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科学传播机制与策略研究

微博科学传播机制与策略研究

ID:8253604

大小:3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3-13

微博科学传播机制与策略研究_第1页
微博科学传播机制与策略研究_第2页
微博科学传播机制与策略研究_第3页
微博科学传播机制与策略研究_第4页
微博科学传播机制与策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博科学传播机制与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微博科学传播机制与策略研究  摘要:微博的出现为科学传播提供了一种便捷、高效的传播工具,逐渐成为科学传播的一大重要方式。文章研究分析了微博时代科学传播的主体、内容、模式的具体变化,从修正机制、传递机制、评价机制三个方面出发探讨了微博的科学传播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微博环境下科学传播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关键词:微博;科学传播;传播机制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8-0013-029微博即微型博客(即时博客),是web2.0时代新兴起的一种集成化、开放化的互联网社交服务。它打通了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的界限,让用户通过手机、IM软件(

2、MSN、QQ、skype、gtalk)和外部API接口等途径,即时向外发布140字以内的文本[1]。目前,微博用户已达到颇具影响力传播基数,加上其在信息传播速度、广度和便捷性等方面的优势,微博对社会事件的介入和参与能力越来越强,已经成为网络舆情形成的重要平台。然而,微博的这些特性也使其易成为虚假不实信息的扩散地,扰乱社会安定。面对微博这一双刃剑,积极研究微博信息的科学传播机制,探讨微博的科学传播策略可以有的放矢的做好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风险意识,也是微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一、科学传播与微博媒介作为一种传播技术,是科学发展带来的成果。同时,媒介作为一种传播活

3、动,又开创了科学传播的新格局。据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第四大渠道,所占比例为26.6%,远高于2005年的6.4%。其中,微博的科学传播能力也在不断凸显,从日本核辐射事件的“碘盐防辐射”到“鸡蛋袭击车窗前挡风玻璃不能开喷水和雨刮?”等,这些伪科学知识都在短时间内得到澄清。微博的出现为科学传播提供了一种便捷、高效的传播工具,满足了网络时代受众对科技知识的需求,带给科学传播的不仅是一种传播方式,同时也影响着科学传播的主体、内容、模式等各个环节。91.微博的出现打破了科学传播许多原有的条框,使得很多隐藏的力量开始呈现,这些

4、正在凸显的力量和主体形成正更大的科学传播群,科学传播的主体正由单一走向多元。目前,在新浪微博中进行科学传播活动的主要有三类用户,一是专门从事科学传播活动的网站所设立的官方微博,例如“科学松鼠会”、“果壳网”、“谣言粉碎机”等。二是专职科学家、科普作者的个人微博,他们的微博也用作记录个人生活,并非专门的科学传播微博,但在遇到相关问题、或是有网友提问时也会进行科学传播,例如姬十三、方舟子等。第三类是普通用户,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发布科学类信息不频繁且往往只针对突发热点议题。从参与用户的数量规模来看,普通用户原创、转发、评论的信息量是最多的。这些群体构成了科学传播的多元

5、化主体[3]。2.科学传播的内容由单调走向活泼。微博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多种传播形态于一身,并集中整合了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新闻,同时能够将文字、图片、视频等媒体形式整合在一起,形成多媒体信息,这些使得科学知识更加丰富、形象、直观。此外,微博设定了发言字数(一般是140字)的限制,这就要求传播者用尽量言简意赅、具有个性化的语言来表达自己,通过个人书写的模式以及与用户的互动来增加“粉丝”并培养他们的忠实度。微博的这些特性,使得科学传播的内容相较于传播媒体更加简洁、活泼,在快餐时代更容易被受众接受和传播。3.科学传播模式由“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关于科学传播

6、模式,法国科学传播学者PiereFayard描绘了全世界普遍存在的两种模式:计划科普和自由科普[4]。如表1所示:表1计划科普模式和自由科普模式的对比名称计划模式自由模式主体直接传播(显性)间接传播(隐性)内容80%内容、20%关联80%关联、20%内容时间事先准备科学信息科学9空间与公众互动公众主动关注,提出要求和问题代价成本高、时间长、忽视针对性成本低、时间短、有针对性效果公众被吓跑、知识分子被吸引、政府喜欢几乎所有人都感兴趣、效果好自由模式的出现源自于传播技术的变革,也引发了传播观念的改变。其传播内容源于公众,根据公众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科学传播,科学信息根据公众

7、的需求自由流动。互联网技术结合自由模式有利于科学的高效传播。为此,微博作为互联网科学传播的新兴平台正在加速自由模式的推广和使用。同时,基于微博科学传播的上述特点和优势,它在问世之后便收到广大公众和政府部门的关注与重视,成为科学传播领域中重要的新兴力量。为此,当科学传播插上微博的翅膀,它将飞的更高更远。二、微博的科学传播机制分析91.修正机制。专业媒体的信息出版流程是先过滤后出版,以此保障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而微博则是通过彼此的信息碰撞来实现。有学者[5]指出微博是个多元的舆论场,它在发展过程中本身具有“自净化”功能。一些不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