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市场监管局年度工作总结6篇

区市场监管局年度工作总结6篇

ID:82989840

大小:62.26 KB

页数:31页

时间:2023-09-26

上传者:156****9768
区市场监管局年度工作总结6篇_第1页
区市场监管局年度工作总结6篇_第2页
区市场监管局年度工作总结6篇_第3页
区市场监管局年度工作总结6篇_第4页
区市场监管局年度工作总结6篇_第5页
区市场监管局年度工作总结6篇_第6页
区市场监管局年度工作总结6篇_第7页
区市场监管局年度工作总结6篇_第8页
区市场监管局年度工作总结6篇_第9页
区市场监管局年度工作总结6篇_第10页
资源描述:

《区市场监管局年度工作总结6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区市场监管局年度工作总结6篇【篇一】20XX年以来,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认真落实省局、市局的工作要求,以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主线,立足本职、真抓实干,主动服务发展大局,不断强化市场监管执法,努力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一、20XX年工作情况(一)注重固本强基,队伍综合素质有新提升。1.筑牢筑强思想根基。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等制度为主要抓手,深入开展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全体党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开展了“喜迎十九大、争当合格党员”征文及演讲比赛和重走小平小道等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党性修养。同时突出“党建+”理念,引领市场监管工作新发展,积极打造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凝聚了团结奋进、务实担当的正能量,进一步筑牢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2.提升队伍业务水平。以培养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目标,有针对性地通过日常培训、网络培训、选派培训和岗位练兵等多种形式,做到干部教育全员覆盖、重点培养。通过领导干部在线学习、每月一法、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网络培训等网络培训平台,拓展培训模式,提高远程教育效果,队伍整体素质和行政执法能力水平有新的提升。全年参训率100%。参加省局、市局组织的业务培训30余期。在《江西日报》《中国文明网》《南昌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上稿40多篇,进一步展示了新建市场监管人的新风采。3.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区局始终将廉政教育工作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区局积极开辟廉政文化走廊和微信平台,扎实开展“廉洁文明家风、党员干部示范”活动,着力构建廉政教育常态化、多样化、特色化、制度化的新模式。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

1,局长、党委书记与局属各单位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通过“签字背书”形式明确监管责任。认真开展廉政谈话,推行“五提醒”超前教育,约谈告诫党员干部14人次。10月27日,我局荣获全区“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知识竞赛二等奖。(二)紧抓改革契机,助力经济发展有新作为。1.降低门槛,优化服务方式。一是继续推进简易注销登记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工作,完善延时服务、网上登记等便民措施,持续降低住所、经营范围等准入门槛,使简政放权进一步提速,让群众办事更加便捷。目前,已通过网上企业注册服务平台为企业核准名称1666户,办理企业注册登记1113户,网上注册登记率超过90%。完成简易注销116户,新增企业2014户,同比增长25.02%;新增注册资金53.27亿元,同比下降44.41%;新增个体工商户8019户,同比增长61.64%;二是扎实推进市场主体信息公示工作。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设立服务专线、上门入户指导等方式,切实解决各类市场主体申报难点。截至目前,全区20XX年度年报工作已圆满完成,企业年报率达87.09%,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率达87.41%,个体年报率达86.82%。2.创新举措,助推品牌战略。综合运用动产抵押、股权质押、债转股、知识产权出质等多种融资手段,为企业实现融资53.5亿元。积极引导新建区油茶协会已申报“新建山茶”地理商标标志大力实施商标品牌发展战略,助推企业做大做强。帮助江西汪氏药业有限公司、江西特纳江玻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西超林实业有限公司、南昌江南女儿红酒厂等4家企业荣获江西省著名商标牌匾及南昌市政府给予的每户10万元的奖励。(三)严守安全底线,监管执法工作有新成果。今年以来,我局持续加强市场监管,坚持以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相结合,提高执法效能,确保各项监管职能履行到位,切实维护市场秩序的稳定和谐,确保了全区农资市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等方面无责任事故。截至10月31日止,全局共立案128起,结案89起,罚没款共计180.57

2万余元。其中有2起案件(1起食品案件、1起成品油案件)涉嫌犯罪已移送南昌市公安局新建分局。无一起行政复议和诉讼案件,也无不良反映,做到了件件是铁案。20XX年我局获20XX年南昌市新建区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先进单位荣誉称号。1.全力以赴保障食药安全。一是强化敏感节点食品安全监管。先后制定了元旦、春节、元宵、“五一”、中秋节、国庆节等节假日和“两会”、“花博会”、“中、高考”、“十九大”等敏感节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实施方案,专人落实,做到事前检查、事中监督、事后总结,确保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同时,扎实开展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婴幼儿配方乳粉标签标识规范、保健食品、井冈山红米、生产企业清洗消毒、食用农产品等专项整治工作,全方位保障全区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180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企业(户)150余家次,排查幼儿园食堂82家次,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12份,立案查处5家,下架问题食品25千克;排查辖区9家食品小作坊,整改规范3家办理小作坊登记证,立案42起,结案27起,罚没41.39万余元。二是加强“三品一械”日常监管。今年开展了药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工作、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符合GMP规范专项检查工作、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流通领域专项整治工作等20余次专项检查工作,对3家药品生产企业、12家批发企业、120家药品零售企业、4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5家医疗器械专营企业、28家乡镇以上医疗机构进行全覆盖检查,完成了全年的监管任务。同时,加强了化妆品连锁专营商超、大型商场超市的监督管理,结合日常巡查和投诉举报处置,加大对问题化妆品的核查协查力度。立案8起,结案6起,罚没9.6万余元。2.主动作为抓好特种设备安全。深入开展日常监察和专项整治,结合“元旦”、“春节”等节假日和特殊社会活动日,针对重点单位、重点设备和重点部位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开展全区“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十九大期特种设备安全等专项监察工作。全年检查出动执法人员380余人次,监察使用单位126

3家,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30份,对存在严重隐患的特种设备限期落实整改;联合区城建、安监、消防、公安、燃气等部门对位于乐化镇053县道旁的黑气站进行联合整治,取缔黑气站3家,当场扣押气瓶22个;配合区工信委、环保局对开发一区的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的进行了强力整治。3.重拳出击强化专项整治。紧紧围绕全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需要,积极开展保护商标专用权和名牌专用权、云剑联盟、保文保卫、城乡户外广告清理、成品油、超标电动车和文化路集贸市场整治等30多次专项执法行动。共检查各类商店、超市、专营专卖店、药店、农资经营户1370户次,抽检农资近60批次,立案查处不合格农资案件9起,结案8起,罚没款15.43万元;立案查处商标案件9起,结案7起,罚没款6.9万元;查处虚假宣传等广告案件5起,结案4起,罚没款12万元;查处不合格商品案件6起,结案5起,罚没款9.3万元;查处不合格成品油案件7起,结案5起,罚没金额21.56万余元。4.打击传销保持高压势态。继续保持对打传扫黑工作的高压势态,集中开展“拒绝高利诱惑、远离非法集资”教育宣传活动和打击传销集中行动。积极开展创建“无传销社区”和打击以“招聘”“介绍工作”为名的传销组织活动,建立健全治理传销的长效机制。20XX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170人次,联合相关部门捣毁传销窝点39个,查获涉传人员137人。(四)把握民生“指南针”,市场消费环境得到新改善1.多措并举强化消费维权。秉承“一切为了消费者、一切服务消费者”的宗旨,始终关注民生,贴近民生,呵护民生。以综治宣传月、法制宣传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为契机,多形式、多方式开展科普宣教,普及消费维权知识,不断提升市民安全意识,积极营造人人参与、共建共治的良好氛围。全年共受理投诉647件、举报147件、调处率9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7.33万元。

