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270-2022 砂姜黑土合理耕层构建技术规程(河南省)

DB41∕T 2270-2022 砂姜黑土合理耕层构建技术规程(河南省)

ID:83101915

大小:249.47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12-25

上传者:130****3912
DB41∕T 2270-2022 砂姜黑土合理耕层构建技术规程(河南省)_第1页
DB41∕T 2270-2022 砂姜黑土合理耕层构建技术规程(河南省)_第2页
DB41∕T 2270-2022 砂姜黑土合理耕层构建技术规程(河南省)_第3页
DB41∕T 2270-2022 砂姜黑土合理耕层构建技术规程(河南省)_第4页
DB41∕T 2270-2022 砂姜黑土合理耕层构建技术规程(河南省)_第5页
DB41∕T 2270-2022 砂姜黑土合理耕层构建技术规程(河南省)_第6页
资源描述:

《DB41∕T 2270-2022 砂姜黑土合理耕层构建技术规程(河南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65.020.20CCSB0541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T2270—2022砂姜黑土合理耕层构建技术规程2022-06-29发布2022-09-28实施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

2DB41/T2270—2022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构建原则...........................................................................15构建要求...........................................................................16构建措施...........................................................................27耕层指标...........................................................................2I

3DB41/T2270—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亚丽、李潮海、李鸿萍、张永恩、穆心愿、刘天学、赵霞。II

4DB41/T2270—2022砂姜黑土合理耕层构建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砂姜黑土合理耕层构建原则、要求、措施和耕层指标。本文件适用于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的典型砂姜黑土合理耕层的构建。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0395.5农林机械安全第5部分:驱动式耕作机械NY/T499旋耕机作业质量NY/T741深松、耙茬机械作业质量NY/T742铧式犁作业质量NY/T1004秸秆粉碎还田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DB41/T1250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技术规程DB41/T1251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砂姜黑土河湖沉积低平原,经脱潜和长期旱耕形成的土壤。剖面自上而下有耕作层、亚耕层、残留黑土层、氧化还原过渡层及砂姜土层。3.2合理耕层构建调节并创造良好的耕层结构,使耕层内各个层次中矿物质、有机质与总孔隙度之间以及总孔隙中毛管孔隙与非毛管孔隙之间的比例关系协调,土壤固、液、气三相比例适宜,从而协调土壤水分、养分、空气和温度状况,以此提升土壤质量及生产力的一种农业技术措施。4构建原则砂姜黑土合理耕层构建应遵循科学规范和经济适用原则。通过耕作措施增加耕层厚度,构建合理的土壤耕层结构,改善土壤固、液、气三相比;通过秸秆还田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肥力,使土壤水、肥、气、热以及微生物的关系相互协调;耕作措施与秸秆还田相结合实现耕层结构改良与土壤肥力同步提升。5构建要求1

5DB41/T2270—20225.1秸秆粉碎5.1.1秸秆粉碎作业时,小麦秸秆含水率应在10%~25%,玉米秸秆含水率应≥25%。5.1.2秸秆粉碎长度、粉碎长度合格率、残茬高度、抛撒均匀率应符合DB41/T1250和DB41/T1251的规定。5.1.3秸秆粉碎还田机应与拖拉机或联合收获机动力相配套,机具规格应符合GB10395.5和NY/T1004的规定。5.2土壤耕作5.2.1砂姜黑土适宜耕作的土壤绝对含水量为15%~22%(相对含水量为54.3%~79.7%)。土壤绝对含水量低于15%(相对含水量低于54.3%)时应灌溉增墒后耕作,土壤绝对含水量高于22%(相对含水量高于79.7%)时应晾田降墒后耕作。5.2.2深耕作业,松碎平整,地表及耙层内无大土块(土块长边不大于5cm),耙磨压实,表土层上虚下实。耕深≥25cm,耕幅均匀一致,耕深合格率、漏耕率、耕后地表植被残留率、碎土率、立垡率、回垡率、垄台高度、垄沟深度等深耕作业质量应符合NY/T742的规定。5.2.3深松作业,不翻动土壤,不破坏地表覆盖,不产生大土块和明显沟痕。耕深≥30cm,耕幅均匀一致,深松机工作部件作业覆盖宽度≥作业总宽度的50%,深松深度合格率、深松深度稳定性、漏耕率等深松作业质量应符合NY/T741的规定。5.2.4旋耕作业,细碎平整,表土层疏松。耕深10cm~15cm,旋耕层深度合格率、耕后地表植被残留率、碎土率、地表平整度、漏耕率、耕后田面情况等旋耕作业质量应符合NY/T499的规定。5.2.5深耕(松)机应与拖拉机动力相配套,机具规格应符合GB10395.5的规定。6构建措施6.1秋季措施6.1.1玉米秸秆全量粉碎翻埋还田。若采用联合收获粉碎一体机模式,应在玉米果穗籽粒乳线消失、果穗包裹程度松散时进行还田作业。秸秆粉碎后均匀覆盖地面。6.1.2秋季小麦播前耕作方式宜采用深耕与旋耕交替进行,深耕每3年进行一次。采用深耕方式时,深耕25cm~30cm,耕后耙耱2遍,耙耱深度12cm~15cm。农田耕层<15cm的田块,可逐年加深耕层深度至30cm。采用旋耕方式时,机械耕深10cm~15cm,旋耕2遍。结合深耕或旋耕将秸秆翻埋入土壤。6.2夏季措施6.2.1小麦秸秆全量粉碎覆盖还田。可选用配置秸秆粉碎还田机的小麦联合收获机在收获小麦时将秸秆粉碎均匀抛撒于地表,或小麦收获后单独使用秸秆粉碎还田机将小麦秸秆粉碎。6.2.2秋季旋耕地块,玉米播种时进行侧位深松,深松带距离播种带10cm,深松深度30cm~35cm。宜采用深松施肥播种一体机进行侧位深松。7耕层指标33构建耕层指标:耕层厚度25cm~35cm,土壤容重1.2g/cm~1.3g/cm,土壤孔隙度45%~55%,土壤三相比R值5~15,土壤有机质含量>15g/kg。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