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04∕T 386-2022 邯麦20节水栽培技术规程(邯郸市)

DB1304∕T 386-2022 邯麦20节水栽培技术规程(邯郸市)

ID:83098373

大小:258.02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12-24

上传者:130****3912
DB1304∕T 386-2022 邯麦20节水栽培技术规程(邯郸市)_第1页
DB1304∕T 386-2022 邯麦20节水栽培技术规程(邯郸市)_第2页
DB1304∕T 386-2022 邯麦20节水栽培技术规程(邯郸市)_第3页
DB1304∕T 386-2022 邯麦20节水栽培技术规程(邯郸市)_第4页
DB1304∕T 386-2022 邯麦20节水栽培技术规程(邯郸市)_第5页
DB1304∕T 386-2022 邯麦20节水栽培技术规程(邯郸市)_第6页
资源描述:

《DB1304∕T 386-2022 邯麦20节水栽培技术规程(邯郸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备案号:DB1304邯郸市地方标准DB1304/386—2022邯麦20节水栽培技术规程2022-06-10发布2022-07-01实施邯郸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DB1304/386—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椎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文件起草单位:邯郸市农业科学院、鸡泽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冬梅、马永安、苏玉环、刘保华、刘庆芳、李小康、王雪香、康洲。I

2DB1304/386—2022邯麦20节水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邯麦20的品种来源、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产量结构,及种子处理、整地播种、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栽培技术规范。本文件适用于邯麦20节水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8321-7-2002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5671-2009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JB/T5117-2017《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技术条件》要求DB13/T1045-2009机械化粉碎秸秆还田技术规程3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邯麦20由邯郸市农业科学院培育而成,2021年通过河北省审定,审定编号:冀审麦20210009。4品种来源及特征4.1品种来源母本邯02-6018,父本济麦22,采用有性杂交系谱法定向选育。4.2植物学特征4.2.1苗期特征:幼苗半匍匐,叶片深绿、窄长,幼苗壮、分蘖力强。4.2.2成株期特征:株型半紧凑,株高77cm,茎秆粗壮、抗倒性好;旗叶偏大,叶片直立;穗层整齐,长方型穗,穗大、粒多、粒重高。4.3生物学特性1

3DB1304/386—20224.3.1高产性:河北省冀中南节水组区试鉴定,在仅浇拔节期1水的条件下,平均亩产较节水对照石麦22增产7.2%。国家黄淮北片水地组区试,平均亩产较高产对照济麦22增产5.5%。4.3.2节水性:河北省旱作所节水鉴定试验,节水指数达到1.2,节水抗旱性强。4.3.3抗病性:河北省植保所鉴定,条锈病免疫,中感白粉、叶锈、纹枯病,综合抗病性好。4.3.4抗逆性:抗寒、抗旱、抗倒、抗干热风,综合抗逆性强。4.4各生育期适宜调控指标和产量结构指标4.4.1生育期调控指标基本苗22-25万/亩,越冬期群体80-90万/亩,春季最高群体110-120万亩,抽穗期穗数45-48万/亩。4.4.2产量结构指标亩穗数43-45万/亩,穗粒数34-35个,千粒重43-45g5节水栽培技术5.1播前准备5.1.1种子质量和种子处理5.1.1.1种子质量精细选种,籽粒大小均匀,种子质量达到GB4404.1规定标准。5.1.1.2种子处理为预防小麦苗期病害和地下虫害,播前要做好药剂拌种。可选用含有五氯小纪苯、三唑酮、粉锈宁、吡虫啉、辛硫磷等有效成分的拌种剂或包衣剂进行种子包衣。种子包衣质量应符合GB/T15671的规定。5.1.2秸秆还田和洇地造墒5.1.2.1秸秆还田前茬玉米收获后,秸秆粉碎还田,建议粉碎2遍,粉碎后的秸秆长度3-5cm,均匀铺撒。秸秆还田按DB13/T1045-2009的规定执行。35.1.2.2洇地造墒10月1-5日洇地造墒,根据土壤底墒情况,每亩灌溉水量为50-60m。用水质量符合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5.1.3施足底肥和晾墒整地5.1.3.1施足底肥依据地力情况,亩施纯氮(N)12-15kg,磷(P2O5)8-10kg,钾(K2O)4-6kg,硫酸锌(ZnSO4)1.5公斤,硼肥2.0公斤。肥料质量符合NY/T496标准。5.1.3.2晾墒整地洇地后晾墒3-5天,适墒整地。进行深翻、旋耕、细耙、镇压,确保土壤达到深厚通透、细碎平整、上虚下实,无明暗坷垃等。整地时一般每旋耕2-3年(深度15cm左右),需要深翻耕1次(耕深25-30cm),破除板结、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2

