为记录认定标23 第三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识别与分类准(试行)》P1-1-03、P1-2-083超出资质范围执业《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第二十六条《注册建造师执业管理办法(试行)》第二十二条《全国建筑市场注册执业人员不良行为记录认定标准(试行)》P1-2-02、P1-2-044未办理变更注册执业《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第十三条《注册建造师执业管理办法(试行)》第十八条、第二十二条《全国建筑市场注册执业人员不良行为记录认定标准(试行)》P1-1-045同时在两个或以上企业执业《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第二十六条《注册建造师执业管理办法(试行)》第九条、第二十二条《全国建筑市场注册执业人员不良行为记录认定标准(试行)》P1-2-03、P-2-096泄露商业机密《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注册建造师执业管理办法(试行)》第二十七条《全国建筑市场注册执业人员不良行为记录认定标准(试行)》P1-2-017索贿、行贿、受贿或谋取合同约《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第二十六条定外的其他利益《注册建造师执业管理办法(试行)》第二十二条《全国建筑市场注册执业人员不良行为记录认定标准(试行)》P1-2-05、P1-2-068签署不合格文件《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第二十六条《注册建造师执业管理办法(试行)》第二十二条《全国建筑市场注册执业人员不良行为记录认定标准(试行)》P1-2-079不按要求在建设工程施工管理《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第二十六条相关文件上签字印章《注册建造师执业管理办法(试行)》第十二条、第二十七条10不按设计图纸施工《注册建造师执业管理办法(试行)》第二十二条11使用不合格建筑材料《注册建造师执业管理办法(试行)》第二十二条12使用不合格设备、建筑构配件《注册建造师执业管理办法(试行)》第二十二条13不按质量、安全、环保、节能国《注册建造师执业管理办法(试行)》第七条、第24 第三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识别与分类家相关规定施工二十二条《全国建筑市场注册执业人员不良行为记录认定标准(试行)》P1-3-01、P1-3-0214发生质量、安全、环境事故时隐《注册建造师执业管理办法(试行)》第二十三条瞒不报15不按国家规定保障劳务人员合《注册建造师执业管理办法(试行)》第八条法权益《全国建筑市场注册执业人员不良行为记录认定标准(试行)》P1-3-0316不接受继续教育《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第二十四条17不配合相关单位依法监督检查《注册建造师执业管理办法(试行)》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七条3.1.3公众角度职业偏差行为识别公众角度职业偏差行为的识别主要采用基于网络的头脑风暴法,网络媒介打[63][64]破了头脑风暴法的应用限制,使得群体决策更加高效的进行。本文采取OICQ群聊天功能作为头脑风暴的网络平台,OICQ是现今一种在社会上较为流行的即时聊天工具,其最高即时在线人数达178194935人,是我国现阶段覆盖率最高的网络即时通讯工具。与传统的头脑风暴法相比较,基于OICQ的头脑风暴不会受到人数限制,且匿名的网络讨论环境会减少参与者的顾虑,形成畅所欲言的交流平台,且极大的降低了传统头脑风暴法的成本。[66]为获得多样性群体样本,作者依据六度分隔理论(SixDegreeofSeparation)(又称小世界现象),即世界上所有互不相识的人之间只需要很少的中间人就能建立起联系。首先在调查派网站上制作电子版调查问卷,包括年龄、性别、所在地区、行业及教育背景一些基础信息,并附带说明信解释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及意义,并在最后诚恳邀请受访者参与头脑风暴讨论,若同意参加请提供OICQ帐号,并保证受访者的私人信息仅作科学研究使用,绝不外泄。将此调查问卷链接发给作者OICQ帐号中来自不同城市、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不同社会圈的10位好友,邀请他们填写问卷后将该链接转发给其OICQ帐号中的其它不同圈子的10位好友,并邀请其好友继续进行转发。经过两个月的时间,在调查派网站上对收到的反馈问卷进行整理,共收到327份反馈问卷,其中共有241人同意自愿参加头脑风暴讨论。作者采用随机数表法从中抽取50个个体的样本,并对样本的多样性进行检验,经过几次抽取,挑选出多样性好,分布较均衡的样本作为参与头脑风暴讨论的最终参与者,样本多样性情况如表3-3所示。25 第三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识别与分类表3-3头脑风暴法样本特征多样性样本特征多样性类别频数频率年龄18~25岁90.1826~35岁170.3436~45岁130.2646~55岁70.1456岁以上40.08性别男300.60女200.40地区北京80.16天津80.16河北40.08黑龙江90.18上海20.04江苏50.10广州40.08山东30.06湖北10.02陕西30.06深圳50.10行业建筑业70.14房地产业60.12制造业40.08教育、科学研究60.12交通运输业50.10商业70.14金融、保险业50.10卫生行业30.06国家机关、政党和群70.14众团体教育背景中高中及以下160.32大学本科240.48硕士研究生及以上100.2026 第三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识别与分类头脑风暴讨论以OICQ群聊天功能为平台,首先将获取的样本加入OICQ群组,并约定好讨论时间。头脑风暴讨论共持续30min,首先要向所有参与者解释此次讨论的主题,并说明头脑风暴讨论的原则,然后开始自由发表意见,作者本人作为主持人仅发挥主持和记录功能,不发表评论,营造畅所欲言的交流环境,以获得更多的建造师偏差行为表现形式为目的。讨论结束后,作者从聊天记录中收集得到建造师偏差行为,并对其进行筛选。在进行选择时以2.1.3章节中提出的建造师职业道德约束为标准,选出违反建造师职业道德标准的偏差行为,得出以公众角度出发的建造师偏差行为表现形式共9个,如表3-4所示。表3-4从公众角度识别出的建造师工作偏差行为表现形式列表编号偏差行为1施工现场环境污染2不适合时间产生施工噪音3对公众投诉的问题不予及时处理4为求进度舍弃质量5施工过程监督不严格6不合理安置施工标识影响交通7执行企业的不道德指令8在面临利益冲突决策时舍弃公众利益9隐瞒工程项目安全隐患3.1.4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表现形式汇总将企业、政府和公众三个角度识别出的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表现形式进行汇总,核查识别出的偏差行为是否符合章节2.3中提出的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定义,并删除意思重复的行为,整合意思接近的行为,得出建造师常见的偏差行为的汇总列表,其中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共36项,如表3-5所示。表3-5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汇总行为编号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表现形式1与供应商合谋2泄露商业机密3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注册4非法挂靠、转让资质27 第三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识别与分类5工程款私用6超出资质范围执业7浪费施工材料8未办理变更注册执业9发生质量、安全、环境事故时隐瞒不报10同时在两个或以上企业执业11索贿、行贿、受贿或谋取合同约定外的其他利益12签署不合格文件13不按要求在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相关文件上签字印章14不按设计图纸施工15使用不合格建筑材料16缺席施工会议17使用不合格设备、建筑构配件18工程记录不完整19不按质量、安全、环保、节能相关国家规定施工20工作中拉帮结派21不按国家规定保障劳务人员合法权益22施工过程监督不严格23偷窃公司资源24不接受继续教育25不合理安置施工标识影响交通26不配合相关单位依法监督检查27施工现场环境污染28干私活29执行企业的不道德指令30不适合时间产生施工噪音31隐瞒工程安全隐患32对公众投诉问题不予及时处理33在利益诱惑下做出不公正决策34为求进度舍弃质量35诋毁诽谤他人36迟到早退、旷工、磨洋工28 第三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识别与分类3.2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分类3.2.1分类方法本研究采用多维尺度分析(MultidimensionalScaling,MDS)方法对偏差行为进行分类,所谓尺度分析,即指用数字来表示事物特性所使用的方法。而MDS[68]是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技术的新分支,是由Togerson在1958年提出,但直至[69][70]Shepard和Krukal对该方法进行推广,才使得其得到了真正广泛的应用。MDS是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一个自然延伸,它通过适当的维度缩减方法,将人们对两种事物认知上的相似性或差异性转化为低维空间中点与点之间的距离,然后通过输出可视化模型,识别和展示两事物间隐含的相似性,它通过将高维空间中点际之间的距离压缩到低维空间,并以图形的形式直观呈现两变量之间的相似关系,达到简化数据,解释数据潜在规律的目的。使用MDS方法对3.1章节中识别出来的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三个步骤。首先通过专家打分法对两两行为之间的相似性进行比较打分,然后以空间中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予以体现,得出36个偏差行为的差异性矩阵;然后将矩阵输入MDS模型,将无规则的偏差行为根据其本身的相似性,划分到空间不同的类别中,识别行为中暗含的维度结构;最后再通过打分专家给出的比较标准,对分类维度进行命名。3.2.2分类过程Step1偏差行为相似性比较选取10名从事5年或以上工程管理研究经验的学者(包括研究生,研究员、教授),向每位学者发放电子版问卷(使用EXCEL表格的下拉菜单功能制作问卷,见附录一),对3.1章节识别出的36个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进行两两对比打分,打分规则采用九级李克特量表,具体打分规则如表3-6所示。表3-6对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两两比较打分规则分值相似程度1完全相似2非常相似3比较相似4一般相似5不相似29 第三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识别与分类6一般不同7比较不同8非常不同9完全不同根据行为的两两比较数据可以获得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差异性矩阵(表3-7),矩阵中的数值代表两行为之间的距离,距离越大两行为间的差异越大,说明两行为越不同,距离越小两行为间的差异越小,两行为越相似。Step2维度模型构建本文使用IBMSPSS19.0软件实现MDS分类。首先将第一步中得出的差异性矩阵数据导入SPSS软件中。