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Word版无答案.docx

福建省漳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Word版无答案.docx

ID:83550606

大小:35.25 KB

页数:9页

时间:2023-10-23

上传者:老李
福建省漳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Word版无答案.docx_第1页
福建省漳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Word版无答案.docx_第2页
福建省漳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Word版无答案.docx_第3页
福建省漳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Word版无答案.docx_第4页
福建省漳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Word版无答案.docx_第5页
福建省漳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Word版无答案.docx_第6页
福建省漳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Word版无答案.docx_第7页
福建省漳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Word版无答案.docx_第8页
福建省漳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Word版无答案.docx_第9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漳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漳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期末高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这是早被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解决了的问题。但是这些年来,由于“四人帮”的破坏和他们控制下的典论工具大量的歪曲宣传,把这个问题搞得混乱不堪。为了深入批判“四人帮”,肃清其流毒和影响,在这个问题上拨乱反正,十分必要。怎样区别真理与谬误呢?1845年,马克思就提出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页)这就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实际,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会实践来检验。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毛主席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新民主主义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论》)这里说“只能”“才是”,就是说,标准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这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真理是客观真理,是人的思想对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就不能到主观领域内去寻找,不能到理论领域内去寻找,思想、理论自身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标准,正如在法律上原告是否属实,不能依他自己的起诉为标准一样。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人的思想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特性,否则就无法检验。人的社会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具有把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因此,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科学史上的无数事实,充分地说明了这个问题。门捷列夫根据原子量的变化,制定了元素周期表,有人赞同,有人怀疑,争论不休。尔后,根据元素周期表发现了几种元素,它们的化学特性刚好符合元素周期表的预测。这样,元素周期表就被证实了是真理。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在300年里一直是一种假说,而当勒维烈从这个太阳系学说所提供的数据,不仅推算出一定还存在一个尚未知道的行星,而且还推算出这个行星在太空中的位置的时候,当加勒于1846年确实发现了海王星这颗行星的时候,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才被证实了,成了公认的真理。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承认为真理,正是千百万群众长期实践证实的结果。毛主席说:“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也不但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科学地构成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所证实的时候。”(《实践论》)马克思主义原是工人运动中的一个派别,开始并不出名,反动派围攻它,资产阶级学者反对它,其他的社会主义流派攻击它,但是,长期的革命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终于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检验路线之正确与否,情形也是这样。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制订自己的路线时,当然要从现实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情况出发,依据革命理论的指导并且加以论证。