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9∕T 90-2022 海岛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程(舟山市)

DB3309∕T 90-2022 海岛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程(舟山市)

ID:83091921

大小:324.87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2-12-22

上传者:130****3912
DB3309∕T 90-2022 海岛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程(舟山市)_第1页
DB3309∕T 90-2022 海岛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程(舟山市)_第2页
DB3309∕T 90-2022 海岛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程(舟山市)_第3页
DB3309∕T 90-2022 海岛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程(舟山市)_第4页
DB3309∕T 90-2022 海岛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程(舟山市)_第5页
DB3309∕T 90-2022 海岛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程(舟山市)_第6页
DB3309∕T 90-2022 海岛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程(舟山市)_第7页
DB3309∕T 90-2022 海岛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程(舟山市)_第8页
DB3309∕T 90-2022 海岛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程(舟山市)_第9页
DB3309∕T 90-2022 海岛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程(舟山市)_第10页
资源描述:

《DB3309∕T 90-2022 海岛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程(舟山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65.020.01CCSB05DB3309/T90-2022DB3309浙江省舟山市地方标9准DB3309/T90-2022海岛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nstructionofislandecologicalteagarden2022-09-13发布2022-10-13实施舟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

2DB3309/T90-2022前言本文件的编写格式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进行。本文件由舟山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舟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舟山市普陀区农业工作站、舟山市定海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岱山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普陀山海天佛茶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余玲静、徐波、刘晶磊、王芳、虞志浩、李佩芬、牟志明、王明、费维、缪凯申。本文件为首次发布。I

3

4DB3309/T90-2022海岛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海岛生态茶园的术语和定义、生态茶园基地规划和建设、生产管理、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及自然灾害防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海岛生态茶园的建设与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1767茶树种苗GB15063复合肥料GB18877有机-无机复混肥料NY/T225机械化采茶技术规程NY227微生物肥料NY525有机肥料NY/T3934生态茶园建设指南NY/T5018茶叶生产技术规程DB3309/T64海岛困难立地造林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3.1海岛生态茶园Islandecologicalteagarden在立地条件较好、植被较为丰富的岛屿上,运用生态学原理,以茶树作为生态系统中主要物种,按照生态学原理,按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要求,因地制宜配置植物种类,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技术,科学构建环境友好、生态系统稳定、茶叶安全优质、产能高效、可持续利用的茶园。3.2海岛地带性植被Islandzonalvegetation具有海岛当地明显地域分布特征,并充分反映海岛气候环境特点的植被类型。4基地规划建设4.1茶园环境4.1.1茶园环境条件应符合NY/T3934的要求。4.1.2茶园生态环境良好、空气清新、水质纯净,茶园土壤pH值宜在4.5~6.5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宜在1.5%以上。1

5DB3309/T90-20224.1.3茶树种植面积宜占茶园总面积的70%~80%,其他植物种植面积宜占茶园总面积的20%~30%。4.1.4茶园应该选择在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等,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4.2园地道路茶叶基地的道路应根据基地规模、地形和地貌等条件,并充分考虑机械化作业的需要,合理配置,形成包括主道、支道、步道和地头道的道路系统。4.3水利建设4.3.1茶园具有完备的蓄水、排水系统。茶园宜合理布置和建设节水灌溉等相关水利设施,管道埋设深度不小于35cm,喷灌系统宜选用伸缩式喷头并置于茶蓬中间。4.3.2茶园与周边荒山、林地及农田等非茶地块的交界处开设隔离沟,沟深、沟宽宜50cm~100cm。4.3.3山凹及主要道路内侧修建排水沟。4.4生态建设4.4.1合理的保护和保留山顶、山腰等地形地貌不适宜种植茶树地块的原生自然植被,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4.2在上风口保留或新植林木作为防护林带;在茶园园内主要道路、沟渠两侧或一侧种植行道树;在茶园四周保留或种植林木或植被作为隔离带。4.4.3茶园内裸露、荒秃的空地以及梯级茶园的裸露梯壁等地应保留自然植被或新种植被,在园内空地适当种植遮荫树,地表植被(包括茶树)覆盖率达70%以上。4.4.4茶园内行道树、防护林、隔离林、遮荫树、植被宜选择适应海岛气候物种,建议以海岛乡土树种为主,亦可引进一些适应性强的外来树种。4.4.4.1宜优先选择抗逆性强的生态树种,以恢复和重建海岛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4.4.4.2宜以典型的、构成地带性植被的常绿树种为主,有利于重建海岛稳定的植物群落、促进海岛地带性植被顺行演替,同时积极保护利用海岛或滨海特有树种。4.4.4.3推荐树种参见附录A。5生产管理5.1茶树种植5.1.1茶树品种选配茶树品种应合理选择对海岛气候适应性强、适制当地茶类的国家登记品种,并注意早、中、晚生搭配,茶树种苗要求符合GB11767的规定。5.1.2种植方法5.1.2.1生态茶园茶树种植宜应符合NY/T5018的要求。5.1.2.2茶苗种植前应施底肥,施肥时开挖种植沟(穴),沟(穴)深、宽40cm~50cm,底肥以有机肥为主,施肥后覆土20cm。5.1.2.3单行条植适于陡坡窄幅梯坎茶园,行距130cm~150cm,丛距25cm,每丛种茶苗1株~2株,每亩种植茶苗2500株~4500株。5.1.2.4双行条植适于缓坡或宽幅梯坎茶园。行距150cm~180cm,条距30cm~40cm,丛距33cm~35cm,两小行茶丛交叉排列,每丛种植茶苗1株~2株,每亩种植茶苗4000株~5500株。5.1.2.5茶苗种植时根系收拢向下,覆土应埋没根茎处,种植后压紧踏实表土。栽植后注意抗旱、防涝、保苗。5.2修剪管理2

