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路径研究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路径研究

ID:8254031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3-13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路径研究_第1页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路径研究_第2页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路径研究_第3页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路径研究_第4页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路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路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路径研究  摘要:义务教育是典型的公共产品。促进教育公平,提供均衡的教育资源是政府的法定职责,但眼下中国的教育现实难言乐观。在促进教育公平的各因素中,教师因素是最关键的环节,只有教师在不同学校间无障碍流动,均衡师资才有可能。本文从短、中、长期角度分析、探索了教师流动的各种可能路径。关键词:义务教育教育公平教师流动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人类重要的公平。大中城市发烫的学区房价是教育失衡必然的外延表现;重点大学里农村生源比例的不断下降是教育失衡的必然后果;人们对“寒门难出贵子”的讨论真实地反

2、映了从幼稚园开始到大学的教育,社会不同阶层已有了难以逾越的鸿沟。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提供无差别的教育资源是政府的法定责任,也是教育公平的内在要求。一、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8教育是改善人的生存状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最重要的途径,这是全球的共识。因此,教育,特别是法定的义务教育是政府理应提供给社会的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在要求就是均等化。给每个人提供无差别的义务教育资源是政策制定必然的价值取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的

3、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1]教育公平又是相对的。它的实现程度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现实条件相关。然而,客观地说,目前中国教育公平的现状与百姓的期盼值相差甚远。主要表现为:一是教育资源城乡差别不断扩大。虽然国家有一定的倾斜政策,但现实是农村中小学优秀师资不断流失,有条件的学生也通过择校等途径转学,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二是教育水平地区差距加大。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使得不同省份,甚至同一省份的不同地区教育水平相差悬殊

4、;三是校际差别,同一区域优质学校和非优质学校的差异并没有因为取消重点学校称呼的一纸文件而缩小;四是特定人群如农民工子女,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日益显现。一个受教育群体相对于其他受教育群体在教师资源方面所占有的质的差异是最明显的教育不公平现象。[2]二、教师的合理配置是实现教育公平最关键的环节8教育公平包括很多要素,但人的因素即师资的因素无疑是第一位的,择校现象的动因主要是名校的优质师资。一所师资优良但硬件一般和一所师资一般但硬件一流的学校相比,学生的选择是明确和轻松的,义务教育阶段更是如此。毋庸讳言,教师之

5、间的素质能力是有差异的。总体来说,与农村教师相比,城市教师知识更广,能力更强;而名校教师因为有更多接受学习培训的机会,比普通学校教师素质水平更高。师资配置失衡已经成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研究和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均衡配置,促进区域内中小学教师合理有序流动成为当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义务教育均衡化的核心就是师资水平的均衡化[3]。三、日本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的经验值得借鉴日本国内各地经济发展也不平衡,但其教育均衡化水平很高。保证少年儿童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日本通过制定系列法律法规和定期流动制度

6、,保证偏僻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拥有充足和高质量的教师,缩小了学校之间教师差异,从而缩小学校之间教育质量的差异。8日本公立学校小学、初中、高中及特殊学校教师的“定期流动制”始在20世纪60年代初,已趋于完善。日本教师的定期流动,可以在区域内,也可以跨区域;可以在同级同类学校之间流动,也可以在不同种类学校之间流动;既有从城市地区学校向偏僻地区学校流动,又有从偏僻地区学校向城市地区学校流动。从流动的对象看,既有教师又有校长。如东京都《实施纲要》规定,除任教不满三年的教师、57岁以上60岁未满的教师、妊娠或产休假期间的教师

7、外,其余教师都是定期流动对象。凡在一校连续任教10年以上及新任教师连续6年以上者,必须流动。在流动程序上也有明确的规定[4]。日本公立学校教师属地方公务员,政府对他们的管理有完善、规范的制度和法律,其定期流动属于公务员”人事流动”的范畴。四、我国义务教育师资流动的路径分析我国具有人口多、面积大和多民族的社会特征,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决定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化必然是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如何做好好教育均衡、做到教师合理化流动,可以从短、中、长三个时间段设计和考虑。1.短期的治标之策略短期策略应是没有法律和政策的障碍,能立

8、即实行的方法。比如:对农村和薄弱学校的支教、走教、送课、指导教研,“高级教师讲学团”巡回送教等“帮扶”措施应常规化和制度化,并提高薄弱学校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农村地区还有许多教学点,办学条件很差,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难点。短期内有效8的办法是信息化,通过播放教学光盘和远程同步视频教学,分享优质教学资源。可以较快地提高教育质量,同时也起到提高广大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的作用,从而间接地起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