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半干旱浅山丘陵区造林成活率提高途径探析

干旱、半干旱浅山丘陵区造林成活率提高途径探析

ID:8266199

大小:3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3-15

干旱、半干旱浅山丘陵区造林成活率提高途径探析_第1页
干旱、半干旱浅山丘陵区造林成活率提高途径探析_第2页
干旱、半干旱浅山丘陵区造林成活率提高途径探析_第3页
干旱、半干旱浅山丘陵区造林成活率提高途径探析_第4页
干旱、半干旱浅山丘陵区造林成活率提高途径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干旱、半干旱浅山丘陵区造林成活率提高途径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干旱、半干旱浅山丘陵区造林的成活率提高途径探析-----杨关锋林业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造林事业的大发展,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林业战线干部职工的神圣职责,不断提高造林成活率,确保造林成效是每一个林业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干旱、半干旱浅山丘陵区造林成活率提高途径的研究,并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系统看法。一、适地适树。是指应该将树木栽在最适宜它生长的地方,如刺槐、马尾松、臭椿等树种耐干燥,适宜栽在瘠薄的土壤上;柳树、枫杨等适宜在低温的地方生长;泡桐、杨树、白榆等树种适于平

2、原生长,在山地则生育不良。因此,造林应选择“乡土树种”,即在本地区分布普遍、生长旺、群众有栽培经验的树种。二、良种壮苗。8苗木是造林的物质基础,苗木的标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造林成活率。造林苗木除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外,还必须具有以下形态特征:一是苗木粗壮通直、充分木质化、无徒长现象,针叶树无明显的秋梢,色泽正常;二是苗木根系发达,主根短且直,侧根须根多;三是苗木重量大、茎根比值较小,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长均匀;四是针叶树有发育正常、饱满的顶芽。针叶树造林最好为容器苗造林,严禁用经长途运输失水苗木造林。裸根苗起苗

3、时要尽量保持苗根完整,随起随包。挖苗时不要伤根,并要带土起出。取苗时不可拨,要轻轻将土抖落,并使苗根保久结原土。为了使苗根保持湿润,必须做到随起苗随包装,起多少包多少,装时将苗木根系相对,浇少量水,用塑料袋或水浸过的草袋片包好,苗根不要外露。长途运输的苗木运到造林地要立即假植,随栽随起。一般可在地面与主风方向重直挖一条小沟,然后把苗木成层摆好。  根要覆土踩实。苗层要薄一些,培土要厚一些,以保证苗根不透风。苗木多时要靠垄进行假植。假植后要经常浇水,使苗木保持新鲜湿润状成。三、适时造林。一般来说,造林不分季节,

4、四季皆可,但因树种适应性和季节气候差异,造林的具体要求也不同。春季造林一般以顶"浆"栽植为好,宜早不宜迟,在土壤化冻后就可以进行,但还要根据树种特性适时栽植。对于发芽较早的松、柏、柳等树种,易在土壤解冻时栽植;对于发芽较晚的刺槐、枣树、花椒、杨树等树种,要在苗芽萌动时栽植。8雨季降水集中,温度高、湿度大、墒情好,是荒山造林的主要季节。但雨季造林种植时机非常重要,尤其是裸根苗造林,若能在栽后下雨,并有几天的阴天,则对提高造林成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一般情况下,造林时间最好安排在下午,以减少太阳对苗木尤其造

5、林当天的暴晒时间,经过一夜的缓冲,可以提高苗木的抵抗能力,对提高造林成活率也有一定的作用。另外,雨季造林切忌使用未充分木质化的苗木造林,否则,既是成活,也难以过冬,切忌在无雨和降雨不多的时期强栽等雨,要严格遵循"三不栽"的原则,即"雨不透不栽,天不连阴不栽,雨过天晴不栽"。秋冬季造林应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进行,具体应视气候变化而定,栽植时间应选在树木落叶后、土壤上冻前。我国南方多习惯于秋冬季造林,我国北方一直习惯于春季造林,但多年实践表明,实际上北方也以秋冬季造林较好。由于北方春季干旱严重、风多、气温回升快

6、,往往因苗木栽植中及栽植后大量失水,地上地下失去水分平衡,而使苗木干枯而死,大大降低了苗木成活率。即便成活,缓苗期也较长。而秋冬季造林,则可避开上述多方面不利因素,苗木落叶,蒸腾减少,根系处于休眠状态,且经过秋、冬季苗木根系与土壤的吻合及适应,甚至损伤的根系已能形成愈伤组织,待来年春季则能及时萌发新根,大大有利苗木的成活及恢复生长。但应注意在栽植小苗且造林地土壤含水量高时,北方严寒地区往往发生苗木根系“冻举”8现象,即由于土壤冬季每次结冻时体积增大而把土内根系抬高,但土壤每次化冻时仅土壤回落,而把苗木根系逐渐

7、抬高,严重时能把苗木根系抬至地表或地上,致使苗木脱离土壤而死亡,大大降低了苗木成活率,为避免这种现象,在秋冬季造林时可加高培土,培高视苗木大小而定,刺槐、火炬、花椒等截干造林苗木可培土至干顶,待春天将培土完全撤除,并浇透水一次,则可完全避免上述冻举现象。如栽植大苗,栽植坑深度在80厘米以上,一般不会发生冻举现象,但栽植大苗采取高培土的办法,也同样具有保温、保湿的作用,同样有利于苗木的成活及恢复生长,培土高度应在30厘米以上。四、细致整地。造林前一定要细致整地,严防不整地就造林。1、整地方法:(1)大穴整地:平

8、原地区(包括河滩、阶地)采用大穴整地。穴长、宽为1.0m,深0.6-1.0m。(2)带壮整地:沙荒地、河滩地可采用带壮整地。带宽1.0-1.2m,深0.6-0.8m,带长因地制宜。(3)窄幅梯田整地:坡度在15°以下的中、厚层土的山坡、沟底及较平缓的崮顶,应采用窄幅梯田整地。田面宽1.3-3.0m,深0.5m,长以便于整平田面为限。(4)水平阶整地:坡度在15°以上,25°以下的应采用水平阶整地。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