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各个革命政党的路线是否正确,同样必须由社会实践来检验。20世纪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俄国工人运动中,都发生了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路线与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路线的激烈斗争,那时第二国际的头面人物是考茨基,列宁主义者是少数,斗争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俄国十月革命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证明列宁主义是真理,宣告了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路线的破产。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与“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在一个时期内,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没有占主导地位。长期的革命斗争,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是正确的,而“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是错误的。标准是什么呢?只有一个:就是千百万人民的社会实践。(摘编自《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四人帮”的破坏及其舆论误导,检验真理的标准的问题变得混乱不堪,急需拨乱反正。B.一个理论是真理还是谬误,只能靠社会实践来检验,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的。C.如果没有俄国的十月革命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在当时就很难证明列宁主义是真理。D.只要具备了把人的主观思想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这一特性,就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引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的论述,是以权威理论作为本文观点的理论依据。B.文章第三段采用了总分的结构,多层面地论证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唯一性。C.文章运用“不仅……而且……”等关联词语,体现了论证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D.文章用元素周期表被证实和哥白尼学说成为公理等事例,论证实践才能检验真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理论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因为它缺乏把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B.马列主义被确定为真理,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承前启后的理论建设。C.列宁主义者与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路线的斗争证明,真理是不怕社会实践的检验的。D.在与机会主义路线的斗争中,是长期的革命斗争证明了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正确性。 4.文章的开头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请根据材料对真理的本质特征进行概括。(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鲁迅《阿Q正传》的三节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有一回,他似乎是姓赵,但第二日便模糊了。那是赵太爷的儿子进了秀才的时候,锣声镗镗的报到村里来,阿Q正喝了两碗黄酒,便手舞足蹈的说,这于他也很光采,因为他和赵太爷原来是本家,细细的排起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呢。其时几个旁听人倒也肃然的有些起敬了。那知道第二天,地保便叫阿Q到赵太爷家里去;太爷一见,满脸溅朱,喝道:“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阿Q不开口。赵太爷愈看愈生气了,抢进几步说:“你敢胡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姓赵么?”阿Q不开口,想往后退了;赵太爷跳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阿Q并没有抗辩他确凿姓赵,只用手摸着左颊,和地保退出去了;外面又被地保训斥了一番,谢了地保二百文酒钱。知道的人都说阿Q太荒唐,自己去招打;他大约未必姓赵,即使真姓赵,有赵太爷在这里,也不该如此胡说的。(二)阿Q不独是姓名籍贯有些渺茫,连他先前的“行状”也渺茫。因为未庄的人们之于阿Q,只要他帮忙,只拿他玩笑,从来没有留心他的“行状”的。而阿Q自己也不说,独有和别人口角的时侯,间或瞪着眼睛道:“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阿Q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春米便春米,撑船便撑船。工作略长久时,他也或住在临时主人的家里,但一完就走了。所以,人们忙碌的时侯,也还记起阿Q来,然而记起的是做工,并不是“行状”;一闲空,连阿Q都早忘却,更不必说“行状”了。只是有一回,有一个老头子颂扬说:“阿Q真能做!”这时阿Q赤着膊,懒洋洋的瘦伶竹的正在他面前,别人也摸不着这话是真心还是讥笑,然而阿Q很喜欢。阿Q又很自尊,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睛里,甚而至于对于两位“文童”也有以为不值一笑的神情。夫文童者,将来恐怕要变秀才者也;赵太爷钱太爷大受居民的尊敬,除有钱之外,就因为都是文童的爹爹,而阿Q在精神上独不表格外的崇奉,他想: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加以进了几回城,阿Q自然更自负,然而他又很鄙薄城里人,譬如用三尺长三寸宽的木板做成的凳子,未庄叫“长凳”,他也叫 “长凳”,城里人却叫“条凳”,他想:这是错的,可笑!