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援惠民生”品牌实践行动的实施方案

“法援惠民生”品牌实践行动的实施方案

ID:83541962

大小:20.8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3-08-10

上传者:gjxwyhcr
“法援惠民生”品牌实践行动的实施方案_第1页
“法援惠民生”品牌实践行动的实施方案_第2页
“法援惠民生”品牌实践行动的实施方案_第3页
“法援惠民生”品牌实践行动的实施方案_第4页
“法援惠民生”品牌实践行动的实施方案_第5页
“法援惠民生”品牌实践行动的实施方案_第6页
“法援惠民生”品牌实践行动的实施方案_第7页
“法援惠民生”品牌实践行动的实施方案_第8页
“法援惠民生”品牌实践行动的实施方案_第9页
“法援惠民生”品牌实践行动的实施方案_第10页
资源描述:

《“法援惠民生”品牌实践行动的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法援惠民生”品牌实践行动的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持续推进“法援惠民生”品牌建设,围绕省法律援助重点项目攻关揭榜结果,坚持“先行先试”原则,支持和鼓励群团组织依法提供法律援助,结合江山实际,开展“群团联动法援同心”品牌实践行动,探索深化“法律援助+X”群团组织法律援助模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实施《法律援助法》,以“群团联动法援同心”品牌实践行动为载体,鼓励和支持群团组织提供适合由群团组织提供的公共法律服务职能,激发“1+1>2”迭代加成效能,在丰富群团组织服务功能同时,有效拓展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惠及面,共同为全面推进“两个先行”贡献法治力量。二、工作目标联合开展“群团联动法援同心”品牌实践行动,搭平台、建机制、强队伍,专注特殊群体特色服务需求,深化“法律援助+X”群团组织法律援助模式,全方位闭环提升困难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三、主要举措(一)健全立体化法援体系

11.建立群团组织法律援助协作机制。建立群团组织法援联席会议制度,司法、总工会、团市委、妇联、残联等作为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司法局公管科(法律援助中心)。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群团组织法律援助工作要点、运行机制等。针对重大、疑难、复杂、敏感性案件,及时会商研判,化解衔接协作存在问题,有序推进协作顺利开展。(牵头单位:司法局;责任单位: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2.畅通群团组织法律援助组织网络。深化法律援助中心、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共青团“青年之家”、妇联妇女儿童驿站、残联“残疾人之家”以及群团组织各类型维权岗、维权热线等有机融合,构建一体化维权工作体系,延伸服务触角,畅通覆盖市乡村及多弱势群体主体维权网络。(牵头单位:司法局;责任单位: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3.升级群团组织法律援助服务平台。推动群团组织法律援助工作站应建尽建,由司法局进行业务指导,由各群团组织负责组织管理。丰富提升法律援助工作站功能,依法面向困难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指引、法律帮助、非诉化解、法治宣传等内容多样的法律服务。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推动法律援助与司法救助、社会救助、社会服务等信息资源的共享共用和协作联动。协同开展法律援助需求摸底排查、满意度调查、家庭经济状况核查等基础工作。(牵头单位:司法局;责任单位: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二)组建精细化法援队伍

21.建立群团组织法律援助律师队伍。精准承办群团组织法律援助案件,参与工、青、妇、残法律援助志愿活动,研究和处理重大、疑难法律援助案件等工作。分类设立民事和刑事两大类别,民事律师库细分为婚姻家庭及继承、劳动争议等八个小类,刑事律师库细分为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案件等六个小类。每个报名入库的法律援助律师可以选择不超过6个擅长处理的案件类型。(牵头单位:司法局)2.建立群团组织法援志愿服务队伍。以律师、基层法律服务人员、公证、社会组织人员、心理咨询师等为主体,引导招录一批有群团工作经验及实践能力的志愿者,参与法律援助指引、专项服务及志愿活动。通过编印工作指南、举办专题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法援志愿服务人员的法律援助熟悉程度和服务水平。(牵头单位:司法局;责任单位: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3.升级群团组织法援代办联络队伍。深化推进法律援助“全城+全程”代办制,优化法援“1+2+N”代办网络,纵向在乡镇(街道)司法所、法律服务机构设立便民代办点,横向在总工会、团市委、妇联、残联等部门增设代办联络点,以部门代办员、司法助理员、村(社)法律顾问组建主力代办队伍,为高龄老人、残疾人、病人等出行不便群体提供法援代办服务。(牵头单位:司法局;责任单位: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三)打造品质化法援服务

31.丰富群团组织法律援助服务方式。分类收集整理工、青、妇、残等领域困难群体人员名单,建立法律援助“ETC”数据库,发放“市域通办”法律援助明白卡,快速识别潜在受援需求人员,实现精准援助。优化群团组织流转法律援助案件绿色通道,推行“一次性告知”“容缺受理”“无证明承诺”等降槛扩面、减证便民制度。探索法律援助事项线上帮办,供给无差别优质便捷高效服务,深度实现法律援助触角跨区域延伸。(牵头单位:司法局;责任单位: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2.提升群团组织法律援助服务品质。各群团组织坚持非诉前置化,完善“1+N”多元解纷机制,对调解未果难果案件及时引入依法维权渠道。法律援助中心持续加大流程管控、庭审旁听、案卷审核、意见征询、多维回访力度,落实“五位一体”监管体系,升级“审前自查、每案检查、每季评查、每年抽查”多层评估机制,定期举行季度“援助之星”评定、年度优秀承办人评选,全面提升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牵头单位:司法局;责任单位: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3.延伸群团组织法律援助服务流程。探索需求引流机制,构建“访援调”闭环,对信访、调解未果难果又属于法援范畴情况,引入法律援助依法理性维权。创新“法律援助+支持起诉”“法律援助+司法救济”“法律援助+社会救助”等新机制,拓宽特殊群体寻求救助救济渠道,提升为特殊群体纾困解忧力度与实效。(牵头单位:司法局;责任单位: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四)擦亮多元化法援品牌

