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01∕T 244—2022 肢体(脑瘫)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规范(合肥市)

DB3401∕T 244—2022 肢体(脑瘫)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规范(合肥市)

ID:83094947

大小:673.18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3-08-12

上传者:用户名
DB3401∕T 244—2022 肢体(脑瘫)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规范(合肥市)_第1页
DB3401∕T 244—2022 肢体(脑瘫)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规范(合肥市)_第2页
DB3401∕T 244—2022 肢体(脑瘫)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规范(合肥市)_第3页
DB3401∕T 244—2022 肢体(脑瘫)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规范(合肥市)_第4页
DB3401∕T 244—2022 肢体(脑瘫)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规范(合肥市)_第5页
DB3401∕T 244—2022 肢体(脑瘫)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规范(合肥市)_第6页
DB3401∕T 244—2022 肢体(脑瘫)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规范(合肥市)_第7页
DB3401∕T 244—2022 肢体(脑瘫)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规范(合肥市)_第8页
DB3401∕T 244—2022 肢体(脑瘫)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规范(合肥市)_第9页
DB3401∕T 244—2022 肢体(脑瘫)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规范(合肥市)_第10页
资源描述:

《DB3401∕T 244—2022 肢体(脑瘫)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规范(合肥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03.080.99CCSA00□B3401安徽省合肥市地方标准DB3401/T244—2022肢体(脑瘫)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规范

1

2DB3401/T244—2022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要求.............................................................................14.1服务机构.........................................................................24.2场地、环境.......................................................................24.3设施设备.........................................................................24.4服务人员.........................................................................34.5档案管理.........................................................................35康复服务要求.........................................................................35.1接案建档.........................................................................35.2签订协议.........................................................................35.3评估安置.........................................................................45.4制定阶段性康复计划...............................................................45.5康复实施.........................................................................45.6康复效果评估.....................................................................65.7结档.............................................................................65.8康复随访.........................................................................66评价与改进...........................................................................66.1评价.............................................................................76.2改进.............................................................................7附录A(规范性)粗大运动功能评估................................................8A.1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GMFM).........................................................8附录B(规范性)脑瘫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12B.1脑瘫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表...................................................12附录C(规范性)0~7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评估.....................................14C.10~7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14I

3DB3401/T244—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合肥市残疾人联合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合肥长兴康复医院、合肥市残疾人联合会、合肥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合肥市东南外科医院、合肥康华残疾人康复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曾海燕、王江恒、韦静、唐慰、李静、魏重枝、丁勇、李鸣、刘亚琳、杨柱、康婷、胡大勇、何楷印、单能解。II

4DB3401/T244—2022肢体(脑瘫)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规范1范围本文件确立了肢体(脑瘫)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的基本要求,并规定了康复服务要求、评价与改进。本文件适用于机构提供的肢体(脑瘫)残疾儿童康复服务。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6675玩具安全GB/T10001.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10001.9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9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GB24436康复训练器械安全通用要求GB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建标165-2013残疾人机构建设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肢体残疾physicaldisability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功能损伤造成的四肢残缺或四肢、躯干麻痹(瘫痪)、畸形等导致人体运动功能不同程度丧失以及活动受限或参与的局限。[来源:GB/T26431-2010,4.5]3.2脑瘫cerebralpalsy脑性瘫痪的简称,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的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来源:DB34/T3510-2019,3.1]3.3肢体(脑瘫)残疾儿童康复服务physicaldisability(cerebralpalsy)rehabilitationserviceforchildren由专业人员为0~14周岁的肢体(脑瘫)残疾儿童提供包括康复咨询、康复评估、康复训练、融合活动、支持性服务等的过程。4基本要求1

