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1706-2022 百日咳监测与防控技术规范(贵州省).pdf

DB52∕T 1706-2022 百日咳监测与防控技术规范(贵州省).pdf

ID:83125767

大小:387.39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3-10-24

上传者:130****3912
DB52∕T 1706-2022 百日咳监测与防控技术规范(贵州省).pdf_第1页
DB52∕T 1706-2022 百日咳监测与防控技术规范(贵州省).pdf_第2页
DB52∕T 1706-2022 百日咳监测与防控技术规范(贵州省).pdf_第3页
DB52∕T 1706-2022 百日咳监测与防控技术规范(贵州省).pdf_第4页
DB52∕T 1706-2022 百日咳监测与防控技术规范(贵州省).pdf_第5页
DB52∕T 1706-2022 百日咳监测与防控技术规范(贵州省).pdf_第6页
DB52∕T 1706-2022 百日咳监测与防控技术规范(贵州省).pdf_第7页
DB52∕T 1706-2022 百日咳监测与防控技术规范(贵州省).pdf_第8页
DB52∕T 1706-2022 百日咳监测与防控技术规范(贵州省).pdf_第9页
DB52∕T 1706-2022 百日咳监测与防控技术规范(贵州省).pdf_第10页
资源描述:

《DB52∕T 1706-2022 百日咳监测与防控技术规范(贵州省).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11.020CCSC5052贵州省地方标准DB52/T1706—2022百日咳监测与防控技术规范Technicalnormforpertussissurveillanceandprevention2022-12-13发布2023-01-01实施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2/T1706—2022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组织与管理..........................................................................25病例监测............................................................................26百日咳疫苗接种率监测................................................................27防控................................................................................2附录A(资料性)百日咳病例个案调查表..................................................4附录B(资料性)百日咳病例密切接触者调查表............................................7附录C(资料性)百日咳病例密切接触者健康监测登记表....................................9附录D(资料性)百日咳病例随访表.....................................................11附录E(资料性)贵州省百日咳疫苗接种率监测要求.......................................12参考文献..............................................................................14I DB52/T1706—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遵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护理职业技术学院、南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息烽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蒋凤、唐宁、张锐智、张德著、雷世光、叶新贵、黄艳、刘淳婷、高源雪、梁禄祥、黄远谋、瞿彬、周赟、宾萍、郭文波。