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委基础设施状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农委基础设施状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ID:8202012

大小:45.9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3-10

农委基础设施状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_第1页
农委基础设施状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_第2页
农委基础设施状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_第3页
农委基础设施状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_第4页
农委基础设施状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委基础设施状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农委基础设施状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县地处省东南端,居赣、粤、闽三省交界处,全县国土面积2312平方公里,人口32万人,辖15个乡,173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是山区农业县,产业单一,能源单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着县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一、县能源、水利、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的总体情况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基础设施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尤其是“十五”以后,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扶持,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农村小水电发展成效明显,联结华中大电网,有了大电网的支持,用电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信息机制基本通畅,收入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明显改善。①

2、能源有小水电、农村沼气的利用,至20**年底,全县已开发小水电站105座,建成水电装机容量9.85万千瓦,建成农村“猪-沼-果”模式的沼气池7万座,总容量17.5万立方米;②至20**年底,共建有水利设施4557处,其中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12座,小型水库28座,泵站10座,农村提、引、灌、排工程4330座,其中集中供水规模以上13座,水渠总长度3459公里,有效灌溉面积21.4万亩,防洪工程13处,堤防总长度59.05公里;第9页③至20**年底,境内现有110KV变电站2座,主变3台,合计容量103兆伏安,110千伏线路130公里2条;35KV变电站14座,

3、主变18台,合计容量83.9兆伏安,35KV线路221公里16条;10KV配电台区930台,容量170.53兆伏安,10KV线路1045.34公里,低压线路2593.79公里,拥有供电总户数9.3132万户;④通信设施建设成效明显。至二00九年,全县共建设了移动机站280座,覆盖了全县173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电话覆盖全县大部分自然村,除文峰乡外,乡镇均有邮政所,确保邮路畅通;政务信息建设取得成效。新建了完善的政务信息网络,构建了全省价格监督检查专用网络,国土系统“金土工程”、审计系统“金审工程”、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二、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成效“十五”以来,

4、县及时抓住多轮次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契机,借助国家加大投入有利时期,持续地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改革和管理,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解决了困扰群众生活难点问题。通过连续的投入,至20**年底,全县绝大部分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电力、通讯、广播电视。以电力为主,可再生能源相辅助的能源供应模式,已基本保证农村的生活用能;全县除7个行政村未接入县电网外,所有行政村基本上能保证生产生活用电;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2439万,建设了139处供水工程,解决了7.15万人农村饮水困难问题,极大改善生存条件;全县共新建了280处移动机站,保障了县境内大部分地方的信息畅通。第9页促

5、进了生产的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通过加大能源、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尤其是电力设施的建设,使设备制造、建筑材料、施工安装、果品加工等行业的发展提速明显,有效地刺激了县域经济的增长,不仅增加了经济总量,拓宽了税源渠道,而且增加了群众收入,同时,农村电网的升级改造,安全隐患大大减少,事故发生率降低,供电保障率得到提高,城乡同网同价,又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20**年全县实际供电量仅为3974万千瓦时,至20**年全县实际供电量已达32686万千瓦时,年平均

6、增长16.54%,经济增速明显提高,充分说明了基础设施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防灾减灾和节能工作卓有成效。从1998年的农网“两改一同价”工作以来,的电力供应能力增强,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到20**年底,供电可靠率达99.58%,供电损耗的降低,促进了全县的节能减排,全县二氧化硫排放量514.2吨,比20**年下降了3%;同时通过建成县城防洪堤8.2公里和乡防洪堤1.2公里,治理3.8公里,35个自动雨情监测站,6个人工辅助雨量站,不但提高了县城和部分乡防洪防灾标准,而且大大提高了抵御台风等强大自然灾害的能力,在20**年、20**年的强台风中,全县无1人

7、因水利设施冲毁房屋倒塌而死亡。三、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经济要加快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倍努力,需要解决诸多困难和问题:能源结构单一,电网结构薄弱,农网改造还未完成总体看,县为电网的末端,县内只有小水电作补充,110KV以上电源点过少,供电可靠性还较差,现有的两条110KV线路最大供电能力为7.5万千瓦,而最大用电负荷已经达到了第9页8.5万千瓦,供需矛盾仍突出,是供电的“瓶颈”问题。由于处于电网末端,输电线路长,线路压降大,电压质量较差,未能从真正意义上解决末端电压低的根本问题。农网改造还未完成。由于历年来农网改造资金缺口较大,县内还存在未改造的农村

8、地区,中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