42.紧盯目标落实抽检任务。截至目前,完成省市食品抽检任务870批次,其中完成省抽344批次,完成市抽526批次;已全部完成药品省、市抽验任务261批次;完成省抽农产品240批次;利用元旦、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点节日,自行完成节日食品抽检40批次。严格按照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要求,自行组织抽检食品600批次。3.齐心协力助力“保文保卫”。全面对标任务清单,主动认领,全面落实各项责任。建立健全了“五级责任制”,划分15个网格,由局领导带队上门入户开展全面排查整改工作,建立问题清单和台账制度,全部实行销号管理。同时,积极开展“美丽南昌·幸福家园”创建工作,紧扣主线,多措并举。先后投入50余万元制作餐饮制度公示栏2000多块,购置1000套防鼠防蝇及垃圾处理设施、消杀记录、控烟牌等;投入经费6万多元,发放宣传单500余份,动员宣传经营户500余户,已宣传布置LED屏400多家,其中大型LED屏有3块。目前,共排查“六小行业”相关经营户1267户,食品经营户2502户,其中食杂店1360户,餐饮店1162户。加大综合整治“五车”非法生产销售源头管控工作力度,对全区58家电动车销售店进行检查,建立了动态管理台账,并且签订承诺书,张贴店堂告示,悬挂了电动车公示栏,目前查缴未录入名录电动车9辆。4.稳步推进创建“食安南昌”。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建工作方案和创建工作目标细则,明确了阶段性工作目标及具体措施,集中执法力量开展专项整治,分阶段、分步骤扎实推进。二是队伍建设到位。在全区19个乡镇(工业园区)聘请了40名食品安全协管员、321名村级信息员,10名食品安全监督员,全力打造新型“协管员”监管体系,做到了全区所有镇、村(社区)全覆盖。区政府已投入300

5万元用于保障协管员补助及队伍建设等工作,并将食品安全纳入区财政年度预算保障。同时,注重加强与农业、财政、综治、卫计委等食安办成员单位的协调配合,适时开展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形成执法合力,加大对食品领域违法违章行为的打击惩处力度。三是宣传引导到位。加大宣传力度,组织执法人员深入辖区市场、超市、餐饮食品经营单位等人员密集场所张贴、发放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主题的宣传资料,努力构建政府监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共治格局。共悬挂条幅、标语200余条,布置宣传LED屏400余户,在新建二中门口开辟3块宣传专栏,并印制创建宣传扇子2万余把,纸巾3万余盒,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宣传资料5万余份。同时,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五进”活动,以食品安全宣传周、综治宣传月、“3.15消费维权日”、12331投诉举报宣传等为契机,多形式、多方式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教,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已在西山镇和厚田乡三洲村及新建五中开展了现场宣传活动。同时及时向市局报送相关信息。目前已《江西日报》《中国江西网》《南昌电视台》等主流新闻媒体上稿15篇,积极宣传并全面展示了我局创建工作的做法和成效。5.从严从实抓好精准扶贫。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狠抓扶贫工作,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依托社会扶贫APP,按照“扶贫到户、精准到人”的原则,局领导多次深入精准扶贫挂点的石埠镇筛岗村和上莘村,对20户结对帮扶贫困户进行“一对一”走访慰问,并建立了贫困户“一户一档”,实现贫困户管理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精准。共投入新农村建设和扶贫经费15.6万元。二、存在困难和问题一是监管力量相对缺乏。新建区的农村地域面积广,经营主体呈现多、小、散、乱的特点,导致乡镇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及集贸市场监管成为一大难题,也升级为今后市场监管的重要领域。监管任务日益繁重与监管力量相对不足的矛盾,将不利于监管工作的开展。二是监管手段相对滞后。从现有的基层检测设备条件来看,我们的监管手段远远不足以对付日益隐蔽的违法犯罪行为。仅仅依靠专项整治、观察表面,缺乏科学、现代、信息化的手段,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不强,难以承担日益增强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重任【篇二】20XX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放大G20峰会效应、加快城市国际化的关键之年。分局紧紧围绕“三次创业”的历史使命,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和市局的正确领导下,以打造“勇立潮头铁军排头兵”

6的标准,坚持行动至上、实干至上,发扬早干、快干、大干的实干精神,强化食品安全保障,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事中事后监管,加大监督执法和消费维权力度,着力提升开发区发展质量与效益,较好完成了上半年工作任务。现汇报如下:一、上半年工作总结上半年以来,分局克服了深化改革、人少事多等诸多困难,多项工作走在了全市全省前列:积极创建国家级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食品药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二期)省级试点项目有序推进,得到了国家“双安双创”考察组的高度肯定;小餐饮和网络订餐整治试点工作得到了省、市食安办领导的一致好评,《中国食品安全报》做了专版报道;积极参与环境综合大整治,无证无照企业(作坊)整治取缔率100%;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最多跑一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着力提升质量强区创建,以优秀成绩通过政府质量考核等。回顾上半年的工作,主要做到了五个“实”:(一)环境综合大整治做的实。一是全力推进“五无”企业整治攻坚战。根据管委会的会议精神,成立分局环境大整治执法大队,对“无证无照”和“无合法场所”企业开展整治取缔工作。半年来分局上下克服人手不足的困难,敢闯难关,敢担重任,确保人员到位、举措有力。上半年共计出动执法人员2100余人次,检查企业2700余家,发现问题企业540家,其中无证无照企业501家,对无证无照企业整治取缔率100%。二是同步推进其他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根据管委会的工作部署,重点开展了玫琳凯西侧环境整治,军环路仓储业突查行动,辖区内仓储、物流排摸行动,联合相关部门拆除重点区域、重点道路沿线违法户外广告招牌共96处,清理取缔37家非法废品收购点,制定和实施“提升车用油品”专项工作方案,对油品及加油站开展抽检及巡查。通过大规模清理整治,有效整顿了区内环境,摸清了开发区经营主体底数和现状,为打造区内招商引资新环境,保障开发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强监管保民生做得实。一是全力保障食品安全。围绕国家食品安全城市、省食品安全区创建,深入开展小餐饮和网络订餐整治试点工作、食品安全排雷“百日攻坚”行动等重点工作。制定印发了《杭州市小餐饮和网络订餐整治试点工作方案》、《20XX年开发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点》和《开发区食品安全排雷“百日攻坚”

7行动方案》等各项整治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小餐饮和网络订餐试点工作,形成了一套以小餐饮、网络订餐、无证无照餐饮为整治主体,线上、线下联动式监管的“三位一体、双线联动”小餐饮长效监管体系,摸清辖区内的餐饮经营单位的底数(共有餐饮单位3050家,其中小餐饮2284家,从事网络订餐819家),全面完成了试点要求的5个100%的工作目标。食品安全排雷“百日攻坚”行动落实“八个方面”工作举措,共组织联合执法10次,各监管部门出动人员1347人次,检查重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826家次,查处违法行为33起,关停违法生产经营单位33家,行政立案5起,全面完成各项任务。上半年,食品药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二期)项目有序推进,全面构筑食品安全“一条线,一张网,一堵墙”,逐步实现监管“数字化、阳光化、智慧化”。组织召开各类食品安全工作会议8次,开展联合检查及督查12次,出台了《开发区加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街道食安办规范化建设,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监管网络。开展了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服务单位、企业食堂、中央厨房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全国第十三届学生运动会承办学校等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完成20XX年中、高考、省公务员招考、二十国集团智库会议科技创新研讨会等多项大型活动食品安全保障监管工作。共出动执法人员260余人次,共抽检重点食品和食品相关产品981件,合格914件,合格率93.17%,不合格产品已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处理。二是守住特种设备安全底线。围绕学运会安全保障重心,广泛宣传,强化培训,深入排查,深化治理,有效防止了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上半年制定下发特种设备检验整治方案10个,组织召开专题会议3次,开展安全教育9次,举办专题培训4次。构建大监管格局,协调联合职能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军地园区联合执法6次,出动396人次、检查企业132家、存在重大问题和隐患43家、开出安全监察指令书43份、已完成整改隐患26个。三是强化药品药械监管。围绕服务开发区医药健康小镇和创建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重点工作,以监管促服务,对重点企业和重点药品开展检查。开展生化药品、定制式义齿质量追溯体系、无菌和植入医疗器械、小药店药品质量安全等6