使用SPSS19.0软件中“分析”—“度量”—“多维尺度(ALSCAL)”模块进行分析,将识别出的36个建造师偏差行为设为变量,数据类型选择“对称矩阵”,由于维度越多拟合性越好多,但当MDS统计指标在呈现3维以上的高维空间数据时,图像往往难以解读,为保持空间结构模型的直观性和简洁性,二维空间分类能够在平面上达到最直观的效果,因此将维数选择最小值2维,最大值2维。得出的分类结果根据拟合度的好坏进行评价,在MDS中拟合度由Stress应力系数测量,系数越小,所绘制的分类图与原数据拟合越好,Kruskal于1964年提出了压力系数stress的计算公式:2ijdijijStressS2dijij其中表示j与i的相似程度,d表示MDS结果中j与i的距离,若两者ijij完全相同时,压力系数Stress为0,一般情况下小于0.20属于可以接受的拟合程度较好的范围。另外用于辅助评价的还有RSQ拟合度指标,RSQ指标越大说明拟合程度越佳,一般情况下大于0.6表示拟合程度可以接受。计算结果给出建造师偏差行为分类压力系数Stress为0.15056,RSQ为0.74417,均符合要求,分类模型拟合度属于可接受范围。另外SPSS19.0给出变量的不一致性与欧式距离的线性拟合的散点图(如图3-1)以及转换散点图(如图3-2),从图中可以看出根据专家打分得出的各偏差行为之间的差异性与二维空间结构模型中点与点之间的欧式距离拟合程度良好,因此得出的二维空间模型能够作为建造师偏差行为的分类依据,MDS得到的建造师偏差行为二维分类模型如图3-3。30 第三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识别与分类表3-7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差异性矩阵12345678910111213141123.4137.87.3148.36.52.1155.25.45.76.5167.583.77.27.2176.97.47.36.48.37.6188.46.83.53.37.92.57.8194.77.26.97.35.76.38.17.91108.23.42.31.57.82.67.95.27.81112.31.83.82.81.85.97.37.28.14.21124.55.47.47.65.76.57.57.94.86.93.11135.87.76.87.27.56.88.38.25.47.53.33.41146.67.96.97.18.27.45.98.37.68.14.24.71.61152.98.27.48.35.37.55.78.43.78.32.64.53.81.7167.56.88.68.58.18.17.47.86.58.46.77.85.85.9173.25.77.38.45.17.86.38.13.98.22.43.74.81.9185.26.46.57.86.67.66.88.24.88.55.75.45.96.4196.56.15.28.16.98.22.48.52.68.64.92.63.71.3204.15.36.67.58.38.67.38.67.88.27.48.48.58.2217.67.87.88.38.57.58.17.93.98.56.17.87.66.7223.83.66.77.56.48.13.98.53.28.65.62.93.98.3235.78.35.95.61.37.64.88.77.45.44.37.28.38.3247.35.44.26.28.24.88.55.88.36.38.18.38.58.5258.68.48.57.98.67.58.67.97.88.68.68.57.95.3266.97.96.48.57.37.87.76.86.37.97.57.24.37.9278.28.56.88.67.68.27.48.45.28.68.27.58.14.5283.74.74.22.44.55.38.26.77.91.63.18.68.68.7295.95.36.98.37.88.58.58.23.26.84.54.57.47.6308.38.87.58.58.78.68.38.37.38.48.68.38.37.9313.84.87.78.28.58.47.38.52.18.22.72.37.16.8327.57.68.38.18.48.27.88.23.68.68.27.78.28.3331.83.46.47.95.77.98.38.72.87.51.92.57.97.3345.85.68.38.56.87.88.58.53.28.16.22.87.73.2357.47.88.48.28.78.58.68.87.68.68.58.38.38.1368.78.48.67.88.48.68.18.68.38.48.88.78.48.5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151167.71171.27.31184.65.46.41191.78.21.55.8131 第三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识别与分类208.24.37.94.38.31217.28.16.77.65.48.51224.66.88.42.77.44.75.31236.35.27.54.57.65.68.35.71248.36.98.25.87.56.37.98.38.21257.87.85.38.48.37.97.56.48.47.41268.35.66.94.25.38.27.67.98.36.32.71278.27.65.44.52.48.45.63.68.77.92.46.81288.588.57.98.23.78.38.55.88.27.38.28.71293.48.34.38.37.76.84.87.48.68.58.18.47.48.5308.38.55.77.23.27.37.88.38.37.81.87.61.68.2312.38.63.67.13.78.25.94.78.68.46.26.54.68.4328.67.67.94.96.27.98.44.78.58.14.66.94.28.2332.47.87.68.66.48.14.37.88.38.38.67.85.46.3344.57.92.68.23.18.37.48.25.27.85.88.33.27.9358.72.88.54.38.22.48.28.46.27.68.78.47.37.3368.61.98.63.98.43.38.48.73.77.48.58.27.94.82930313233343536291302.21312.67.91326.33.54.21332.13.21.94.11341.64.31.24.71.31358.38.57.28.24.68.91368.18.28.56.88.38.54.9132 第三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识别与分类图3-1测量的变量差异性与空间模型欧式距离拟合散点图图3-2观测到的欧式距离的变量差异性拟合散点图33 第三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识别与分类图3-3建造师偏差行为分类二维空间图Step3分类维度确定及命名在阶段2的空间结构构建中我们能够得到36个行为分别在两个维度上的坐标值(如表3-8所示)。根据坐标值可以将建造师偏差行为分别映射到两个坐标轴上,制作建造师偏差行为在单一维度上的分布图例(见附录二),能够更为直观的得出偏差行为在同一维度上分布的差异是以什么指标为根据的。首先将附录二所示的单一维度分布图给在第一步中进行打分的十名专家展示,结合之前对偏差行为的两两比较的基础,让其独立判断两个维度上偏差行为的分类标准是什么,每个专家可对每个维度给出三种答案。对十名专家给出的答案进行收集汇总,整合意思相近的答案,删除明显错误的答案,对于维度1(即横轴),提到频率最多的分类标准是“内部性—外部性”,对于维度2(即纵轴),提到频率最多的分类标准是“制度—道德”。从维度1的单轴图例(见附录二)中可以看出左端的偏差行为如资质缺乏、偷窃公司资源、迟到早退、拉帮结派、缺席施工会议、泄露商业机密等是对企业内部或建造师职业群体本身造成危害的偏差行为,属于内部性较高的偏差行为;而数轴右端如与供应商合谋、签署不合格文件、产生施工噪音、使用不合格材料34 第三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识别与分类构配件、隐瞒工程安全隐患等都是对建设项目本身或对社会公众大群体的利益产生损害的行为,属于外部性较高的偏差行为。从维度2的单轴图例(见附录二)中可以看出左端的偏差行为如诋毁诽谤他人、迟到早退旷工、产生施工噪音或污染、不及时处理公众投诉、在利益诱惑下作出不公正决策、执行企业的不道德指令等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不严格属于违反制度约束的行为,但建造师作为职业人员,这些行为都是违背职业道德或违背公众对建造师职业信任等软约束的行为,是道德性较强的偏差行为;而隐瞒质量安全事故或安全隐患、不按质量安全环保国家规定施工,使用不合格材料、受贿行贿、挪用工程款等,大多属于违反制度层面硬性规定的行为,属于制度性较强的偏差行为。根据上述的专家意见及分析过程,本研究将建造师偏差行为二维结构中横轴定义为“内部性—外部性”,纵轴命名为“道德层次—制度层次”。表3-8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在空间结构两维度上的坐标值职业偏差行为维度1维度2诋毁诽谤他人-0.8198-1.7389迟到早退、旷工、磨洋工-1.2133-1.6726不适合时间产生施工噪音0.7806-1.583不合理安置施工标识影响交通0.7219-1.5198对公众投诉问题不予及时处理0.5411-1.421缺席施工会议-0.6619-1.1938工作中拉帮结派-1.1999-1.1118不配合相关单位依法监督检查0.0664-1.1091施工现场环境污染1.1846-0.8945不接受继续教育-1.4327-0.7834工程记录不完整-0.3254-0.6645在利益诱惑下做出不公正决策0.926-0.6285执行企业的不道德指令1.1791-0.4483干私活-1.7-0.0821发生质量、安全、环境事故时隐瞒不报0.9093-0.0331隐瞒工程安全隐患1.27110.0231不按国家规定保障劳务人员合法权益1.41690.0454为求进度舍弃质量1.22920.1843施工过程监督不严格1.09420.324135 第三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识别与分类不按质量、安全、环保、节能相关国家规定施工1.04060.3681偷窃公司资源-1.35460.414未办理变更注册执业-1.76410.5227使用不合格设备、建筑构配件1.02850.544非法挂靠、转让资质-1.56060.555不按设计图纸施工1.07590.5981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注册-0.8850.772与供应商合谋0.41050.8638泄露商业机密-0.57450.913同时在两个或以上企业执业-1.57870.9181不按要求在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相关文件上签字印章0.80320.9828签署不合格文件0.68831.0417超出资质范围执业-1.05721.0441使用不合格建筑材料0.93821.0615索贿、行贿、受贿或谋取合同约定外的其他利益-0.20081.0989浪费施工材料-0.54731.2669工程款私用-0.44261.34313.2.3分类结果通过MDS对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分类以及维度命名结果,可以将本研究识别出的36个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分类到两个维度、四个象限的二维空间结构中(如图3-4所示)。第一象限共包括11个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其特征是属于制度层面且影响工程项目的完成,危害社会公众大群体利益的外部性偏差行为,这一类行为可称工程破坏行为;第二象限共包括10个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主要特征是违反制度但影响范围较小,基本属于内部范畴的偏差行为,可称这一类行为为内部失范行为;第三象限共包括7个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其特征是不违反硬性规定,且仅影响企业或职业群体内部秩序的行为,可归纳为工作失德行为;第四象限共包括8个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其主要特征为隶属于职业道德范畴但会对社会其他部门或公众大群体的利益造成损害的外部性偏差行为,可称之为职业失德行为。