5DB3401/T244—20224.1服务机构4.1.1应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注册,宜取得医疗资质,业务范围应包含肢体(脑瘫)残疾儿童康复。4.1.2应建立人员管理、财务、安全、卫生和健康等方面的制度。4.2场地、环境4.2.1建筑选址与规划布局应符合建标165-2013的相关要求,康复训练区应设置在公共建筑的三层以下,至少有2个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并有安全出口标识。4.2.2公共区域内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应设有明显的标识,并符合GB/T10001.1、GB/T10001.9和GB50763的要求。4.2.3应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室内外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消毒杀菌。4.2.4场地总面积应不少于300㎡,室外活动场地面积应不少于50㎡,场地应独立,无安全隐患。4.2.5应有专供残疾儿童使用的卫生间。4.3设施设备4.3.1功能房间4.3.1.1应设置运动疗法训练室、作业疗法训练室、引导教育训练室、感觉统合训练室,每室使用面积应不少于50㎡。4.3.1.2应设置康复咨询室(康复评估室)、游戏活动室、生活辅导室,每室使用面积应不少15㎡,个训室使用面积应不少于8㎡。4.3.1.3机构根据需求和条件可增设:多感官室、中医传统治疗室、培训室、保健室、儿童生活用房等。4.3.1.4医疗资质的机构还应设有护士站、医生办公室,门诊增设儿童康复门诊。4.3.2设施配备4.3.2.1功能房间内的设施配备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设施配备序号功能房间功能房间内设施应配备基本训练器具,如运动垫或PT床、楔形垫、巴氏球、滚筒、姿势矫正椅、分指等训练器具;站立训练器具,如站立架、起立架、踝关节矫正站立板、康运动疗法训练室、作业1肋木等站立训练器具;步行训练器具,如平衡杠、步行器、阶梯、姿势镜、多用疗法训练室组合箱等;作业训练器具,如木钉盘、砂袋、套圈、手功能综合训练板、生活自助器具等应配备康复教育课程评量表、多媒体教学设备、教育用桌椅、玩教具、木条床、2引导教育训练室梯背椅等应配备滑板车、大滑板、吊筒、羊角球、大龙球、触觉球、按摩地垫、平衡木3感觉统合训练室及平衡踩踏车等,宜配备多感官训练设备应配备接待用桌椅、材料柜、档案柜、电脑等;基本的康复与教学评估设备;4康复咨询室(康复评估室)供家长学习、借用的康复普及读物和玩教具等5个训室应配备个别化康复训练评量表、个训用桌椅、玩教具等2

6DB3401/T244—2022表1(续)序号功能房间功能房间内设施6生活辅导室应配备家具、电器、洗漱、饮食、清洁等日常生活训练器具等4.3.2.2机构宜配备音乐治疗设备、语言治疗设备、认知治疗设备、中医传统设备等。4.3.2.3康复训练器械应符合GB24436的要求。4.3.2.4玩具、玩教具应符合GB6675的要求。4.4服务人员4.4.1机构应配备业务主管、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引导员,宜配备社会工作者、社区康复指导人员。4.4.2业务主管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医学类或教育类专业,三年以上肢体(脑瘫)康复工作经验。4.4.3康复医师应具有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康复执业医师(助理医师)资格证书,与肢体(脑瘫)残疾儿童的配比应不低于1:15。4.4.4康复治疗师、引导员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康复医学类或教育类专业,取得相应部门认可的资格证,康复治疗师与肢体(脑瘫)残疾儿童的配比应不低于1:5,引导员与肢体(脑瘫)残疾儿童的配比应不低于1:8。4.5档案管理4.5.1机构应为肢体(脑瘫)残疾儿童建立个人档案,档案形式可包括文字、图像、影音资料。宜建立电子档案。档案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基本资料:基本信息、诊断证明等;——协议资料:服务协议、保险协议等;——评估资料:初期评估记录、中期评估记录、末期评估记录等;——教学资料:康复计划、教学方案、训练记录等。4.5.2与肢体(脑瘫)残疾儿童有关的档案应保存至其离开机构5年。5康复服务要求5.1接案建档5.1.1对肢体(脑瘫)残疾儿童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并登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儿童性别、年龄;——致残原因与残疾等级;——是否伴有其他残疾;——既往医疗、康复情况;——家庭情况等。5.1.2为肢体(脑瘫)残疾儿童建立康复档案。5.2签订协议3