41.开展群团组织法援专项系列宣传。联合开展法律援助宣传工作,瞄准特殊群体需求,结合法律援助“八进”活动,开展“法援惠民生·服务农民工”“法援惠民生·法雨润青苗”“法援惠民生·情暖半边天”“法援惠民生·关爱残疾人”等专项系列行动,着重针对工青妇残等群体开展宣传,以互动式的宣传讲解、咨询问答为群众答疑解惑,提高宣传针对性、实效性。(责任单位: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2.完善群团组织法律援助系列产品。总工会优化“调、援、裁、诉”全链式劳动关系争议化解机制,为职工提供咨询接访、协商调解和法律援助全过程服务。团市委联合检察院升级“彩虹工作室”功能推进青少年维权网络平台和12355青少年服务台建设,参与未成年人“六大保护”所涉法律服务,为校园欺凌和其他矛盾纠纷提供调解、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妇联打造困境妇女儿童“避风港”,建立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委会,拓宽妇女家事维权服务渠道。残联开展“阳光助残”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对有法律需求的残疾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上门服务。(责任单位: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

53.培育群团组织法律援助系列品牌。培育“江工益”品牌,坚持引导非诉手段前置化,通过释法、调解、协调等柔性手段来达到既维护劳动者合法利益又保障企业良好经营的双赢局面。培育“七彩权益青聚荟”品牌,凝聚合力推动支持合法诉求、多元化解纠纷、兜底司法救济相融合,最大化保障未成年合法权益。培育“律姐工作室”品牌,项目化入驻社会治理中心,以常态化接访、下基层普法调解、公益助贫帮困系列举措,护航妇女权益、平安家庭。培育“智慧助残”品牌,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获取工伤事故、交通事故中新增疑似残疾人信息,精准提供法律援助、匹配惠残政策。(责任单位: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四、工作步骤(一)启动阶段(5月底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梳理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年度工作要点;推动群团组织法律援助工作站应建尽建,汇集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共青团“青年之家”、妇联妇女儿童驿站、残联“残疾人之家”以及群团组织各类型维权岗、维权热线;建立群团组织法律援助律师队伍、群团组织法援志愿服务队伍,升级群团组织法援代办联络队伍。(二)巩固阶段(7月底前)。分类收集整理工、青、妇、残等领域困难群体人员名单,建立法律援助“ETC”数据库,发放“市域通办”法律援助明白联系卡;创新“法律援助+支持起诉”“法律援助+司法救济”“法律援助+社会救助”等新机制,拓宽特殊群体寻求救助救济渠道;开展“法援惠民生群团在联动”系列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培育群团法律援助系列品牌,筛选参观考察点,汇总形成群团组织法律援助服务产品目录。

6(三)提升阶段(8月底前)。开展群团组织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查,筛选并发布典型案例;举行季度“援助之星”评定、年度优秀承办人评选;总结、提炼、宣传群团组织法律援助工作经验举措;健全完善定期走访、需求引流、会商协作、分析研判等一系列长效机制。五、工作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对“群团联动法援同心”品牌实践行动的领导,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组织保障,确保品牌实践行动取得实效。(二)创新工作机制。以“法律援助市域通办100%”纳入省十大民生实事为契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再出发,迭代升级“全域、全程、全效”法律援助代办工作,探索“法律援助+支持起诉”“法律援助+司法救济”“法律援助+社会救助”等“法律援助+X”新模式,持续提升法律援助为特殊群体纾困实效。(三)加强部门联动。进一步深化与工青妇残等群团组织协作联络,加强与检察院、民政等部门协作探索,及时通报“群团联动法援同心”品牌实践行动开展情况,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四)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两微一端”等新兴媒体,系列报道活动开展情况、特色亮点,同时采用以案释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群团联动法援同心”品牌实践行动故事,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7附件“群团联动法援同心”品牌实践行动任务清单序号时间安排改革举措责任单位15月15日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梳理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司法局各群团组织25月20日前汇集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共青团“青年之家”、妇联妇女儿童驿站、残联“残疾人之家”以及群团组织各类型维权岗、维权热线。司法局各群团组织35月31日前建立群团组织法律援助律师库、群团组织法援志愿服务队伍,升级群团组织法援代办联络队伍,编印工作指南,举办专题培训。司法局各群团组织46月20日前分类收集整理工、青、妇、残等领域困难群体人员名单,建立法律援助“ETC”数据库,发放“市域通办”法律援助明白联系卡。司法局各群团组织56月30日前创新“法律援助+支持起诉”“法律援助+司法救济”“法律援助+社会救助”等新机制,拓宽特殊群体寻求救助救济渠道。司法局各群团组织67月15日前培育群团法律援助系列品牌,各群团组织至少申报1项。各群团组织

877月20日前筛选参观考察点,各至少设置1个参观考察点。各群团组织87月20日前汇总形成群团组织法律援助服务产品目录。司法局各群团组织97月31日前开展“法援惠民生群团在联动”系列活动,各群团组织至少组织1次。司法局各群团组织108月15日前开展群团组织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查,筛选并发布典型案例。司法局118月20日前举行季度“援助之星”评定、年度优秀承办人评选。司法局128月31日前健全完善定期走访、需求引流、会商协作、分析研判等一系列长效机制。司法局各群团组织13贯穿始终做好群团组织法律援助工作资料收集工作。司法局14贯穿始终及时总结、提炼、宣传群团组织法律援助工作经验举措。司法局各群团组织

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