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栏杆拍遍读后感400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400

ID:7915261

大小:30.7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3-02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400_第1页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400_第2页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400_第3页
资源描述: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40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把栏杆拍遍读后感400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把栏杆拍遍读后感400范文,可以借鉴的哈。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把栏杆拍遍”语出辛弃疾的《水龙吟》,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 尝有诗曰:   “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所以,“栏杆拍遍”   往往表示借拍打栏杆来发泄心中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作者认为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在词人把栏杆拍遍的振聋发聩的声响中,我们读出了辛弃疾真实的复杂的心情:不满、愤懑、焦虑、懊恼、无耐

2、、等待、企盼……   这是一篇带有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叱咤风云而又命运多舛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及原因.   文章的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起,它告诉读者,全文要探索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以及这个过程是如何决定了他的词、他本人在文学史上的惟一性和独特地位的.   作者首先就把辛弃疾放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抓住他的“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的特点,突出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唯一性”和“独特性”.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将对辛弃疾的人生遭际的介绍与对他的诗词创作的评价交错起

3、来来写的.   虽很早就知道辛弃疾,但对他的认识仅止于一位著名的词人,一位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内心却不曾为他激荡过。而先生的文章,不仅让我重新阅读了辛弃疾的词,重新感受了一次辛弃疾,从而真正认识了悲壮得让人荡气回肠,执着得让人心痛不已的辛弃疾。   在先生的笔下,他,真真切切得站在了我面前,一位沙场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壮志,有为君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热血,然则现实却将这一切敲碎。   爱国将军辛弃疾南归之后,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只剩下羊毫软笔,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他只能“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 感慨“想当年,金戈铁马,

4、气吞万里如虎。”   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他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   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他用尽一生都在等待一个能重新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机会。“可谁又能懂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有着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   本想以身许国,泪洒大漠,如今却空有一身力、一腔志而无处使。   唯有登上危楼,痛拍栏杆。江水悠悠,似词人长叹,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从词中跨越历史去体会当年稼轩的心境,这是我所不曾体验过的。   毕竟,历史早已蒙上了太多的色彩和渲染,而梁衡先生用丰富的

5、想象和深刻的理解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的,在文人中具有“唯一性”、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把栏杆拍遍的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辛弃疾。   一代豪放派词人辛弃疾,从他的一生中可以看出,为何词风如此豪放不拘。   一位爱国却又报国无门,令人痛心!正是这种爱国精神成就了狂放派诗人辛弃疾。   虽然辛弃疾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但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叹与壮士闲置的愤懑,所以辛弃疾也可以说是可怜的人,如他所说“栏杆百遍,终不能挽救南宋朝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