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的治疗ppt课件

皮肤性病的治疗ppt课件

ID:8274842

大小:341.51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03-15

皮肤性病的治疗ppt课件_第1页
皮肤性病的治疗ppt课件_第2页
皮肤性病的治疗ppt课件_第3页
皮肤性病的治疗ppt课件_第4页
皮肤性病的治疗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皮肤性病的治疗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皮肤性病的治疗皮肤性病的治疗内用药物治疗外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皮肤外科治疗第一节内用药物疗法皮肤性病的内用药物种类很多,包括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抗细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维生素A类药物、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维生素类药物等多种治疗。在内用药物疗法中着重介绍抗组胺类药物。抗组胺类药物(antihistamine)组胺是最早发现的参与炎症和过敏反应的化学介质,组胺受体可分为H1受体和H2受体,它们分布于多种组织,其中H1受体主要分布在皮肤、黏膜、血管和脑组织,H2受体则主要分布于消化道黏膜。抗组胺药根据其竞争受体的不同,也分为H1受

2、体和H2受体拮抗剂两大类。H1受体拮抗剂作用机理:1,H1受体拮抗剂大都与组胺拥有相同的乙基胺(即-CH2-CH2-N<)结构,因而能与组胺竞争性争夺效应细胞上的组胺受体,使细胞失去活性,从而消除组胺所致的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呼吸道分泌物增加、血压下降等作用。2,不同程度的抗胆碱、抗5-羟色胺作用。H1受体拮抗剂分类:根据化学结构、起效速度,药代动力学特性,对H1受体的选择性和镇静作用的有无,分为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即传统抗组胺药)和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除了抗组胺作用外还有镇静、抗胆碱活性、局部

3、麻醉、止吐等作用,这类药由于镇静作用和药物半衰期短而限制了药物的应用。副作用:多数传统抗组胺药均易通过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乏力、嗜睡、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部分还有抗胆碱能作用,导致黏膜干燥、排尿困难、瞳孔散大。禁忌症:高空作业、精细工作者和驾驶员需禁用或慎用,青光眼和前列腺肥大者也需慎用。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较传统的抗组胺药对H1受体的亲和力更高,并与H1受体有较强的结合作用,这类药物的分子较大,有一长的侧链,脂溶性很差,故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对神经系统影响较小,随之镇静作用减弱,只产生轻微嗜睡作用。大多数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经

4、肝脏代谢后形成具有活性的代谢产物,具有长效作用,一般每天只需口服一次。这类药抗胆碱作用也较小。适用于驾驶员、高空作业者和需长期使用者。H2受体拮抗剂H2受体拮抗剂与H2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可以阻止组胺与H2受体的结合,从而对抗组胺的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和胃液分泌增多等作用,这类药空腹口服后1-1.5h血清浓度达高峰。外用药物疗法外用药物在皮肤病的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治疗皮肤病的重要环节,在使用外用药物时,首先要了解各种主要药物的作用,性质和浓度,各种剂型的选择,合理使用药物的遵循原则和目前的进展等。第二节外用药物疗法外用药物的种类外

5、用药物的剂型外用药物的治疗原则外用药治疗注意事项外用药物的种类按疾病的病因不同,皮损情况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药物。外用药物的剂型药物的剂型:是指药物配成的型式,不同的药物剂型,其作用存在有差异,即不同剂型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吸收作用,由此可见选择药物剂型在皮肤病治疗上是非常重要的。外用药物的治疗原则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种类合理选用外用药物的剂型注意个体的反应性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治疗与预防并重正确选用药物的种类必须根据皮肤性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等选用适宜的药物及其浓度。如细菌性皮肤病选抗细菌药物,真菌性皮肤病选择抗真菌药物,变态反应性皮肤病选择糖皮质激素

6、或抗组胺药,瘙痒者选用止痒剂,角化不全者选用角质促成剂,角化过度者选用角质剥脱剂等。另外,皮肤科外用药物常用的浓度不同,其药理作用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不同性质的皮肤病选用不同浓度的药物。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剂型不同的药物剂型对于皮损可以产生不同的作用,这就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因此应根据皮肤病的皮损特点进行选择,原则为:“湿对湿,干对干。”通常根据炎症是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的皮疹形态来选择药物剂型。注意个体的反应性同一种药物对于某些人疗效好,而对于另外一些人则疗效不明显或导致过敏。有些药物初用疗效尚佳,久用则无效。对于不同性别、年龄以及不同

7、部位而言皮肤也有一定差异。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有些药物患者反映疗效不佳,经观察不是由于用药有误,而是用药的方法不当所致。因此,应当向患者详细解释使用方法、使用时间、部位、次数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等。治疗与预防并重应教育患者讲究卫生,避免内外各种刺激,限制酒类及刺激性食物,以促进疾病的早日恢复。外用药治疗注意事项必须询问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随时注意外用药过敏或刺激等情况。外用药使用前必须详细告知患者其用法。外用药物浓度宜从低到高,药物的性质宜从温和到强烈。面部,外阴,肛门周围,腋窝及乳房下,腹股沟或粘膜部位宜选用低浓度或刺激性较低

8、的药物。长期使用一种药物易产生耐受性,故须经常调换,交替和间断用药以提高疗效。外用药治疗注意事项用药应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损部位而有所不同。对容易发生过敏的新药,应小面积使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