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

ID:78657479

大小:696.12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2-02-04

健康心理学_第1页
健康心理学_第2页
健康心理学_第3页
健康心理学_第4页
健康心理学_第5页
健康心理学_第6页
健康心理学_第7页
健康心理学_第8页
健康心理学_第9页
健康心理学_第10页
资源描述:

《健康心理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理健康与应激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心理教研室苏英本章主要内容°健康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应激的概念与过程°应激调节健康的定义°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功能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健康水平的不同等级状态心理健康(mentalhealth)°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功能°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统一:心理健康标准涵盖的领域°个体与环境的关系¾具备从环境中学习的能力°个体与他人的关系¾具备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个体与自我的关系¾具备正确评价自

2、己的能力心理健康的标准°1、体验标准: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标准¾良好的心境:心境及其自我调控(情绪与情感)¾恰当的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的危害(自我意识)°2、操作标准:心理活动的效率¾心理效率¾社会效率:工作学习效率、人际交往效率°3、发展标准:纵向发展心理健康标准°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人际和谐:°社会适应:°人格完整:情绪、情感的概念°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情绪情感需要生理需要社会需要主体人和动物共有人独有稳定性不稳稳定时间性短暂持久冲动性强烈微弱实质外在表现内在本质情绪、情感的作用°一、对工作效率

3、的影响°二、对心身健康的影响°三、对人际交往的影响情绪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情绪与工作效率的关系情绪对心身健康的影响°情绪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成分——心身联系的桥梁°良好的情绪------健康°不良的情绪------疾病¾心身疾病¾心理疾病情绪对人际交往的影响°人际交往产生人际情感:在人际交往中,与彼此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相联系的内心体验,稳定持久(1)肯定的情绪情感:增力作用°自信感、相互信任感、相互理解感、相互忠诚感、自尊和相互尊重感(2)否定的情绪情感:减力作用°自卑感,嫉妒感,恐惧感,猜疑感,报复感自我意识的概念°个体对自己的心理、自己

4、与客观世界种种关系以及人我关系这些存在的意识¾自我认识:自我观察、自我评价¾自我体验:自尊、自卑、内疚等¾自我控制:自我监控、自我激励应激°应激:个体觉察环境刺激对生理、心理及社会系统负担过重时的整体反应,可以是适应的,也可以是适应不良的。¾输入部分—应激源¾中介因素—对应激源的察觉与评价¾应激反应¾结果应激过程输入部分——应激源1、躯体性:直接作用于个体产生刺激2、心理性:人际冲突、个人愿望受挫等3、社会性:社会变迁4、文化性:语言、风俗、信仰的改变应激过程中介因素——对应激源的察觉与评价°个体对事件的认知评价决定了事件对个人的影

5、响。¾中性事件——错误评价——应激反应¾消极事件——积极评价——不应激°如果个体相信刺激是可控的,就可以减轻应激。应激反应——心理生理的整体反应1、心理反应:2、生理反应¾情绪反应¾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¾行为反应¾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¾心理防御反应¾免疫系统心理防御机制°个体处在挫折与冲突的紧张情境时,通过潜意识的活动所产生的一种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情绪平衡和稳定的适应性心理反应.心理防御机制°精神病性防御机制:否认、歪曲、外射°幼稚(不成熟)的防御机制:退行、幻想°神经症性防御机制:压抑、合理化°成熟的防御机制:幽默、

6、升华应激结果°1、适度应激—促进个体健康与功能活动¾适度应激是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¾适度应激是维持人正常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2、应激过度—损害个体健康应激对健康的影响1、应激的心理生理反应引起精神痛苦2、应激加重或使疾病复发3、应激与其他因素共同致病应激的心理生理反应°急性焦虑反应:¾烦躁不安、过敏、震颤、呼吸困难、心悸、出汗、厌食、恶心、腹部不适;皮肤湿冷、苍白、瞳孔扩大、心动过速、气促、呼吸深大、血压升高等°血管迷走反应¾虚弱、头晕与晕厥、精神错乱、出汗、恶心、腹部不适;面色苍白、出汗、皮肤湿冷、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过度换

7、气综合征¾头昏、虚弱、呼吸困难、窒息感、胸部压迫感、心悸、肢端麻木;手足抽搐、手足痉挛等°慢性心理应激:神经血管性虚弱心理应激与调节°从客观上消除致病的心理社会因素°提高个体对应激的认识水平和应对能力¾调整对刺激事件的认识¾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¾改变心理环境,增强社会支持¾适度应用心理防御机制°减轻应激生理反应对机体器官的冲击¾学会放松技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