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920-2017 大型灌区供水调度规程(安徽省)

DB34∕T 2920-2017 大型灌区供水调度规程(安徽省)

ID:78812161

大小:164.17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2-02-05

DB34∕T 2920-2017 大型灌区供水调度规程(安徽省)_第1页
DB34∕T 2920-2017 大型灌区供水调度规程(安徽省)_第2页
DB34∕T 2920-2017 大型灌区供水调度规程(安徽省)_第3页
DB34∕T 2920-2017 大型灌区供水调度规程(安徽省)_第4页
DB34∕T 2920-2017 大型灌区供水调度规程(安徽省)_第5页
DB34∕T 2920-2017 大型灌区供水调度规程(安徽省)_第6页
DB34∕T 2920-2017 大型灌区供水调度规程(安徽省)_第7页
DB34∕T 2920-2017 大型灌区供水调度规程(安徽省)_第8页
DB34∕T 2920-2017 大型灌区供水调度规程(安徽省)_第9页
DB34∕T 2920-2017 大型灌区供水调度规程(安徽省)_第10页
资源描述:

《DB34∕T 2920-2017 大型灌区供水调度规程(安徽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27.140P58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2920—2017大型灌区供水调度规程Theregulationofwatersupplyinlargeirrigationareas文稿版次选择2017-09-15发布2017-10-15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2920—201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本标准起草人:王代林、陈来宝、刘志、朱维猛、何效平、万义周、李友生、蒲蕊

2、、汪剑安、朱红、王东侠、金犁、李国齐、严嘉国、赵启忠、陈刘华。IDB34/T2920—2017大型灌区供水调度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型灌区供水调度术语和定义、总则、供水计划、调度权限、调度程序、应急调度和综合管理。本标准适用大型灌区供水调度,中型灌区供水调度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1303灌溉渠道系统量水规范SL21降水量观测规范

3、SL482灌溉与排水渠系建筑物设计规范SL706水库调度规程编制导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灌区管理单位Irrigationareamanagementunit灌区范围内负责灌区工程管理、配水管理、安全管理等日常管理工作的各级常设管理机构。3.2灌区统一管理单位Unifiedmanagementunitofirrigationarea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设置,负责大型灌区主要水源供水统一调度和控制性骨干工程、骨干渠段管理运行的专业管理机构。3.3供水计划Watersupp

4、lyplan灌区各个时期从水源引取水量和向各级渠道(或各用水单位)的配水流量、配水次序和配水时间等的计划。3.4灌溉制度IrrigationScheduling1DB34/T2920—2017按作物需水要求和不同灌水方法制订的灌水次数、灌水时间、灌水定额及灌溉定额的总称。3.5灌溉保证率dependabilityofirrigation灌溉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保证的概率。4总则4.1调度任务:在保障灌区工程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合理调度供水水源,最大限度满足灌区生活、生产和生态等用水需求。4.2调度原

5、则:兴利服从防洪、发电服从供水、局部服从整体;统一调度、统筹协调,分类施策、分级分部门负责;以供定需、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综合利用、绿色发展;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统筹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4.3应明确灌区管理单位调度权限和职责,宜实行专职调度;调度应掌握的资料见附录A。4.4调度应根据用水需求、水源情况、天气情况实施,按照灌区工程设计参数、指标和实际工况控制运用。4.5不同水源的调度方案:——以大型水库为主要水源的自流灌区,应按SL706的规定编制水库调度方案。当灌区水源

6、水库数量较多时,应制定多库联合调度方案,原则上优先安排库容较小、防洪标准较低的水库供水。水库和渠道建有水电站时,应通过发电放水供给灌区用水,当发电流量不能满足供水需求时,可动用其他设施供水。——以江、河、湖泊为主要水源的引提水灌区,应编制灌区枢纽工程调度运用方案和枢纽水闸、泵站、涵闸等相关工程的调度方案,并确定相应的水位、流量等控制指标。——蓄引提相结合的多水源灌区,应综合分析水源状况,分别确定各类水源运用条件和水位、流量控制指标,制定多水源联合调度运用方案和各主要水源工程的调度方案,分区确定供水量与

7、供水过程。在确保防洪安全基础上,应充分利用非灌溉期和丰水期的来水充蓄库塘堰。4.6灌区管理单位应依据经批准的灌区工程设计和现状工况,规定引配水水闸、泵站、渠道及渠系建筑物等工程运用的控制指标,制定操作规程。水闸、泵站、反调节水库等工程的运用,应与上下游工程相配合,与渠道的输水能力相适应。4.7灌区管理单位和用水单位应充分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加强科学研究,积极开展水情自动测报、供水调度自动化和优化调度等工作,不断提高灌区供水调度水平。5供水计划5.1供水计划包括水源引提水计划和配水计划两部分。供水计划内

8、容应包括水源来水或蓄水现状及预测,灌区枢纽工程引水时间、流量、水量,各级渠道控制站点配水时间、流量、水量,灌区种植结构、主要灌溉作物面积与分布、灌水定额,各级渠道水利用系数、渠道轮灌或续灌的安排。灌溉供水计划宜按灌溉期编制,有明显用水时段划分的可分阶段编制。5.2引提水计划由灌区统一管理单位,按照蓄丰补枯原则,依据经批准的灌区水量分配方案和取水许可,根据灌区初期蓄水、预测来水和各单位的用水需求等,综合平衡可供水量和需供水量进行编制。有城市供水任务的灌区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