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2∕T 169-2018 单季晚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宁波市)

DB3302∕T 169-2018 单季晚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宁波市)

ID:78778559

大小:239.15 KB

页数:9页

时间:2022-02-05

DB3302∕T 169-2018 单季晚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宁波市)_第1页
DB3302∕T 169-2018 单季晚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宁波市)_第2页
DB3302∕T 169-2018 单季晚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宁波市)_第3页
DB3302∕T 169-2018 单季晚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宁波市)_第4页
DB3302∕T 169-2018 单季晚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宁波市)_第5页
DB3302∕T 169-2018 单季晚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宁波市)_第6页
DB3302∕T 169-2018 单季晚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宁波市)_第7页
DB3302∕T 169-2018 单季晚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宁波市)_第8页
DB3302∕T 169-2018 单季晚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宁波市)_第9页
资源描述:

《DB3302∕T 169-2018 单季晚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宁波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20B05DB3302浙江省宁波市地方标准DB3302/T169—2018单季晚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2018-06-21发布2018-06-21实施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302/T169—201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宁波市农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宁波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宁波市农艺学会、宁波市种植业管理总站、宁波市鄞州区农技服务站、余姚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桂良、郑许松、许燎原、周志峰、吕仲贤、张晓萌、范雪莲、赵丽稳、陈宇博、顾国伟、胡宇峰、吴降

2、星。IDB3302/T169—2018单季晚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单季晚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的术语和定义、绿色防控原则和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本标准适用于宁波市单季晚稻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5790-2009稻瘟病测报调查规范GB/T15791-2011稻纹枯病测报技术规范GB/T15792-2009水稻二化螟测报调查规范

3、GB/T15793-2011稻纵卷叶螟测报技术规范GB/T15794-2009稻飞虱测报调查规范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5117-2002无公害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3.1绿色防控以促进农作物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为目标,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的行为。4绿色防控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保护稻田生态环境,发挥自然控害作用为基础;水稻分蘖期充分发挥植株的补偿作用,孕穗期至穗期以保护功能叶为重点,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必要

4、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将水稻病虫害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5绿色防控技术措施5.1技术分类主要包括农业防治、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技术措施,可因地制宜地选择使用。5.2农业防治1DB3302/T169—20185.2.1稻田灌水控害在4月中下旬越冬二化螟化蛹高峰期灌水杀灭越冬螟虫。耕翻并保持土壤湿润,在插秧前进行三耕三耙、清草灭草。在大田平整灌水后,全面清捞浮在水面的浪渣,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控制纹枯病发生。5.2.2品种选择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的,对主要病虫害抗性较好的品种。5.2.3合理密植机插秧田:常规稻每667m²插1.6万

5、丛左右;杂交稻每667m²1.0万丛~1.2万丛,采用最大秧块插种。手插秧:常规稻每667m²插1.8万丛左右,每丛插5本;杂交稻每667m²插1.5万丛,每丛插2本。5.2.4大田水环境调节在水稻移栽后的返青期实行寸水护苗、控虫、控草;分蘖期浅水促蘖,全田苗数达到计划穗数时,排水搁田,叶形转挺、叶色转浅时灌跑马水,干湿相间至初穗。结合搁田,挖好丰产沟。灌浆结实期保持田土湿润,切忌断水过早。5.2.5生态培肥与有机肥使用冬季可种植紫云英等豆科植物,翌年4月上旬翻耕灌水充分腐熟。以鲜草1.5t/667m²为宜。冬闲田每667m²基施300kg~500kg商品有

6、机肥或沼液肥10t~15t,翻耕时加入。5.2.6化肥使用根据土壤养分含量,控制氮肥使用量,增施磷钾肥和硅肥。以目标产量确定氮肥施用量,一般控制在8kg~12kg/667m²,基肥:分蘖肥:穗肥的用肥比为3:4:3;P2O5总量4kg/667m²,全部作基肥施入;K2O总量6kg/667m²,分蘖肥穗肥的用肥比为3:2;SiO24kg/667m²,全部作基肥施入。5.3生态调控和生物防治5.3.1自然天敌的保护在稻田沟渠路旁种植芝麻、大豆等花期长、蜜源丰富的显花植物,以保育和促进天敌种群发展;生育期保留田埂杂草、冬季种植绿肥,可保护和调节稻田区域生物多样性。

7、实行水旱轮作可切断有害生物的寄主供应,减少田间有害生物的积累。开展药剂防治时,应选择对害虫高效但对天敌毒性低的药剂品种。5.3.2人工释放赤眼蜂根据虫情监测结果,于二化螟羽化高峰期或稻纵卷叶螟迁入代蛾高峰期开始释放稻螟赤眼蜂、螟黄赤眼蜂或松毛虫赤眼蜂等寄生蜂种类。每代一般放蜂2次~3次,根据虫情可适当增加1次~2次,放蜂间隔3d~5d,每667m²每次放蜂10000头,均匀设置6个~8个放蜂点,放蜂点之间距离8m~10m。蜂卡置于放蜂器内或固定在倒扣的纸杯中,随后悬挂在木棍或竹竿上插入田间,避免阳光直接照射蜂卡。蜂卡挂放的高度与叶冠层齐平,并随植株生长进行调

8、整。高温季节蜂卡应置于叶冠层下,以提高赤眼蜂出蜂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