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 方智远

中国工程院院士 方智远

ID:8154447

大小:52.5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3-08

中国工程院院士 方智远_第1页
中国工程院院士 方智远_第2页
中国工程院院士 方智远_第3页
中国工程院院士 方智远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工程院院士 方智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院士简介:    方智远,男,1939年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县,著名蔬菜遗传育种学家。196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研究员。为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兼任中国园艺学会理事长,中国农学会副会长,北京市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   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甘蓝遗传育种研究。在国内率先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途径于1973年育成我国第一个一代杂种“京丰1号”,后又育成不同类型甘蓝新品种12个,种植面积占全国甘蓝总栽培面积的60%~70%,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研究总结出的甘蓝自交不亲和系、雄性不育系的遗传机制及其选育技术等成果,对我国甘蓝遗传育种有重要指导作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1988、2001年两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0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9年获中组部等四部委授予的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六人课题组,三次获大奖”,人民日报曾这样报道和评价他和他的科研团队。古之成功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毅不拔之志。“度量宽大,勤学守规”是初一时班主任给他的评语,也成了他一生的座右铭。“勤学守规”就是要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严于律己;“度量宽大”就是要宽厚待人……

3、这恰如他今天的成功,1+1一定大于2。 智者行远——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智远   在甘蓝遗传育种研究领域,方智远作出了卓越贡献,结束了我国甘蓝品种长期依靠国外引进的被动局面,提高了甘蓝生长水平,创建了新的选育、繁殖和制种技术体系,形成了一整套育种繁种区试新方法。智者行远,方智远和他的团队团结协作,潜心研究,将足迹留在了土壤深处。激情科技相携手攻克育种闯难关  20世纪70年代,作为我国主要蔬菜作物之一的甘蓝,生产上种植的当家品种大都引自国外。在我国华南地区大部分种植的都是由国外引进的中熟品种“黄苗”,不仅每年需要花费大量的外汇去购买国外的种子,而且种子的质量和数

4、量总是难以得到保障。1967年,外商却在“黄苗”甘蓝种子上进行刁难。一是提高种子价格;二是降低种子质量。那年春天,华南地区种植的“黄苗”甘蓝未熟抽薹,给广东等地的菜农造成了惨重损失。   面对外商的这种挑衅,年轻的方智远在老同志的带领和其他单位的协作下,在国内繁殖出在质量上可以同进口种子相媲美的优质黄苗甘蓝种子,并逐步在数量上满足了生产的需要,为国家节省了外汇开支。路漫漫其修远兮。在获得首次成功后,方智远带领科研团队又开始了在甘蓝育种领域的新征程。在大量引进国外品种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国外培育的甘蓝杂交一代,不仅比一般常规品种产量高,整齐度好,而且抗病性强。但拥

5、有这项技术亲本的国家对此严格保密,我国不能直接引进利用。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培育出我国自己的杂种一代品种。1970年,方智远着手进行甘蓝杂种一代育种的研究。各项试验从整地、播种,到定植、施肥、浇水、授粉等等,他和课题组成员都是倾力而为。北京的春天风沙大,常常沙尘漫天飞,他们几乎天天都要在试验地里歺风涉土。尤其是盛夏,头顶烈日,俯下身子,一株一株、一朵花一朵花地给甘蓝进行人工授粉。稍有几天空隙,还要经常奔波于北京郊区及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地了解新品种的试验示范情况。辛勤的培育终于获得了丰硕的成果。1973年在国内率先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途径育成我国第一个甘蓝一

6、代杂种——京丰一号,标志着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途径培育杂交一代这一先进技术在国内获得突破并逐步推广应用。这不仅结束了我国甘蓝品种长期靠国外引进的被动局面,而且也提高了我国的甘蓝生产和育种水平,对其他蔬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也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收获了第一个甘蓝杂交种后,方智远率课题组又陆续育成了适于春秋两季种植的报春、秋丰、双金、元春、庆丰、晚丰6个早中晚期配套的优良品种,解决了甘蓝品种的单一、收获过于集中的问题,使甘蓝在我国市场上可以四季常见。1985年,他们又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所合作完成甘蓝自交不亲和系选育及其配置的系列新品种,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

7、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此时的科研已经在甘蓝育种领域停不下前进的脚步,他还想走得更远。育种创新不停步推广增效为人民   科学的探索永无止境。有了前期的铺垫与努力,方智远在甘蓝育种领域又开始迎接新的挑战。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主持国家“六五”、“七五”、“八五”重点科技攻关专题“甘蓝抗病新品种选育”的研究,在解决了品种配套的问题后,又把提高品质、抗病、抗逆作为新的课题目标来攻克。经过科学实践、辛勤劳动,终于相继培育成国内首批甘蓝抗病品种中甘8号、中甘9号和第二代春早熟甘蓝新品种中甘11号,第三代春早熟甘蓝新品种8398。这些品种具有优质、丰产、抗病、抗逆等优

8、点,比原主栽品种平均增产10%以上,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