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ID:8278422

大小:3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3-16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_第1页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_第2页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_第3页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_第4页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中国石拱桥》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重庆市大足县弥陀中学的参赛选手陶秀中。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生曾经这样风趣地解释“桥”,我认为:桥更是友谊的桥梁,今天,“说课比赛”这座桥就把我们来自不同教育岗位的领导、评委、老师联系在了一起,“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真诚的祝愿我们能一起度过这个愉快而有意义的日子!我说课的题目就是《中国石拱桥》。我的说课分四个板块:说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程序和教学评价。: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特点和作用:    地位—本篇文章是人教版第八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阅

2、读课文,这篇文章介绍了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说明了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卓越才智,它作为初二学生接触说明文的首篇,一定要作好说明文入门的指导。    特点—本文属科普说明文,形式规范,逻辑性强,语言准确周密而有不失生动。    作用—能使初中生较容易的了解和掌握说明文的结构与特点、阅读与写作,是初中生学习说明文的典范之作。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7★精品文档★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

3、    、积累词汇,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    、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章,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把握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理解作者对事物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营造良好的氛围,师生互动、共同探究,资源共享,促进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辛勤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4、。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7★精品文档★  、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教学难点:    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4、教育教学思想。    根据新课程标准,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养成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语文基础。所以,这节课我遵循的教学思

5、想是:    、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    、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师生互动促进教学。    二、说教法    都说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更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及素养的提高。本课教学需要两课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7★精品文档★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是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他们自觉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去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了解学生,在研究学法的基础上去研究教法,使教师的教能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这是教师组织、参与课堂最有力的体现。为

6、此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四种教法,同时辅以其他教学方法,时而独立使用,时而融会贯通,尽最大可能的提高教学质量。    1、激趣法——利用多媒体,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即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图片、范读和影象资料等。在教学中发挥多媒体优势,增大教学容量,创设教学情景,启发学生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乐学、爱学。    2、比较学习法——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阅读,能更好的让学生把握文体特征,感知文本内容。本课教学,有引导中学生进入对说明文进行学习的目的,因而在学习本文之前先进行比较阅读是必要的,而且文中也可以进行比较阅读,故本教学法适宜于本文教学;    

7、3、朗读法——学生自读、多媒体范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让学生自读自思,辅以教师的点拨引导,化枯燥为生动,变死寂为灵动,提高说明文的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进入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培养自学能力,在学会学习的过程中达到自能会学。本节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前提下,强调动口动脑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和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发展智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7★精品文档★  4、合作探究法——自主讨论、合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