8类专项整治行动,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上半年共检查单位81家次,整改68家次,ADR监测105例,MDR监测27例,抽验药品29批次,医疗器械10批次。(三)服务经济发展做的实。一是宽松创业环境,激发创业热情。围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和“最多跑一次”工作,通过推行“容缺受理”制度、内资企业简易注销、企业名称自主申报、进一步放宽住所限制、开展“政银合作”,推行快递送达,实现“一窗受理、证照联办”等实际举措确保新政落实到位,着力营造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截止6月底共有93个办事项目实现“最多跑一次”。上半年,办理新设内资企业1741家,新设外资企业23家,内资企业注销登记298家,外资企业注销登记10家;下沙、白杨所办理个体工商户新设1555家,注销726家。截至5月底,开发区共计市场主体31437家,其中在册内资企业17880家,外资企业708家,个体工商户12849家。二是深入推进“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和“个转企”。重新调整印发了《“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推进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及时下达20XX年目标任务。截止5月底,已完成新增小微企业1247家,新增八大万亿重点产业小微企业504家,小微企业在浙江股权交易中心(包括沪深交易所和新三板)挂牌6家,实现“个转企”52家。推荐“杭州市高科技企业孵化园区”和“杭州路格科技有限公司”分别申报小微企业集聚发展十大优秀平台与小微企业“成长之星”。同步推进企业年报工作,截止6月13日,已年报企业10931家,年报率67.76%;已年报个体户6927家,年报率62%。三是推进质量工作提质增效。牵头开发区质量强区成员单位以优秀成绩通过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加快“浙江制造”认证步伐,组织九阳等5家企业参加“浙江制造”认证双对接活动,今年新确定培育“浙江制造”企业12家。推荐杭州富尔顿热能设备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申报20XX年市政府质量奖,推荐普罗星淀粉等5家企业申报20XX

9年市名牌产品。新建跨境电商商标培育库,对跨境电商企业商标国际注册需求开展调查。筛选目标企业,鼓励申报浙江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组织申报“守合同重信用”企业AAA级12家,AA级18家、A级8家。制定了《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先进标准资助审核规则(试行)》,今年共完成区级技术标准研制奖励37个。培育企业制定国际标准1个,国家标准23个,行业标准5个,规模以上企业采标率达到68.9%。四是优化服务助推重点工程。“嵌入式”服务开发区医药健康小镇建设,主动帮助辉瑞、奕安济世等重点企业和项目推进新建和扩建项目投产。协助药品生产企业持续开展GMP认证,有序开展药品零售企业GSP认证,已完成GMP认证检查1家次,GSP认证8家次;推进医疗器械规范检查和体系考核,已协助4家生产企业的产品通过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考核。(四)维护市场秩序做的实。一是规范市场惠民生。农贸市场、医疗卫生、加油机等计量器具按要求开展强制检定,周检率、一次检定合格率都达到98%以上。完善农贸市场快速检测体系建设,上半年共开展快速定性检测28256批次,发现不合格10批次,监督销毁不合格农副产品18.66公斤。严格落实杭州市区禁止活禽交易的有关规定,积极推进和规范农贸市场杀白禽上市交易。以糕点、肉制品、蛋制品、豆制品、儿童食品等为重点,对大型商超开展专项检查,严把产品购入关、贮存关,严格建立和落实进货查验和记录制度,对散装食品标示不规范等问题责令经营者立即整改。对生产、流通领域食品、车用品油、电动自行车等工商、质监系统产品开展抽检等质量监督工作。二是妥善处理投诉举报。上半年共受理投诉、举报、信访3284件(其中市局投诉举报中心交办件1956件,分局投诉举报中心登记件439件,市长(区长)公开电话交办件449件,区110联动交办件344件,浙江省统一政务平台交办件96件),比去年同期增长116%。当前疑似“职业打假人”性质的投诉举报人,以及善于利用“政府信访、纪检监察、行政复议、新闻媒体曝光”等手段的投诉举报人占了相当一部分比例,导致投诉举报件与日俱增,给分局处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三是有效打击违法行为。先后开展了“五无”企业整治、美容美发联合整治、“蓝剑”一号、二号、三号专项行动、春夏季纤检保健康行动、网络专项执法整治行动等。截至6月10

10日,全局共结案108件,罚没款106.45万元(食药23件,罚没款18.95万元;质监15件,罚没款16.44万元;工商70件,罚没款71.06万元),大要案40件,大要案罚没款92.17万元。案件类型涉及食品安全、认证认可、商标侵权、虚假宣传、侵犯商业秘密、非法传销等多种类型,强力震慑各领域违法行为,呈现出严打一批、肃清一批、净化一批的良好局面。四是大力推进宣传培训。开展各类法律法规、业务实践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培训活动,面向广大企业、群众和有关机关事业单位,上半年共计举办培训15期,发放宣传资料5300余份,培训各行业从业人员1600余人次。(五)铁军队伍建设做的实。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积极开展“三次创业大讨论”活动和“争当下沙铁军排头兵、争做三次创业好干部”活动。在工作中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制定《分局20XX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及责任分工》,分局领导班子与机关各科室和各直属队(所)签定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政风行风建设目标责任书,按照“三书两报告”的要求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二是严明党的纪律。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切实做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五个必须”和“五个决不允许”。局领导及中层干部带头遵法学法守法用法,作守纪律、讲规矩的表率。完善分局各项制度,严格落实党员干部外出及请(销)假制度、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三重一大”事项集体讨论及民主决策的制度、财务制度等。三是深化作风建设。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党风廉政专题教育培训,及时传达上级精神,明确将违反规定要求的问责处理与个人年度考核、职级晋升、干部提拔任用挂钩,并按照人事管理有关政策规定,与个人经济利益挂钩。四是完善源头防腐。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和行政审批工作流程,规范办信办案程序,对问题多发的权力环节重点解剖,从源头上防止可能发生的腐败问题。分局上半年未发生任何违法违纪事件。二、下半年工作思路下半年,分局将按照上级工作部署,对照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特别是落实好邵立春书记年度干部工作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的讲话要求,紧紧围绕管委会建设“三大目标”,实施“三大战略”、推进“三次创业”的重要决策部署,寻找差距补短板,苦干实干拼命干,为实现开发区转型发展作出市场监管部门应有的贡献。

