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素材入文相关操作流程

课文素材入文相关操作流程

ID:78281804

大小:103.48 KB

页数:29页

时间:2022-04-21

课文素材入文相关操作流程_第1页
课文素材入文相关操作流程_第2页
课文素材入文相关操作流程_第3页
课文素材入文相关操作流程_第4页
课文素材入文相关操作流程_第5页
课文素材入文相关操作流程_第6页
课文素材入文相关操作流程_第7页
课文素材入文相关操作流程_第8页
课文素材入文相关操作流程_第9页
课文素材入文相关操作流程_第10页
资源描述:

《课文素材入文相关操作流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编课本回归与提高第二章课内素材的回归与运用第3节课文素材入文的操作流程将日常素材提炼成写作中的材料,使材料为表达一定的主旨服务,从而将素材实用化,是写作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素材的实用化由这样几个阶段组成:一是从生活中(日常生活、阅读等)发现并积累素材;二是对素材宏观的分类整理,开阔精神文化视野;三是对个案具体素材的原点思考、发散性思考;四是对具体素材的价值化处理。从生活中发现并积累素材,关键是要有一颗善感的心,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有一双勤于劳作的手。古今中外的大家,乃至小有成就者无不如此,这是习惯,这需要信念,需要毅力。对素材的分类整理,就像一个收藏家将心爱的藏品定期不定期地整

2、理抚弄一番,或晒晒太阳,或透透空气,或拭拭灰尘,或涂抹点什么,是个整理、护理的过程,也是欣赏的过程,也是享受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尚处于广义的写作准备阶段,对个案具体素材的原点思考、发散性思考是素材实用化处理的核心步骤。原点思考的主要目的是对具体素材作微雕式的凝视,弄清素材的结构构成、内在层次,明确素材的基本性质;发散思考的目的是对具体素材进行多角度、多背景、多时段的考查,从而发现素材可以挖掘的不同方向的意义,为素材的价值化定性做充分的选择准备。具体素材的实用化处理是素材处理的最后环节,也是终极目标。同样的一则素材,运用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有其特定的表现价值。这个特定表现价值的实现过程,是

3、素材处理的关键操作。这个操作是以对素材的原点思考、发散思考为基础,选择切合文章题旨的素材价值点,对素材进行细节化、形象化处理,然后与主题进行粘连融合,从而使素材成了能肩负起表达一定主题的表达内容。当然,素材实用化的过程并不仅仅指课本素材,本文所以特别冠以课本素材实用化,意在强调要重视课本素材的积累,这是本书反复强调的重点。(一)问渠那得清如许——课文素材的挖掘与意境化处理一、素材定性的剥笋式挖掘积累素材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如果想使素材变成自己的东西,乃至于成为鲜活的题材,就必须深刻理解素材,提高对素材的认识,让古典文化形象灵动地存在于自己的意识里。1.对素材定性的多样收集唐后主李煜,古

4、人高度评价他在词的创作上的贡献,说“李后主词,如生马驹,不受控捉”,如“天下美妇人”,“粗服乱头,不掩国色”。但古人对他无能治国却多有非议,有人叹道:“作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王熙凤”是古代小说中不可多得的形象。她漂亮聪明、争强好胜;同时又玩弄手段、阴毒贪婪,曹雪芹说她“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集美丑于一身是这一形象的特点。有人说《红楼梦》既是女子的颂歌,又是社会的挽歌。“王熙凤”同时具有表现两种主题的意义:她身上具有当时社会的女子难有的美质;而她的另一面性格,又折射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有了对人物形象的多方面的认识,这就为再创造提供了选择的方便。2.对素材定性的批判

5、性再思考进行再认识,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历史人物的文化背景(朝代地域、文化习俗、社会关系等)以及个人条件(文化教养、社会地位、身份性格等),认识文学形象要以作品情节和作者创作意图为依据;另一方面又要对人物形象作辩证分析,充分挖掘可能有的思想情感价值,不拘泥于历史的定评。因为一场“鸿门宴”,人们常责备项羽因刚愎自用而坐失良机。项羽何以不杀刘邦?如果你认为项羽是一个完全冲昏头脑的傻瓜,这可能失之公允。试想,当时刘邦率领南路义军,渡黄河,入关中,降子婴,转战千里,历时14个月,在摧毁暴秦统治的斗争中,确实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也因此在诸侯中声名鹊起,杀之则不得人心。而项羽居功骄横,暴戾恣睢,竟然残酷

6、地坑杀秦降卒20余万人。失天下之心——已成为他政治上的致命伤。他虽为一介武夫,但对于民心与天下的关系,还是认识得到的。正值诸侯分裂天下之际,项羽沽名钓誉,也是出于战略上的考虑。有了对人物形象中肯而新颖的认识,就为表达真情奠定了基础。3.对素材定性的指向性规范性思考规范性思考是在理智认识的规范下进行的。所谓理智认识,是指在充分认识材料的基础上,根据创作意图处理材料。所谓“规范”,就是使再创造既符合客观实际,又顺从主观需要。王昭君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她的性格和命运已在历史中定格。可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却构成了不同的形象,因之寄托了不同的情感。唐朝杜甫咏叹道:“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7、杜甫再造了一个悲剧形象,因为他要借此抒发身世家国之恨。明代莫止有诗曰:“但使边城静,娥眉敢爱身。千年青冢在,犹是汉宫春。”在莫止的诗里,王昭君是一个不让须眉的英雄,她为民族和解而毅然出行,青冢犹在,名垂千古。诗中洋溢着赞美之情,因为他要表达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两位诗人给我们提供了用理智认识规范并再创造的经验。二、素材材料化后的意境化处理借助相关的资料,展开合理想象,让人物形象活起来,然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想象,这就是创造意境。创造意境的心理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