II DB52/T1706—2022百日咳监测与防控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百日咳监测与防控的组织与管理、病例监测、接种率监测和防控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百日咳的监测与防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9193疫源地消毒总则WS274百日咳诊断标准WS/T311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2医院感染监测规范WS/T367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510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WS/T524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3术语和定义WS274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接种单位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由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指定,并明确其责任区域或任务。密切接触者一般包括共同居住、共同学习、共同工作等有近距离接触史且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判定。暴发疫情在1周内,同一自然村寨、社区、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百日咳病例。百日咳疫苗包含百日咳成分的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1 DB52/T1706—20224组织与管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下简称,疾控机构)指导辖区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百日咳监测与防控;组织开展百日咳疫苗接种和疫苗接种率监测。医疗机构各级医疗机构应开展百日咳病例的诊断、报告、隔离、治疗,协助疾控机构开展病例调查。接种单位提供百日咳疫苗预防接种服务,应用贵州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记录和保存接种信息,报告疫苗接种成果,开展辖区疫苗接种率监测。5病例监测疾控机构应每日通过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监控百日咳报告情况,每季度分析近期发病情况、流行特征及趋势。对符合WS274的百日咳病例,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应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县级疾控机构在收到辖区百日咳病例报告后的48小时内,对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开展调查,填写《百日咳病例个案调查表》(附录A)和《百日咳病例密切接触者调查表》(附录B)。县级疾控机构和(或)乡、村级医疗机构对辖区百日咳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随访和健康监测,观察截止日期为自末次暴露后21天,填写《百日咳病例密切接触者健康监测登记表》(附录C)。县级疾控机构和(或)乡、村级医疗机构在辖区百日咳病例起病后的90~120天内,随访病例转归情况,填写《百日咳病例随访表》(附录D)。随访时本次病情尚在进展或延续的,在随访日期后的90天内再次随访,直至最终结局。6百日咳疫苗接种率监测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贵州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开展百日咳疫苗接种率监测,百日咳疫苗接种率监测参照附录E。7防控预防接种7.1.1适龄儿童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完成百日咳疫苗接种,确保全省以乡镇为单位,百日咳疫苗年累计接种率达到95%以上。7.1.2青少年、孕妇及家庭成员、保育员、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应使用青少年和成人百日咳疫苗,按照疫苗使用说明开展预防接种。7.1.3疫情发生地的适龄儿童百日咳疫苗接种率低于95%时,所在县级及以上疾控机构确定查漏补种范围,对未按照推荐月龄完成百日咳疫苗接种的人群,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的补种原则,尽快完成补种。2 DB52/T1706—2022病例及密切接触者管理7.2.1应对百日咳病例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7.2.2医疗机构按照WS/T311的要求,对百日咳病例采取呼吸道传播的隔离措施,并早期按疗程服用有效抗菌药物。宜隔离至发病日期后40天,或痉挛性咳嗽出现后30天,使用有效抗菌药物治疗的,隔离至完成疗程后5天。