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用牛及乳肉兼用牛的品种ppt课件

乳用牛及乳肉兼用牛的品种ppt课件

ID:82827969

大小:659.04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3-07-07

上传者:胜利的果实
乳用牛及乳肉兼用牛的品种ppt课件_第1页
乳用牛及乳肉兼用牛的品种ppt课件_第2页
乳用牛及乳肉兼用牛的品种ppt课件_第3页
乳用牛及乳肉兼用牛的品种ppt课件_第4页
乳用牛及乳肉兼用牛的品种ppt课件_第5页
乳用牛及乳肉兼用牛的品种ppt课件_第6页
乳用牛及乳肉兼用牛的品种ppt课件_第7页
乳用牛及乳肉兼用牛的品种ppt课件_第8页
乳用牛及乳肉兼用牛的品种ppt课件_第9页
乳用牛及乳肉兼用牛的品种ppt课件_第10页
资源描述:

《乳用牛及乳肉兼用牛的品种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荷兰牛:荷斯坦牛

1荷兰牛:荷斯坦牛乳用型荷斯坦牛a.外貌特征体格高大(表2—1),结构匀称,皮薄骨细,皮下脂肪少,乳房特别庞大,乳静脉明显,后躯较前躯发达,侧望呈楔形,具有典型的乳用型外貌。被毛细短,毛色呈黑白斑块,界线分明,额部有白星,腹下、四肢下部(腕、跗关节以下)及尾帚为白色。犊牛初生重为40~50千克。表2-1成年荷斯坦牛体尺和体重性别体重(kg)体高(cm)体长(cm)胸围(cm)管围(cm)公900-120014519022623母650-75013517019519b.生产性能乳用型荷斯坦牛的产奶量为各奶牛品种之冠。1999年荷兰全国荷斯坦牛平均年产奶量为8016千克,乳脂率为4.4%、乳蛋白率为3.42%;美国2000年登记的荷斯坦牛平均产奶量达9777千克,乳脂率为3.66%、乳蛋白率为3.23%。创世界个体最高记录者,是美国一头名叫“MurandaOscarLucinda-ET’’牛,于1997年365天两次挤奶产奶量高达30833千克。至今美国已有37头以上的荷斯坦牛年产奶量超过18000千克,创终身产奶量最高记录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头奶牛,在泌乳的4796天内共产奶189000千克。荷斯坦牛的缺点是乳脂率较低,不耐热,高温时产奶量明显下降。因此,夏季饲养,尤其南方要注意防暑降温。

2荷兰牛:荷斯坦牛兼用型荷斯坦牛a.外貌特征兼用型荷斯坦牛体格略小于乳用型,体躯低矮宽深,皮肤柔软而稍厚,尻部方正,四肢短而开张,肢势端正,侧望略偏矩形,乳房发育均称,前伸后展,附着好,多呈方圆形;毛色与乳用型相同,但花片更加整齐美观。成年公牛体重900-1100千克,母牛550-700千克。犊牛初生重35-45千克。b.生产性能兼用型荷斯坦牛的平均产奶量较乳用型低,年产奶量一般为4500-6000千克,乳脂率为3.9%~4.5%。个体高产者可达10000千克以上。兼用型荷斯坦牛的肉用性能较好,经肥育的公牛,500日龄平均活重为556千克,屠宰率为62.8%。该牛在肉用方面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肥育期日增重高,据丹麦1967~1970年测定517头荷斯坦小公牛,平均日增重为1195克,淘汰的母牛经100~150天肥育后屠宰,其平均日增重为900~1000克。

3中国荷斯坦牛

4良种简介:中国荷斯坦牛原称中国黑白花牛,1992年农业部定名为“中国荷斯坦牛”。(一)外貌特征中国荷斯坦牛体质细致结实,结构匀称,毛色为黑白相间,花片分明,在额部、肩、腰部多有白斑,腹下部、四肢膝关节以下及尾部呈白色。角型向前向内弯曲,角尖黑色。乳房附着良好,质地柔软,乳静脉明显,乳头大小、分布适中。(二)生产性能全国成母牛平均产奶量为4774千克,平均乳脂率在3.4%以上,北方地区产奶量较高,平均5000~6000千克。

5西门塔尔牛

6

7

8生产性能西门塔尔牛乳、肉用性能均较好,平均产奶量为4070千克,乳脂率3.9%。在欧洲良种登记牛中,年产奶4540千克者约占20%。该牛生长速度较快,均日增重可达1.35-1.45千克以上,生长速度与其他大型肉用品种相近。胴体肉多,脂肪少而分布均匀,公牛育肥后屠宰率可达65%左右。成年母牛难产率低,适应性强,耐粗放管理。总之,该牛是兼具奶牛和肉牛特点的典型品种。西门塔尔牛分布,北在我国东北的森林草原和科尔沁草原,南至中南的南岭山脉和其山区,西到新疆的广大草原和青藏高原等地。各地的自然环境变化极大,夏季平均最高气温中南地区的30℃,到东北的0℃,冬季最低平均气温从南方的15℃到北方的-20℃,绝对最高最低气温则变化更大。各地的年平均降水量,自200mm到1500mm不等,海拔最高的达3800m,最低的仅数百米。因此,土壤、作物、草原草山的植被类型差异悬殊,西门塔尔牛均能很好适应,除西藏彭波农场地处3800m以上宜从犊牛阶段引种以外,各地均可自群繁殖种畜,近年发展较快。

