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合理用血ppt课件

临床合理用血ppt课件

ID:8272825

大小:196.01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8-03-15

临床合理用血ppt课件_第1页
临床合理用血ppt课件_第2页
临床合理用血ppt课件_第3页
临床合理用血ppt课件_第4页
临床合理用血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合理用血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临床合理用血输血警语:输血可以挽救生命,但如果没有安全有效、科学合理的管理,它便会成为邪恶与死亡的载体。输血疗法的两面性:输血疗法是现代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多种疾病的预防或治疗中需要使用血液的某种成分,而使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伤病的转归或愈后,也就是决定预防或治疗的效果,使用血液成分得当,可发挥很大作用,甚至挽救生命;使用不当可发生危险,甚至危害生命。输血副反应(1)输血不良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NHFTR)过敏反应(同溶血反应、细菌性输血反应鉴别)血小板输注无效循环超负荷(心衰)(2)免疫抑制(免疫介导)癌症复发术后感染激活潜伏病毒输血副反应(3)其它输血反应再灌注损伤成人呼

2、吸窘迫综合症(ARDS)(4)输血传染疾病CMV、HBV,HCV,HIV,EBV、病毒、细菌等经血传播疾病决定每一次输血治疗时都要持审慎的态度临床输血流程1、根据患者症状、体症决定输血种类和输血量2、填写输血申请单、输血治疗同意书输血治疗同意书患者或家属签字后入病历开具输血前传染病化验单(甲、乙、丙肝、爱滋、梅毒)3、抽血样,同输血申请单一齐送往输血科4、配血5、拿取血单到输血科(血库)取血6、由两名护士持输血记录单核对、输血7、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对症处理、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报输血科1、临床常用血液制品及应用2、如何合理申请输血3、几种血液制品的输注要点临床常用血液制品一、细胞类制品

3、:1、红细胞: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辐照红细胞、少白细胞红细胞等2、血小板:机采血小板、手工分离血小板3、白细胞:粒细胞4、全血。临床常用血液制品二、血浆及其蛋白制品1、血浆:新鲜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浆2、白蛋白、冷沉淀、浓缩Ⅷ因子、浓缩凝血酶原复合物、丙种球蛋白等各类血液制品的临床应用一、悬浮红细胞1、制备方式由200ml或400ml全血离心去除血浆后,再加入红细胞保存液制成红细胞悬液;规格为130ml/U。2、保存方式2ºC-—6ºC保存,3、有效期CPDA保存液保存有效期35天。4、作用增强血液运氧能力各类血液制品的临床应用4临床应用(1)失血性贫血各类慢性失血性贫血

4、功血、子宫肌瘤急性失血20%—40%时,在止血、扩容的同时,输注一定量的红细胞,从而保证组织供氧(2)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自身免疫性溶血(3)RBC生成障碍性贫血AA、白血病、肿瘤骨髓转移、铅中毒、慢性肾病尤其适用于:小儿、老年人、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障碍者各类血液制品的临床应用二、机采血小板1、制备方式用血细胞分离机单采技术,从一个供者的血液中采集血小板制备而成。每袋含血小板大于2.5x1011,约为正常人1L—2L血液中所含的全部的血小板。2、保存方式20ºC—24ºC震荡保存,有效期5天3、作用升高血小板,达到止血和预防出血的目的各类血液制品的临床应用4、血小板临床应用血小板数量

5、减少或功能异常引起出血的患者:(1)骨髓造血异常;(2)大量输血造成血小板稀释性减少;(3)DIC感染等造成血小板消耗增多各类血液制品的临床应用血小板数量严重减少有可能发生出血的患者:(1)血小板计数小于10×109/L;(2)血小板计数小于20×109/L,并伴有血小板消耗或破坏的情况。如:感染、发热、DIC、脾肿大等;(3)血小板计数小于50×109/L,需进行创伤性检查或手术时。各类血液制品的临床应用三、新鲜冰冻血浆1、保存条件-20℃以下保存,有效期1年,超过1年自动变为普通冰冻血浆。2、有效成分含有新鲜血液中的全部凝血因子,白蛋白、免疫球蛋白。3、作用补充凝血因子,扩充血容量、

6、提高胶体渗透压、增强免疫力。各类血液制品的临床应用4、临床应用1)单个凝血因子缺乏;(2)肝病患者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3)大量输血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4)口服抗凝剂过量;(5)抗凝血酶III缺乏(口服避孕药、创伤、手术、肝病等)(6)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7)血浆置换各类血液制品的临床应用四、库存全血全血保存期:主要是指红细胞而言,是指保存期末的血输到体内24小时后红细胞存活率达到70%以上,并没有考虑血小板、白细胞等其它成分保存条件和保存效果。保存条件:2℃-6℃有效期:35天各类血液制品的临床应用红细胞(2℃-6℃)血小板(22℃-24℃震荡)全血≠库存全血血浆(-20℃以下)粒

7、细胞(22℃-24℃,1天各类血液制品的临床应用全血特性:1、全血保存24小时后白细胞已丧失功能2、血小板在24小时后也全部丧失活性;3、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血液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如2,3DPG、ATP和各种凝血因子等逐渐减少,功能逐渐消失;4、一些有害成分如血氨、游离血红蛋白、血钾等逐渐增加。各类血液制品的临床应用全血的有效成分:红细胞、稳定的凝血因子、血浆蛋白。主要作用:扩充血容量;运输氧;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和蛋白质。临床应用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