7DB3401/T244—2022机构应与肢体(脑瘫)残疾儿童家长签订知情同意书、风险告知书、协议等,明确规定康复服务的内容、标准、方式、时间、收费、退费和投诉处理程序等必要事项,提示肢体(脑瘫)残疾儿童家长相关风险。5.3评估安置5.3.1应对进入机构的肢体(脑瘫)残疾儿童进行初期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粗大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功能;——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5.3.2评估使用的工具包括但不限于:——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GMFM-88项)(见附录A);——脑瘫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表(见附录B);——0~7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见附录C)。5.3.3初期评估结果应作为制定阶段性康复计划的依据并保留评估记录。5.4制定阶段性康复计划5.4.1康复医师与康复治疗师应根据初期评估结果,制定长期和短期的康复目标,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和支持性康复服务计划。5.4.2康复训练计划内容应包括针对肢体(脑瘫)残疾儿童主要功能障碍而确定的训练项目、训练方法等,具体康复计划的实施依据5.5康复实施的内容。5.5康复实施5.5.1基本要求5.5.1.1按照初期评估后阶段性康复训练计划,在肢体(脑瘫)残疾儿童家长的配合下开展康复训练,每次康复训练应保留相关记录。5.5.1.2机构应合理运用康复治疗技术对肢体(脑瘫)残疾儿童进行康复,康复治疗技术宜按照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的要求进行。5.5.2康复训练5.5.2.1粗大运动训练应包括头部控制、坐位、爬行、站立、行走、跑、跳、推、拍等动作的反应速度、力量、协调性和平衡性等训练。5.5.2.2精细运动训练应包括抓、握、对捏、摆弄、拿起、放下、换手、用线穿洞眼、折纸、握笔、写画、使用工具等双手配合、手眼协调的训练。5.5.2.3认知能力训练4

8DB3401/T244—2022应包括形状、颜色、空间、时间、数、因果、是非等概念以及简单推理、分类、配对、排序等训练。5.5.2.4语言能力训练应包括听声音、听说话、分辨声音、模仿口型、模仿发音、名称指令、名称表达、表达要求及回答问题、说短语、说句子、认读名字、识读汉字、问与答等训练。5.5.2.5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应包括吸吮、合唇、喝、咀嚼、进食、如厕、穿脱衣、洗手、刷牙、梳头、物品归位、做简单家务等训练。5.5.2.6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应包括逗笑、追视、模仿拍手、游戏、知道自己名字、回应、问候、道别、表示感谢、求助熟人、提防陌生人、认识简单的家居环境和安全要求等训练。5.5.3社会融合活动组织肢体(脑瘫)残疾儿童及其家庭开展文化、体育、娱乐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社会融合,为肢体(脑瘫)残疾儿童入园(入学)提供必要指导、支持和帮助。5.5.4支持性服务机构定期对肢体(脑瘫)残疾儿童家长进行培训和指导,包括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康复训练理念推广、专业咨询及康复专业指导等,使其了解康复教育知识,初步掌握康复训练方面的技能技巧并运用到日常康复训练中。5.5.5康复方法5.5.5.1运动疗法进行与GMFCS(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分级和年龄相适应的功能性活动训练,主要采用主动运动、助力运动、被动运动、肌力运动、悬吊运动等运动方式治疗。5.5.5.2作业疗法根据不同的MACS(脑性瘫痪儿童手功能分级系统)与脑瘫分型,进行与年龄相适应的上肢和手的功能性活动,主要采用促进运动发育的作业疗法、上肢功能训练等。5.5.5.3言语治疗根据肢体(脑瘫)儿童年龄及障碍特点,进行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训练,主要采用构音器官运动训练、构音训练、韵律训练等治疗方法。5.5.5.4认知训练根据肢体(脑瘫)儿童的年龄和障碍特点进行认知训练,主要采用感觉刺激(包括视觉、听觉、触觉、深感觉输入)、空间直觉、形状、颜色、注意力训练等训练方法。5.5.5.5引导式治疗5