11(一)聚焦环境整治,全力做好保障。一是继续推进环境大整治工作。积极落实管委会的工作部署,持续深化“五无”企业巡查清理,配合牵头部门开展好其他九大专项行动,切实打赢“三次创业”第一战,为开发区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二是提升食品安全水平。以第十三届学生运动会为重点,全面做好食品安全保障,净化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环境,提升重大活动餐饮服务保障能力。在全区进一步开展小餐饮和网络订餐整治工作,进一步落实电商平台和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加大无证无照整治力度。针对区内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和食品生产企业、个体户进货查验和临保食品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开展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全面整治,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三是做好特种设备安保。加大特种设备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特种设备安全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形成特种设备安全的执法高压态势和法制威慑力,抓好专项执法行动中的跟踪问效,做好隐患整改的闭环管理,总结经验做法,建立长效机制。四是加强药械全程监管。按照省市局工作要求,对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及使用环节开展全流程监管,针对药械生产环节高风险、低信用的企业,加大抽验力度,严格管控风险。同时,强化医疗机构、药械生产企业、药品批发连锁企业的“报告主体”责任,完成药械不良反应监测任务,确保药品药械质量安全。(二)围绕政府中心,服务经济发展。一是继续深化改革,创造良好投资创业环境。进一步简化流程,优化窗口设置,按照“一件事情”的标准推进全流程“最多跑一次”工作,启动窗口标准化建设,拓宽取号及预约渠道,完善商事登记自助服务区,落实“1+N”+X改革举措,提升办事群众的办事满意度和获得感。巩固“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成果,稳步推进“个转企”和“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二是立足总目标,齐心聚力助推发展。立足开发区“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总目标,市场监管局要争先进位,在市场准入、质量提升、产业集聚、科技创新、品牌创建、信用管理、公共服务等环节开展全方位服务和创新。提升平台和产业的质量内涵,在重点园区开展质量提升活动,在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导入、产业链质量优化、质量技术攻关、国际先进标准比对、智能制造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加快推进“浙江制造”品牌培育试点工作。以标准创新和质量创新驱动“大引擎”,重点推动“两港”平台的科技成果加速向标准及产业转化,研制一批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引导企业走科技创新与标准创新同步发展的道路。继续大力支持生物医药港重点项目的建设、技改和认证工作,对集聚在重点功能园区的生物医药企业,开展质量监控等业务服务和政策指导。

12(三)坚持履职恒心、保障改善民生。一是落实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大食品及相关产品检测设备投入,提高快检室和农贸市场快速定性检测的使用效能,确保完成食品定量检测任务和药品监督抽检计划,强化学校食堂主副食品配送管理,加快建立区级食品安全质量检测中心;二是深入推进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对阳光厨房监管平台(二期)子项尚未完成布线、改造和接入的14家单位积极协调推进。三是强化民生问题监管,重点是农贸市场、商场超市、药品药械经营、加油站、眼镜店等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开展监管和整治,切实有效维护好市场秩序。四是突出依法行政,做好监督抽查的后处理,重点关注星级等级低、风险程度高的企业,强化科室联动和部门协同,推进阳光案审,有效应对各种投诉,重点应对好职业投诉的处理,维护各方正当权益,提高打假维权的时效性和满意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四)强化工作重心、狠抓铁军队伍提升。一是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要以“两学一做”为载体,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教育和素质教育,切实提升干部职工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结合管委会印发的铁军建设相关文件,重点加强各科(所)、队人员的针对性业务培训和行政作风培训,提升干部职工的应急公关能力和依法办案能力,要求全局干部职工树立正确大局观和纪律观,形成“靠实干创实绩、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二是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重点是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六条禁令”,严格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加强重点环节、重点领域风险防范,杜绝分局内部庸、懒、散现象,不断提高市场监管工作效能,以“铁”的业务素质和“铁”的工作作风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篇三】20XX年,在区委区政府和三个市局的正确领导下,滨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作为、创新实干,全面履行各项职能和落实各项工作,营造宽松平等的准入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推助全区顺利通过“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国家验收,成为江苏省“创业创新环境评价先进地区”。一、树形象 强纪律 能力素质增强提升(一)坚持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二)坚持以“惠民党建”工程为主线。

13(三)坚持以“解放思想大讨论”为契机。(四)坚持以“党建阵地”为抓手。(五)坚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重点。二、聚合力 助升级 服务发展质效提升(一)以商事制度改革为主线,打响“放管服”“当头炮”。(二)以质量强区为内驱,推动产业提档升级。三、守底线 强监管 牢筑民生安全防线(一)全力加强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二)多措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力度。(三)切实保障群众用药用械安全。四、抓重点 净环境 市场秩序规范稳定(一)推进“信用监管”不断优化。(二)净化市场环境常抓不懈。(三)升级放心消费持续发力。(四)加强科普宣传注重实效。20XX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也是我区在加快高质量发展、推进“三大提升”上谋求新突破的奋斗之年,全局上下将聚焦新要求,站好新方位,增强问题导向和忧患意识,努力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优质增长极、活力创新源、美丽湖湾区、服务新高地”。一、围绕“从严治党”,着力在责任担当上下功夫(一)强化政治自觉,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党的建设引领各项工作。(二)加强组织纪律,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三)优化队伍建设,提升履职尽责能力。二、围绕“营造环境”,着力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一)着力优化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二)着力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三)着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三、围绕“促进发展”,着力在管服并举上下功夫

14(一)坚持严管严打,提升各类产品质量。(二)坚持对标找差,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三)坚持攀高比强,不断深化质量强区。四、围绕“守住底线”,着力在科学监管上下功夫(一)突出数据监管。(二)突出信用监管。(三)突出社会共治。(四)突出专项整治。新征程呼唤更多能够砥砺奋进、勇往直前的领跑者、搏击者、奋进者。我们将聚焦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奋力前行,不断奔跑,努力争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助力全区奋力争取高质量发展征程上的新进步,以优异的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篇四】今年来,县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上级局部署,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大质量品牌提升力度,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扎实开展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巩固安全底线;强化执法监管,促进市场规范;抓实“三城同创”,促进社会民生改善。进一步提升履职服务效能,全力服务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和显著成效。在县人大常委会会议上,我局工作获全票满意通过,列满意单位第一名。现总结如下:一、坚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良好营商环境实现新优化1.以“放”为重点,实现审批注册提速。一是协同相关单位强力推进“3550”改革,进一步压缩企业开业时限,冠市、县名称的实行网上自主申报,新设企业登记最快0.5个工作日内完成,开办企业手续3个工作日办结达标率100%。二是进一步下放企业登记权限,委托沛城等3个分局办理注册资本200万元以上有限公司及分公司登记业务。三是在全市率先实行“同城通办”,实现沛城街道等4个街道行政区域内企业登记就近办理。四是县局层面进行业务整合,对办理“多证合一”登记的,实行“一窗受理、一套材料、信息共享、核发一照”,全面推行“审核合一、一人通办、一办到底”制度。五是全面推行企业不见面审批,实现网上办理名称核准、网上设立登记申请、网上预审登记,不见面审批率达100%。前11个月,全县登记私营企业2971户,新增注册资本总额203.94亿元,同比增长47.22%和17.31%;新登记个体工商户17320户,新增注册资金总额19.38亿元,同比增长99.77%和65.08%。

152.以“管”为抓手,健全“双随机一公开”机制。一是深入开展市场主体大排查无照经营大清理。集中3个月时间开展市场主体大排查无照经营大清理专项行动,排查出无照主体4019户,实施行政处罚32户,补办营业执照和关闭3875户。组织对县经济开发区新设市场主体专项核查,督促落实整改。开展小足疗房和练歌厅无照排查,检查主体130户,发出责改通知31份。二是扎实做好市场主体年报。加大宣传和指导力度,全县市场主体年报率95%,其中企业年报率88%,超过上级要求的85%年报率,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率81%,个体工商户年报率97%。依程序实施批量吊销1052户长期停业未经营“僵尸”企业,规范处理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三是有序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在全市率先提请县政府印发“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实施方案,将工作推进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目标,推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全面实施。进一步完善“两库两单一细则”,梳理汇总308项抽查事项清单和228项监管责任清单。做好市场监管信息平台推广运用,开展平台操作培训,指导成员单位向平台上传市场主体信息264809条,成功归集市场主体资格、经营资格、行政处罚、抽查检查结果信息共145155条,通过信息公示系统公示抽查计划、抽查任务、抽查结果公告95个,我局抽查企业1024家,相关工作在全市领先。四是加强企业网络监管。继续推进“一中心一平台”建设,我局数据库企业经营性网站、网店、微信公众号共计2572个,企业网站电子挂标审核通过149条记录。组织商务等单位,持续开展“网剑”行动。加强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督促企业整改,查办案件4起。3.以“服”为导向,助力企业惠及民生。一是积极服务创业创新。认真贯彻全县营商环境大会精神和“企业服务月”活动要求,在全局开展以“进企业、进园区村镇,促进高端化转型、促进高质量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双进双促”大走访活动。局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包挂100

