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597-2010 玉绿梨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

DB42∕T 597-2010 玉绿梨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

ID:78817624

大小:824.47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2-04-18

DB42∕T 597-2010 玉绿梨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_第1页
DB42∕T 597-2010 玉绿梨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_第2页
DB42∕T 597-2010 玉绿梨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_第3页
DB42∕T 597-2010 玉绿梨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_第4页
DB42∕T 597-2010 玉绿梨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_第5页
DB42∕T 597-2010 玉绿梨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_第6页
DB42∕T 597-2010 玉绿梨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_第7页
DB42∕T 597-2010 玉绿梨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_第8页
DB42∕T 597-2010 玉绿梨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_第9页
DB42∕T 597-2010 玉绿梨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_第10页
资源描述:

《DB42∕T 597-2010 玉绿梨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20B05DB42湖北省地方标准DB42/T597-2010玉绿梨生产技术规程Regulationsofcultivationpracticefor'Yulvli'2010-01-28发布2010-03-28实施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2/T597-2010目IJ1=1本标准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本标准起草人:秦仲脏、李先明、刘先琴、涂俊凡、杨夫臣。DB42/T597-2010玉绿梨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玉绿梨

2、生产的建国、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等技术。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玉绿梨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442梨生产技术规程NY475梨茵木DB42月425无公害食品砂梨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3品种特性玉绿梨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260g,最大单果重433g,果形指数0.87.果皮薄,绿色,果面光洁,无果锈,有蜡质:

3、果点情小而稀。果肉白色,肉质细嫩,石细胞少。汁多,昧酸甜可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0%,总糖含量7.90%,总酸含量0.24%,维生素C含量30.5mg.kg-1,果肉硬度7.0kg.cm气幼旺树长果枝和腋花芽结呆能力较强,进入盛果期后,以短果校和腋花芽结果为主,中长果枝也具有较强的结果能力。在武汉地区叶芽萌动期在3月上中旬,展叶期4月初,春梢停长期5月下旬,落叶期10月中旬。花芽萌动期2月底,盛花期3月下旬,果实成熟期7月下旬到8月初。4建国4.1园地选择湖北省适宜玉绿梨栽培p砂土、壤士和粘土均

4、可,最适土壤要求质地良好,就松肥沃,透水和保水性能较好。土壤pH值以5.6~7.2为最适。地下水位1m以下。4.2园地规划园地规划包括:小区划分、道路及排灌系统设置、防护林营造、附属建筑设施建设等。大型平地梨因以120亩为一个小区,丘陵和山地梨国以30亩~60亩为一个小区。梨园道路系统由主路、于路和支路组成。主路要求能通行大型汽车;干路要求能通行小型汽车及机耕农具:支路主要为人行道及田间作业通道,可通过机动喷雾器等。防护林和梨园排灌系统可以结合梨园道路建设统筹安排,水、林、路综合配套。大型梨园的附属

5、建筑设施主要包括管理用房、农机具室、贮藏室、包装场等。地形地势要求坡度在25"以下,坡度60~250的山地、丘陵,建园时宜修筑水平梯地,水平走向应有3%0.........5%。的比降。平地及坡度在60以下的缓坡地,栽植行为南北向。坡度60--...250的山地、丘陵,DB42/T597一-2010栽植行沿等高线延长。其他按照NY/T442的规定执行。4.3土壤改良土壤深厚肥沃的平原地区,可以直接起垄定植;丘陵及山地梨园应抽槽改土,挖大槽,抽通槽。人工抽槽,或使用小型履带式挖掘机进行抽槽。挖深宽各8

6、0cm~100cm的定植槽,取士时将表士和心士分别堆放两侧,每667旷施入4000kg~5000kg有机肥,回填时先将表土填入下层,然后将心士和有机肥混合填入,最后在行间取士起垄,垄宽应大于槽宽,一般为100cm~120cm,土壤下沉后,垄面应高于地面20cm~30cm.5苗木质量及栽植5.1苗木质量站木为杜梨(Pyrusbetu1aefo1iaBunge)或豆梨(PyrusCa11eryanaDcne)。茵木质量按照NY475的规定执行。5.2栽植密度根据园地的立地条件(包括气候、土壤和地势等)、

7、整形修剪方式和管理水平等而定,推荐株行距为(2m~3m)X(4m~5m)。5.3栽植时期秋季落叶后至次年春季梨树萌芽前(11月下旬~翌年2月)均可栽植,以秋栽最为适宜。5.4栽植技术栽植前将苗木过长的根系短截,伤根剪平伤口,用50Be石硫合剂消毒,并用稀泥浆蘸根。栽植前先用石灰定准栽植点,栽时挖一小坑,将根系舒展开、苗木扶正,嫁接口朝迎风方向,边填土边轻轻向上提苗、踏实,使根系与士壤密接。填士后在树苗周围做直径1m的圆形树盘,浇足定根水,最后覆一层细土。栽植深度以根颈露出地面5cm~10cm为宜。5

8、.5授粉树选配授粉树为翠冠、圆黄梨,配置比例为4~5:1。6土肥水管理6.1土壤管理6.1.1行间管理推荐种植绿肥和行间生草。种植的绿肥或草类应与梨树无共性病虫害的浅根、矮杆植物,以豆科植物和禾本科为宜,如种植白兰叶、红三叶,每年刘割3--4次,覆盖于树盘,秋季翻耕入土,4""'-'5年后春季翻压,再休闲1~2年后重新生草。坡壁可种植印度虹豆。6.1.2树盘管理推荐覆草和埋草。覆盖材料可选用麦秸、麦糠、玉米秸、稻草、稻壳、山青及田间杂草等,覆盖厚度10cm'"'-'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