9评价与展望西门塔尔牛早在二十世纪初就参与我国三河牛的形成。建国以来,我国从五十年代有计划地引进西门塔尔牛,经40多年的繁育对比,尤其在乳、肉生产性能和役用性能方面,发现西门塔尔牛在较大范围内有良好效果。西门塔尔牛的产乳潜力很大,目前尚未得到正常的发挥,如果扩大纯种繁育,对巩固乳品基地有极大好处。在东北、西北和四川盆地边缘地区以及内地某些山区将可发展成纯种繁育体系。在农区,对乳肉、乳役兼用牛的培育已在山西、浙江等省取得明显效果,一代杂种在农区利用作物秸秆的情况下,一天可挤乳3.15kg。在饲草条件不够充足的地区,杂交代数不宜过高,杂交体系将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10与我国黄牛杂交的效果我国自20世纪初就开始引入西门塔尔牛,到1981年我国已有纯种该牛3000余头,杂交种50余万头。西门塔尔牛改良各地的黄牛,都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实验证明,西杂一代牛的初生重为33千克,本地牛仅为23千克;平均日增重,杂种牛6月龄为608.09克,18月龄为519.9克,本地牛相应为368.85克和343.24克;6月龄和18月龄体重,杂种牛分别为144.28千克和317.38千克,而本地牛相应为90.13千克和210.75千克。在产奶性能上,从全国商品牛基地县的统计资料来看,207天的泌乳量,西杂一代为1818千克,西杂二代为2121.5千克,西杂三代为2230.5千克

11三河牛

12外形特征三河牛体格高大结实,肢势端正,四肢强健,蹄质坚实。有角,角稍向上、向前方弯曲,少数牛角向上。乳房大小中等,质地良好,乳静脉弯曲明显,乳头大小适中,分布均匀。毛色为红(黄)白花,花片分明,头白色,额部有白斑,四肢膝关节下部、腹部下方及尾尖为白色。成年公、母牛的体重分别为1050千克和547.9千克,体高分别为156.8厘米和131.8厘米。犊牛初生重,公犊为35.8千克,母犊为31.2千克。6月龄体重,公牛为178.9千克,母牛为169.2千克。从断奶到18月龄之间,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平均日增重为500克,从生长发育来看,6岁以后体重停止增长,三河牛属于晚熟品种。

13三河牛优异性能三河牛产奶性能好,年平均产奶量为4000千克,乳脂率在4%以上。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其产奶量会显著提高。谢尔塔拉种畜场的8144号母牛,1977年第五泌乳期(305天)的产奶量为7702.5千克,360天的产奶量为8416.6千克,是呼伦贝尔三河牛单产最高记录。三河牛的产肉性能好,2-3岁公牛的屠宰率为50%-55%,净肉率为44%-48%。生活习性三河牛耐粗饲,耐寒,抗病力强,适合放牧。三河牛对各地黄牛的改良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河牛与蒙古杂种牛的体高比当地蒙古牛提高了11.2%,体长增长了7.6%,胸围增长了5.4%,管围增长了6.7%。在西藏林芝海拔2000米高处,三河牛不仅能适应,而且被改良的杂种牛的体重比当地黄牛增加了29%-97%,产奶量也提高了一倍。

14草原红牛

15草原红牛草原红牛是以乳肉兼用的短角公牛与蒙古母牛长期杂交育成的,主要产于吉林白城地区、内蒙昭呼达盟、锡林郭勒盟及河北张家口地区。1985年经国家验收,正式命名为中国草原红牛。目前约有草原红牛总头数达14万头。适应性强,耐粗饲。夏季完全依靠草原放牧饲养,冬季不补饲,仅依靠采食枯草即可维持生活。对严寒酷热气候的耐力很强,抗病力强,发病率低,当地以放牧为主。其肉质鲜美细嫩,为烹制佳肴的上乘原料。皮可制革,毛可织毯。

16草原红牛外貌特征草原红牛被毛为紫红色或红色,部分牛的腹下或乳房有小片白斑。体格中等,头较轻,大多数有角,角多伸向前外方,呈倒八字行,略向内弯曲。颈肩结合良好,胸宽深,背腰平直,四肢端正,蹄质结买。乳房发育较好。成年公牛体重700~800千克,母牛为450~500千克。犊牛初生重30~32千克。生产性能据测定,18月龄的阉牛,经放牧肥育,屠宰率为50.8%,净肉率为41.0%。经短期肥育的牛,屠宰率可达58.2%,净肉率达49.5%。在放牧加补饲的条件下,平均产奶量为1800~2000千克,乳脂率4.0%。草原红牛繁殖性能良好,性成熟年龄为14~16月龄,初情期多在18月龄。在放牧条件下,繁殖成活率为68.5%~84.7%。

17新疆褐牛

18新疆褐牛外貌特征 体躯健壮,头清秀,角中等大小、向侧前上方弯曲,呈半椭圆形。被毛为深浅不一的褐色,额顶、角基、口轮周围及背线为灰白色或黄白色,眼睑、鼻镜、尾帚、蹄呈深褐色。成年公牛体重为951千克,母牛为431千克。犊牛初生重28~30千克。生产性能 在舍饲条件下,新疆褐牛平均产奶量为2 100~3 500千克,乳脂率4.03%~4.08%,乳干物质13.45%。个别高的产奶量可达5212千克。在放牧条件下,泌乳期约100天,产奶量1 000千克左右,乳脂率4.43%。    新疆褐牛在自然放牧条件下,中上等膘情1.5岁的阉牛,宰前体重235千克,屠宰率47.4%;成年公牛433千克时屠宰,屠宰率53.1%,眼肌面积76.6平方厘米。    该牛适应性好,抗病力强,在草场放牧可耐受严寒和酷暑环境。

19谢谢大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