由此将识别出的36个偏差行为共分为工程破坏行为、内部失范行为、工作36 第三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识别与分类失德行为以及职业失德行为四类。这一分类基本符合章节2.1中对建造师角色约束的识别,再一次验证了分类的合理性。且从MDS模型分类原则可以得出距离越近的行为其相似性越高,从数量差异上可以看出制度层面的偏差行为较道德层面的偏差行为相比,表现形式更多,危害后果也更为严重,但现阶段是否制度层面的偏差行为发生频率更高,或更亟需得到治理,要通过实践调查研究进行探索。制度层面1-1使用不合格建筑材料2-1工程款私用1-2使用不合格设备、建筑构配件2-2浪费施工材料1-3不按设计图纸施工2-3索贿、行贿、受贿或谋取内工1-4签署不合格文件合同约定外的其他利益部程1-5不按要求在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相关文2-4超出资质范围执业失破件上签字印章2-5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企范业执业环1-6与供应商合谋1-7不按质量、安全、环保、节能相关国行2-6泄露商业机密行家规定施工为2-7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注册为1-8不按国家规定保障劳务人员合法权益2-8非法挂靠、转让资质1-9施工过程监督不严格2-9未办理变更注册执业1-10为求进度舍弃质量2-10偷窃公司资源1-11隐瞒工程安全隐患内部性外部性4-1不适合时间产生施工噪音3-1诋毁诽谤他人工职4-2不合理安置施工标识影响交通3-2迟到早退、旷工、磨洋工作3-3缺席施工会议业4-3对公众投诉问题不予及时处理失3-4工作中拉帮结派失4-4不配合相关单位依法监督检查4-5施工现场环境污染德3-5不接受继续教育德4-6在利益诱惑下作出不公正决策行3-6工程记录不完整行4-7执行企业的不道德指令为3-7干私活为4-8发生质量、安全、环境事故时隐瞒不报道德层面图3-4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分类结果3.3本章小结本章根据章节二界定出的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边界及内涵,通过访谈调查法、文献归纳法以及基于网络的头脑风暴法,从企业、政府以及公众的角度收集到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共36个。根据对这些偏差行为两两比较得到的差异矩阵,通过MDS方法将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分为两个维度四个类别的二维空间结构中,其中两个维度为“内部性-外部性”和“道德层面-制度层面”,四个类别逆时针依次为工程破坏行为、内部失范行为、工作失德行为以及职业失德行为,为下文设计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度量量表提供依据。37 第四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量表设计第四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量表设计4.1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量表设计原则量表设计主要需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可操作性。量表的设计应在理论上有一定依据,问卷整体结构完整,问题的数量、答案的分布、题型的设置科学合理,问卷设计要使回收答案便于检查,问题结果能够做出适当的数据化解释,便于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2)易于理解。量表使用的语言措辞应以让被试者理解为目的,避免太过生僻的专业术语,使用简单易于理解的词汇表达。问题设置有逻辑性,条理清晰,问题表达准确,不应出现双重语义、表达不清等现象,不使用重复冗长的修饰或与调查无关的词句,使被试者能够集中精力回答问题。(3)非诱导性。问题的描述方式应做到客观无偏,答案设置均衡,不应在问卷中任何位置做出任何形式的暗示、说明和预测,在设计问题时站在绝对客观中立的角度进行,不参与主观臆断,完全尊重受访者的独立性与客观性。(4)可接受性。由于本研究调查的话题比较具有敏感性,因此调查问卷的重要目的还要使被试者接受。首先在问卷说明部分对调查目的作出详细的解释,语句要亲切温和、自然有礼,消除被访者的心理压力。并在问卷设置上将较容易接受或容易作答的问题放在比较靠前的位置,将难度较大较为敏感的问题放在靠后的位置,让被试者能够循序渐进的给出真实可靠的反馈答案。4.2量表设计过程虽然量表与问卷都是用来收集个人行为和态度数据的工具,但两者还是具有一定的差异。首先按量表需要扎实的理论根据,一个完整的量表一般包含几个分量表,而各分量表的划分和所包含的问题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推导,而问卷却没有这一限制,另外量表的编制目的是为了测量某一变量,其得到的结果是连续性变量,而问卷的编制目的则比较多样化,问题之间也不一定有很紧密的联系,其结果可以是名义变量或顺序变量。量表作为研究的成果之一,应该遵守严格的设计程序,保证量表信度和效度,量表的设计过程如图4-1所示。38 第四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量表设计量表架构拟定量表检验调查背景确定预调查和前导量表形式选择调查调查目的确定正式调查量表结构设计量表信度检验目标人群确定量表量尺确定量表效度检验图4-1建造师偏差行为量表设计过程4.3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量表编制4.3.1量表调查背景确定(1)调查目的本研究旨在根据前面章节提出的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定义、表现形式和分类结构,设计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测量量表。为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提供测量工具,将这一构念数值化,为调查出实践中建造师偏差行为的发生现状,且为后续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工具。(2)调查人群由于该研究的主题是设定在建造师群体的,因此本量表的调查对象为通过资质考试或考核并通过注册,正在建筑业相关企业中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建造师。4.3.2量表架构拟定(1)确定量表的的形式现阶段个人行为或行为认知的测量方法主要有自陈式量表法,他评量表法以及情景投射法几种。其中自陈式量表应用最多,因为个人本身是对自身行为最为了解的,因此这种方法是以最直接的方式获得个人对行为的认知,但自陈式量表[67]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即社会期许性问题(SocialDesirability),是指受测者做答时,并非依据实际状况作答,而是依据本身认为社会能接受或期望的人格特质来回答,因此自陈式量表对敏感性较高的话题很难获得较为真实的答案,影响研究结果的有效性;他评量表法是指由与被访者熟悉或了解的个体对受访者进行客观评价,例如若要测量员工的行为,可转由主管或同事进行调查,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工作量大,由于获得一个样本个体的调查数据就需要对其身边的几个人进行39 第四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量表设计调查,因而操作麻烦,成本较高,一般不被需要样本容量较大的研究者所采用;第三种情景投射法是以一些情景小故事的方式呈现调查问题,要求被试者在理解故事情境的基础上,回答在相应的情境下,个人采取某种行为的可能性或对这种行为的态度,使用虚拟情景可以帮助研究者将社会刺激干扰因素标准化,同时也[63]可以让被试者更客观的作出回答。通过几种的方法分析比较,结合调查的问题具有的敏感性特征,本量表拟采用以间接式自陈式量表形式,由于被问的对象不是自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高社会期许性问题,且被问对象是自己所处的群体,被试者会潜意识的带入自身作为判断标准,能够使回收的答案更加的客观可靠。具体操作即将第三章得出的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转化为间接自陈式问题如:问题:您认为下列行为发生的情况如何?1.建造师私自挪用工程款2.建造师浪费施工材料3.……(2)确定量表的结构量表结构可分为标题、说明信、个人信息采集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四个类别的分量表。首先说明信主要说明量表调查的目的及意义,并真诚的邀请受访者积极参与,对被试者表达诚挚的感谢,并说明其回答将对这一领域的科研和管理作出贡献,并保证一切信息仅做科学研究使用,问卷匿名,同时承诺对量表所收集到的信息数据严格保密,在问卷说明最后给出自己的联系方式和单位。第二部分是简单的个人信息收集,包括建造师级别,年龄,性别以及工作地点。第三部分是四个类别的分量表分别将第三章识别出的偏差行为转化为上述间接自陈式问题,为被试者更好的理解,达到更好的调查效果,将部分语句进行调整和简化。(3)确定量表的量尺量表的量尺确定关系到变量的数值化。通常量表的量尺以七点或五点的形式为多,由于本研究设计的量表问题较多,为避免工作量过大而产生疲惫,选择5级李克特量表法,如:问题:您认为下列行为发生的情况如何?1.建造师私自挪用工程款A.经常发生B.较多发生C.偶尔发生D.很少发生E.从不发生40 第四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量表设计4.4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量表检验4.4.1预调查和前导调查将通过前两布获得的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量表初始版进行预调查(Pretest),被调查者包括5名工程管理领域研究学者;3名人力资源领域研究学者;2名心理学领域研究学者。预调查的目的是希望使不同领域专家从自身的专业角度对量表的测试内容、测试题目、量表的格式、量表的可理解性等指标进行反馈评价。主要检查一下几个问题。(1)此量表是否能够准确测量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这一构念;(2)此量表是否准确表达了所要表达的内容;(3)此量表是否适合目标群体;(4)此量表是否能够收集到足够的数据达到研究目的。通过预调查反馈提出的修改意见,“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这一术语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过于陌生,应改为“建造师职业不良行为”,以避免造成理解性误差;对于备选答案中的“经常发生”或“从不发生”,专家分析这两个选项太过极端,不符合中国人倾向于“中立”的文化特色,会对太过绝对的选择比较排斥,选择“较多发生”的已经意味着其认为这一行为在建造师执业中比较常见。因此在正式量表中将删除“经常发生”这一选项,并将“从不发生”改为“几乎不发生”,将五级选项降为四级选项,更便于受访者作答,并将四个选项的分值进行重新划分,“较多发生=5分”,“偶尔发生=3.75分”,“很少发生=2.5分”,“几乎不发生=1.25分”。在预调查之后,将问卷调整进行前导调查(PilotTest),调查样本是未包含在正式调查样本中的天津市在职注册建造师50名。根据前导调查收集到得数据,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4.4.2量表信度检验信度检验(Reliability)主要是检验量表的随机错误,又称精确度检验,即对于同样的对象,运用同样的观测方法得出同样观测数据的可能性。