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考研教育学原理结构

2013考研教育学原理结构

ID:8175554

大小:26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3-09

2013考研教育学原理结构_第1页
2013考研教育学原理结构_第2页
2013考研教育学原理结构_第3页
2013考研教育学原理结构_第4页
2013考研教育学原理结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考研教育学原理结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学原理树图一教育学概述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四种取向:1,科学取向教育学认为: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主流)2,实践取向教育学认为:研究教育实践,解决实际问题3,规范取向教育学认为:揭示教育规律,规范教育行动4.人文教育学认为:揭示教育规律,确定教育理想各分支学科研究对象:1.元教育学:教育理论与教育研究2,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的基本问题,教育价值,教育概念或教育的哲学问题3,比较教育学研究对象:当代各国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潮,教育政策和法律等教育学研究任务①揭示教育规律②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③沟通教育理

2、论和实践;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的萌芽《学记》我国古代最早,体系比较完整,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西方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译为“雄辩术原理)西方最早教育著作。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英国哲学家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归纳法1623年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2,在教育学创立过程中,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为开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3,1776年,康德于开始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4,赫尔巴特“现

3、代教育之父”“科学教育的奠基人”的《普通教育学》(1806年出版,标志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第一本现代教育著作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出现了分化与综合两大趋势;表现在①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日益扩大②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③教育学日益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④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日益密切⑤教育学加强了自身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研究⑥教育学的若干基本问题⑦教育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本土化与国际化、科学性与价值性关系问题;(四)20世纪以来主流的教育派别——1.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德国的梅伊曼、拉伊等;基本观点2.文

4、化教育学:代表人物德国的狄尔泰、斯普朗格和利特等;3.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等,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代表观点①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性;②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③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⑤教育受社会的制约,但有其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社会;5.批判教育学:代表人物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法国的布厄迪尔;二教育的概念“教育”定义的类型美国教育学家谢弗勒探讨了三种定义方式,即“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和“规定性

5、定义”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11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教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从内涵来说,无论何种教育的定义都承认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从外延来说,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对教育进行分类;教育的结构与功能教育的结构教育活动的结构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受教育者,是指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

6、的人;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不同人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教育影响,是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和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的统一;教育系统的结构。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与其它社会系统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功能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我国关于教育的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教育是上层建筑教育是生产力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

7、程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生物起源说(沛·西能和勒图尔诺;有关教育起源正式提出的第一个的学说)心理起源说(孟禄);劳动起源说教育的发展古代教育的特征教育的阶级性与等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教育目的一方面是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是对被统治阶级实施宗教、道德或政治教化,维护自己的统治;教育内容以军事知识、宗教知识与道德知识为主;教育方法体罚盛行,注重机械的练习和实践训练,也重视个体的道德反省或宗教忏悔;师生关系是对立的、不平等的;教育组织形式是以个别教学和个体修行为主近代教育的特征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

8、,公立教育崛起;初等教育的普遍实施;教育的世俗化;教育的法制化;现代教育的特征①教育和生活劳动发生密切联系;②教育的大众化、民主化和普及化;③班级授课成为主要的教育组织形式;④科学的教学方法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