9DB3401/T244—2022通过一定的手段诱导和实现预先设定的目标,引导出肢体(脑瘫)残疾儿童功能障碍学习、建立和实现各种功能动作的能力,主要采用节律性运动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精细运动能力训练、认知训练等治疗方法。5.5.5.6物理因子疗法运用电刺激,放松肢体(脑瘫)残疾儿童的肌肉,防止和治疗萎缩、麻痹、痉挛,增进上下肢功能,改善肌肉的代谢和营养,主要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法、神经肌肉电刺激法、单极运动点刺激法、仿生物电刺激法、生物电子激导平衡疗法等。5.5.5.7辅助器具使用帮助肢体(脑瘫)残疾儿童选择并指导辅助器具的使用。5.5.5.8其他疗法包括药物治疗、传统医学康复治疗、手术治疗等。5.5.6服务频次5.5.6.1每日基本的康复训练应不少于2.5h,其中物理治疗不少于40min、作业治疗不少于30min。5.5.6.2每个康复周期开展社会融合活动应不少于6次,每次应不少于1h。5.5.6.3家庭支持性服务每月应不少于1次。5.6康复效果评估5.6.1在阶段性康复计划实施后,应对肢体(脑瘫)残疾儿童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估,包括中期评估和末期评估。5.6.2在康复实施满3~4个月时应进行中期评估,总结上一阶段康复计划的执行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此为依据调整或制定下一阶段康复计划。5.6.3在康复实施满一个周期或肢体(脑瘫)残疾儿童离开机构时应进行末期评估,末期评估结果用于判定肢体(脑瘫)残疾儿童在该机构的训练效果和康复目标的实现情况,以此为依据制定下一康复周期的康复计划。5.6.4中期评估和末期评估评估使用5.3.2中规定的评估工具。5.6.5中期评估和末期评估后康复计划的实施,依据5.5康复实施的内容。5.7结档5.7.1在一个康复周期结束时,应对肢体(脑瘫)残疾儿童进行康复结档,根据肢体(脑瘫)残疾儿童需要,继续转入下一康复周期或进行转介。5.7.2对于需要转入其他机构或普通教育机构的肢体(脑瘫)残疾儿童应提供安置建议。5.8康复随访应对离开机构的肢体(脑瘫)残疾儿童进行跟踪回访,填写随访记录并持续进行康复指导。6评价与改进6

10DB3401/T244—20226.1评价6.1.1评价方式机构可采用满意度调查、自查评定、召开家属或家长会议、上门家访等方式对服务进行评价,宜采用服务现场综合评估的第三方评价。6.1.2评价指标应对以下内容进行评价:——康复评估情况,应达到100%;——康复建档情况,应达到100%;——康复训练效果,应达到85%;——家长对儿童康复训练的满意度,应达到90%;——康复随访情况,应达到100%。6.1.3评价频次6.1.3.1每个康复周期宜进行两次自查评定及满意度调查。6.1.3.2每个康复周期宜进行一次第三方评价。6.2改进针对评价结果进行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7