检测信度可使用稳定性系数,即间隔较长的时间用同一批被试者做同一份量表,观测两次调查的积差相关,相关性越高则量表信度越高,但这种方法耗时较长。另外可使用内部一致性来检验测量量表的信度,Cronbach在1951年提出了一种新方法(Cronbach’sAlpha系数法),这种方法将测量工具中任意条目结果同其他所有条目做比较,对量表内部一致性做估计,通过许多实证研究证明,该系数是检验41 第四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量表设计多维度量表信度较为可靠的指标。一般Cronbach’sAlpha系数越高,则代表量表内容越趋于一致,系数大于0.9为信度非常好,0.7~0.9为信度较好,0.35~0.7为信度一般,低于0.35则信度较低。本研究根据前导调查回收的数据,采用IBMSPSS19.0进行信度检验,得出四个分量表的Cronbach’sAlpha系数均超过0.6(如表4-1所示),得出该量表内部一致性较好,信度达到标准要求,可以作为正式量表进行大范围调查。表4-1问卷可靠性统计表变量Cronbach’sAlpha基于标准化项的Cronbach’sAlpha项数工程破坏行为.835.83511内部失范行为.787.69110职业失德行为.714.8157工作失德行为.752.75884.4.3量表效度检验效度(Validity)是指测量的有效程度或测量的准确性,即一个量表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特性的程度。主要包括内容效度(ContentValidity),效标效度(CriterionValidity)和结构效度(ConstructValidity)。本文主要考察结构效度,即测量工具反应概念和命题的内部结构的程度。通过IBMAMOS20.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ConfirmativeFactorAnalysis)检验量表效度,选择极大似然估计法2得到的拟合指数如表4-2所示,其中/df=2.13略大于2,CFI大于0.9,但NFI和IFI均小于0.9,RMSEA大于0.05,且AIC和BCC的值也比较大,拟合效果一般,应对模型结构进行进一步修正。表4-2量表结构拟合指数计算结果拟合指数卡方值(自由度)CFINFIIFIRMSEAAICBCCEVCI结果630.79(296)0.9020.8970.8660.079580.441673.3781.213根据修正指数对模型进行修正,由于“a6与供应商合谋”,“b8索贿行贿受贿或谋取合同约定外的其他利益”,“c5不接受继续教育”等几个观测变量在结构中的平方复相关系数较小,从实际角度进行再分析,重新设置变量间因果关系,将“a6与供应商合谋删除”,将“b8索贿行贿受贿”关联到工程破坏行为(A)类别中,“c5不接受继续教育”关联到内部失范行为(B)类别中,并42 第四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量表设计2重新对模型进行拟合度检验,可得到拟合度指数如表4-3所示。从表中可看出/df=1.92小于2,CFI、NFI和IFI均大于0.9,RMSEA仅略大于0.05,且AIC和BCC的值也得到了一定幅度的降低,说明修正后的模型拟合程度达到可接受范围。说明量表的效度达标,可以用于进行正式调查使用。表4-3修正后量表结构拟合指数计算结果拟合指数卡方值(自由度)CFINFIIFIRMSEAAICBCCEVCI结果466.56(243)0.9350.9070.9010.051345.909348.4020.8654.5本章小结本章根据章节三得出的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分类维度结构,依据可操作性、非诱导性、易于理解、可接受性等原则,并为避免高社会期许性问题,以间接自陈式问题编制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度量量表。首先对量表进行预调查,结合反馈对量表进行修证,然后进行前导调查并根据回收的数据对量表进行的信度和效度分析,得出信度和效度均属于可接受范围,得到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正式量表,为下文进行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现状调查提供工具。43 第五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现状与对策分析第五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5.1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正式调查5.1.1样本正式调查样本是选自北京、天津、广州、南京、重庆五个城市的正在建筑企业执业的一级或二级注册建造师,选择时除了地域的多样性外,多挑选工作年限较长,在企业中任职中高层,有一定的管理经验的建造师,并尽量保证有一定比例的女性建造师样本。样本特征如表5-1所示。表5-1调查样本特征分布样本特征分布情况类别人数百分比年龄18~25岁3923.08%26~35岁6639.05%36~45岁3017.75%46~55岁3218.93%56岁以上21.19%性别男10662.72%女6337.28%地区北京3721.89%天津4224.85%广州2816.57%南京3319.53%重庆2917.16%5.1.2调查过程根据预调查和前导调查后经过修正的正式版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量表(见附录三)开展正式调查。正式调查共发放问卷302份,主要通过现场发放和网络发放两种途经进行,其中现场发放123份,回收108份,有效问卷89份,网络发放179份,回收92份,有效问卷80份,有效问卷共计169份。其中现场问卷回44 第五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现状与对策分析收率87.8%,有效问卷率82.41%,网络问卷回收率51.40%,有效问卷率86.96%。从问卷回收情况和有效问卷比例,可以看出现场发放问卷回收率较高,网络发放问卷回收率较低,但两种途经的有效问卷率确相差不大,说明网络发放途经虽然回收效率不高,但问卷质量与现场发放无太大差异。5.1.3结果通过正式调查得出四大类36个职业偏差行为的发生情况如表5-2所示。从总体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所有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发生频率分值最高的是“4-5施工现场环境污染”,其均值为4.67,说明现阶段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垃圾随意堆放、施工废水废气任意排放、以及不文明施工运输车辆等已经是建设管理过程中司空见惯的事实;排在第二位的是“4-7执行企业的不道德指令”,其均值4.58,现阶段工程实践中建筑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往往向建造师下达不道德的指令,如投标过程中弄虚作假,恶意低价中标,建设过程中恶意压低成本,使用低档次材料、省略工序,隐瞒工程问题等,建造师违背职业素养而遵从这类不道德指令,由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导致建造师职业道德的缺失,产生类似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而对工程项目产生较大的危害后果;排在第三位的是“2-3非法挂靠和转让资质”,这一现象的流行说明现阶段资质挂靠现象比较普遍,建造师群体还存在短期利益视角的缺陷,缺乏对职业资质的重视,仅将职业资质作为一种谋生的工具,随意将资质证书挂靠获取利益,而未承担身为职业人员所肩负的责任。另外将各类别的分值进行加权平均,可得到四个不同类别的职业偏差行为的发生情况的平均分值对比排列:职业失德行为(3.66)>工程破坏行为(3.62)>内部失范行为(3.11)>工作失德行为(2.26)从类别对比中可以看出,发生频率分值最高的是违反职业道德且具有外部性危害后果的职业失德行为,这一类行为一般主要靠道德氛围或者建造师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来控制,现阶段对建造师行为的管理主要集中在严重违反制度的行为,而对这类属于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范畴的行为重视较少,属于现阶段建造师偏差行为监管的灰色地带。发生频率分值与职业失德行为几乎相同排在第二位的是工程破坏行为,这类行为的发生会对影响工程项目的目标实现,严重的则会导致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事故,由于其行为后果的外部性很强,因此是建造师偏差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类,其中为求进度舍弃质量和隐瞒工程隐患发生最为常见,虽然现阶段已经有一定的制度对这类行为进行约束,但这类问题仍然存在。排在第三的内部失范行为主要包括如资质挂靠、未注册执业、超出范围执业等,还包括泄露45 第五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现状与对策分析商业机密、私用工程款等影响职业群体和企业组织健康运作的不良行为,虽然属于内部失范行为,但若不及时治理也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危害;最不常见或最少发生的是工作失德行为类别,由于建造师群体一般具有一定的教育背景,并且一般处于企业的中高级管理层,所以一般员工常见的如诋毁诽谤、迟到早退等行为发生情况相对较少,但与建造师工作密切相关的如工程记录不完整和缺席施工会议的行为值得建筑企业进一步关注和规范。表5-2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表现形式调查结果行为类别编号偏差行为表现形式均值1-1隐瞒工程安全隐患4.231-2为求进度舍弃质量4.491-3施工过程监督不严格3.511-4不按国家规定保障劳务人员合法权益4.081-5不按质量、安全、环保、节能相关国家规定施工3.871-6索贿、行贿、受贿或谋取合同约定外的其他利益2.96工程破坏行为1-7不按要求在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相关文件上签字印章3.261-8签署不合格文件2.661-9不按设计图纸施工3.431-10使用不合格设备、建筑构配件3.691-11使用不合格建筑材料3.72第一分量表合计均值3.622-1偷窃公司资源2.142-2未办理变更注册执业2.512-3非法挂靠、转让资质4.532-4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注册2.792-5泄露商业机密3.18内部失范行为2-6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执业2.752-7超出资质范围执业2.622-8不接受继续教育3.923-9浪费施工材料3.382-10工程款私用3.37第二分量表合计均值3.113-1诋毁诽谤他人1.24工作失德行为3-2迟到早退、旷工、磨洋工2.1146 第五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现状与对策分析3-3缺席施工会议2.843-4工作中拉帮结派3.343-5工程记录不完整1.703-6干私活2.33第三分量表合计均值2.264-1不适合时间产生施工噪音4.154-2不合理安置施工标识影响交通4.364-3对公众投诉问题不予及时处理3.214-4不配合相关单位依法监督检查1.554-5施工现场环境污染4.67职业失德行为4-6在利益诱惑下作出不公正决策4.354-7执行企业的不道德指令4.584-8发生质量、安全、环境事故时隐瞒不报2.43第四分量表合计均值3.665.2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分布图例将调查得出的各行为的发生情况(得分均值)分为四档,非常常见的行为(均值4~5)用菱形表示,比较常见的行为(均值3~4)用正方形表示,一般常见的行为(均值2~3)用三角形表示,不太常见的行为(均值1~2)用圆形表示,将这些行为的坐标点在二维空间分布图例中标出(如图5-1)。