6DB3309/T90-20225.2.1定型修剪。一般幼龄茶树需进行3~4次定型修剪,即定植后3~4年内每年进行1次定型修剪,海拔低、肥水条件好、长势旺的茶园一年可定剪2次。一般每年的春、夏、秋季均可进行,以春季茶芽萌发之前的早春(2~3月)为最佳时间。5.2.2轻修剪。一般每年的2-3月进行,剪去冠面3-5厘米的绿叶层及参差不齐的枝叶。5.2.3深修剪。一般在春茶采摘结束后立即进行,一般剪深度为8-12厘米,剪除鸡爪枝、节节枝、细弱枝等。5.2.4重修剪。依衰老程度剪去原树高的1/3-1/2,越衰老的剪支的越多。5.2.5台刈。对树势衰弱、单产极低的老茶园可采取台刈改造。一般在离地面或茶树根部颈5-10厘米处用利刀或专门的刈剪斜剪,大的主干可用锯,剪时应防止切口破裂。5.3老茶园改造5.3.1选择立地条件较好、品种优良、较集中连片的荒芜茶园进行恢复性改造,合理采用台刈或重修剪等复壮树势,修剪后配合深耕施肥。5.3.2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坡地低产茶园砌坎筑梯,变坡式茶园为梯式茶园。5.3.3对不宜恢复性改造的老茶园采取换种改植,合理配置无性系茶树良种。5.3.4老茶园水利、生态建设宜按4.3、4.4的规定执行。5.4土壤管理5.4.1耕作时应结合当地降水情况,防止水土流失,深耕宜结合施用有机肥。土壤深厚、松软、肥沃,树冠覆盖度大、病虫草害少的茶园可实行减耕或免耕。5.4.2定期监测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元素含量,一般要求每2年检测一次。5.4.3平地和宽幅梯级茶园在茶树种植行中间开沟施肥,坡地和窄幅梯级茶园在上坡位置或梯级内侧开沟深施。5.4.4茶园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于当年秋天(或早春)开沟深施,施肥深度20cm以上。一般名优绿茶茶园全年氮肥(按纯氮计)适宜用量13~20kg/亩,磷肥(按P2O5计)用量4~6kg/亩,钾肥(按K2O计)用量4~9kg/亩,镁肥(MgO)用量1.3~3kg/亩。具体用量按照土壤分析结果适当调整,有针对性地采取土壤改良措施。5.4.5注意基肥和追肥、有机肥和化肥的平衡施用。谨慎施用叶面追肥,叶面追肥应与土壤施肥相结合,采摘前10天停止使用。施用肥料应符合GB15063、GB18877、NY227、NY525等规定。5.4.6采用铺草等措施提高茶园的保土蓄水能力。杂草、修剪枝叶和作物秸秆等覆盖材料未受有害或有毒物质的污染。5.4.7茶园可根据树龄并结合种植方式,适当套种、间作绿肥。推荐绿肥参照附录B。6有害生物绿色防控6.1要求从茶园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有害生物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将各类病虫草害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内,将农药残留降低到规定标准的范围内。6.2农业防治6.2.1分批、多次、及时采摘,有效降低茶小绿叶蝉等虫口密度。6.2.2合理修剪增强通风透气,春茶后宜进行树冠改造,秋末宜轻修剪压低叶螨类的越冬基数等。3