油煎大头鱼,未庄都加上半寸长的葱叶,城里却加上切细的葱丝,他想:这也是错的,可笑!然而未庄人真是不见世面的可笑的乡下人呵,他们没有见过城里的煎鱼!阿Q“先前阔”,见识高,而且“真能做”,本来几乎是一个“完人”了,但可惜他体质上还有一些缺点。最恼人的是在他头皮上,颇有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癞疮疤。这虽然也在他身上,而看阿Q的意思,倒也似乎以为不足贵的,因为他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一犯讳,不问有心与无心,阿Q便全疤通红的发起怒来,估量了对手,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然而不知怎么一回事,总还是阿Q吃亏的时候多。于是他渐渐的变换了方针,大抵改为怒目而视了。谁知道阿Q采用怒目主义之后,未庄的闲人们便愈喜欢玩笑他。一见面,他们便假作吃惊的说:“哙,亮起来了。”阿Q照例的发了怒,他怒目而视了。“原来有保险灯在这里!”他们并不怕。阿Q没有法,只得另外想出报复的话来:“你还不配……”这时候,又仿佛在他头上的是一种高尚的光荣的癞头疮,并非平常的蹦头疮了;但上文说过,阿Q是有见识的,他立刻知道和“犯忌”有点抵触,便不再往底下说。闲人还不完,只撩他,于是终而至于打。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三)对面走来了静修庵里的小尼姑。阿Q便在平时,看见伊也一定要唾骂,而况在屈辱之后呢?他于是发生了回忆,又发生了敌忾了。“我不知道我今天为什么这样晦气,原来就因为见了你!”他想。他迎上去,大声的吐一口唾沫:“咳,胚!”小尼姑全不睬,低了头只是走。阿Q走近伊身旁,突然伸出手去摩着伊新剃的头皮,呆笑着,说:“秃儿!快回去,和尚等着你……”“你怎么动手动脚……”尼姑满脸通红的说,一面赶快走。酒店里的人大笑了。阿Q看见自己的勋业得了赏识,便愈加兴高采烈起来:“和尚动得,我动不得?”他扭住伊的面颊。酒店里的人大笑了。阿Q更得意,而且为了满足那些赏鉴家起见,再用力的一拧,才放手。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阿Q喝了两碗黄酒后说出“他和赵太爷原来是本家”的话,挨了赵太爷一个嘴巴,这写出了他的辛酸与无奈。B.阿Q对于未庄居民的优越感及其对待赵太爷钱太爷的“文童”身份的儿子与众不同的态度,源于其见多识广。C.阿Q对他人冒犯自己忌讳的侵凌,由估量对手实力予以还击到改为怒目而视的变化,体现他的势单力薄。D.未庄闲人与阿Q发生口角,揪住阿Q的辫子在壁上碰响头后才心满意足地走了,表明未庄闲人的自私无情。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阿Q‘先前阔’……本来几乎是一个‘完人’了”中的“完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对阿Q进行调侃嘲讽。B.“原来有保险灯在这里!”中的“保险灯”喻指阿Q的癞痢头这一忌讳,是“闲人”对阿Q的轻视及故意嘲弄。C.阿Q羞辱小尼姑,小说多次写到酒店里的人的“大笑”,既表现了他们的无聊与麻木,也从侧面反映了社会现实。D.阿Q可笑的言行有时令人忍俊不禁,有时又让人深感悲哀,小说用喜剧外衣包裹悲剧故事,有悲喜剧交织的特点。8.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阿Q矛盾对立的双重人格。9.鲁迅在《阿Q正传》中既不是要塑造一个雇农的典型,也不是要给剥削阶级画像,而是历史地、具体地活画出国民的灵魂——奴性心理,以此唤醒民众。鲁迅认为:奴才兼有两种身份,在主子面前是奴才,而在地位比他低一等的小奴才面前则又是暴君。请结合文本,对阿Q奴性心理的具体表现作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世美堂后记归有光余妻之曾大父王翁致谦,宋丞相魏公之后。自大名徙宛丘,后又徙余姚。元至顺间,有官平江者,因家昆山之南戴,故县人谓之南戴王氏。翁为人倜傥奇伟,吏部左侍郎叶公盛、大理寺卿章公格,一时名德,皆相友善,为与连姻。成化初,筑室百楹于安亭江上,堂宇闳敞,极幽雅之致,题其扁曰“ 世美”。四明杨太史守阯为之记。嘉靖中,曾孙某以逋官物粥①于人。余适读书堂中,吾妻曰:“君在,不可使人顿有《黍离》之悲。”余闻之,固已恻然,然亦自爱其居闲靓,可以避俗嚣也。乃谋质金以偿粥者,不足,则岁质贷。五六年,始尽雠其直。安亭俗呰窳②而田恶。先是,县人争以不利阻余,余称孙叔敖请寝之丘、韩献子迁新田之语以为言,众莫不笑之。余于家事,未尝訾省。吾妻终亦不以有无告,但督僮奴垦荒菜,岁苦旱而独收。每稻熟,先以为吾父母酒醴,乃敢尝酒。荻二麦,以为舅姑羞酱,乃烹饪。祭祀、宾客、婚姻、赠遗无所失,姊妹之无依者悉来归,四方学者馆饩莫不得所。有遘悯③不自得者,终默默未尝有所言也。以余好书故家有零落篇牍辄令里媪访求遂置书无虑数千卷。庚戌岁,余落第出都门,从陆道旬日至家。时芍药花盛开,吾妻具酒相问劳,余谓:“得无有所恨耶?”曰:“方共采药鹿门,何恨也?”长沙张文隐公薨,余哭之恸,吾妻亦泪下,曰:“世无知君者矣!然张公负君耳!”辛五月晦日,吾妻卒,实张文隐公薨之明年也。后三年,倭奴犯境,一日抄掠数过,而宅不毁,堂中书亦无恙。然余遂居县城,岁一再至而已。辛酉清明日,率子妇来省祭,留修圮坏,居久之不去。一日,家君燕坐堂中,惨然谓余曰:“其室在,其人亡,吾念汝妇耳!”余退而伤之,述其事,以为《世美堂后记》。【注】①粥:通“膏”,卖。②俗寙:民风不淳。③遘悯:指遇到不顺心的忧愁事。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依次把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写在括号里。以余好书A故B家有零落C篇牍D辄E令F里媪访求G遂置书无虑H数千卷。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侍郎,中国古代官名,明清时代是政府各部的副长官,地位次于尚书。B.逋,拖欠、积欠,与《陈情表》中“责臣逋慢”的“逋”字意思不同。C.知,了解,与《离骚》中“不吾知其亦已兮”的“知”字意思不同。D.负,辜负,与《孔雀东南飞》中“誓天不相负”“负”字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致谦出身名门,为人洒脱不凡,与叶盛、章格等官员交往密切;他在安亭的江边建成了世美堂,太史杨守阻为此写了一篇文章。B.安亭民风不淳、土地贫瘠,因此归有光想借钱买下世美堂,县里的人都劝阻他,但他最后还是买下,并在数年后把欠款还完。C.归有光妻子操持家业,孝敬公婆,处理亲友间的礼尚往来,帮助前来投奔的姐妹和读书人,有时碰到不顺心的事也没有任何怨言。D.