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4006-2019 绿色食品 红小豆生产技术规程(甘肃省)

DB62∕T 4006-2019 绿色食品 红小豆生产技术规程(甘肃省)

ID:78775897

大小:134.32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02-05

DB62∕T 4006-2019 绿色食品 红小豆生产技术规程(甘肃省)_第1页
DB62∕T 4006-2019 绿色食品 红小豆生产技术规程(甘肃省)_第2页
DB62∕T 4006-2019 绿色食品 红小豆生产技术规程(甘肃省)_第3页
DB62∕T 4006-2019 绿色食品 红小豆生产技术规程(甘肃省)_第4页
DB62∕T 4006-2019 绿色食品 红小豆生产技术规程(甘肃省)_第5页
DB62∕T 4006-2019 绿色食品 红小豆生产技术规程(甘肃省)_第6页
DB62∕T 4006-2019 绿色食品 红小豆生产技术规程(甘肃省)_第7页
DB62∕T 4006-2019 绿色食品 红小豆生产技术规程(甘肃省)_第8页
资源描述:

《DB62∕T 4006-2019 绿色食品 红小豆生产技术规程(甘肃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7.060B23DB62甘肃省地万析、准DB62fT4006-2019绿色食品红小豆生产技术规程2019一07-22发布2019一08一01实施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0862/T4006--2019目IJ1=1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本标准由甘肃省粮食作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庆阳市种子管理站、庆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兰州市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俊仕、袁占芳、田华、黄浩宝玉、张晓霞、李锦龙、李城德、李圆、

2、李博文。I0862/T4006--2019绿色食品红小豆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红小豆生产的产量指标、产地环境、品种选择与种子质量、远地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包装、贮藏运输、建挡。本标准适用于甘肃省绿色食品红小豆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404.2粮食作物种子第2部升:豆类GB/T10461NY/T285绿色食品豆类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

3、质量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1056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3质量要求与产量指标3.1质量要求符合GB/T10461及NY/T285的规定。3.2产量指标1200kg/667m2~150kg/667m。4产地环境条件产地环境条件符合NY/T391的规定。5品种选撵与种子质量5.1品种选撵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结英集中、成熟期一致、不裂英落粒的适宜本区域栽培的品种。如冀红小豆4号、冀红小豆5号、京红5号、千斤红、辽小2号、平凉红小豆等。10862/T4006

4、--20195.2种子质量种子质量符合GB4404.2的规定。5.3种子处理播种前对所选用的种子进行机械筛选或人工粒边,选择晴朗天气在士场晒种2d~3d。6选地整地6.1选地符合NY/T391的规定。前茬选择玉米、小麦、马铃薯、油菜等作物茬口。6.2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实行秋翻深耕(深度20cm~25cm)灭茬,冬春进行镇压把糖保摘,播种前浅耕(深度16cm~18cm)。7施肥7.1施肥原则符合NY/T394的规定。合理配方施肥,重施基肥,适量追肥。7.2施肥方式与施肥量分为基肥和j阜肥两种,以基肥为主。基肥每667m2施入:农家肥2000

5、kg~3000kg或者生物有机肥100kg,纯N4kg~5.2kg,P2054kg~3.1kg,纯K1kg~1.5烛,追肥在盛花期每667m2叶面啧施:棚酸i自液(含H3B0302%)6.7kg~8.7kgo7.3禁止施用的肥料禁止施用城市垃圾、医院的生活垃圾、含有害物资(如毒气、病原微生物、重金属等)的工业垃圾、污泥、硝态氮肥、未腐熟的人粪尿和饼肥。8播种8.1播期地表IOcm地温连续到稳定通过15"C时即可播种。陇东地区播种期般为4月20日~4月30日,河西走廊播种期为4月25日~5月5日,省内其他地区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具体确定。8.2密

6、度2根据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品种特性等确定播种量,留茵2万株1667m2~2.5万株1667m。8.3播深4cm~5cm。20862/T4006--20199田间管理9.1间苗定苗幼苗出齐后,两片真叶展开时间苗。第一复叶期定苗,每穴留壮茵l株~2株。9.2中耕除草人工中耕锄草2次~3次,破除土壤板结,清除田间杂草。9.3灌水水浇地视干旱发生的程度在现营期和花英期各灌水l次,灌水量每次20m3~30m3。10病虫害防治10.1主要病虫害病害主要有叶斑病、锈病、枯萎病等;虫害主要有豆腹、食心虫、畅虫、粘虫等。10.2防治原则应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

7、,综合运用农业、物理、生态、生物、化学等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蔓延而有利于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10.3防治措施10.3.1农业防治与非豆科作物进行2a~3a轮作或间作套种,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合理施肥,做好田园清洁,及时清除杂草及感病植株并进行无害化处理。10.3.2物理防治害虫可用黑光灯诱杀,黑光灯布设密度按每2ω00m2设置2~3个。粘虫可采用糖醋液诱杀,糖醋液配比按糖醋酒水为3:6:1:10配制。10.3.3生物防治利用七星瓢虫、食断蝇等捕食性天敌防治断虫,利用B町苏云金杆菌)500倍液

8、等病原性天敌防治豆膜。10.3.4化学防治10.3.4.1病害:叶斑病每667m2用3%的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0g~ω饨,发病初期啧雾2l次~2次,安全间隔期25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