7DB3309/T90-20226.2.3增施有机肥和钾肥提高抗性,秋末宜结合施基肥,进行茶园翻耕,减少次年象甲类和鳞翅目害虫的发生。6.2.4秋末将茶园根际附近的落叶及表土清理至行间深埋,以防治叶类病害和在表土中越冬的害虫。6.3物理防治6.3.1采用人工捕杀,灯光、色板和食饵诱杀等方式杀灭害虫。6.3.2可适当配置靶标虫害声光精准防控系统。声光防控设备基础工程布设,参见附录C。6.4生物防治6.4.1保护和利用茶园中的蜘蛛、瓢虫、捕食螨和寄生蜂等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6.4.2使用生物农药如微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等,所使用的农药应取得法定登记许可。6.5化学防治6.5.1严格按照防治周期及用药间隔期用药,限量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6.5.2施用石硫合剂和波尔多液等封园。7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措施7.1霜冻害宜选择种植抗寒能力较强的茶树良种,在霜冻来临前可用稻草、遮阳网等蓬面覆盖措施,避免冷冻霜与茶芽直接接触,减轻受害程度;有条件的基地,还可引进应用防霜风扇和喷水洗霜等技术。7.2旱害宜选择种植抗旱能力较强的茶树良种,可采用地面铺草覆盖,调节土壤温、湿度;有灌溉条件的茶园可采用喷灌、滴灌等方法进行灌溉抗旱。7.3台汛灾害海岛丘陵地茶园宜合理布局排水沟,设置边坡等必要的固坎措施,营造防护林带,减少或避免茶园山体滑坡造成水土流失。A4

8DB3309/T90-2022附 录 A(资料性附录)海岛生态茶园园内套种、防风林等主要推荐树种抗逆性编耐耐抗树种拉丁名科名生活型用途抗海号干瘠海雾旱薄风1青冈Cyclobalanopsisglauca壳斗科常绿乔木√√防风林2石栎Lithocarpusglaber壳斗科常绿乔木√√防风林3红叶树Heliciacochinchinensis山龙眼科常绿乔木√√防风林4海桐Pittosporumtobira海桐花科常绿灌木√√√√防风林5大叶桂樱Prunuszippeliana蔷薇科常绿乔木√√防风林6红山茶Camelliajaponica山茶科常绿灌木√√防风林7木荷Schimasuperba山茶科常绿乔木√√防风林8厚皮香Ternstroemiagymnanthera山茶科常绿灌木√√防风林9赤楠Syzygiumbuxifolium桃金娘科常绿灌木√√√√防风林10女贞Ligustrumlucidum木犀科常绿乔木防风林11珊瑚树Viburnumodoratissimum忍冬科常绿灌木√√防风林12黄连木Pistaciachinensis漆树科落叶乔木√√√√套种13全缘冬青Ilexintegra冬青科常绿乔木√√√√套种14铁冬青Ilexrotunda冬青科常绿乔木√√套种15苦槠Castanopsissclerophylla壳斗科常绿乔木√√套种Celtistetrandrassp.16沙朴榆科落叶乔木√√√√套种sinensisCinnamomumjaponicumvar.17普陀樟樟科常绿乔木√√√√套种chenii18红楠Machilusthunbergii樟科常绿乔木√套种19舟山新木姜子Neolitseasericea樟科常绿乔木√套种Sapindussaponaria20无患子无患子科落叶乔木√√√套种Linnaeus5

9DB3309/T90-2022附 录 B(资料性附录)海岛生态茶园推荐绿肥序号植物名称生育特性播种季节备注二年生草本9月下旬至10月初紫云英1喜温暖湿润,对土壤要求不严。多年生草本8月20日至10月20日2黄花苜蓿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适应性较广,土壤pH播种,最迟不超过10月值在5-8.5都可种植。底一年生草本3蚕豆3月中下旬适宜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耐寒耐旱性差。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一年四季都可播种,冬播4箭筈豌豆喜温和湿润,耐旱、耐瘠、耐酸。不要迟于11月上旬肥田萝卜一年生草本59月-11月中旬喜温和湿润,耐旱、耐瘠、耐酸。一年生草本6油菜9月上旬~1月中旬比较抗旱、耐盐碱,适应性强圆叶决明一年生草本74月中下旬至5月上中旬喜温暖,具有耐酸,耐贫瘠、抗高铝。多年生草本8鼠茅草栽培一次能连续利用4~5年,夏季自然倒伏,也9-10月不需要刈割翻压;喜土壤湿润、土地肥沃疏松。6

10DB3309/T90-2022附 录 C(资料性附录)海岛生态茶园声光防控设备基础工程布设设备布设应注意的事项如下:1.声光防控设备同向布设时间距不应小于150m(图1)。2.声光防控设备对向布设时间距不应小于250m(图2)。3.声光防控设备布设时不可指向附近2km以内的居民区,背向布设时应距离居民区至少1km放置,以减少噪音对居民的影响。4.灭虫灯在无明显障碍物的情况下布设距离应不小于100米。5.在山林地区布设设备时,设备间距可以适当缩进,但不应低于给定值的75%。6.在特殊的地形地貌地带,如有障碍物(山坳、山体等),根据实际情况设备间距再适当缩进。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