1.510.5均值4~50均值3~4-2-1012均值2~3-0.5均值1~2-1-1.5-2图5-1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按发生频率的高低分布47 第五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现状与对策分析从总体分布来看,发生频率最高的建造师偏差行为(菱形标识)大多集中在空间结构得右半部分,即具有外部性特征的偏差行为,特别集中在第四象限——职业道德行为的分类中,说明建造师职业道德偏差行为现状较为严峻;发生频率中等偏高的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方形标识)大多集中在空间结构得上半部分,即制度层面的偏差行为,说明现阶段对于建造师的行为监管法律制度规范还不够严格,建造师的偏差行为受益大于成本,应加强建造师偏差行为监管法律法规建设;发生频率中等偏低的建造师偏差行为(三角标识)分布较为平均;发生频率最低的建造师偏差行为(圆形标识)主要集中在第三象限中,即工作失德行为,说明现阶段建造师群体内部工作风气较好,也是由于建造师群体平均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原因。5.3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钻石模型”将各偏差行为点的坐标再次投射到每个区间的中分线上,得出各偏差行为在中分线上的坐标,作为各偏差行为在该分类中的权重系数,乘以各偏差行为的发生频率,可以直观的得出各个分类的建造师偏差行为的发生情况。根据简单的几何坐标转化,可得到各偏差行为在各个类别中的权重系数计算公式如下:若yx(即一、二象限角平分线上方,三、四象限角平分线下方),则该点在该分类中的权重系数为:22xyx(x,y)2若yx(即一、二象限角平分线下方,三、四象限角平分线上方),则该点在该分类中的权重系数为:22yyx(x,y)2将各行为的发生频率的得分均值乘以其在该类别中对应的权重系数可以更精确的得出该类别的偏差行为的总体发生概率,将总共169个样本进行映射转换,可得到在各个类别的中分线上的加权均值,将各加权均值点相连,则会得到各类别偏差行为发生概率的直观图形。由于该图形能够描述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在各个类别的发生情况,因此可命名为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钻石模型”。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各地区的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现状,将调查样本按地区分为五个子样本,分别是北京(37人)、天津(42人)、广州(28人)、南京(33人)、重庆(29人)。然后根据各地区子样本的调查结果,绘制各个区域的建造师偏差行为“钻石模型”。48 第五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现状与对策分析使用北京市和南京市两个特点较为鲜明的样本进行举例说明。如图5-2所示为北京市样本建造师的偏差行为“钻石模型”,该模型为扁平形,说明北京市建造师样本中内部失范行为和职业失德行为发生频率较高,工程破坏行为和工作失德行为发生频率较低,说明北京市建造师制度管理较严格,因此造成严重危害的工程破坏行为较少,且北京建造师工作风气较好,工作失德行为较少发生,但职业道德和职业群体内部管理相对薄弱,北京市行业主管部门在下一步管理计划中应重视建造师职业道德建设,增强建造师职业道德水平,同时加强职业内部管制,如加强资质管理和重视职业反腐等。如图5-3为南京市样本建造师的职业偏差行为“钻石模型”,相反该模型为瘦长形,南京市建造师样本中内部失范行为和职业失德行为发生频率较低,工程破坏行为和工作失德行为发生频率较高,说明南京市对职业道德氛围和文化较好,较注重个人的职业声誉,但建造师监管制度可能不够完善或相对薄弱,且组织中存在不良的工作风气,因此南京市下一步应加强建造师行为治理的法制建设和监管制度,并提倡建筑企业进行整顿,形成积极良好的工作风气。图5-4为北京市和南京市的建造师偏差行为发生情况与整体均值进行对比。5.4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系统分析框架在通过量表对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现状进行测量后,应从系统的角度在“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次进行分析:1)首先使用行为分布图例,分析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现状在各个维度上的分布情况,属于宏观层面的维度分析;2)然后使用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钻石模型”,分析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在四个类别上的分布情况,属于中观层面的类别分析;3)最后根据具体行为的的得分判断个别职业偏差行为的发生情况,逐个进行分析,属于微观层面的行为分析。通过系统的分析后可以给出治理的对策和建议。49 第五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现状与对策分析北京工程破坏行为4321职业失德行为0内部失范行为工作失德行为北京图5-2北京市建造师偏差行为“钻石模型”南京工程破坏行为4321职业失德行为0内部失范行为南京工作失德行为图5-3南京市建造师偏差行为“钻石模型”50 第五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现状与对策分析工程破坏行为4321职业失德行为0内部失范行为工作失德行为北京南京均值图5-4北京市、南京市和总样本均值对比5.5建造师职业偏差治理对策分析5.5.1建造师“执业人员”转为“职业人员”(1)严格建造师职业准入制度加强建造师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规范资格准入门槛,加大建造师职业考试难度,延长审核资质时间,严格控制建造师职业人员水平,保证建造师职业群体具有一定的教育背景,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较强的工作能力,实现建造师群体的“精英化”,建造师群体的缩小,不仅能够提高建造师个体的素质,并且可以提高建造师职业的收入水平,减小建造师的职业流动性。由此可以同时加大建造师职业资格的获取成本和损失成本,使建造师对其职业资质更加珍惜和重视。(2)强调建造师职业人员的社会职责除了在监管制度上加大力度外,更应从改革建造师角色入手,将建造师从“执业人员”身份真正转化为“职业人员”,前者仅是指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进行专业领域工作的执业者,而后者则属于一定的社会阶层,其专业技术知识仅是一种手段,而职业人员的存在是为了通过其专业知识和经验服务雇主同时服务社会。建造师不仅要忠诚于组织,更要忠诚于社会公众,其拥有的职业特权是建立51 第五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现状与对策分析在公众对建造师群体的专业素养的信任上的,但若建造师没有将社会大群体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没有将职业资格作为应努力维护的职业身份,没有以自身的专业知识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职业承诺,这一信任将逐渐减少,建造师执业将不再被承认。由于现阶段我国社会结构中缺少职业人员这一阶层,建造师仅拿自身的执业资格当作谋生或升职的工具,并没有把自身当作肩负社会职责的职业人员。因此应逐步建立建造师作为公正无偏的职业人员的社会角色,给予其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誉,加强建造师的职业意识,提高建造师对其职业身份的忠诚度和责任感。(3)完善社会监督机制赋予建造师职业人员更多的权利,需要以完善的社会监督机制作为保障,使建造师用自身行动争取更多的社会权利和公众信任。逐步建立如建造师责任终身制,建造师执业透明化,建造师执业公共投诉平台,网络监督或其它公众媒体监督机制,职业人员声誉制度或信用机制等,以建造师自治或市场自治的手段加强社会大众对建造师职业身份的信任和支持。5.5.2完善建造师职业道德体系(1)建立“职业道德准则”发挥行业协会的社会作用,建立其协会会员制度,并由行业协会开发制定自下而上的建造师“职业道德准则”,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负责贯彻和监管。权威的“职业道德准则”不是空虚的“口号式”的准则,而应详细规定建造师职业原则和具体方法,涵盖绝大部分在工程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道德两难问题。在企业对建造师提出不道德指令时,可为建造师提供遭遇“雇员-职业人员”角色冲突时可以进行决策的依据。另外可转而要求企业建立相应的“道德准则”,建立从建筑行业到建筑企业到建造师的职业道德价值链条。(2)完善职业道德教育建造师的道德水平往往在其入职前已经形成,因此应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其教育体系中,如在高校相关专业教育体系中加入“职业道德教育”,设立相关职业道德课程及实践,在其个人价值和职业认识形成之前和形成过程中,加强其对职业道德和职业身份的正确认识。另外在入职后也应定期接受职业道德教育,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继续教育强制要求,达到持续培养和巩固的效果。5.5.3转变建造师行为监管模式(1)将“硬约束”转变为“软约束”52 第五章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现状与对策分析传统的采用政策制度对建造师偏差行为进行处罚的“硬约束”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的成效,但监督成本较高,同时一些隐蔽的问题较难被揭露和发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结合营造良好群体氛围、行业或组织文化、塑造榜样标兵等“软约束”方式,发挥中华民族注重传承的美德,减少群体中偏差行为,能够在整个建造师群体中形成学习效应,引导建造师面临偏差行为诱因时坚持遵守群体的“游戏规则”,促进建造师职业群体健康可持续发展。(2)将“全面监管”转变为“重点击破”没有重点的对建造师行为进行监管不仅会造成成本浪费,并且无法起到最优效果。采用本研究提出的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测量量表,定期对建造师群体的偏差行为现状进行监督测量,能够有效的识别现阶段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分布现状,有的放矢的对建造师偏差行为进行监管,重点监管发生频率较高的偏差行为,有效配置资源,达到最佳的监管效果。5.6本章小结本章以章节四提出的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度量量表为工具,对北京、天津、广州、南京、重庆等地的建造师样本职业偏差行为进行测量,共发放问卷302份,回收有效问卷169份。通过回收数据,对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现状进行初步的分析,得出发生频率最高的建造师偏差行为为:“施工现场环境污染”,“执行企业的不道德指令”以及“非法挂靠和转让资质”,发生频率均值最高的类别为“职业失德行为”,高发行为主要集中在外部性偏差行为的类别中,并提出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钻石模型”,可对各个地方的样本进行进一步地区差异的分析,同时也作为建造师偏差行为的调查工具,并给出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系统分析框架,最后对根据调查得出的现状,提出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治理的对策建议。