11DB3401/T244—2022AA附录A(规范性)粗大运动功能评估A.1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GMFM)见表A.1。表A.1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GMFM-88项)仰卧位与俯卧位(17项)评分评分评分评分1.仰卧位:头正中位,最大限度左右对称转动头部2.仰卧位:双手于正中位,双手和拢3.仰卧位:抬头45度4.仰卧位:右侧髋、膝关节在生理活动范围内屈曲5.仰卧位:左侧髋、膝关节在生理活动范围内屈曲6.仰卧位:伸出右上肢、手,越中线抓玩具7.仰卧位:伸出左上肢、手,越中线抓玩具8.仰卧位:向右侧翻身到俯卧位9.仰卧位:向左侧翻身到俯卧位10.仰卧位:竖直抬头11.肘支撑俯卧位:竖直抬头,肘部伸展,胸部离开床面12.肘支撑俯卧位:右前臂水平支撑躯体,左上肢充分向前伸直13.肘支撑俯卧位:左前臂水平支撑躯体,右上肢充分向前伸直14.俯卧位:向右侧翻身到仰卧位15.俯卧位:向左侧翻身到仰卧位16.俯卧位:使用四肢向右侧旋转90度17.俯卧位:使用四肢向左侧旋转90度得分坐位(20项)评分评分评分评分18.仰卧位:检查者握婴儿双手,自行牵拉成坐位,头部能控制19.仰卧位:向右侧翻身到坐位20.仰卧位:向左侧翻身到坐位21.坐于垫子上:检查者支撑胸部,头部保持正中位3秒钟22.坐于垫子上:检查者支撑胸部,头部保持正中位10秒钟23.用上肢支撑坐于垫子上,保持5秒钟24.坐于垫子上:没有上肢支撑,保持3秒钟25.坐于垫子上:身体前倾触摸玩具后,不用上肢支撑恢复坐位26.坐于垫子上:触摸右后方45度玩具后恢复坐位27.坐于垫子上:触摸左后方45度玩具后恢复坐位28.右侧坐:没有上肢支撑,保持5秒钟29.左侧坐:没有上肢支撑,保持5秒钟8

12DB3401/T244—2022表A.1(续)坐位(20项)评分评分评分评分30.坐于垫子上:有控制的从坐位趴成俯卧位31.足向前坐于垫子上:向右侧转成四点支撑位32.足向前坐于垫子上:向左侧转成四点支撑位33.坐于垫子上:不使用上肢帮助,躯体旋转90度34.坐于椅凳上:不使用上肢和足支撑,保持10秒钟35.站立位:从站位坐到凳子上36.从地面:坐到小凳子上37.从地面:坐到大凳子上得分爬和跪(14项)评分评分评分评分38.俯卧位:向前方腹爬1.8米39.四点支撑位:用手与膝支撑身体,保持10秒钟40.四点支撑位:从四点位到坐位,不用手支撑41.仰卧位:转成四点支撑位,用手、膝负重42.四点支撑位:右上肢前伸,手高于肩43.四点支撑位:左上肢前伸,手高于肩44.四点支撑位:向前爬行或拖行1.8米45.四点支撑位:向前交替性四点爬1.8米46.四点支撑位:用手和膝/脚四点爬上4级台阶47.四点支撑位:用手和膝/脚后退爬下4级台阶48.坐垫子上:使用上肢支撑转成高跪位,不用上肢支撑,保持10秒钟49.高跪位:使用上肢支撑转成右膝半跪位,不用上肢支撑,保持10秒钟50.高跪位:使用上肢支撑转成左膝半跪位,不用上肢支撑,保持10秒钟51.高跪位:双膝行走10步,不用上肢支撑得分站立(13项)评分评分评分评分52.坐在地板上:扶椅子站立53.站立:不用上肢支撑,保持3秒钟54.站立:单手抓住椅子,右脚抬起,保持3秒钟55.站立:单手抓住椅子,左脚抬起,保持3秒钟56.站立:不用上肢辅助,保持20秒钟57.站立:不用上肢辅助,左脚抬起10秒钟58.站立:不用上肢辅助,右脚抬起10秒钟59.凳子坐位:转成站立位,不用手协助60.高跪位:通过右膝半跪到站立,不用上肢协助9