7.2.3病例密切接触者,在临床医生指导下,在暴露后21天内尽早预防性服药。7.2.4对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随访,出现发热、咳嗽等前驱期症状的,尽早明确诊断,尽早隔离和治疗。消毒疫源地消毒应按照GB19193执行;医疗机构消毒应按照WS/T367执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按照WS/T311、WS/T312、WS/T510和WS/T524等的要求,开展百日咳医院感染的监测、管理、隔离防护、处置等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加强百日咳个人防护的健康教育和宣传,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家庭内有咳嗽症状者应戴外科口罩,避免与婴幼儿近距离接触;近期有咳嗽症状者,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进入人群拥挤的环境,并尽早就医;个人应保持手部清洁,特别是在接触婴幼儿前洗手。暴发疫情调查处置7.6.1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确定定点医疗机构,并组织医疗卫生机构对病例开展隔离治疗、对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健康监测、主动搜索病例、分析流行特征和传染来源、评估疫情风险、开展疫苗接种等针对性措施。7.6.2按照《贵州省传染病疫情报告与处置规范》的要求,达到省、市级处置要求的,由省、市级疾控机构调查处置,并指导下级疾控机构开展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和实施控制措施。7.6.3经现场处置专家组综合评估,可建议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开展查漏补种或应急接种等。3 DB52/T1706—2022AA附录A(资料性)百日咳病例个案调查表A.1病例基本情况A.1.1病人姓名:A.1.2病人性别:1)男2)女口A.1.3出生日期:年月日口口口口/口口/口口A.1.4家长姓名:联系电话:A.1.5病例户口类型:1)本县2)本市3)本省4)外省5)其他口A.1.6家庭现住址:县(市、区)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组/路号A.1.7居住状况:1)散居儿童2)托幼儿童,托幼机构名称3)学生,学校名称4)其他口A.1.8发病日期:年月日口口口口/口口/口口A.1.9初诊日期:年月日口口口口/口口/口口A.1.10初诊单位:A.1.11确诊日期:年月日口口口口/口口/口口A.1.12确诊单位:A.1.13报告日期:年月日口口口口/口口/口口A.1.14报告单位:A.1.15住院日期:年月日口口口口/口口/口口A.1.16住院单位:A.1.17出院日期:年月日口口口口/口口/口口A.2临床症状和体征A.2.1发热:1)有体温℃2)无3)不清楚口A.2.2阵发性痉咳:1)有持续天2)无3)不清楚口A.2.3吸气性呼吸音(鸡鸣音):1)有2)无3)不清楚口A.2.4咳嗽后呕吐:1)有2)无3)不清楚口A.2.5口唇青紫:1)有2)无3)不清楚口A.2.6窒息:1)有2)无3)不清楚口A.2.7呼吸暂停:1)有2)无3)不清楚口A.2.8心脏停搏:1)有2)无3)不清楚口A.2.9惊厥:1)有2)无3)不清楚口A.2.10其他:A.2.11并发症:1)有(肺炎脑病其他)2)无3)不清楚口4 DB52/T1706—2022A.2.12抗菌药物治疗:1)有药物名称开始使用日期:年月日,用药天2)无3)不清楚口A.2.13治疗效果:1)痊愈2)好转3)未好转4)加重5)其他口A.3百日咳疫苗接种史(发病前)A.3.1接种史:1)有2)无3)不详口A.3.2信息来源:1)接种证2)接种卡3)信息系统4)家长回忆口A.3.3发病前接种剂次:1)1剂2)2剂3)3剂4)4剂5)≥5剂口a接种剂次含百日咳成分的疫苗名称接种日期未(及时)接种原因备注a含百日咳成分的疫苗名称:1.无细胞百白破疫苗2.全细胞百白破疫苗3.五联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4.四联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5.其他6.