53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第六章结论与展望6.1主要研究结论6.1.1界定了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内涵及定义通过文献综述首先识别出建造师受聘于企业、受制于政府、受信于公众的多重角色,继而识别出建造师偏差行为的“边界”——即建造师的角色约束,包括来自于建筑企业的组织约束和来源于社会的职业约束,其中职业约束包括法律法规约束和职业道德约束;并识别出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具有发生场所的外部性,影响对象的广泛性,约束的多重性等特点,从行为的主体、客体、性质和结果以系统的视角对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这一概念进行了定义,即:由获得注册正在执业的建造师自发作出的,违背企业或职业约束的,威胁建设项目(包括项目本身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企业及其成员的不良行为。6.1.2识别了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主要表现形式及其维度结构根据识别出的建造师角色及约束,分别通过访谈调查、文献归纳以及基于网络的头脑风暴法,分别从企业、政府和公众三类对象收集到共36个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表现形式列表;并通过MDS分析将人们对识别出的偏差行为的感知区别表现为空间中两点之间的距离,建立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维度结构,得出的结果拟合程度在可接受范围内。将36个建造师偏差行为分类到二维空间中的四个类别中,其中横坐标为“内部性-外部性”维度,纵坐标为“道德层面-制度层面”维度,将空间划分四部分,分别命名为工程破坏行为、内部失范行为、工作失德行为、职业失德行为。6.1.3提出了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度量和分析框架首先以可操作性、易于理解、非诱导性和可接受性为原则,以构建出的建造师偏差行为空间结构模型为依据,编制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度量量表,并通过预调查和前导调查对量表进行修订,并对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检验结果基本符合量表设计要求,得到正式量表将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转化为可度量的变量;使用该量表对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现状进行正式调查,得出现阶段各偏差行为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现阶段建造师发生频率最高的三个偏差行为为“施工现场环境污染”,“执行企业的不道德指令”以及“非法挂靠和转让资质”,四类行为中54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发生频率最高的为职业失德行为,随后依次为工程破坏行为、内部失范行为和工作失德行为。并通过各偏差行为的分布图例得出现阶段发生频率最高的行为大多集中在空间结构的右半部分,即外部性偏差行为。并提出了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钻石模型”对各地区建造师的偏差行为现状进行更直观的描述。最后提出了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治理对策:将建造师角色由“执业人员”转变为“职业人员”、完善建造师职业道德体系和转变建造师行为监管模式。6.2主要创新点(1)引入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研究视角。为建筑市场职业人员行为研究提供新方向,规范不良行为、失信行为、不道德行为等杂乱概念,通过“行为内涵界定——分类结构构建——行为现状调查”的系统的研究框架,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2)以偏差行为之间的异同为基础对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进行划分,在分类中是依据行为本身的特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分类的客观性,且以二维空间结构的方式表现,简洁直观,且在分类的基础上还保留了各类别之间的联系;(3)建立了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分析框架,首先通过量表对目标建造师样本进行测量,根据度量结果,得出各偏差行为发生频率的分布图例进行宏观维度分析,并采用偏差行为“钻石模型”进行中观的类别分析,最后通过对个别建造师偏差行为得分,进行微观层面的行为分析。6.3研究不足及展望本文对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这一概念进行了“定义-解构-度量”的一系列探索性的分析,在此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在偏差行为表现形式收集的过程中,样本选择缺乏随机性;(2)在进行偏差行为分类的两两比较时,由于问卷较为复杂冗长,仅选择了10名工程管理专家进行打分,降低了分类的客观性;(3)量表设计中前导调查和正式调查的样本量较小,量表还需要在更大的样本上进行试验和反馈,同时正式调查结果的普遍代表性有限。未来可应用本文提出的分析框架针对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组织层面或个人层面的影响因素展开一系列的实证研究,研究影响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的因素及其影响机理;另外由于建造师职业失德行为的严峻现状,对建造师面对组织期望和职业期望冲突时的决策制定,以及如何构建建造师职业道德体系也有待下一步研究。55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尚兆燕.CPA越轨行为诱因及其社会整合——基于社会学的理论分析框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27(3):124-128.[2]Merton,RobertK.Socialtheoryandsocialstructure.[M].NewYork:TheFreePress,1968.[3]ThomasM.Jones.EthicalDecisionMakingbyIndividualsinOrganizations:AnIssue-ContingentModel[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1991,16(2):366-395.[4]CharlesVee,CMartinSkitmore,Professionalethicsintheconstructionindustry[J].Engineering,ConstructionandArchitecturalManagement,2003,10(2):117-127.[5]Zarkada-Fraser,A.,Aclassificationoffactorsinfluencingparticipatingtocollusivetenderingagreements[J].JournalofBusinessEthics,2000,23(3):269-282.[6]Ray,R.S.,Hornibrook,J.,Skitmore,R.M.andZarkada,A.,Ethicsintendering:asurveyofAustralianopinionandpractice[J].ConstructionManagementandEconomics,1999,17(2):139-153.[7]Zarkada-Fraser,A.andSkitmore,R.M.,Decisionswithmoralcontent:collusion[J].ConstructionManagementandEconomics,2000,18(1):101-111.[8]Zarkada,A.,TenderingEthics:AStudyofCollusiveTenderingfromaMarketingEthicsPerspective[D],PhDthesis,QueenslandUniversityofTechnology,Brisbane,1998.[9]RichardFellows,AnitaLiuandColinStorey.EthicsinConstructionProjectBriefing[J].ScienceandEngineeringEthics,2004(10):289-301.[10]AbuHassim,Aliza,StephenL.Kajewski,andBambangTrigunarsyah,Aconceptualframeworkforethicaldecisionmakinginprojectprocurement[C].ModernMethodsandAdvancesinStructuralEngineeringandConstruction-ProceedingsoftheSixthInternationalStructuralEngineeringandConstructionConference(ISEC-6).ResearchPublishingServices,2011.[11]HarrisC.E.,Jr,Pritchard,M.S.andRabins,M.J.,EngineeringEthics:ConceptsandCases[M],WadsworthPublishingCompany,Belmont,CA,1995.[12]Choudhry,RafiqM.,andDongpingFang.Whyoperativesengageinunsafeworkbehavior:Investigatingfactorsonconstructionsites[J].Safetyscience2008,46(4):566-584.[13]Meliá,JoséL.,andMartaBecerril.Healthbehaviourandsafetyintheconstructionsector.Psicothema[J].2009,21(3):427-432.56 参考文献[14]Jitwasinkul,Bhanupong,andBonaventuraHWHadikusumo.IdentificationofImportantOrganisationalFactorsInfluencingSafetyWorkBehavioursinConstructionProjects."JournalofCivilEngineeringandManagement[J].2011,17(4)28.[15]Langford,D.,S.Rowlinson,andE.Sawacha.Safetybehaviourandsafetymanagement:itsinfluenceontheattitudesofworkersintheUKconstructionindustry.[J]EngineeringConstructionandArchitecturalManagement2000,7(2):133-140.[16]郭树荣.建筑市场执业资格人员信用体系建设[J].建筑经济,2005,11:18-20.[17]林金忠.信用制度的微观基础——信用行为分析[J].经济管理,2007,29(15):34-37.[18]范志清,王雪青,李宝龙.基于物元分析的建筑市场执业资格人员信用评价研究[J].软科学,2009(7):41-45.[19]张艳华,江涛.我国建筑市场信用机制的特征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9,25(11):42-45.[20]曾进.建设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推动我国工程保证担保制度的发展[J].