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密州出猎 赏析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赏析

ID:8261043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3-14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赏析_第1页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赏析_第2页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赏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文学常识作者苏轼(1037~1101),宋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与其弟苏辙(1039~1112)和其父苏洵(1009~1066)合称为“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二、内容1、释词①聊:姑且。②黄,黄犬。擎,举,向上托住。苍,苍鹰③锦帽貂裘:头戴锦蒙帽。貂裘,身穿貂鼠皮衣。④千骑:古代一人

2、一马成一骑,形容随从乘骑之多。⑤卷平冈:从平坦的山冈上席卷而过。⑥为报:为了报答。⑦倾城:万人空巷,倾城而出。⑧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尚,更。⑨会挽雕弓如满月:会,会当,将要。挽,拉。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满月,圆月。2、译文3  让年老的我姑且发一发少年的狂热,左手牵着黄犬,右手举起苍鹰。戴上锦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和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昔日的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我呢?我要紧握强弓

3、,把对敌人的仇恨凝聚在拉得圆如满月的弓上,看准西北的敌人,狠狠地射去。3、典故用意  1)孙郎-希望自己像孙权一样年少有胆识  2)冯唐-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3)天狼-天狼星;用天狼星比喻敌人(即辽国与西夏),表达了作者爱国,想要为国杀敌,报答国家的胸怀。4、名句赏析词中借用典故,表达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的两句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者以形象的描画,并借用典故表达自己渴

4、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即喻指辽和西夏)三、情感3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上阕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豪兴勃发,气势恢宏,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下阕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四、写法本词上片写景,描写了出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片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全词抒发了作者为国家杀敌、抗击侵略者的雄心壮志和爱国豪情。作品以出猎开始,却以将

5、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表的结局收尾;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将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这就把一首生活随笔式的小词写成了充满爱国激情的作品。读起来,韵调铿锵,气势雄浑,感情奔放,境界开阔,是一首表现了苏轼豪放风格的成功之作。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