16个企业和园区、镇村,全面了解企业生产发展思路、经营情况、存在问题、发展需求以及意见建议,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帮助解决,进一步优化企业服务机制,促进企业高端化转型;了解影响园区、镇村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亟需职能部门提供的帮扶,需要提请政府或转交其他部门研究处理的问题,提升服务企业水平,促进园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发挥动产抵押和股权出质登记职能,助企融资23.3亿元,融资额居全市之首。二是全力促进放心消费。开展集中销毁假冒伪劣商品活动,销毁假劣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农资、烟酒等商品2万余件,进一步净化市场消费环境。积极做好消费投诉处理,调处消费纠纷2000余件,是20XX年的两倍,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10余万元。开展农贸市场规范工程、餐饮提升工程、示范商超创建工程、保健食品规范店、放心粮油工程等示范创建活动,建成七彩街农贸市场、苏果超市等示范单位,推动创建取得较好阶段性成效。联合县委组织部,在个私企业中开展“党组织推荐放心店”“党员诚信店”评选活动,并在被授牌商户中开展“亮身份、亮承诺、亮标准”三亮活动,接受广大党员群众监督。通过活动开展,不断提升经营户的经营管理水平,打造消费品牌新形象。三是深入推进计量惠民。完成卫生院(室)、集贸市场等计量器具免费检定30931台(件),合格率90%,调修后检定合格率99.6%。对规模较大、较集中区域餐饮饭店、超市现场称重和结算用计量器具强检及使用情况实施检查,共抽检50批次。开展农资等农业投入品定量包装监督检查,完成40批次50个样品抽检。加强诚信计量示范单位培育,获评省级单位4家,在集贸市场等6个领域培育6家诚信计量示范单位。规范农贸市场计量管理,推进计量器具“六统一”,指导七彩街市场先行先试,统一配置电子计价秤200台,逐步建立“政府指导、市场自律、社会监督”的市场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二、坚持实施质量品牌战略,高质发展基础有了新进展1.深入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加快质量提升步伐。一是强力推进质量品牌创建。牵头率先在全市召开全县质量品牌创建工作推进会,制订质量品牌创建工作考核细则,纳入县重点经济目标考核。与科技、农委等相关部门和各镇、街道、场对接,拟定质量品牌申报重点培育名单,鼓励积极申报各级质量奖和省市名牌。共完成申报各级质量品牌64个,其中申报市名牌34家,较去年增加20

17个;申报省名牌产品12个,较去年增加6个;申报市质量奖12家,较去年增加10家;申报质量信用等级评价AA/AAA企业6家,较去年增加3家。指导帮助申报沛县狗肉和沛县牛蒡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受理。向国家商标局申请商标1210件,注册商标734件,全县有效注册量3518件。开展“沛县农商银行杯”好商标推选活动,评选出10个沛县好商标和10个好商标提名奖,协同沛县农村商业银行为好商标企业共授信1.35亿元,支持品牌创建企业提质增效。二是夯实质量品牌培育基础。对全县硅材料、机械、铸造、机电、纺织、农副产品加工以及服务业等产业进行调研,积极推动企业导入卓越绩效准则等国际通用质量管理模式。组织企业参加上级局举办的“首席质量官”“卓越绩效自评师”“淮海质量大讲堂”等培训,共培训卓越绩效自评师20名、首席质量官18名,夯实质量品牌培育基础。三是加强产品商品质量监管。完成产(商)品质量检验4300批次,消费者、生产企业等委托检验1700批次,食品和农产品日常监督抽查检验2600批次。组织食品相关产品、电线电缆、水泥产品以及机动车安检机构等专项检查,严查质量不合格、伪造质量证明文件等违法违规行为。2.深入推进技术标准战略,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全力做好国家级标准化服务试点建设。协同承担单位,按时间节点推进《农村产权土地流转交易标准化试点》项目,目前试点完成中期评估。同时,做到承担的省级地方标准《交易场所建设与管理指南》制订,省即将发布实施。二是发挥标准化在服务领域引领作用。指导省级社会管理综合服务标准化试点通过验收,标志着我县在公共服务领域树立成功典范,辐射带动一批公共服务社会化保障项目增效发展。指导县民政局申报省级服务标准化试点并得到批复,完成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服务标准制定与试点建设。三是深入推进市级试点申报。指导中国人寿沛县支公司“E”柜面电子服务标准化、汉薪有机蔬菜种植及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标准化及绿渚园芦笋种植技术规程,申报市级标准化试点。四是地理保护产品培育进展顺利。指导“沛公酒”申报我县首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获总局受理,后续资料由省局呈报国家局。五是稳步实施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备案。指导70%以上生产企业产品执行标准完成网上声明公开,完成年递增5%

18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对33家企业开展公开标准合法合标性检查,对声明公开情况进行督查通报。101家企业上报217项标准。3.深入推进认证认可工作,助力质量信用体系建设。加强许可证获证企业分级分类监管,按计划对许可证获证企业实施动态监管。我县共有获证企业22家,已为其全部建立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并分别对巡查和分类分级监管结果记录备案。配合市局开展水泵及灌排设备、钢铁、水泥、化肥、食品相关产品、危险化学品等专项检查,检查企业50余家次,指导企业整改质量安全隐患,查处2家市级以上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完成认证企业调查摸底,目前全县3C认证有效性企业17家。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对企业进行抽查,未发现严重质量违法行为。加强机动车辆安检机构监管和从业人员培训,规范建立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对安检机构安全监管到位。三、坚持“四个最严”要求,食药特设安全得到新巩固1.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整治。召开了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动员会议,明确部门职责,有序推进创建工作。一是开展生产流通食品整治。开展20余项专项整治,加大节日和季节食品监管查处频次。发出2281份销售类食品经营许可证,办理食品生产企业首次、延续、变更等45件;检查食品生产企业152家、销售单位3450家、小作坊227家、摊贩279家,排查整改食品安全问题246个。二是做好各类食品抽检快检。县财政投入食品监督抽检经费300万元,实施抽检5262批次,合格率99%。建设3个分局快检室,共完成6个快检室建设改造。完成食用农产品快检32000余批次,落实“你点我检”现场快检1200余批次,对呈阳性食用农产品采取复检、退市、处罚、上报等处理措施。食品抽检、快检工作全市领先。制定农贸市场快检室建设方案,督促市场主办单位落实建设改造,已建成4家。三是加强食品小作坊监管。构建落实“四项机制”,即以属地管理为基础,构建“一岗双责”监管机制;以网格监管为目标,构建登记建档动态机制;以引导规范为依托,构建长效全程监管机制;以风险管理为导向,构建信用分级监管机制。对全县232