经济体制改革,2009(2):176-180.[21]戴若林,王孟钧.建筑市场信用系统演进机理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2,24(3):252-257.[22]Clinard,M.B.andMeier,R.F..Sociologyofdeviantbehavior[M].1968.[23]Douglas,J.D.andWaksler,F.C..Thesociologyofdeviance:anintroduction[M].CA:LittleBrown.1982.[24]Kaplan,H.B..Self-attitudesanddeviantbehavior[M].PacificPalisadesCA:Goodyear.1975[25]Robinson,S.L.&Bennett,R.J..ATypologyofDeviantWorkplaceBehaviors:AMultidimensionalScalingStudy[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1995,38:555-572.[26]JosephA.Raelin.AnanalysisofProfessionalDeviancewithinOrganizations[J].HumanRelations1986,39:1103-1130.[27]JosephA.Raelin.Threesaclesofprofessionaldeviancewithinorganizations[J].Journaloforganizationalbehavior1994,15:483-501.[28]史玉民.论科学活动中的越轨行为[J].科学管理研究1994,2(2):6-14.[29]张九庆.科研越轨行为的界定与表现形式[J].企业技术开发2003(2):47-50.[30]Harper,D.C..Spotlightabuse—Saveprofits[J].IndustrialDistribution1990,79:47-49.[31]葛韧琦,张明善,姚珣.基于产权理论的基层管理者越轨行为原因与模型分析[J].软科学,2011,25(8):104-107.57 参考文献[32]黄瑛,裴利芳.工作场所越轨行为的影响因素和组织控制策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11:55-60.[33]颜爱民,高莹.辱虐管理对员工职场偏差行为的影响: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6:55-61.[34]刘善仕.企业员工越轨行为的组织控制策略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135-137.[35]杨杰,卢福财.工作场所越轨行为的形态,员工反应与组织对策[J].经济管理,2010,9:92-98.[36]杨杰,HannahHanhNguyen,陈小锋.工作场所越轨行为结构分类研究[J].管理学报2011,8(3):403-408.[37]Challinger,D..Feelinggoodatwork—Anantidotetoworkplacecrime[C].AustralianInstituteofCriminologyConference,CrimeagainstBusiness,Melbourne,Australia,February1994.[38]Robinson,S.L.&Bennett,R.J..Developmentofameasureofworkplacedeviance[J].JournalofAppliedPsychology2000,85:349–360.[39]Dunlop,P.D.&Lee,K..Workplacedeviance,organizationalcitizenshipbehavior,andbusinessunitperformance:Thebadapplesdospoilthewholebarrel[J].JournalofOrganizationalBehavior.2004,25:67–80.[40]TamirLevyandAharonTziner.Whendestructivedevianceintheworkplacebecomesaliability:adecisionalbehavioralmodel[J].Quality&Quantity2011,45:233-239.[41]O’Leary-Kelly,A.M.,Griffin,R.,&Glew,D.Organization-motivatedaggression:Aresearchframework[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1996,21:225–253.[42]HollingerR.C.andClarkJ.P..FormalandInformalSocialControlsofEmployeeDeviance[J],SociologicalQuarterly.1982[43]务凯,李婕,黄静.工作场所越轨行为的研究现状[J].心理研究2011,4(5):67-74.[44]Lee,Kibeom,andNatalieJ.Allen.Organizationalcitizenshipbehaviorandworkplacedeviance:theroleofaffectandcognitions[J].JournalofAppliedPsychology2002,87(1):131.[45]张燕,陈维政.基于多维尺度法的工作场所偏离行为的分类结构研究[J].软科学2011,25(7):131-134.[46]Gruys,MelissaL.,andPaulR.Sackett.Investigatingthedimensionalityofcounterproductiveworkbehavior[J].InternationalJournalofSelectionandAssessment2003,11(1):30-42.[47]Spector,P.E.,Fox,S.,Penney,L.M.,Bruursema,K.,Goh,A.,&Kessler,S..Thedimensionalityofcounterproductivity:Areallcounterproductivebehaviors58 参考文献createdequal?[J]JournalofVocationalBehavior,2006,68(3),446–460.[48]彭贺.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的结构及测量[J].管理科学,2011,24,12-22.[49]Spector,P.E..Therelationshipofpersonalitytocounterproductiveworkbehavior(CWB):Anintegrationofperspectives[J].HumanResourceManagementReview,2010,21(4),342–352.[50]Vardi,Y..Theeffectsoforganisationalandethicalclimatesonmisconductatwork[J].JoumalofBusinessEthics2001,9:325-327.[51]Dalal,R.S..Ameta-analysisoftherelationshipbetweenorganizationalcitizenshipbehaviorandcounterproductiveworkbehavior[J].JournalofAppliedPsychology2005,90:1241-1255.[52]StevenH.Appelbaum,KyleJ.Deguire,andMathieuLay.Therelationshipofethicalclimatetodeviantworkplacebehavior[J].CorporateGovernance: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EffectiveBoardPerformance2005,5(4):43-55.[53]ChristineA.Henle.PredictingWorkplaceDeviancefromtheInteractionbetweenOrganizationalJusticeandPersonality[J].JournalofManagerialIssues2005,17:247-263.[54]Hershcovis,M.,Turner,N.,Barling,J.,Arnold,K.,Dupré,K.,Inness,M.,Sivanathan,N..Predictingworkplaceaggression:Ameta-analysis[J].JournalofAppliedPsychology2007,92:228–238.[55]DanielE.Martin,AshaRaoandLloydR.Sloan.Plagiarism,Integrity,andWorkplaceDeviance[J].Ethics&Behavior2009,19:36-50.[56]HarjinderGill,JohnP.Meyer,KibeomLee,Kang-HyunShin,andChang-YoungYoon.AffectiveandContinuancecommitmentandtheirrelationswithdeviantworkplacebehaviorsinKorea[J].AsiaPacificJournalofManagement2011,28:595-607.[57]JulieMenard,LucBrunetandAndreSavoie.InterpersonalWorkplaceDeviance:WhyDoOffendersActOut?AComparativeLookonPersonalityandOrganisationalVariables[J].CanadianJournalofBehavioralScience2011,43(4):309-317.[58]MichaelS.Christian&AleksanderP.J.Ellis.ExaminingtheEffectsofSleepDeprivationonWorkplaceDeviance:ASelf-regulatoryPerspective[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2011,54(5):913-934.[59]Nasir,Misbah,Bashir,Ambreen.ExaminingworkplacedevianceinpublicsectororganizationsofPakistan[J].InternationalJournalofSocialEconomics2012,39(4):240-253.[60]Neuman,JoelH.,andRobertA.Baron.Workplaceviolenceandworkplaceaggression:Evidenceconcerningspecificforms,potentialcauses,andpreferredtargets[J].Journalofmanagement1998,24(3):391-419.59 参考文献[61]刘善仕.企业员工越轨行为的组织控制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24(7):19-23.[62]Martink,MarkJ.,MichaelJ.Gundlach,andScottC.Douglas.Towardanintegrativetheoryofcounterproductiveworkplacebehavior:Acausalreasoningperspective[J].InternationalJournalofSelectionandAssessment2002,10(1):36-50.[63]辛朋涛,段兆兵.“QQ”访谈法:现场访谈法的一个有益补充[J].中国远程教育2007,4:72-74.[64]吴婕.试论头脑风暴法的网络应用[J].情报科学2004,22(6):749-751.[65]Kennedy,DanielB.,RobertJ.Homant,andMichaelR.Homant.Perceptionofinjusticeasapredictorofsupportforworkplaceaggression[J].JournalofBusinessandPsychology2004,18(3):323-336.