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课程授课计划表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计划表

ID:8364933

大小:328.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3-05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计划表_第1页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计划表_第2页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计划表_第3页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计划表_第4页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计划表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计划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础化学》课程授课计划表2006-2007学年第2学期0601工业分析序号周次章节讲授内容习题11第13章烷烃、烯烃复习补充题21炔烃、二烯烃复习补充题32第14章环烃复习补充题42第15章第一节同分异构体分类第二节物质的旋光性、第三节手性P232页1~253第三节分子的手性和对映体;第五节构型表示方法P232页363第四节手性碳原的化合物、不含手性碳原子的旋光异构现象P232页4、574第16章第一节卤代烃的分类及其命名;第二节卤代烷的物理性质P241页1~284第三节卤代烷的化学性质第四节亲核取代反应机理P242页3~4910第五节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P242页

2、5~61010第17章第一节醇P273页11111第二节酚、第三节醚P274页51211第四节硫醇和硫醚、第五节醛、酮和醌P274页513124第五节醛、酮和醌P273页2~41412第五节醛、酮和醌P274页5、61513第五节醛、酮和醌P274页5、616136第六节羧酸和取代羧酸P273页2~41714第六节羧酸和取代羧酸P275页5~71814第六节羧酸和取代羧酸P275页8~101915第七节含氧化合物代表无的介绍P275页11~152015第18章第一节硝基化合物P286页1~421166第二节胺P286页5~82216第三节芳香族重氮和偶氮化合物P28

3、7页9~122317第四节腈P286页13~152417第19章杂环P95页1~42518复习2618复习2719期终复习2819期终考试制表人朱权审核朱权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备课教案序号1周次1授课形式复习课授课章节名称第二节烯烃教学目的复习烯烃的通式、同分异构、命名和物理化学性质。掌握重要烯烃的性质。教学重点烯烃的通式、同分异构、命名和物理化学性质。教学难点烯烃的化学性质使用教具课外作业课后体会授课主要内容一、定义、通式和同分异构体定义: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通式:CnH2n二.结构采用SP2杂化。在形成乙烯分子时,每个碳原子各以2个SP2杂化轨道形成2

4、个碳氢σ键,再以1个SP2杂化轨道形成碳碳σ键。5个σ键都在同一个平面上,2个碳原子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直于5个σ键所在的平面而互相平行。这两个平行的P轨道,侧面重叠,形成一个π键。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不得在同一个平面上,乙烯分子为平面分子。三.烯烃的命名(1):选择含有双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命名为某烯。(2):从靠近双键的一端开始,给主链上的碳原子编号。(3)以双键原子中编号较小的数字表示双键的位号,写在烯的名称前面,再在前面写出取代基的名称和所连主链碳原子的位次。顺反异构体的命名:定义:由于碳碳双键(或碳环)不能旋转而导致的分子中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排列形式不

5、同而引起的异构现象。构型:化合物在空间的排列方式。通式:当双键碳上其中有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则不存在顺反异构。用Z、E标记法时,首先按照次序规则分别确定双键两端碳原子上所连接的原子或基团的次序大小。如果双键的2个碳原子连接的次序大的原子或基团在双键的同一侧,则为Z式构型,如果双键的2个碳原子上连接的次序大的原子或原子团在双键的异侧时,则为E构型。次序规则的要点为:(1)先比较直接与双键相连的原子,原子序数大的排在前面。(2)如果与双键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原子相同时,则比较与该原子相连的原子序数。不是计算原子序数之和,而是以原子序数大的原子所在的基团

6、在前。(3)如果与双键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原子相同,而该原子又以重键与别的原子相连时,则按重键级别分别以两个或三个相同原子计算。四.化学性质(一)加成反应定义:碳碳双键中的π键断裂,两个一价原子或原子团分别加到π键两端的碳原子上,形成两个新的σ键,生成饱和的化合物。1、催化加氢;2、加卤素;3、加卤化氢(同一烯烃与不同的卤化氢加成时,加碘化氢最容易)4、加硫酸(加水)烯烃能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氢烷酯。用水稀释后水解生成醇。5、加次卤酸烯烃与次卤酸加成,生成β-卤代醇。(二)氧化反应1、被高锰酸钾氧化碱性用碱性冷高锰酸钾稀溶液作氧化剂,反应结果使双键碳原子上各引入一个羟

7、基,生成邻二醇。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烯烃,则反应迅速发生,由于双键碳原子连接的烃基不同,氧化产物也不同。分子中的CH2=部分变CO2,RCH=部分变RCOOH,R2C=部分变成酮。这样,可通过测定反应后的生成物而推测原来烯烃的结构。2、臭氧化在低温时,将含有臭氧的氧气流通入液体烯烃或烯烃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臭氧迅速与烯烃作用,生成粘稠状的臭氧化物,此反应称为臭氧化反应。如:不同的烯烃经臭氧化后再在还原剂存在下进行水解,可以得到不同的醛或酮。例如:烯烃经臭氧化再水解,分子中的CH2=部分变为甲醛,RCH=部分变成醛,R2C=部分变成酮。这样,可通过测定反应后的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