19家小作坊建立监管档案,通过规范、帮扶,对符合条件的160家发放小作坊登记证。全市食品小作坊培训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四是加快电子追溯系统建设。完成10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电子追溯系统建设,目前共有20家企业完成建设。完善食品企业“黑名单”制度,惩戒严重失信食品生产企业。对全县140余家食品生产企业进行风险分级管理,提升监管效能和食安保障能力。2.深化餐饮安全整治规范。一是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力打好餐饮业三年整治“收官战”,结合县“三城同创”,开展了小餐饮质量安全再提升行动,及时落实省、市督导反馈问题整改。共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2236个,填写餐饮监管信息表400余户,填写餐饮监管信息表做法得到省人大调研组充分肯定。餐饮经营持证率由整治前不足7%达到97%,消费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开展企事业单位食堂、网络订餐等专项整治,实现餐饮监管全覆盖。二是实施明厨亮灶及餐饮示范街区店建设。完成第二批44家餐饮单位远程监控的安装,全县餐饮明厨亮灶率达到80%。培育四星五星示范店40家、小餐饮示范店30家、便民早餐示范店50家,C级餐饮单位持续下降,良好及优秀率逐年上升。红光路、新苏果超市、华宇生活城餐饮集聚区基本形成。全市餐饮质量安全示范建设推进会在我县召开,充分肯定我县餐饮质量安全整治工作做法和成效。三是推进农村宴席和学校食堂管理提升。依托各镇、街道食安办,建立全县农村宴席厨师信息档案,开展厨师培训644人次。指导6家学校食堂全面改造升级,提升硬件设施、制度建设和内部管理,确保学生用餐安全。3.严惩药械经营违法行为。一是加强药械经营主体监管。做好各类许可审批以及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办理药品经营许可16件、医疗器械经营许可5件、二类医疗器械备案27件。加强药品经营企业经营规范,督促指导开展零售药店新版GSP认证,认证通过6家单体药店。开展执业药师挂证专项整治、网络销售化妆品安全专项检查。加大药械经营主体检查力度,发出整改意见65份。抽检药品162批次。二是加强保化经营规范。新指导2家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开展“

20四规范”“四统一”建设,创成市保健食品经营规范店。加强保健食品、化妆品经营日常检查,组织网络销售化妆品整治。开展城区集贸市场周边药店诊所卫生室保健食品化妆品经营单位检查规范,责令整改8家。三是加强不良反应监管。收集上报药品不良反应1161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447例、化妆品不良反应136例,数量居全市前列。开展疫苗专项检查,对疾控中心疫苗采购、储存、分发规范和疫苗接种单位疫苗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对问题疫苗召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4.持续开展特种设备专项检查。一是开展电梯专项检查。以人员密集场所为重点,全面排查电梯安全状况。检查电梯使用单位86家、电梯1820台,督促216台进行检验;核查电梯安装现场16个;抽查15家维保单位60台电梯,约谈5家,劝退2家。组织电梯维保单位开展电梯安全知识进小区活动,指导电梯维保单位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开展电梯数据库清理,发放电梯使用登记证398个。2378台电梯全部安装电梯96333应急救援指示牌。完成搭建沛县平安电梯物联网可视平台前期考察论证。二是开展涉危化品企业特设安全专项整治。建立储存、使用、运输三个环节单位台账,排查40家。建立设备台账206台,其中大部分为涉氨制冷设备和气站储罐,化工企业的高危反应设备很少。发现运输承压罐车、液化天然气供气站存在问题较多,已立案查处。三是开展气瓶安全专项整治。指导县气瓶充装站安装气瓶二维码100260个,报废气瓶超5万只,检验气瓶4800余只,气瓶充装站不再充装超期瓶、报废瓶等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气瓶,杜绝了液化石油气掺杂二甲醚的违法行为。四、坚持狠抓执法办案,严打市场违法行为结出新成果1.开展专项整治,严查违法生产经营。一是依法查处涉及民生安全及安全生产案件。查办食品案件224起、药品案件17起、医疗器械案件5起、化妆品案件3起。与县公安食药环大队联合,查办网上经营未经批准进口药品案件2起。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86份,立案35起。开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情况检查,查处1家无证上岗逾期不改单位。办理某公司未经检验使用移动式压力容器的案件,为全市质监系统首例“零口供”案件。开展大米、面粉生产企业商品量检查,查处5起案件。开展加油站计量监督抽查,查处8

21起计量不足违法行为。加强生产企业获证监管,查处无证生产工业产品案件3起。二是积极开展打假保优“双打”执法行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打假冒侵权违法行为,为“双创”营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立案查处假冒侵权、销售质量不合格产品、未经强制认证、伪造质量证明文件案件共30起。开展清除“地条钢”专项整治行动,对生产和流通领域的铸造等涉钢企业和经营单位进行拉网式排查,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三是纵深推进公用企业专项整治。集中力量对群众关注和反映强烈的公服行业进行重点整治,加强对供水、供电、供气、医疗、教育等行业经营中存在的不正当竞争及其他损害竞争秩序和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查处,立案查处医疗行业违法广告、供水行业欺诈消费者、供电行业案件3起。四是加强违法广告监管。开展各类广告特别是网联网广告、涉及金融和涉嫌非法集资广告咨讯信息排查清理,查办违法案件5起,对“上有财富”“中金财富”等涉嫌非法集资机构实施立案查办或处置。此外,严查虚假注册行为,撤销虚假注册登记5起。2.加强重点监管,推进污染联动防治。按照上级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部署,把燃煤锅炉淘汰治理、油品治理、散煤治理作为主攻方向,加强市场监管,注重联防联控。一是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部署,配合相关部门完成燃煤锅炉淘汰任务。严格把关新建锅炉准入、在用锅炉检验、登记等工作,对不符合要求燃煤锅炉(10吨以下)不予注册登记和检验检测,查处3起锅炉超期未检使用案件。排查锅炉176台,注销停用报废锅炉92台;办理使用登记锅炉84台,其中热电锅炉19台,燃油燃气等非燃煤锅炉65台。二是积极做好流通领域成品油质量监管,抽检259批次,合格率89.96%,对销售不合格成品油的19家加油站点进行立案。三是严格监管散煤使用,加大煤炭质量整治力度,对全县煤炭经营企业、经营户和用煤单位储煤场进行拉网式排查,配合相关部门加大燃煤电厂煤炭质量抽检频次,共抽检煤矿(洗煤厂)11批次,合格11批次;抽检重点用煤企业4批次,均不合格,已移交环保部门处理。3.加强配合协调,做好“三小车辆”

22整治。在全县范围重点对沛城、开发区、大屯分局辖区生产、销售电动三、四轮车的生产经营主体进行全面摸排,共排查出273家,公告范围内76家。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张贴通告,宣传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电动三、四轮车的危害和县“三小车辆”综合整治措施。与相关主体签订《承诺书》,承诺销售符合标准的合格产品。重点检查了相关销售商营业执照,所销售电动两轮、三轮车的产品合格证明、检验报告、标注的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执行标准等,经营主体进货检查验收和索票索证义务落实情况,12家经营主体销售加宽加大电动两轮车,已责令停止销售。公告范围2家生产企业已停产,58家销售主体停售“三小车辆”。五、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市监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1.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一方面,党建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出台机关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各支部对照标准化规范化标准开展自查整改,认真落实好“三会一课”等支部规范化建设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另一方面,解放思想大讨论扎实开展。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文件精神,制定了局活动方案。开展学标杆活动,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赴先进地区学习调研,深入查摆自身存在的不足,明确下一步改进提高的目标、思路和措施。召开座谈会,开展“我为高质量发展献一策”等活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2.队伍培训进一步加强。年初制定了详细的年度培训计划,通过邀请市局和县相关部门专家进行重点指导、参加上级培训、与兄弟局开展交流、自行组织培训以及骨干帮带、业务研讨等方式,组织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业务技能等学习,进一步提高了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全年举办业务培训?次,累计参加培训?人次。3.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全面加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责任状,把相关要求压实到每个单位部门和具体人员。邀请县监委领导为局干部职工作廉政教育专题讲座,并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构筑牢固思想防线。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制定防控措施。强化机关作风建设,围绕县局“20XX营商环境建设年”活动,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作风提升专项行动,对照改进“冷懒推乱贪”5个方面问题。开展不定期监督检查40余次,发出督查通报10期,点名道姓通报问题,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的自律意识。【篇五】一、20XX年主要工作成效