13DB3401/T244—2022表A.1(续)站立(13项)评分评分评分评分61.高跪位:能过左膝半跪到站立,不用上肢协助62.站立位:能控制的下降到地板坐位,不用上肢协助63.站立位:转成蹲位,不用上肢协助64.站立位:从地板上拾物后,恢复站立位,不用上肢协助得分走、跑、跳(24项)评分评分评分评分65.站立:双手扶栏杆,向右侧横走5步66.站立:双手扶栏杆,向左侧横走5步67.站立:牵双手向前走10步68.站立:牵单手向前走10步69.站立:不用扶持,向前走10步70.站立:向前走10步,停止,转身180度,返回71.站立:后退10步72.站立:双手提大物品,向前走10步73.站立:在20cm宽的直线之间,连续向前走10步74.站立:在2cm宽的直线上,连续向前走10步75.站立:右脚跨过膝盖高度的木棒76.站立:左脚跨过膝盖高度的木棒77.站立:向前跑4.6米,停止,返回78.站立:右脚踢球79.站立:左脚踢球80.站立:两脚同时跳高30cm81.站立:两脚同时跳远30cm82.右足单位:在直径60cm圆内,右脚单跳10次83.左足单位:在直径60cm圆圈内,左脚单跳10次84.站立:抓一侧栏杆,上4级台阶,交替出足85.站立:抓一侧栏杆,下4级台阶,交替出足86.站立:不用扶栏杆,上4级台阶,交替出足87.站立:不用扶栏杆,下4级台阶,交替出足88.站立15cm高的台阶:两足同时跳下得分日期评估者原始分总百分比10

14DB3401/T244—2022注:GMFM量表使用说明GMFM评估分5个能区,包括88项,分为卧位与翻身、坐位、爬与跪、站立位、行走与跑跳5个能区。卧位与翻身能区总分为51分,坐位能区总分60分,爬与跪能区总分为42分,站立位能区总分为39分,行走与跑跳能区总分为72分。评分标准:0分:指完全不能完成(做)1分:指仅能开始做(即完成动作<10%)2分:指部分完成(10<%完成<100%)3分:指能顺利圆满完成(即100%完成)GMFM评分结果:包括以下几项:1)原始分:5个能区的原始分;2)总百分比:5个能区原始分占各自总分百分比之和再除以5;3)月百分比:(本次总百分比-前次总百分比)/间隔数月;4)月相对百分比:本次月百分比/前次总百分比×100%。11

15DB3401/T244—2022BB附录B(规范性)脑瘫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B.1脑瘫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表见表B.1。表B.1脑瘫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表一、个人卫生动作六、认识交流动作(七岁前)1洗脸1大小便会示意2刷牙2会招手打招呼3梳头3能简单回答问题4使用手绢4能表达意思5洗澡七、床上运动二、进食动作1翻身1奶瓶吸允2仰卧-坐位2用手进食3坐位-膝立位3用吸管吸引4独立坐位4用勺叉进食5爬5端碗6物品料理6用茶杯饮水八、移位动作7水果剥皮1床-轮椅或步行器三、更衣动作2轮椅-椅子或便器1脱上衣3操作手闸2脱裤子4乘轮椅开关门3穿上衣5移动前进轮椅4穿裤子6移动手退轮椅5穿脱袜子九、步行动作(包括辅助具)6穿脱鞋1扶站7系鞋带扣拉锁2扶物或步行器行走四、排便动作3独站1能控制大小便4单脚站2小便自我处理5独站5min3大便自我处理6蹲起五、器具使用7能上下台阶1电器插销使用8独行5m以上2电器开关使用时间3开、关水龙头总分4剪刀的使用检查者签名12

16DB3401/T244—2022表B.1(续)六、认识交流动作(七岁后)评分标准:满100分50项1书写能独立完成每项2分2与人交谈能独立完成、但时间长每项1.5分3翻书页能完成、但需辅助每项1分4注意力集中不能完成每项0分CC13

