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诊疗ppt课件

布鲁氏菌病诊疗ppt课件

ID:8205122

大小:616.51 KB

页数:70页

时间:2018-03-08

布鲁氏菌病诊疗ppt课件_第1页
布鲁氏菌病诊疗ppt课件_第2页
布鲁氏菌病诊疗ppt课件_第3页
布鲁氏菌病诊疗ppt课件_第4页
布鲁氏菌病诊疗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布鲁氏菌病诊疗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布鲁氏菌病诊疗指南病例简介张明雄男性、44岁。湖北秭归人,羊农。“间断发热一月余”入院。患者于7月底自觉受凉后出现发热,最高体温达39℃,发热前有寒战,伴有全身乏力,夜间多汗,无明显咳嗽、咳痰,无咽痛,无鼻塞、流涕,无四肢关节疼痛,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当时未给予特殊治疗,间断发热,8月10日左右患者到秭归县医院就诊。秭归县医院:查血常规、疟原虫、乙肝三对、HIV未见异常。行血培养提示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秭归医院给予抗感染、抗真菌及对症支持治疗,患者仍间断发热,为求进一步诊治8月26日来我院,门诊以“发热待查”收入血液科。

2、发病以来患者精神、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力下降,体重无明显变化。体检:神志清楚,颈软,无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出血点。心肺听诊无异常,胸骨叩击痛阴性。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未扪及,脾脏肋下1cm。腹水征阴性。双下肢不肿。入院后查血常规:血沉32mm/h;C-反应蛋白(CRP)25.77mg/L;降钙素原(PCT)0.05ng/mL;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108U/L,谷草转氨酶(AST)65U/L,肺CT平扫]1、双肺纤维化灶,建议复查。2、脾脏增大、增厚,建议进一步检查。[肝胆脾胰,彩超]胆囊息肉。脾大。骨髓细胞学提示

3、:刺激性骨髓象。诊断:感染性发热?血液科予以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抗感染治疗,体温稍下降。随后血培养、骨髓培养均为布鲁氏杆菌感染。9月1日转至我科。予以抗感染治疗(多西环素0.2/d+利福平600mg/d,连用6周)及对症处理后体温降至正常。主要内容一、概述二、病原学三、流行病学四、布病的发病机理五、临床表现六、诊断及鉴别诊断七、治疗八、防制措施一、概述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简称布氏菌)侵入机体,引起传染-变态反应性的人兽共患的传染病。临床特点急性期以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关节疼痛、肝脾淋巴结肿大为

4、主要表现。慢性期多表现为关节损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布病发展史在世界上有广泛流行,是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经过数十年的努力,至今世界上已有14个国家和地区宣布消灭布病,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已有170多个存在人畜布病,已分布于世界各大洲。冰岛和维尔京群岛无。1860年命名为“地中海弛张热”1897年命名为“波状热”。1920年被正式命名为“布病”。我国布病流行概况我国自1905年首次在重庆报告两例布病以来,现已在全国29个省市区发现有不同程度的流行。于50-60年代在我国人畜中有

5、较重流行,自70年代布病疫情逐年下降,至90年代初人间感染率仅为0.3%,发病率只有0.02/10万。但自1993年布病疫情出现了反弹,1996年我国部分省区疫情明显回升。2009年达高峰。这个现象与世界上部分地区的布病疫情遥相呼应,该状态已引起世界和我国有关部门的关注。我国疫情疾病分布时间分布:2009年疫情与往年一致,在春、夏季发病较多,3~7月的病例数占全年病例总数的64.07%。人群分布男女发病数比例2.8:1,以青壮年为主,20~60岁组病例占90.24%,40~45岁组发病率最高。发病人群以农民为主,占73.16%,其次为牧民

6、,占14.78%。长沙市疫情:2010年宁乡喻家坳一例输入性病例。2012年宁乡发生一起因输入病羊导致人感染事件,疫情涉及5个乡镇,10多个家庭。布病的危害布病造成的危害及损失:布病造成的损失是双重的,即人、畜两个方面都受损失。影响人体的健康:人患布病常因误诊而转为慢性,反复发作长期不愈,少数患者会导致死亡。阻碍畜牧业的发展:有资料表明:绵羊患布病后流产率为57.5%,牛布病流产率31.2%。就世界范围而论,因布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包括家畜流产、消瘦、乳肉产量减少、影响畜种改良和推广以及人群劳动能力的损失或下降等,估计每年损失可达数十亿

7、美元。二、病原学布菌的形态:是一组微小的球状、球杆状、短杆状细菌。有6种布菌。可分为6型:羊型、牛型、猪型、犬型、森林鼠型、绵羊副睾型。但仅前4型对人类致病,另2型对人的感染国内外均无报道。羊种最小、牛种次之、猪种最大。布菌的染色特点:可被所有碱性染料着色,革兰氏阴性菌。布菌培养条件:布氏杆菌属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缓慢,可在弱酸或弱碱性培养基上生长繁殖,适宜PH值为6.6-7.4,适宜温度为20-40℃,最适宜温度为37℃,超过42℃不生长。二、病原学一般自然环境:水、土、粪、圈生存4个月以上。畜舍:4-5个月以上水

8、:5天-4个月鲜牛乳:2天-18个月土壤:4天-4个月冻肉:14-47天尘埃:21-72天对湿热、消毒剂、紫外线、抗生素敏感,对低热、干燥有较强的抵抗力。物理因子抵抗力:对直射日光数分钟,最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