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4∕T 0259-2022 牦牛选育技术规程(西藏自治区)

DB54∕T 0259-2022 牦牛选育技术规程(西藏自治区)

ID:83094828

大小:184.5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2-12-22

DB54∕T 0259-2022 牦牛选育技术规程(西藏自治区)_第1页
DB54∕T 0259-2022 牦牛选育技术规程(西藏自治区)_第2页
DB54∕T 0259-2022 牦牛选育技术规程(西藏自治区)_第3页
DB54∕T 0259-2022 牦牛选育技术规程(西藏自治区)_第4页
DB54∕T 0259-2022 牦牛选育技术规程(西藏自治区)_第5页
DB54∕T 0259-2022 牦牛选育技术规程(西藏自治区)_第6页
DB54∕T 0259-2022 牦牛选育技术规程(西藏自治区)_第7页
DB54∕T 0259-2022 牦牛选育技术规程(西藏自治区)_第8页
DB54∕T 0259-2022 牦牛选育技术规程(西藏自治区)_第9页
DB54∕T 0259-2022 牦牛选育技术规程(西藏自治区)_第10页
资源描述:

《DB54∕T 0259-2022 牦牛选育技术规程(西藏自治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20CCSB44DB54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54/T0259—2022牦牛选育技术规程DB54/T0259—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提出。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农牧业标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强、巴桑旺堆、张成福、信金伟、达娃央拉、平措占堆、洛桑顿珠、曹涵文、朱勇、次旦央吉、陈晓英、鲜莉莉、姜辉、孙光明、阿秀兰、黄鹏程、孙建春、德吉曲宗、达瓦、扎西央宗。本标准为首

2、次制定。IDB54/T0259—2022牦牛选育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西藏牦牛选育技术的术语和定义、选育技术和方法、繁殖技术、选育群管理和档案记录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西藏自治区的牦牛育种单位、企业及个体养殖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143牛冷冻精液NY5126无公害食品肉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T2766牦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NY/T3797牦牛人工授精技术规程DB54/T0069

3、嘉黎牦牛DB54/T0070帕里牦牛DB54/T0071斯布牦牛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表型选择根据个体鉴定和生产性能测定结果,进行综合评定和有比较地选择符合品种标准的个体作为种用。3.2系谱审查是以系谱为基础的选择,根据父母和其他祖先的表型值,来推断其后代可能出现的品质,以便在出生后不久,即能基本确定选留后备种畜。3.3后裔测定根据后代的特性、特征来鉴定种畜的育种价值。3.4选配按选育目标选择最适合的公母畜进行配种。3.5亲缘选配根据牦牛间的亲缘关系来进行选配。1DB54/T0259—20223.6牦牛鉴定根据牦牛个体品质(体型外貌、生长发育和生产

4、性能)、祖先和后裔情况进行全面鉴定。3.7种牛培育对经鉴定选留的后备种用公、母牛在生长发育阶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营养,改善饲养管理条件,以促进其生长发育,发挥出应有的优良性状,达到种用标准。3.8后备牛预选留作种用的牛。4选育技术和方法4.1选育目标制定育种方案应根据当地生态环境、畜牧业生产水平发展现状、市场需求及产业的发展为依据,制定长远的选育目标。4.2选育牛群的建立4.2.1选择的基础牛群应具有明显的品种特征及稳定的遗传性能。4.2.2双亲性能良好,体质健壮,血统清楚,无传染病(尤其是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性器官发育正常,公牛以肥育性能和胴体品质为主,母牛要着重其

5、繁殖性能,犊牛成活率高(初产犊牛成活率不低于70%,经产犊牛成活率不低于90%)。4.2.3一般评定和选择牦牛群中最优秀牦牛组建核心群,核心群规模一般150头以上,公母比例1:15,进入核心群的牦牛要按品种标准特、一级指标执行,具体按照DB54/T0069、DB54/T0070、DB54/T0071标准执行。综合评级种公牦牛3岁~6岁时应在一级及以上;种母牦牛4岁~5岁时应在二级及以上;特级、一级要占70%以上,为选育群提供种畜。4.3种牛性能测定生产性能测定按照NY/T2766的规定执行。4.4种牛选种4.4.1种公牛4.4.1.1选择方法:分三步。一周岁时初选;二周岁

6、时再选;三(或四)周岁时定选。定选后的种公牛,放入母牦牛牛群中进行试配,不合格者再淘汰。4.4.1.2品种特征明显,来源清楚,其体重、体型外貌必须达到特、一级标准。性欲旺盛,精液品质良好,符合GB4143的规定。4.4.1.3公牦牛的初配年龄平均为36月龄,利用年限5年~8年。4.4.2种母牛4.4.2.1采用“三淘汰”原则。即种母牛4岁~5岁不产犊者淘汰;3年~4年空怀不产犊牛的母牛淘汰;母性不强,带不活犊牛的母牛淘汰。2DB54/T0259—20224.4.2.2品种特征明显,总评在三级以上,乳房发育正常,泌乳和繁殖性能良好,母性强。4.4.2.3母牦牛初情期在30月

7、龄~36月龄,利用年限6年~7年。4.4.3后备牛品种特征明显,双亲各项指标达到一级以上,生长发育正常,体质健壮。5繁殖技术5.1选配5.1.1核心群应选择符合特级公牦牛与一级及以上的母牛进行选种选配。5.1.2依据牦牛血缘、生产性能、组织适度规模小群15头~20头母牛进行自然交配,保证母牛受胎率。5.2人工授精按NY/T3797牦牛人工授精技术规程执行。6选育群管理6.1犊牛管理6.1.1新生犊牛在产后2h以内饮到初乳,再次哺乳为出生后6.0h~9.0h。6.1.2犊牦牛出生60d内采用全哺乳,出生后15d诱其开食,放牧采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