17DB3401/T244—2022附录C(规范性)0~7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评估C.10~7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见表C.1~C.5。表C.1大运动项目初期中期中期末期1拉腕坐起头竖直片刻(1)2俯卧头抬离床面(2)3俯卧抬头45°(3)4抱起竖头(3)5俯卧抬头90°(4)6扶腋可站片刻(4)7轻拉腕部即坐起(5)8独立头身前倾(5)9仰卧翻身(6)10独坐自如(7)11双手扶物可站立(8)12会爬(9)13拉双手会走(9)14拉栏站起(10)15扶栏可走(10)16扶物蹲下取物(11)17独站片刻(11)18独站稳(12)19牵一手可走(12)20独走自如(15)21扔球无方向(18)22脚尖走(21)23扶墙上楼(21)24双足跳离地面(24)25独自上楼(27)26独自下楼(27)27独脚站2秒(30)28立定跳远(33)29两脚交替跳(36)30交替上楼(42)31并足从楼梯末级跳下(42)14

18DB3401/T244—2022表C.1(续)项目初期中期中期末期32独脚站5秒(48)33独脚站10秒钟(54)34足尖对脚跟向前走2米(54)35接球(60)36足尖对对足跟向后走2米(66)37拍球2个(72)38拍球5个(78)39拍球10个以上(84)月龄表C.2精细运动项目初期中期中期末期1触碰手掌握握拳(1)2拨浪鼓留握片刻(2)3两手握一起(3)4拨浪鼓留握0.5秒(3)5摇动并注视拨浪鼓(4)6抓住近处玩具(5)7会撕纸(6)8把弄到桌上一积木(6)9把弄到小丸(7)10自己取一积木,再取一块(7)11拇指和其他指捏小丸(8)12试图取第三块积木(8)13拇食指捏小丸(9)14指食指动作熟练(10)15打开包积木的纸(11)16试把小丸投小瓶(12)17会掌握笔留笔道(12)18自发乱画(15)19从瓶中拿到小丸(15)20模仿画道道(18)21玻璃丝穿过扣(21)22穿扣后拉过线(24)23扶墙上楼(21)23模仿画竖道(27)24模仿搭桥(30)25穿扣子3~5个(30)15

19DB3401/T244—2022表C.2(续)项目初期中期中期末期26模仿画圆(33)27折纸边角整齐(长方形)(36)28模仿画十字(36)29模仿画口(42)30画人像3个部位(48)31筷子夹花生米(54)32画人像7个部位(60)33画人像10个部位(66)34拼小人(72)35会写自己的名字(72)36译码(2分钟25个)(78)37打结(活扣)(84)38描画几何图形(84)月龄表C.3社交行为项目初期中期中期末期1眼跟踪走动的人(1)2逗引时有反应(2)3灵敏模样(3)4见人会笑(3)5认亲人(4)6见食物兴奋(5)7自喂饼干(6)8会躲猫猫(6)9对镜有游戏反应(7)10能认生人(7)11懂得成人面部表情(8)12表示不要(9)13懂得常见物及人名称会表示(10)14懂得“不”(11)15模仿拍娃娃(11)16穿衣知配合(12)17会脱袜子(15)18白天会控制大小便(18)19从瓶中拿到小丸(15)20模仿画道道(18)21玻璃丝穿过扣(21)16

20DB3401/T244—2022表C.3(续)项目初期中期中期末期22穿扣后拉过线(24)23扶墙上楼(21)19开口表示个人需要(21)20说常见物用途(24)21会脱单衣裤(27)22有是非观念(27)23来回倒水不洒(30)24会穿鞋(33)25解扣子(33)26扣扣子(36)27会穿上衣(42)28吃饭之前为什么要洗手?(48)29认识红、黄、绿、蓝四种颜色(54)30桌子、鞋、房子是用什么做的?(60)31你家住哪里?(66)322+3=?5-2=?(66)33你拣到钱包怎么办?(72)34为什么要走人行横道?(72)35一元有几角?(78)36倒数三位数(78)37儿童节是哪一天?(84)3812+9=?18-12=?(84)月龄表C.4适应能力项目初期中期中期末期1眼跟红球过中线(1)2听声音有反应(1)3立刻注意大玩具(2)4眼跟红球180°(3)5偶然注意小丸(4)6找到声源(4)7拿住一积木注视另一积木(5)8两手同时拿住两块积木(6)9玩具失落会找(6)10积木换手(7)11伸手够远处玩具(7)12持续用手追逐玩具(8)17

