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鲁迅的反封建思想和“辫子”情结

浅析鲁迅的反封建思想和“辫子”情结

ID:8204606

大小:246.6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3-10

浅析鲁迅的反封建思想和“辫子”情结_第1页
浅析鲁迅的反封建思想和“辫子”情结_第2页
浅析鲁迅的反封建思想和“辫子”情结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析鲁迅的反封建思想和“辫子”情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浅析鲁迅的反封建思想和“辫子"情结。陈莹珍摘要:鲁迅反封建思想的形成源于他儿时的经历。其青年时代的“剪辫子”经历又使其与“头发、辫子”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把“辫子”看作封建文化的象征,从而给他少年时形成的反封建思想之萌芽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从此,他的反封建思想与他的“辫子”情结影响了他一生的生活与创作。关键词:鲁迅反封建思想“辫子”情结鲁迅反封建思想的形成源于他儿时的经历。其青年时代《故乡》里的闰土的“小毡帽”等等,这些也都是鲁迅儿时的“剪辫子”经历又使其与“头发、辫子”结下了不解之所常见的。缘。他把“辫子”看作封建文化的象征,从而给他少年形成每当社会转

2、型时期,人们都会重新发掘有关过去的记忆的反封建思想之萌芽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从此,他的反资源,重新阐释它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并以此为人们对未封建思想与他的“辫子”情结影响了他一生的生活与创作。来的谋划作合法性论证。鲁迅便是如此做的。他所生活的时本文从这几个方面出发,试做如下阐述:代正处在一个社会的转型时期,即清朝末年与民国初年。社一、反封建思想的形成源于儿时经历会的动荡,使得他的生存环境相当恶劣,从而厌倦当时社儿时的成长经历往往决定一个人成年之后的思想。著名会,也想力争去变革当时社会。《社戏》中描述了“我”的的“俄底普斯”情结便是源于儿时的恋母情结。鲁迅也是如儿时游戏

3、时光,《故乡》中对“我”儿时与闰土在一起玩耍此,他的儿时经历,对他的反封建思想的形成起决定作用。的回忆。这些都是在其很小的时候所留下的回忆。当他渐渐我们可以在其小说《自序》中发现一些踪迹:长大一些时,便开始去质铺用衣物换钱,为父买药。父亲去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一一几乎是每天,出逝后,1898年,他便去了南京水师学堂。当时的他单纯地以入于质铺和药店,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为中国人都是“东亚病夫”,中医又“效果极差”。于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是,他便在1904—1906年期间在日本学医。他想要尽量多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地医

4、治好中国人的身体。然而,于事无补,他最终发现中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国人的问题出现在精神领域,而非身体方面。于是,他握回家之后,又须忙别的事了,因为开方的医生是最起了“笔”,通过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来唤醒当时的亿万中有名的,以此所用药引也奇特:冬天的芦根,经霜国百姓。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对的,结子的平地木,⋯⋯二、“剪辫子”带给鲁迅的痛苦与他的反封建思想多不是容易办到的东西。然而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如果说其反封建思想源于其儿时的经历,那么他的青年日的亡故了。时代的“剪辫子”事件,无疑带给他刻骨铭心的痛苦,同这段文字其实就是鲁迅少年成长历程中的最深的最为清

5、时,使其与“头发、辫子”结下不解之缘,并把辫子作为封晰的记忆。这些记忆是痛苦的,是鲁迅所讨厌的。他尤其将建文化的象征,为其从小形成的反封建思想的萌芽提供了良“质铺”、“药店”与“药引子”等意象作为厌恶对象,因好的生存环境。为他把这些事物看作当时封建社会的象征,是这些事物导致1902年,2l岁的鲁迅去日本后不久就剪掉了辫子,并照其父亲的死亡,从而对封建社会代表性的事物表示反感。这相留念,题诗明志:“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便是其反封建思想的初步形成时期。儿时记忆的“质铺”、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他把剪掉辫子当作自“药引子”与“药店”等意象~再在其创作的

6、小说中出现。己迈向新的人生道路的第一步。然而没有料到这竟给他带来如《狂人日记》中的“流水铺”,《药》中的“药引子”,了意想不到的麻烦。照片寄到国内,首先让家里人大吃一《明天》中的“济世老店”,以及“宝儿的死亡”等等。上惊。据周建人回忆,当时:面几个意象为鲁迅在《自序》中所提到,另外,还有“长我们一看,都一呆,原来他把辫子剪掉了。这衫”、“酒店”和“小毡帽”等意象也经常出现在他的小说样的事情,在我们家乡还不曾见到过哩!他去日本等作品之中,如《孔乙己》中的“长衫”、“酒店”,以及留学,冷言冷语已经不少,“怎么竞把辫子剪掉了纛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呢?”自己家的人虽然吃惊倒也不算

7、什么,可是三台几个世纪的历史风云,辫子成了民族压迫、清王朝反动统治门里的亲属就不一样了,子传奶奶看到了这照片,的标志,也成了旧习惯旧势力顽固守旧的标志。鲁迅借辫子人郝酥去了,半晌,才说:“阿樟怎么把辫子剪寄寓了自己对封建顽固守旧势力的痛恶,对软弱的不彻底的了?宜少奶奶,你怎么也不管管他?”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激愤。、虽然他剪掉辫子的事在家乡族人中引起了很大的波澜,在《风波》里,鲁迅是生动地描绘过剪辫行为给死水一然而此时鲁迅尚在日本,并没有亲身感受到。直到1903年8月,般的偏僻乡村搅动的一丝丝波澜。一再描写“赵七爷对七斤鲁迅回国探亲,才亲身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