4DB1304/386—20225.2精细播种5.2.1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冀中南地区10月10-15日为适宜播种期。适播期内亩播量11.0kg-12.5kg。适播期之后每推迟1天,亩播量增加0.5kg。5.2.2播种方式、播种深度采用等行距机条播,行距15cm,保证播种均匀。播种深度3-5cm,播种过深,导致出苗晚、苗弱、分蘖少。播种过浅,种子干旱吸水不足、失墒落干,出苗不齐、缺苗断垄。5.2.3播后镇压播种后1-2天内镇压,使种子与土壤密切接触,种苗扎根牢固,提高出苗率和出苗整齐度。同时还起到很好的保墒作用,为免浇冻水提供有利条件。5.3田间管理5.3.1冬前管理5.3.1.1查苗补苗小麦出苗后,对于5cm以上缺苗断垄行要及早补种。补种前首先浸种催芽,然后补种,使补种的小麦尽快出苗。5.3.1.2杂草秋治小麦3叶以后,麦田大部分杂草开始出土,此时草龄小抗药性差,是化学除草的有利时机,一次防治基本能控制麦田草害,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苯磺隆是防治麦田阔叶杂草的高效除草剂;甲基二磺隆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治效果较为理想。冀中南麦田冬前杂草防治一般在11月中旬进行。禾本科杂草的防治按照DB13/T2872-2015中4.3.2规定执行。5.3.2春季管理5.3.2.1起身期防寒、防倒、防病虫小麦起身以后,进入基部节间伸长期,植株长高,田间封垄郁蔽,小麦病虫害开始滋生。此时幼穗对低温比较敏感,当遇到倒春寒的时候,会影响幼穗发育,出现空穗、半截穗,使穗粒数减少。此时,可喷施生长调节剂、抗冻剂和防病虫药剂,进行一喷多防,预防倒伏、倒春寒和病虫害。一般在3月中下旬到4月初,用粉锈宁+多菌灵+吡虫啉+哒螨灵+磷酸二氢钾+壮丰安混合喷雾。使用药剂按照GB/T8321-7-2002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执行。5.3.2.2拔节期肥水管理拔节期肥水施用过早,容易使基部节间过长、上部叶片过大,造成田间郁蔽,增加倒伏危险;拔节肥水过晚,则起不到保花增粒的作用,使穗粒数严重下降。对麦田总茎数达到120万以上的麦田,拔节水推迟到小麦拔节中期;总茎数在90-100万的麦田,一般在小麦拔节期浇水;总茎数小于70万的麦田3一般在起身期浇水。冀中南麦区一般在3月25—到4月15日期间浇拔节水,亩灌水量50m左右,每亩追施尿素15-20公斤。灌溉水质符合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施肥执行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3

5DB1304/386—20225.3.2.3抽穗期一喷多防,防治病虫害。小麦抽穗期是决定每穗粒数的重要时期。此期叶片全部抽出,植株基部郁蔽,小麦蚜虫、吸浆虫、白粉病等病虫害开始发生。可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2.5%高效氯氟氢菊酯水乳剂80毫升+45%戊唑醇·咪鲜胺25克+98%磷酸二氢钾100克,进行一喷多防。使用药剂按照GB/T8321-7-2002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执行。5.3.2.4扬花期适时灌溉小麦开花至成熟期的耗水量约占整个生育期耗水总量的四分之一,此期干旱不仅影响粒重,还会影响穗粒数。所以,根据降水和土壤墒情,在小麦扬花后10天内及时浇水,以保证小麦生理用水,同时还可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高温对小麦灌浆的不利影响,减少干热风的危害,提高籽粒饱满度,增加粒重。5.3.2.5扬花期一喷多防防病虫小麦灌浆期常受到赤霉病、锈病、白粉病和吸浆虫、蚜虫等病虫侵袭,和高温、干旱、干热风等危害,如果不及早防治,对产量影响极大。扬花期可选用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混配,一次施药达到防病、防虫、防干热风、增加粒重的目的。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80毫升+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克+98%磷酸二氢钾100克+芸苔素内酯8毫升。使用药剂按照GB/T8321-7-2002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执行。5.3.2.6灌浆期一喷多防,保根护叶抗早衰。灌浆初期选择无风无雨天,亩用22%噻虫嗪·高氯氟悬浮剂8毫升+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0克+98%磷酸二氢钾100克喷雾。养根护叶,防治蚜虫、白粉病、赤霉病、锈病、干热风。5.3.2.7适时收获小麦完熟期,当籽粒水分含量小于13%时,及时进行机械收割,割茬高度15cm,无明显漏收、漏割,颗粒归仓。收割质量符合JB/T5117-2017《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技术条件》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