[66]Davidson,Andrew.SixDegreesofSeparation[M].RiskCenter,2007,August.[67]Ones,DenizS.,ChockalingamViswesvaran,andAngelikaD.Reiss.Roleofsocialdesirabilityinpersonalitytestingforpersonnelselection:Theredherring[J].JournalofAppliedPsychology1996,81(6):660.[68]TogersonW.S.,TheoryandMethodofScaling[M].NewYork:Wiley,1958.[69]ShepardR.N.AnalysisofProximities:MultidimensionalScalingwithanUnknownDistanceFunction[J].Psychometrika,1962(27):125-140,219-246.[70]KruskalJ.B.MultidimensionalScalingbyOptimizingGoodnessofFittoaNonmetricHypothesis[J].Psychometrika,1964(29)1-27.60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一、发表及录用论文[1]王雪青,林雪,郭思佳.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建造师薪酬激励模型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已录用)[2]Guoqiang,LinXue.CARTApproachintheCreditEvaluationofCertifiedCostEngineerinChina.IEandEM2011,2011,81-84.(EI:20114514486347)二、参加科研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建筑市场执业资格人员信用行为及其治理模型研究(71172148),2012-2015[2]住建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基于治理理论的注册建造师信用评价体系研究(2011-R3-18),2011-2012[3]建筑市场主体信用评价标准,住建部国家标准,2010-201161 附录一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差异分析问卷(部分图示)附录一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差异分析问卷(部分图示)62 附录二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结构维度命名问卷附录二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结构维度命名问卷X轴未干同非不偷迟工超以诋缺泄浪工工索0不与对签不不不发在使使不不施执施为隐不办私时法接窃到作出不毁席露费程程贿配供公署合适按生利用用按按工行工求瞒按理活在挂受公早中资正诽施商施款记行合应众不理合要质益不不质设过企现进工国变两靠继司退拉质当谤工业工私录贿相商投合安时求量的合合量计程业场度程家更个转续资旷帮范手他会机材用不受关合诉格置间在安诱格格安图监的环舍安规注或让教源工结围段人议密料完贿单谋问文施产施全惑建设全纸督不境弃全定册以资育磨派执获整或位题件工生工环下筑备环施不道污质隐保执上质洋业取谋依不标施管境做材建保工严德染量患障业企工注取法予识工理事出料筑节格指劳业册合监及影噪相故不构能令务执同督时响音关时公配相人业约检处交文隐正件关员定查理通件瞒决国合外上不策家法利签报规权益字定益印施章工根据上图中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在维度1上的分布(只代表位置分布,不代表精确数值分布)位置,结合上一阶段对偏差行为的两两比较,请您写出三个能够描述此维度的命名。1.2.3.诋迟不不对缺工不施不工在执干发0隐不为施不偷未使非不以与泄同不签超使索浪工Y轴毁到适合公席作配工接程利行私生瞒按求工按窃办用法按不供露时按署出用贿费程诽早合理众施中合现受记益企活质工国进过质公理不挂设正应商在要不资不行施款谤退时安投工拉相场继录的业量程家度程量司变合靠计当商业两求合质合贿工私他旷间置诉会帮关环续不诱的安安规舍监安资更格转图手合机个在格范格受材用人工产施问议结单境教完惑不全全定弃督全源注设让纸段谋密或施文围建贿料磨生工题派位污育整下道环隐保质不环册备资施获以工件执筑或洋施标不依染做德境患障量严保执建质工取上管业材谋工工识予法出指事劳格节业筑注企理料取噪影及监不令故务能构册业相合音响时督公时人相配执关同交处检正隐员关件业文约通理查决瞒合国件定策不法家上外报权规签利益定字益施印工章根据上图中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在维度2上的分布(只代表位置分布,不代表精确数值分布)位置,结合上一阶段对偏差行为的两两比较,请您写出三个能够描述此维度的命名。1.2.3.63 附录三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测量量表附录三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测量量表尊敬的受访者: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对本次问卷调查的支持和配合!本问卷旨在获得对建筑市场中建造师职业不良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调查建造师不良行为现状,您的答案对此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烦请拨冗填答本问卷!本问卷中的所有问题将不涉及您的工作机密和个人隐私,在此承诺,对您填写的一切内容将严格保密,并仅供学术研究使用,如有任何问题请与下述联系人联系咨询,再次对您的支持表示真诚的感谢!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工程管理专业第一部分个人基本资料1.您的年龄A.18~25B.26~35C.36~45D.46~55E.56或以上2.您的性别A.男B.女3.您的工作单位第二部分建造师职业不良行为度量问题说明:您认为下列建造师职业不良行为发生的情况如何?从A.较多发生;B.偶尔发生;C.很少发生;D.几乎不发生四个选项中选择您认为最能描述这一行为发生情况的选项。一、工程破坏行为1.隐瞒工程隐患A.较多发生B.偶尔发生C.很少发生D.几乎不发生2.为求进度舍弃质量64 附录三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测量量表A.较多发生B.偶尔发生C.很少发生D.几乎不发生3.施工过程监督不严A.较多发生B.偶尔发生C.很少发生D.几乎不发生4.不按国家规定保障劳务人员合法权益A.较多发生B.偶尔发生C.很少发生D.几乎不发生5.不按质量、安全、环保、节能相关国家规定施工A.较多发生B.偶尔发生C.很少发生D.几乎不发生6.索贿、行贿、受贿或谋取合同约定外的其他利益A.较多发生B.偶尔发生C.很少发生D.几乎不发生7.不按要求在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相关文件上签字印章A.较多发生B.偶尔发生C.很少发生D.几乎不发生8.签署不合格文件A.较多发生B.偶尔发生C.很少发生D.几乎不发生9.不按设计图纸施工A.较多发生B.偶尔发生C.很少发生D.几乎不发生10.使用不合格设备、建筑构配件A.较多发生B.偶尔发生C.很少发生D.几乎不发生11.使用不合格建筑材料A.较多发生B.偶尔发生C.很少发生D.几乎不发生二、内部失范行为12.偷窃公司资源A.较多发生B.偶尔发生C.很少发生D.几乎不发生13.未办理变更注册执业A.较多发生B.偶尔发生C.很少发生D.几乎不发生14.非法挂靠、转让资质A.较多发生B.偶尔发生C.很少发生D.几乎不发生15.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注册A.较多发生B.偶尔发生C.很少发生D.几乎不发生16.泄露商业机密A.较多发生B.偶尔发生C.很少发生D.几乎不发生17.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执业A.较多发生B.偶尔发生C.很少发生D.几乎不发生65 附录三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测量量表18.超出资质范围执业A.较多发生B.偶尔发生C.很少发生D.几乎不发生19.不接受继续教育A.较多发生B.偶尔发生C.很少发生D.几乎不发生20.浪费施工材料A.较多发生B.偶尔发生C.很少发生D.几乎不发生21.工程款私用A.较多发生B.偶尔发生C.很少发生D.几乎不发生三、工作失德行为22.诋毁诽谤他人A.较多发生B.偶尔发生C.很少发生D.几乎不发生23.迟到早退、旷工、磨洋工A.较多发生B.偶尔发生C.很少发生D.几乎不发生24.缺席施工会议A.较多发生B.偶尔发生C.很少发生D.几乎不发生25.工作中拉帮结派A.较多发生B.偶尔发生C.很少发生D.几乎不发生26.工程记录不完整A.较多发生B.偶尔发生C.很少发生D.几乎不发生27.干私活A.较多发生B.偶尔发生C.很少发生D.几乎不发生四、职业失德行为28.不适合时间产生施工噪音A.较多发生B.偶尔发生C.很少发生D.几乎不发生29.不合理安置施工标识影响交通A.较多发生B.偶尔发生C.很少发生D.几乎不发生30.对公众投诉问题不予及时处理A.较多发生B.偶尔发生C.很少发生D.几乎不发生31.不配合相关单位依法监督检查A.较多发生B.偶尔发生C.很少发生D.几乎不发生66 附录三建造师职业偏差行为测量量表32.施工现场环境污染A.较多发生B.偶尔发生C.很少发生D.几乎不发生33.在利益的诱惑下作出不公正决策A.较多发生B.偶尔发生C.很少发生D.几乎不发生34.执行企业的不道德指令A.较多发生B.偶尔发生C.很少发生D.几乎不发生35.发生质量、安全、环境事故时隐瞒不报A.较多发生B.偶尔发生C.很少发生D.几乎不发生67 致谢致谢硕士论文的完成意味着硕士生活真正接近尾声,两年半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在这其中的收获却让我终身受益。首先硕士学习的顺利完成最要感谢的人是我的恩师王雪青教授,感谢您这两年半以来对我的关怀和照顾,您谆谆善诱引导我找到自己发展的道路,在您的鼓励下我坚持自己的理想,设定目标并规划自己的未来。您以身作则教会我对工作对学术的热情和专注,我学到的不仅仅是科学的研究方法,更是严谨的治学态度。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您无条件的指导与帮助也是我完成硕士学习的重要支持。您的这份恩情与教导,我将永远铭记在心,能够成为您的学生,是我的幸运与幸福,祝恩师身体康健,好运常伴!感谢杨秋波师兄在硕士阶段对我的指导和帮助,您教会我做研究和做人的道理一样,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感谢刘炳生师兄对我论文的指导和建议,您丰富的研究经验和创新的研究思维,让我受益匪浅。感谢周国强师兄在我迷茫的时候为我指明方向,教会我研究的思想和范式,您的指导让我在学术的道路上走的更快更顺畅,师兄对待学术的态度是我永远的榜样。感谢陈扬师姐在我硕士学习过程中一直以来的鼓励和指导,感谢冯博师兄和赵丽丽师姐的关心照顾,感谢刘鹏,任远,陈媛,刘行,与你们相伴共同走过这两年半的时光,我们欢乐同享困难同挡,共同成长互相支持,这份友谊我将一生珍藏。感谢韩涛涛,陈伟唯,郭思佳,夏妮妮,感谢你们的陪伴与关心,让我得硕士生活更加充实与难忘,祝福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切顺利。感谢所有的同学们和朋友们,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照顾与包容,在这个集体中让我离家千里却胜似家的温暖。另外还要感谢的是我的父母与家人,你们将我辛苦养育成人,理解与支持我的决定与想法,永远做我最坚实的后盾,让我放下顾虑勇敢向前。感谢在这两年半来给我支持与帮助的所有老师与同学,我将怀着感恩的心继续我的学业,将这份关怀继续传承。林雪2013年12月于北洋园6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