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宜居宜创业城市交流材料-交流材料

创建宜居宜创业城市交流材料-交流材料

ID:8203248

大小:40.9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3-10

创建宜居宜创业城市交流材料-交流材料_第1页
创建宜居宜创业城市交流材料-交流材料_第2页
创建宜居宜创业城市交流材料-交流材料_第3页
创建宜居宜创业城市交流材料-交流材料_第4页
创建宜居宜创业城市交流材料-交流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建宜居宜创业城市交流材料-交流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创建宜居宜创业城市交流材料/交流材料年,我县城乡建设工作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贯彻省、市建设工作会议和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以“楚天杯”、“四城联创”活动为契机,以建设宜居宜创业城市为载体,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把我县城乡建设事业推向一个新阶段。一、抢抓机遇上服务(一)抢抓“三大机遇”。一是宏观政策机遇。武汉城市圈被国务院确定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宜居宜创业城市成为大势所趋,全省“楚天杯”又进入一个新的创建年度,全市“四城联创”全面铺开,对城建事业发展十分有利。二是法制环境机遇。元月1日,新的《城乡规划法》正式实施,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新

2、的支点,也赋予城建工作更多的职能和责任。三是资金投入机遇。通过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和招商引资,新一年投入城乡建设开发资金数亿元,县政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也将挤出1000多万元资金用于城市规划和建设。“大抓城乡建设、抓大城乡建设”的氛围逐步形成。第6页(二)突出“三个服务”。一是突出服务经济建设。全力服务县委提出的“两化”建设,积极参与、两大园区建设,为招商引资树航标,开绿灯。二是突出服务村镇建设。多途争取省里专项扶持资金,办好“百镇千村”示范点,加强对各村规划、建设工作的指导,确保新农村建设有序进行;对、、、、、等重点镇,积极参与指导,规划镇区建制,解决实际困难,推进城镇建设。三

3、是突出服务行业发展。发挥建筑行业主战场作用,突出中大、华都公司的龙头地位,积极推行劳务输出,开拓外埠市场。二、明确重点办实事(一)紧扣三个重点。一是紧扣《城市规划法》的实施。年是新《城市规划法》实施的第一年,我们将致力于转变规划思路和方法,完善规划管理制度,建立统筹规划工作机制,推进规划工作的科学化、程序化、法制化;二是紧扣城乡建设发展。大力推进城镇建设,全面提升建设质效,做到城区建设抓布局,促靓点,有起色;镇区建设抓框架,促重点,有特色;村庄建设抓示范,促整治,有本色;三是紧扣城乡建设管理。借助“楚天杯”创建和“四城联创”,启动和落实“门前四包”、“庭院三包”,理顺工作体制,激

4、活管理机制,加大执法力度,共建文明城市。(二)办好三件实事。一是落实规划编制修整。启动县城城区总体规划修编,启动建制镇总体规划编制,落实40个行政村的村庄整治规划。二是推进城区、园区、村镇三项建设。力争实现城区人均道路面积24.53平方米、万人城市公交6.98标台、城区绿化覆盖率24.7%、燃气普及率95%、供水普及率99%、城镇人均住房面积28.6平方米,实现建筑装饰装修从业人员10万人,产值20亿元,新建工程全面合格,争创省优、市优工程。三是提升节能减排水平。启动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建设,节能减排实现新突破,设计和施工阶段建筑节能分别达到90%、80%,城区新建公共建筑

5、和3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执行50%的节能标准,部分实现污水集中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85.72%。第6页三、创新手段抓落实(一)以大宣传、大控管为手段,全力实施《城乡规划法》。通过电视台、电台等媒体,采取宣传车、宣传标语、宣传手册、宣传节目等形式,广泛宣传规划法;围绕融入武汉城市圈和建设宜居宜创业城市,编制完成县城区道路、供水、排水及地下管线、城市公交、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专业规划。落实城区50平方公里数字化地形图的测绘和30平方公里规划编制。全面推行规划法;旧城区继续冻结私人住房的改建、扩建、新建,鼓励连片开发,禁止道路两侧房屋搭建。新城区成片建设1-2个300户以

6、上的小区,加强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综合协调能力,提高规划效能,全力实施规划法。(二)以“一城三园”建设为重点,不断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完成熊湖广场建设,启动“一河两岸”景观带一期工程,提升城市建设档次;完成工业园发展大道一期工程、大道及闻一多大道刷黑工程、河堤达标工程、水厂、工业园1号路延伸和提水泵站等重点工程建设,硬化配套十月路、审计路、18号路、私营经济街。维修改造丽文路、双桥路、城区部分街道、人行道、危桥和排水设施,拉开城市建设格局;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征收污水处理费,新建2—3座公共厕所和一批垃圾中转站,新建公交枢纽站和候车棚。第6页(三)以“楚天杯”、“四城联创”为

7、载体,努力创建文明城镇。加大创建力度。加强与镇、经济开发区及社区和相关部门单位的合作,启动“门前四包”和“庭院三包”管理模式;强化创建机制。探索市政、园林、环卫等行业的“专业化承包、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模式,杜绝“挂靠经营、个人承包”、“一卖了之”,完善垃圾处理费、水费和车辆垃圾处理费捆绑征收;营造创建氛围。动员社会参与,鼓励市民监督,加强法制宣传;维护创建成果。坚决拆除私搭乱建,制止“脏、乱、差”现象,扩大清扫保洁面,提高清运时效,加强城区绿化,维护好广场和主要街道的绿化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