23(一)队伍建设有强度。一是强党建。始终把党建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将所有支部书记调整为副科级以上领导担任,通过丰富“三会一课”、中心组学习内容、开展班子成员下基层上党课等活动,不断夯实基层支部力量。举办“青春遇见新时代”十九大宣讲会、庆“八一”主题党日等活动,形成工作共谋、组织共建、活动同步的生动格局。开展非公党建“家”年华活动,完成御金商业管理集团全市首家“政务下沉”园区非公党建示范点建设。二是强作风。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重要指示精神,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认真查找“四风”突出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紧紧围绕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开展“1+X+Y”专项督查,在节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重点对宾馆饭店、商场超市等市场主体和高端隐秘场所进行监督检查,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到实处。截至9月30日共督查上述两类市场主体428户,发现并及时向区纪委报告疑似定点消费问题的线索33条。三是强考察。将工作项目清单、工作责任清单和对账销单“三单制”落实情况作为一线考察的重要依据,今年以来共约谈违反考勤纪律人员4人次,及时将2名不服从组织安排、不履行工作职责,造成不良影响的编外临聘人员予以辞退处理。四是强法治。出台《仓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案件集体审理工作规定》、《仓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设立兼职法制员人员库及委托兼职法制员核审行政处罚案件的通知》等规定,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聘请律师团队提供法律服务,通过律师讲坛、律师定期下所队为基层同志答疑解惑等方式,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水平。(二)服务水平有高度。一是深化“放管服”,推进“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等商事制度改革,截至9月30日,全区市场主体93386户,同比增长26.35%。深化政银合作代办工商注册登记业务,依托银行成熟的服务体系、网络优势,设立专岗、指定专人为市场主体提供“银行申报——工商审批——银行发照”一站式服务,目前已与8家银行签约。二是作为规上营利性服务业指标牵头单位,切实承担起工作职责,早谋划、早沟通,积极指导各镇街完成好43家规上营利性服务业指标,充分挖掘企业存量,做到应统尽统,今年1-7

24月份,企业管理服务、咨询与调查、广告业等营业收入共90482万元,相较去年同期增长80%。三是稳步推进《仓山区商标品牌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目前已有驰名商标13件、省著名商标114件、市知名商标86件,95项产品获福建名牌,39项产品获福州市产品质量奖,1家单位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2家企业获福建省政府质量奖,4家企业获福州市政府质量奖,持有量均居福州地区前列。四是深入推进“一会两站五进”建设,目前我区共有“一会”14个,“两站”187个,消费维权服务点54个,省级示范12315联络站点9个,在全市率先成立了“3+1”综合维权点和重点维权示范区。截至9月30日,通过12315(包括旅游投诉)、12345、12331、12365等4条便民投诉举报专线受理各类投诉举报9280件,涉及金额354.18万元,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93.81万元。(三)监管执法有力度1.强化扫黑除恶。始终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今年以来共召开12场市场业主扫黑除恶宣贯会,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播放LED滚动标语1000余条(次),摸排各类经营主体2000余户(次),受理投诉件12起,查处行政处罚案件1起,移送涉黑涉恶线索4起。2.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一是抓食品安全“一品一码”提升工作。以新西营里市场为试点,全力构建食品安全“一品一码”追溯系统,创新落实“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要求,在7月31日全省食品安全暨“一品一码”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省领导对作为现场观摩点之一的新西营里市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打造食安追溯系统、利用VR技术实现食安数据应用等创新做法表示充分肯定。二是抓“明厨亮灶”提升工作。仓山区“明厨亮灶”服务平台是我省最早实现“AR技术+VR网格+物联网+数据共享”技术融合的平台,现该平台已在仓山区13个镇街试点运行,1238

25户餐饮服务单位纳入平台监管,客户访问量66.75万次,发现案源线索3条。此项创新示范被《今日要讯》、《中国医药报》、《闽食药网》、市局《工作情况通报》作为食安创城“成绩单”争相报道,在今年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得到了省、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3.强化药械监管工作。积极开展处方药销售、原料药、特殊药品、疫苗等专项整治工作,为破解处方药销售监管难题,大胆探索“互联网+药品流通”改革和“互联网+药店电子处方运用”综合管理新模式,在全区开展药品零售企业电子处方应用试点工作。6月25日,全市药品电子处方应用推进会在我区召开,相关经验做法在推进会上推广,得到省、市、区政府领导充分肯定。目前共有179家零售药店安装了电子处方服务平台终端,免费提供安全用药咨询37400余人次,开具电子处方27540余笔,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4.强化特种设备监管工作。根据“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特种设备监管总体要求,积极推动召开仓山区特种设备联席会议,主动破解特种设备安全隐患,今年以来特种设备监管平台共有378条未闭环重大事项,现已经闭环285条,仅余93条正在处理当中;共出动执法人员2520人次,检查954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发出143份监察指令书,立案2起,罚款2万元,进一步构建“体制健全、职责分明、运行高效”的特种设备长效动态监管体系。5.强化产品质量监管。一是加强工业产品质量监管,对仓山区内61家获得工业许可证的生产企业进行分类监管、日常巡查及年审工作,其中现场核查换领、申请工许证企业4家。二是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共开展产品质量抽检146批次,蓄电池16批次;消防器材40批次;成人服装、成人鞋29批次;汽车制动衬片、汽车用油10批次;校园周边学生文具、儿童玩具39批次;电吹风、LED灯具、纸尿裤等12批次。6.强化重大活动保障。进一步完善《仓山区大型活动的市场监管保障方案》,截至9月30日,已圆满完成25

26场重大活动保障任务,其中不乏省市两会、数字中国峰会、5.18、6.18等重特大活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90人次,保障时间181天,保障人数约14万人。7.强化执法办案工作。充分发挥行政执法与司法良性互动工作机制,与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共同下发了《关于建立食品药品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今年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2起。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工作,规范行政执法行为,20XX年我局共立案115件,罚没金额40.45万元。8.强化企业信用监管。深入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深入推进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工作,落实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福建)信息归集工作(全省一张网),信息归集数量累计达30331条。完善市场信用等级分类,强化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全面实施市场主体抽查经营异常名录制度,截至9月30日,累计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11005条,移出经营异常名录有2909条;已标注为经营异常状态的个体工商户有11761条,已取消经营异常状态的个体工商户有992条。二、20XX年工作思路(一)突出党建引领,筑牢思想根基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内容,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打造党建文化、走廊文化、廉政文化等系列品牌,不断丰富“和谐、清廉、卓越、担当”的市场监管文化内涵。继续发挥工青妇的纽带作用,开展知识竞赛、文体活动等,增强干部职工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获得感。坚持以学为先,严格对照年度教育培训清单,通过开展岗位练兵、举办律师讲堂、交流监管执法心得等载体,不断提高履职能力。(二)突出业务建设,强化履职尽责一是推动营商便利化,营造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及时总结提升与银行合作的效果,不断提高群众办事满意率,将“放管服”作为20XX