不详A.4病例标本实验室检测A.4.1是否收集发病后血常规结果:1)是2)否口A.4.2血常规检测结果(须包括白细胞计数最高一次的检测结果)9采样日期1:_____年___月___日白细胞总数×10/L淋巴_____%中性%9采集日期2:_____年___月___日白细胞总数×10/L淋巴%中性%9采集日期3:_____年___月___日白细胞总数×10/L淋巴%中性%A.4.3是否开展特异性检测:1)是2)否口标本种类(检测)采集单位采样日期送检日期检测单位检测日期检测结果培养皿(细菌分离)鼻咽拭子(PCR)鼻咽分泌物(PCR)外周静脉血(单份,PTIgG)外周静脉血(双份,IgG4倍增长)其他()5 DB52/T1706—2022A.5病例接触史和外出史(发病前21天或痉挛性咳嗽前28天至发病日期)A.5.1与类似病例有无接触:1)有2)无3)不详口A.5.2如有接触,接触者为:1)家庭成员2)同学3)同事4)朋友玩伴5)其他口A.5.3是否去过外地:1)是,外出地点2)否3)不详口A.6个人史、家族史和既往史A.6.1出生体重:KGA.6.2是否有家族遗传病史:1)是,疾病名称2)否3)不清楚口A.6.3是否有先天性疾病:1)是,疾病名称2)否3)不清楚口A.6.4既往是否有其他疾病:1)是,疾病名称2)否3)不清楚口A.7病例分类1)疑似病例2)临床诊断病例3)确诊病例4)排除病例口调查单位:调查人员:调查日期:年月日6 DB52/T1706—2022附录B(资料性)百日咳病例密切接触者调查表B.1百日咳病例密切接触者调查表见B.1。表B.1百日咳病例密切接触者调查表基本情况百日咳疫苗接种史接触情况近期咳嗽情况标本采集末首末是开持阵咳鸡标采送检检检与信疫接接接接编次次次否始续发后鸣本样检测测测患职息苗种触触触号姓性年接接接咳日时性呕音种日日单日结者现住址联系电话业是否接种来名剂地方时名别龄种触触嗽期间痉吐类期期位期果一关源称次点式间八日日日(咳二三四五六七系期期期周)1是,否,不详2是,否,不详3是,否,不详4是,否,不详5是,否,不详6是,否,不详7是,否,不详…是,否,不详7 DB52/T1706—2022注:选项到最小编号。一、职业1散居儿童2学生3教师4医疗卫生(4.1医生,4.2护士,4.3护工,4.4其他)5商业、金融业及服务业(5.1非金融商业销售员,5.2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5.3餐饮服务,5.4美容美发保健,5.5其他)6工人(6.1环卫工人,6.2(公共汽车)驾驶员,6.3其他)7农民8农民工(8.1本地务工,8.2外地务工,8.3务工返回)9家务及待业10机关干部11保育员或保姆12离退人员13其他(请在表格中注明)14不详。二、信息来源1接种证2接种卡3信息系统4家长回忆。三、疫苗名称1无细胞百白破疫苗2全细胞百白破疫苗3五联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4四联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5其他(请在表格中注明)6不详。四、接种剂次填写实际接种剂次。五、接触地点1家2学校3工作单位4医疗机构5其他(请在表格中注明)。六、接触方式1共同居住生活2医疗护理3聚餐4日常交谈5同乘交通工具6仅共处一密闭空间,无直接接触与交流7抱(婴幼儿)等身体接触8其他(请在表格中注明)。七、接触时间1)<1小时2)1-2小时3)3-4小时4)>4小时八、标本种类1血清2鼻咽拭子3鼻咽分泌物4深部痰液5其他(请在表格中注明)。调查单位:调查人员:调查日期:年月日8 DB52/T1706—2022附录C(资料性)百日咳病例密切接触者健康监测登记表C.1百日咳病例密切接触者健康监测登记表见C.1。病例姓名:性别:现住址:联系电话:发病日期:病例类型:口疑似病例口临床诊断病例口确诊病例与病最后开始现住联系临床表现编号姓名例关接触观察0天1天2天3天4天5天6天7天8天9天10天11天12天13天14天15天16天17天18天19天20天21天址电话及处理系日期日期发热体温(℃)1咳嗽其他症状处理发热体温(℃)2咳嗽其他症状处理发热体温(℃)3咳嗽其他症状处理9 DB52/T1706—2022填表说明:发热:发热或自感发热填“1”,否填“0”;体温:填实测体温;咳嗽:出现咳嗽填“1”,无咳嗽填“0”;其他症状:如有,请具体填写(如头痛、流涕、心慌、气促、恶心、呕吐、腹痛等);处理:1.自用药、2.门诊用药、3.住院治疗、4.其他(请在表格中注明)。调查单位:调查人员:调查日期:10 DB52/T1706—2022BB附录D(资料性)百日咳病例随访表D.1卡片ID:□□□□□□□□□□□□□□□□□□D.2基本情况D.2.1姓名:D.2.2性别:1)男2)女□D.2.3出生日期:年月日□□□□/□□/□□D.2.4发病日期:年月日□□□□/□□/□□D.2.5家庭现住址:县(市、区)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组/路号D.3发病3个月后随访D.3.1随访方式:1)入户(面对面)2)电话3)其他□D.3.2随访单位(参加调查最高级):1)村级2)乡级3)县级4)市级5)省级□单位名称:D.3.3随访日期:年月日□□□□/□□/□□D.3.4随访人流行病学医师:姓名单位职称临床医师:姓名单位职称D.3.5病例失访:1)是2)否□D.4恢复期病情描述D.4.1病情是否反复:1)是,具体情况2)否□D.4.2是否就诊:1)是,就诊单位2)否□D.4.3是否住院:1)是,住院单位,住院时间天2)否□D.4.4是否用药:1)是,抗菌药物2)否□D.5病情转归D.5.1转归结局:1)痊愈2)好转3)持续未好转4)恶化5)后遗症6)死亡□D.5.2如死亡,死亡日期:年月日□□□□/□□/□□D.6随访建议或意见D.7随访表送达省级D.7.1送达人员:D.7.2送达日期:年月日□□□□/□□/□□11 DB52/T1706—2022CC附录E(资料性)贵州省百日咳疫苗接种率监测要求各级疾控机构、接种单位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的要求,对适龄儿童开展百日咳疫苗接种率监测,要求全省以乡为单位,百日咳疫苗年累计接种率达到95%以上。