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文化、传播分析——以央视二套《对话》栏目为例》(王宁宁)

《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文化、传播分析——以央视二套《对话》栏目为例》(王宁宁)

ID:7819339

大小:8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2-27

《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文化、传播分析——以央视二套《对话》栏目为例》(王宁宁)_第1页
《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文化、传播分析——以央视二套《对话》栏目为例》(王宁宁)_第2页
《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文化、传播分析——以央视二套《对话》栏目为例》(王宁宁)_第3页
《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文化、传播分析——以央视二套《对话》栏目为例》(王宁宁)_第4页
《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文化、传播分析——以央视二套《对话》栏目为例》(王宁宁)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文化、传播分析——以央视二套《对话》栏目为例》(王宁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影视传播研究期末论文王宁宁新硕042班2004212358电视谈话节目分析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文化、传播分析——以央视二套《对话》栏目为例论文摘要本文首先对所研究的谈话节目范围进行了界定,进而在对文献资料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展开论文:详细描述了电视谈话类节目的中美发展历史并对两国节目现状进行比较,介绍了依据不同标准而进行的节目分类,着重分析论述了电视谈话节目的特点(从优势和不足两方面展开)以及相应的文化、传播分析。最后以对个案《对话》的具体分析结束行文。主料资源来源是中国期刊网以及相关书籍。关键词脱口秀,主持人,话题,策划,互动,冲突,转型时期,公共领域,人际传播,

2、场效应,窥视目录对电视谈话节目的界定…………………………………………………2文献综述…………………………………………………………………2第一部分: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历程…………………………………3第二部分:电视谈话节目分类…………………………………………4第三部分:目前电视谈话节目的基本特征分析………………………5第四部分:对电视谈话节目的文化、传播分析………………………8附1:个案分析:谈话节目中的阳春白雪——《对话》……………10附2:参考文献…………………………………………………………1111影视传播研究期末论文王宁宁新硕042班2004212358电视谈话节目分析对

3、谈话节目的界定传统的说法认为,谈话节目来源于英文的talkshow,而在香港等地区被翻译为“脱口秀”。笔者认为,在这三者之间存在些微的区别,主要在于其侧重点的不同:首先是脱口秀。这个词强调了两个方面:脱口而出的即兴感和做秀的表演性质,强调以一种娱乐的姿态吸引观众而并没有突出“谈话”这个词的交流互动性;英文的talkshow则强调了谈话和做秀两个方面,仍然是一种在交流的形式感中体现出的娱乐性;大陆的谈话节目则不能简单的归结为娱乐性或者即兴的吸引受众注意的类型,它的娱乐性要弱于欧美和港台的形态。因此笔者认为在译法上译为talkprogram更为合适。谈话节目强调交流和对话,所以

4、在这种节目的构成要素中至少要有主持和嘉宾,其次还可能有相当的现场观众。因此,比如凤凰卫视梁东主持的《娱乐串串秀》以及在众多频道中播出的那威主持的《说吧》等仅有主持人一人在演播室内凭借其天赋的语言功能来吸引受众的节目就不算在本文研究范围之内。综上,本文所研究的谈话类节目是以面对面人际传播的方式,通过电视媒介再现或还原日常谈话状态的一种节目形态,由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在演播现场围绕话题或个案展开(2004,胡向阳)。文献综述综合笔者搜集到的近五年之内的70余篇关于谈话节目分析的期刊文章来看,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研究:第一部分是关于与美国谈话节目的对比研究,这一部分研究中,很多文章

5、都用到了电视史上全球收视率最高的脱口秀栏目“奥普拉.温弗莉脱口秀”这个例子,比如张瑾的《从“脱口秀”的背后说开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8年07期);吴丰军的《温弗瑞·奥普拉成功的启示》(《当代电视》,2003年03期)等。这一部分研究比重相对比较小。第二部分是关于谈话节目主持人艺术的研究,例如主持人的谈话艺术、逻辑叙述机制、现场把握能力、亲和力、聆听感等,主要的趋势是认为在谈话节目中,主持人占有相当重要的地;要打造好的谈话栏目,就要打造出一个有品牌效应的主持人,而且这个主持人应该具备相当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这一部分,对于现今主持人的状况,批评的声音比较多,而表扬的声

6、音主要集中在《实话实说》的前任主持崔永元身上。这一部分的研究有例如唐棣的《新闻谈话类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现场情感把握》(《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12期);王婷的《“控制器”──对谈话节目主持人的特殊要求》(《新闻爱好者》,2000年07期);刘影的《复合角色——主持人在谈话类节目中的作用》(《电视研究》,2001年10期)等。第三部分是关于不同类型的谈话节目的介绍和分析,比如新闻类、情感类、财经类、娱乐类等以及地方台谈话节目等,在这里谈话节目可以视为一种不同内容进行传播时的统一搭载形式,它只是一种途径和表现方式,用以传达某一主题;而在不同主题和内容的谈话节目中,又有不同

7、的传播技巧。这种研究通常是结合某一个栏目个案进行研究,而在这其中,《实话实说》同样是被引用和研究的最频繁的栏目。这一部分的研究有例如武海鹏、陈志义的《面对面心贴心——11影视传播研究期末论文王宁宁新硕042班2004212358电视谈话节目分析话说新闻类谈话节目〈沟通〉》(《新闻前哨》,2004年08期);佘静的《研究谈话类电视娱乐节目的三种趋向》(《传媒观察》,2004年05期);周粟的《文艺谈话类栏目的一种追求——关于山东台音乐谈话节目〈乘着歌声的翅膀〉》(《当代电视》,2002年12期)等。第四部分是综合研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