27年重点工作项目,全力以赴破解工作瓶颈。扎实推进商标梯次培育,通过商标协会搭建平台、商标代理机构介入服务等系列措施,确保全区商标指数位居全市前列。二是探索监管新格局,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统筹“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任务,持续推进跨部门联合检查,严格落实企业信息公示、经营异常名录等制度,构建信用监管长效机制。做好食安创城迎检、市对区食品安全绩效考核等工作,强化“一品一码”全程追溯体系建设。加大仓山区“明厨亮灶”平台宣传力度,将1979家“百千万”餐饮服务示范单位纳入平台范围。进一步开展药品零售药店电子处方试点工作,提升药品满意度。强化特种设备、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守住安全底线。夯实“3+1”平台建设,探索利用村镇、社区优势,推行消费维权社会共治。(三)突出绩效考评,提升工作效能一是强督查。将提升食品安全满意率、药品安全满意率、质量强市发展指数等绩效指标和省、市、区重点工作落实情况作为效能督查重点,落实“建账、对账、销账”管理,确保各项日常任务、重点工作及阶段性攻坚任务落实到位。二是重激励。全面落实“一线考察”,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注重考评结果运用,对工作中敢闯敢当、敢拼敢争、善做善成的优秀个人在评先评优、推荐使用等方面优先考虑,对群众意见较大、不胜任现职岗位的及时调整,营造人人奋勇、个个争先的创新氛围。“惟其艰难,更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我局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开足马力,攻坚克难、奋力前行,以“从大局着眼、与高标看齐、向争先发力”的决心和勇气,增强狠抓落实的创造力、推动力、执行力、持久力,确保圆满完成20XX年既定目标任务,推动市场监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篇六】一、20XX年工作总结质量品牌实现历史跨越。牵头承办全国玻璃行业质量提升现场会,全国60余家重点企业参会。旭派电源等5家企业申报市长质量奖,创历史之最。确立秀强玻璃等4户企业为省、市质量奖重点培育企业。“丁嘴金菜”

28获批全区首个地理标志商标,6个产品被列入地理标志商标培育对象,其中3个已取得国家商标局受理通知书。江苏健谷化工的“健谷及图”商标获认中国驰名商标,辖区驰名商标数达7个,居全市各县区第一。营商环境指数可圈可点。全年办理全程电子化企业142户、全流程企业1029户,其中3个工作日内办结1020户,达标率99%。全区新增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分别为2697户、9752户。牵头全区26家单位建立“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上传检查事项清单240条、检查人员547名,22家单位建立企业检查对象库,涉企业信息102644条。牵头25家单位开展证照联动监管,上传许可信息21837条、处罚信息1864条、抽查检查信息1711条、失信联合惩戒信息115条。重点工作实现齐头并进。招商引资:成立3个专业招商组,收集招商线索60余条,外出招商20余次,拜访企业30余个,接待客商28人次。完成新签约项目1个,达到开工条件项目1个。经市级认定开、竣工项目各1个。扶贫工作:挂钩经济薄弱村新增收入18.5万元,引进“三来一加”项目2个,帮助玉皇村发展庭院经济项目新增农户30户,推动土地流转500亩。信访稳定:信访系统转交信访件及省委巡视组和区信访联席办交办的信访件,按时办结率100%。受理信访件12件,办结率100%。重要工程取得丰硕成果。稳步推进农贸市场内涵提升工程。投资20余万元采购快检设备和快检车,督促属地政府按要求健全制度、配齐设施,加强市场管理队伍建设。常态化推进集贸市场、小餐饮、药店等长效治理,认真履行市场和包保星海湾小区创文职责,推动全市创文复核迎查实现高标准通过。深化改革迎来多点开花。新增市级农业、服务业标准化示范点分别为5个、1个,列全市第一。网络市场诚信体系建设走在全市前列。全面推行城区农贸市场“信用承诺+契约”

29社会管理模式,按月对市场管理情况进行考评,已评选优秀管理市场、管理人员和经营户分别为12个、24名和24户。全年通过名称自主选择系统进行名称自主选择的申请3075个,自主申报率97%。成立商务秘书公司4家,托管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分别为618户、91户。推行“三十证合一、一照一码”和手机APP全程电子化登记改革,切实减少企业群众往返。“三大安全”防线固若金汤:充分发挥牵头单位作用,推动全区顺利通过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复核验收。在全市率先建立食品安全隐患负面清单制度,全面了解辖区食品生产经营领域的风险状况。针对特殊时段、领域和环节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陆续开展食药安全隐患“百日整治”等各类专项整治。实施“两月一专题”特种设备监管方式,积极构建职责明晰、齐抓共管的电梯安全共建格局。全年未发生一例安全责任事故。执法打假行动有向有力。开展“执法能力提升年”活动,通过案件评查、以案说法、执法沙龙等形式,不断提升执法能力。开展重点工程使用建筑材料产品质量专项检查,抽检混凝土管桩、钢材、电线电缆等建筑材料30余批次,对抽检不合格的2家混凝土管桩进行立案查处,全力为市、区重点工程建设保驾护航。围绕老年保健品市场、农资、食品等重点民生领域,开展“保安全惠民生”专项行动。二、20XX年工作思路一套改革:从高质量推进工业强区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的高度,持续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包括完善全流程电子化登记模式,实现“不见面审批”和“审核合一”改革,协调部门实现全套流程开办企业3个工作日时限再压缩,推动“3550改革”再突破等。两个学习:加强政治学习,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组织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标准和要求;加强对高质量发展的学习和研究,确保找准坐标、高点定位、服务大局,为全区“三大建设”提供高水平市场监管保障。三大底线:严抓全区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确保全年无安全责任事故。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认真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按照“

30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原则,围绕“突出一条主线、构建两大机制、完善三套体系、强化四个能力”的工作思路,不断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治理能力和风险防控水平。认真宣贯《特种设备安全法》等相关法规和安全规范,推进电梯和车用气瓶智慧化监管,完善基础数据库,针对工作中的难点、重点和薄弱环节,开展系列专项整治,认真做好重大活动及节日期间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四组指标:举全系统之力,建优机制、夯实基础、重点突出,切实抓好招商、扶贫、策应扶持、信访稳定四组重点指标。健全以商招商、亲情安商、全员招商机制,加大对区招商政策的学习研究和现有招商线索的充分挖掘,定期召开动员会、推进会、线索研判会等,完善全系统招商引资工作考核方案,强化招商工作的结果应用。加大对挂钩薄弱村的调研力度,与村委会、村民合力探讨脱贫致富路径,帮扶村发展庭院经济并成立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1家,引进“三来一加”项目2个,盘活土地资源,实现规模化经营。加强对策应扶持政策的研究,加强工作创新、项目争取的力度。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和“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工作要求,全面排查本部门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点人群和问题,重点突出消费维权、食品药品等领域,依法依情依理妥善化解,确保信访维稳。五项牵头:充分发挥牵头作用,完善机制、联动配合,全力抓好农产品品牌、“双随机”监管、农贸市场管理、城东农贸市场改造和文明城市建设。按照《宿豫区农产品品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XX—2020年)》要求,加强对“丁嘴金菜”地理标志商标的推广应用,尽快将品牌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并加大对涉农产品商标的注册力度,指导相关单位与乡镇办理地理标志商标注册手续。推动全区所有参与单位利用双随机监管信息平台开展双随机检查工作,并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跨部门双随机抽查。加大全区农贸市场管理,督促各市场进一步健全各项制度、优化硬件建设、加强内部管理,着力营造安全、规范、有序的购物环境,持续推进文明城市长效建设。严格根据方案要求,会同豫新街道做好城东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程,确保如期改造完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