E.1报告接种率监测E.1.1月报告接种率监测接种单位在每月完成预防接种后5日内将百日咳疫苗接种数据上报至县级疾控机构,县级疾控机构每月10日前审核上月接种数据并上报市级疾控机构,市级疾控机构每月15日前审核接种数据并上报省级疾控机构,省级疾控机构汇总全省百日咳疫苗接种月报表。E.1.2季度报告接种率监测接种单位每季度应用贵州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对百日咳疫苗接种目标儿童进行核查,更新系统中儿童个案的迁出、迁人等在册情况;监测逾期未种目标儿童,及时安排补种。省、市、县疾控机构应每季度对辖区接种数据进行分析,查找百日咳疫苗接种率的薄弱地区,分析百日咳疫苗接种率的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E.1.3年报告接种率监测各级疾控机构和接种单位应在每年年初完成上一年度辖区接种率监测总结,并制订全年接种工作计划。E.2重点对象接种率监测根据百日咳疾病防控的需要,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开展百日咳疫苗接种率评估。E.2.1分年龄段报告接种率统计通过贵州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查询百日咳疾病防控重点地区的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统计分年龄段儿童百日咳疫苗接种率。要求0~6岁中各年龄段百日咳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E.2.2调查百日咳疫苗报告接种率的真实性在重点地区随机抽取部分重点目标儿童开展面对面调查,核对贵州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中个案信息的真实性。E.2.3未接种原因调查与分析在面对面调查时记录导致儿童未及时接种百日咳疫苗的原因,分析影响百日咳疫苗接种率的因素,及时采取改进措施。E.3接种率统计百日咳疫苗(某剂次)接种率(%)=百日咳疫苗(某剂次)实种人数/百日咳疫苗(该剂次)应种人数×100%。12 DB52/T1706—2022百日咳疫苗(某剂次)累计接种率(%)=百日咳疫苗(某剂次)累计实种人数/百日咳疫苗(该剂次)累计应种人数×100%。百日咳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百日咳疫苗第3剂次实种人数/百日咳疫苗第3剂次应种人数×100%。百日咳加强免疫报告接种率(%)=百日咳疫苗第4剂次实种人数/百日咳疫苗第4剂次应种人数×100%。百日咳疫苗(某剂次)某年龄段接种率(%)=百日咳疫苗(某剂次)某年龄段实种人数/百日咳疫苗(某剂次)某年龄段应种人数×100%。注:实种人数:指报告月常规接种中,百日咳疫苗(某剂次)应种人数中实际受种人数(包括补种剂次)。应种人数:到本次预防接种时,在接种单位辖区范围内,达到国家免疫程序规定的应接受百日咳疫苗(某剂次)预防接种的适龄儿童人数,及上次预防接种时百日咳疫苗(该剂次)应种儿童中漏种者。累计实种人数:本年度内百日咳疫苗(某剂次)的各次实种人数之和。累计应种人数:指本年度内百日咳疫苗(某剂次)上次累计实种人数与最后一次百日咳疫苗(该剂次)的应种人数之和。某年龄段实种人数:指辖区范围内,在统计出生日期时间段中,百日咳疫苗(某剂次)应种人数中的实际受种人数(包括补种剂次)。某年龄段应种人数:指辖区范围内,在统计出生日期时间段中,百日咳疫苗(某剂次)达到国家免疫程序规定的应接受百日咳疫苗(某剂次)预防接种的适龄儿童人数。13 DB52/T1706—2022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5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0号[3]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国卫疾控发〔2021〕10号[4]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16年版)国卫办疾控发〔2016〕51号[5]贵州省百日咳监测和防控技术指南(试行)黔卫计办发〔2018〕64号[6]贵州省传染病疫情报告与处置规范(2019年版)黔卫健发〔2019〕46号14 DB52/T1706-202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