21DB3401/T244—2022表C.4(续)项目初期中期中期末期13有意识地摇铃(8)14从杯中取出积木(9)15积木对敲(9)16拿掉扣积木杯玩积木(10)17寻找盒内东西(10)18积木放入杯中(11)19模仿推玩具小车(11)20盖瓶盖(12)21翻书二次(15)22盖上圆盒(15)23积木搭高四块(18)24正放圆积木入型板(18)25积木搭高7—8块(21)26倒放圆积木入型板(21)27一页页翻书(24)28式样板放准三块(24)29认识大小(27)30正确放置倒放型板(27)31知道1与许多(30)32知道红色(30)33懂得“里”“外”(33)34积木搭高10块(33)35认识两种颜色(36)36懂得“2”(36)37懂得“5”(42)38说出图形(△○□)(42)39拼圆形、正方形(42)40图画中缺什么(2/6)(48)41照图拼椭圆形(54)42图画中缺什么(3/6)(54)43鸡在水中游(60)44图画中缺什么(5/6)(60)45知道左右(66)46拼长方形(66)47雨中看书(72)月龄18

22DB3401/T244—2022表C.5语言项目初期中期中期末期1自发细小喉音(1)2发a、o、e等母音(2)3笑出声(3)4高声叫(4)5咿语作声(4)6对人及物发声(5)7叫名字转头(6)8发da-da、ma-ma无所指(7)9模仿声音(8)10会欢迎,再见(9)11模仿发语声(10)12有意识地发一个字音(11)13叫妈妈爸爸有所指(12)14向他/她要东西知道给(12)15会指眼、耳鼻、口手(3/5)(15)16说3—5个字(15)17懂得三个投向(18)18说十个字(18)19回答简单问题(21)20说3~5个字句子(21)21说两句以上儿歌(24)22问“这是什么?”(24)23说8—10个字的句子(27)24说出图片10样(30)25说出性别(33)27懂得“冷了、累了、饿了”(36)28说出图片14样(36)29会说反义词(42)30苹果一刀切开有几块(48)31说四个反义词(48)32数手指(54)33衣服、钟、眼睛(2/3)(54)34会认识数字(60)35说出两种圆形的东西(60)36你姓什么?(66)37上班、窗、苹果、香蕉(2/3)(66)38一年有哪四个季节?(72)39什么动物没有脚?(72)19

23DB3401/T244—2022表C.5(续)项目初期中期中期末期40你吃的肉是从哪里的?(78)41面包是什么做的?(78)42寄信时信封上要贴什么?(84)43衣、裤、鞋有什么共同之处?(84)月龄注1:测查时,应以孩子实际月龄组的项目为中心,再各向前后延伸2个月龄组。也就是说,一开始必须以主测月龄为中心,同时向前和向后再测2个月龄组的项目。如一个4个月大的孩子。先从4个月的项目开始查,再向前第3个和第2个月龄的项目,向后查第5个和第6个月龄的项目。每个能区的项目应当在两个相邻的月龄组都获得通过后,才能视为通过。如果某一能区的项目不能同时在两个相邻的月龄组通过,就必须向前面的月龄组延伸继续测查,直到两个相邻的月龄组都通过为止。如果一开始主测月龄的项目都通过了,还要向后继续延伸测查,只有查到相邻的2个月龄组都不通过时为止如果主测月龄有的项目未通过,也需向后查到相邻的2个月龄都不通过为止。通过月龄以高的一个月份为准。注2:记录方法通过的画√,未通过画×。注3:智龄及发育商的计算在5个能区都测查以后,我们将每一项实际得分加在一起,再用5(测查能区数)除,所得的除数即为被测儿童的智龄。智能发育商评价高智能≥130优秀中上智能115-129聪明中等智能85-114中等中下智能70-84偏低低智能≤69低下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