妻子去世,归有光迁居县城后就再也没来过世美堂,直到辛酉年清明日带着全家来祭奠亡妻,才对世美堂进行修葺并长住下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亦自爱其居闲靓,可以避俗嚣也(2)但督僮奴垦荒菜,岁苦旱而独收。14.从文中看,归有光创作《世美堂后记》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双声子·晚天萧索柳永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三吴风景,姑苏台栅,牢落①暮覆初收。夫差旧国②,香径没、徒有荒丘。繁华处,悄无睹,惟闻糜鹿呦呦。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③输范蠡扁舟。验前经旧史,嗟漫哉、当日风流。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注】①牢落:即寥落,稀疏零落貌。②夫差旧国:指吴王夫差的国都苏州。③翻:反而。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侧重写景,抒写了三吴姑苏的自然景象,引发怀古伤今之遐思。B.夜暮时,姑苏亭台鹿群争相鸣叫的画面,仍可让人感到此地的繁华。C.下片追叙春秋时吴越争霸的旧事,抒发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深沉感慨。D.结句描写斜阳映照下衰草连天的景象,情景交融,有余韵悠长之效。16.柳永这首词与他很多词作细腻委婉的风格不同,偏向于豪放,请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结草”源于古代一个报恩故事,李密《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以表达自己深受圣恩的感激之情。(2)杜甫在《蜀相》中运用了诸葛亮北伐这一典故,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3)作为古代文人雅士欢聚宴饮时用来盛酒的容器,“觞”这一物象在诗文中可谓常客,如“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掌握阅读方法,点亮青春灯塔。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阅读既要学会读“厚” ,结合兴趣志向不断增加阅读量,争取广闻博览;①,善于把阅读中所获精髓提取出来,将知识融会贯通。“学如弓弩,才如箭镞”,阅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要保持挤劲、钻劲、韧劲,在阅读中感悟人生、享受乐趣、获得成长,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至千里之远,成江海之大。除了读“有字之书”,我们还要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阅历感悟,以阅读升华精神,濯净心灵。检视阅读成效,激扬青春风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要在祖国大地上躬身践行,让青春在火热的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在读的广度上,我们不但要从书籍中汲取知识,②,注重读、思、行结合,在实践活动中经受磨炼、得到提升;③,我们不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应该加强延伸阅读和主题阅读,培养系统阅读的习惯,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不得改变原意。(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舞、中国民乐在国内外揪起热潮,京剧、昆曲等戏曲在线上线下形成现象级传播,国风潮、非遗热持续升温……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优秀文艺作品①。在此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军。眼界开阔、创造力强、推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80后、90后乃至00后的年轻人,让古老文明绽放耀眼的时代光芒。声声呼麦,悠远辽阔,技惊四座,在国际舞台亦“圈粉”无数;曲曲民乐,百转千回,启发创作巧思,频频惊艳观众……近日,在一档名为“百川高校声”的节目里,来自四川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等高校的青年学子,展现了青年对音乐的热爱。不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和自信弘扬受到观众瞩目,一些原创的表达形式和文艺作品让人②。古今中外,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往往来自③。年轻人在乘持朝气、锐气的同时,要不怕失败、不断琢磨,肯积累、能沉淀。创作需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希望更多青年孜孜以求、精益求精,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起来,把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持续增添艺术感染力;把握时代脉搏,在火热的生活中汲取灵感,书写奋斗志,歌颂真善美。20.请依次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1.文中画横线部分引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B.声声呼麦,悠远辽阔,技惊四座,在国际舞台亦“圈粉”无数C.近日,在一档名为“百川高校声”的节目里 D.创作需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2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历代文人墨客在大好河山的游历中不仅创作了隽永曼妙的诗文,亦留下他们探胜考据的足迹。在《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中,我们可以窥见古人对山川风物得名由来的严谨探求;在《登泰山记》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将游览和考察结合在一起的背后所付出的艰辛。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